2015年心肺复苏住院医师规培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408669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0.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心肺复苏住院医师规培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2015年心肺复苏住院医师规培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2015年心肺复苏住院医师规培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2015年心肺复苏住院医师规培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2015年心肺复苏住院医师规培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心肺复苏住院医师规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心肺复苏住院医师规培(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急诊科 李 燕,心肺复苏的历史,800-BC Elijah 口对口地救活了淹溺孩子。,我国心肺复苏悠久历史,东汉张仲景著金匮要略 (约145-208) 晋葛洪肘后方 (284-364) 隋著名医学家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 (581-682) 清代胡其重急救危症简便验方(1673)叶廷荐的救急备用经验汇方程鹏程的急救广生集,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Prof.Kouwenhove,Dr. Safar,15 : 2,2000,30 : 2,2005,30 : 2,2010,2010,80-100 次/分,10

2、0 次/分,至少100 次/分,指南更新,CPR的概念,心脏(泵) 血液循环 氧,CPR的概念,呼吸,心跳骤停 组织缺氧通气 人工呼吸 O2?循环 心外按压,心肺复苏,当人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必须在4至8分钟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维持或自身心跳、呼吸恢复为止,其具体操作即心肺复苏。,各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大脑-4-6分钟正常脑血流40-60ml/100g/min,8倍院外抢救及时有效成功率提高15%,心跳骤停的识别,心跳骤停的识别,评估意识、呼吸及呼救,判断现场安全性判断意识:轻拍高喊快速判断有无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无呼吸或仅仅是喘

3、息) 呼救:- 拨打“120”:启动救护体系,AED- 医院内:通知医生护士(4-6人),准备急救药品、器械和设备,心肺复苏体位,触摸颈动脉,示指、中指指腹触及喉结,然后向外侧轻轻滑动2-3厘米, 需在10秒内完成,心脏在整个血液循环中起着泵的作用,一旦停跳,血液循环停滞,生命终止。我们在现场急救促使心脏复跳的方法即为胸外心脏按压。,C 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正确的胸腔挤压可产生6080mmHg动脉压,挤压的心输出量仅是正常心输出量的1/3或1/4 。,胸外心脏按压原理,心泵(直接挤压心脏)人工循环机理 胸泵(胸内压的变化),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如为软床,身下应放一木板,

4、以保证按压有效。 抢救者体位:抢救者应紧靠患者胸部一侧,一般在其右侧 根据患者所处位置的高低,采用跪式或用脚凳等体位。,胸外按压的方法,- 剑突上两横指处。- 两乳头联线的中点。(婴幼儿:两乳头连线正中下一横指),按压部位常用定位方法,按压部位:胸骨下半部定位:,双手手指交叉,并翘起,掌根部贴紧胸壁, 肘关节伸直,并锁住,上肢呈一直线,保证每次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有效的按压标准,正确按压姿势示意图,错误1 肘部弯曲,错误2 手 法,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cm婴幼儿: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大约 4-5CM)最理想效果可触及颈或股动脉的搏动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胸外心脏按压标准

5、,胸外心脏按压,每次按压后,放松时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位置,在按压时保持双手位置固定不变,不要离开胸壁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充分减压按压/通气比:成人:30:2(单人或双人)儿童或婴儿: 单人=30:2, 双人=15:2 五个按压周期后要再次评估病人的循环体征一位以上急救人员现场CPR时,每隔2分钟应相互轮换按压。轮换“按压者”应在5秒钟以内完成。,A 开放气道(airway),仰头抬颏法,被推荐的开放气道的方法必须是简单、安全、易学和有效的,仰头抬颏法满足这一要求,托颌法,用人工的方法使不能自主呼吸、呼吸机能不正常、 呼吸困难的病人得到被动式呼吸。方法:- 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 口对呼

6、吸面罩、口对呼吸面膜- 球囊面罩通气,B 人工呼吸(breathing),保持气道开放,捏紧鼻翼救护人吸一口气,用双唇包病人口周吹气(缓慢)松开鼻翼,侧头吸气连续2次吹气每次吹气在1秒以上,要看到有胸廓起伏,口对口人工呼吸(常用),简易呼吸器(球囊-面罩),四大部分: 面罩、球体、储氧袋、氧气导管六个阀:鸭嘴阀、出气阀、压力安全阀、储氧阀、漏气阀、进气阀,简易呼吸器优点,简易呼吸器可以代替口对口呼气。人工通气 对训练有素的急救人员来说,一个适合的面罩可有效、简便地行人工通气。透明面罩便于观察到胃的返流。转运中通气 简易面罩在氧源耗尽或无氧源与电源均可使用。,方 法单人法,体位:仰卧,头后仰体位

7、 抢救者位于患者头顶端。 手法:EC手法固定面罩1、C法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鼻 部,固定面罩,保持面罩密闭无漏气。2、E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耳垂下方下颌角处,下颌向前上托起,保持气道打开位。3、用右手挤压气囊.,方 法双人法,1人位于病人头侧,双手扣紧面罩,固定。 另1人帮助挤压气囊. 双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 两手捏住呼吸囊中间部分,两拇指相对朝内,四指并拢或略分开,两手用力均匀挤压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注意事项,球囊面罩通气:- 有氧球囊挤压1/26-7 mL/kg (约400 - 600 mL)(O2

