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古诗文必考必练第一部分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405179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6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中考古诗文必考必练第一部分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7中考古诗文必考必练第一部分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7中考古诗文必考必练第一部分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7中考古诗文必考必练第一部分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7中考古诗文必考必练第一部分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中考古诗文必考必练第一部分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中考古诗文必考必练第一部分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古文精析,作品与作者,醉翁亭记 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是北宋文坛的领袖,宋代散文的奠基 人。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为最高。他的散文,气势充 沛,流畅自然,寓奇于平。欧阳修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为此,他上书支持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因而被贬为滁州知州。这篇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后写的,文章流畅清丽,言辞优美,虽然遭贬,文章却表现了他寄情于山水,悠然自得的旷远情怀以及从容宽厚、率真自然的个性。,一 词语积累,知 识 归 纳,1. 古今异义,2. 一词多义太守归而宾客从:回去。云归而

2、岩穴暝:聚拢。暮而归:归来。太守谓谁:为,是。太守自谓也:命名。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由上看下。临溪而渔:靠近。执策而临之(马说):面对。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佳木秀而繁阴:茂盛、繁茂。,归,谓,临,秀,山水之乐:乐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溪深而鱼肥;表示并列。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示递进。杂然而前陈者;表示修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表示承接。,乐,而,3. 词类活用山行六七里:山,名词用作状语,沿着山路。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名词用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名之者谁: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名号。而不知太

3、守之乐其乐也: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乐。至于负者歌于途:歌,名词用作动词,唱歌。杂然而前陈者:前,名词用作状语,在前面。,1.主旨感情本文以“乐”字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画面,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二 课文理解,2.结构梳理引山中景色朝暮之景三种乐,入亭周边的环境: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酿泉醉翁亭(整体局部) 亭名的由来,四时之景 宴酣之乐,滁人游(动作渲染欢快) 太守宴(食物表现富足) 众宾欢(活动表现热闹) 太守醉(神态表现欢乐),禽鸟之乐 游人之乐 太守乐其乐(与民同乐),3.内容精析(1)寓情于景:文章通过

4、描写滁州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自己寄情于自然山水的心情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同时也对自己在滁州实行“裕民”政治作了侧面的歌颂。(2)前后照应:前文的“太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和后文的“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相照应;“朝而往,暮而归”一句又与“夕阳在山,人影散 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相呼应。,(3)线索清晰:用“乐”作为主线贯穿全篇,从山水、禽鸟、游人、宾客、太守五个方面来叙其乐,最后点出醉翁之乐,把作者的旷达和大度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4)化静为动: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峰和路都是静物,但作者用“回”和“转”化静为动,很形象地表现了泉流傍着山径的曲折蜿蜒之状;“翼

5、”本是个名词,作者却使它动 化,把醉翁亭居高临下的飞动之势表现得栩栩如生。(5)太守“乐”在哪里: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三者归一,都是“与民同乐”。,中 考 真 题,一 名句默写,1.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表现作者意在彼言在此的名句是“_,_”。(2015茂名),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 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是: _, _。(2016河北) 3. 醉翁亭记中描写晨昏景象的语句是: _, _。(2015齐齐哈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

6、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二 文言文阅读,(2015张家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

7、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故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释】此:指滁州。刻:清晰地。宣:宣扬;上:皇上。刺史:官名,写此文时,欧阳修任滁州刺史。,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 饮少辄醉_ (2)遂书以名其亭焉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_,就。,取名。,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就每天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丰山,低头听泉声。,3. 【甲】文中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描绘出“山间之四时”,【乙】选文中哪几句也描绘了四季景色? _ 4. 欧阳修被贬滁州,但他的生活仍很有乐趣,从甲乙两文看,你认为他有哪些乐趣? _ _ _,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滁州山水(风景)优美;政事简单;百姓生活富足;民风安闲;百姓愿意与他同游同乐;社会太平安宁 。(答对任意三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