8、40%,氧气流量从8-12 L/min 至30L/min)- 无氧球囊挤压2/310 mL/kg (约700-1000 mL) 挤压时间1-2秒有心跳时:- 10-12次/分钟 (间隔56秒钟),球囊面罩装置操作要点(小结),选择适合面罩操作者在患者头侧手法提下颌、开放气道固定面罩防止漏气适量通气,关键是开放气道吹气量6-8ml/kg,约500-700ml,每次吹气时间为1秒以上如果仅需要人工呼吸,10-12次/分吹气不能太急太多,以免胃扩张,吹气,问题:胃膨胀,人工呼吸注意事项,BLS简单却最重要的核心,D 除 颤(defibrillation),初级生命支持CABD除颤作为公众普及常规技术

9、室颤是心跳骤停前必由之路只有除颤才能转复心律AED是心搏骤停“灭火器”,第一期:电时期此期为4分钟,多为室颤第二期:循环期此期为4-10分钟,高质量心肺复苏,除颤前CPR第三期:代谢期10分钟; 预后极差,心脏停搏的三个时相,心脏骤停的三种形式,无脉电活动(PEA),无脉电活动包括各种规则或半规则但不可扪及脉搏的心律。 包括:- 心室自身心律- 室性逸搏心律- 除颤后心室自身心律- 窦性心律 不包括:VF、VT、心搏停止等无脉性心律,识别两类心脏停搏性心律失常,有除颤指征 - 心室颤动(VF) - 无脉搏性室速(pulseless VT)无除颤指征 - 心室静止(asystole) - 无脉性

10、电活动(电-机械分离)(PEA),除颤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下降10%,如果在症状发生的3-5分钟内立即给予除颤,其生存率最高; 要求社区除颤的时间达到5分钟以内,医院除颤时间在3分钟以内;,双相波除颤仪,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除颤仪,具有心律分析和除颤指令系统,操作者在指令的指导下按下电击按钮,实施除颤。 自动分析心脏节律 - 分析体表心电图信号、频率、幅度、波形 - 过滤装置检测QRS样信号、无线电波、电极松脱、接触不良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将适量的导电糊涂到除颤器电极板上和病人胸部 打开电源并设置到非同步位置

11、,调节除颤器能量至所需读数并开始充电。一个电极板置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右锁骨下),另一电极板放在与左乳头齐平的左胸下外侧部,尽量使胸壁与电极板紧密接触,以减少肺容积和电阻。充电至所需能量后两手同时按压放电开关。,除 颤,VF/VT应立即电除颤,只做1次电击,之后做5组CPR,再检查心律 能量选择:- 成人单相波:首次电击能量360J双相波:首次能量150200J- 儿童初始能量:24 J/kg后续电击:4 10 J/kg,除 颤 能 量,研究表明: 200 J单相波除颤的首次电击成功率为66%;360J为73%。双相波除颤仅用150J首次成功率为92%,200J为98%。,除 颤,如室颤为细颤

12、,除颤前应予以0.1%肾上腺素1ml,使之转为粗颤再行电除颤。,困惑: 先除颤与先胸外按压,在现场有AED的情况下,任何人目击成人突然意识丧失,应立即除颤。当急救人员到达未被目击的院外猝死现场,在检查心电图和除颤前,应该给予5个周期(约2分钟)的CPR。,急救者不应在电击后立即检查患者心跳或脉搏,而是应该重新进行CPR,先行胸外按压,心跳检查应在实施5个周期CPR(约2分钟)后进行。因为大部分除颤器可1次终止室颤(除颤后VF终止5秒视为除颤成功),中断按压去检查可能并不存在的室颤,其合理性值得怀疑。而且,室颤终止后数分钟内,心脏并不能有效泵血,立即实施CPR十分必要。,先除颤与先胸外按压,基础

13、生命支持(CABD),C: 胸外心脏按压A: 打开气道B: 口对口人工呼吸D:除颤,成人基本生命支持简化流程,(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儿童和婴儿的关键基础生命支持步骤的总结(医务人员),通常由专业急救人员用人工气道或机械通气,建立静脉液体通道并给予复苏药物的进一步支持治疗。,第二阶段:高级心脏生命支持(ACLS),人工气道,机械通气,ACLS,A,B,寻找心脏骤停 原因,D,建立液体通道 血管加压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C,高级心脏生命支持,高级A、B、C、D,鼻(口)咽管:已知或怀疑颅底骨折 喉罩、食道-气管联合导气管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A-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的临时替代方式,口咽通气道 (

14、Oropharyngeal airways),鼻咽通气道 (Nasopharyngeal airways),其他侵入性人工气道,喉罩 (Laryngeal mask airway),食道-气管联合导气管 ( Esophageal-tracheal combitube),气管插管,方法: 插管前要用面罩-气囊(100%纯氧)吹气23分钟,插管时由助手按压环状软骨有助暴露声带,又可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宜在30秒钟内插入,如需要再次插管,应用面罩-气囊吹气30秒钟,一般插入深度为1923cm。用牙垫把插管固定,防止移位。病人在搬运时应用颈托和背垫固定。,确定插管位置 用气囊吹气,在上腹部听诊及观察胸廓运动。- 如上腹部听到气过水声,无胸廓运动,此为插入食道。- 如上腹部无气过水声,吹气时胸廓抬举,双侧胸前及腋中 线有呼吸音,再次听上腹部无气过水声后,可确定插入气管内。- 如仍有疑问,可用喉镜证实。用仪器证实,如潮气末CO2监测仪(定性或定量),食道探查器及比色法监测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