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西游记》与神怪小说的发展(2课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405130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8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4《西游记》与神怪小说的发展(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04《西游记》与神怪小说的发展(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04《西游记》与神怪小说的发展(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04《西游记》与神怪小说的发展(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04《西游记》与神怪小说的发展(2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4《西游记》与神怪小说的发展(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西游记》与神怪小说的发展(2课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游记与神怪小说的发展,第一节 西游记的成书概况 一、西游记的成书世代累积型 1、本源:玄奘西行求法旧唐书方伎传唐僧,俗姓陈,名祎,名玄奘,法号三藏。 2、宗教神话化阶段:辩机大唐西域记 3、文学化阶段:南宋大唐三奘取经诗话 元代 杨景贤 杂剧西游记元末明初 平话小说西游记,二、西游记的作者明代刊本署名:“华阳洞天主人校”清代刊本署:邱处机。实际上,李志常撰长春真人西游记是另外一部作品。乾隆年间,吴玉搢在山阳志遗中提出西游记作者为吴承恩,后得到广泛认同。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淮安山阳人。生性耿直,晚年放浪诗酒,有射阳先生存稿。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复善谐剧,所著杂记几种,

2、名震一时。淮安府志,三、西游记的版本分为简本和繁本。差别是唐僧出身的有无。繁本:明万历世德堂刻本100回,现存最早刻本明崇祯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清代 汪象旭评刻西游证道书等 简本:明万历唐三藏西游释厄传10卷,约相 当于繁本的四分之一。,第二节 西游记的内容主题和原型精神,一、西游记的内容三个板块:第一部分(1-7回)孙悟空大闹天宫第二部分(8-12回)唐僧出世及取经缘由第三部分(13-100回)西天取经二、西游记的主题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胡适西游记考证,1、修道说清代认为是修道奇书。其书阐三教一家之理,传性命双修之道悟

3、之者,在儒即可成圣,在释即可成佛,在道即可成仙。刘一明西游原旨序孙悟空 猪悟能 沙悟净 2、游戏说游戏笔墨鲁迅:“此书实出于游戏”,游戏之中又兼以讥 讽当时之世态。胡适:“全书以诙谐滑稽为宗旨” 。,3、心学表现说,(1)明代心学:融儒释道于一体。儒家存心养性、道教修心炼性、 佛教明心见性。心学主旨求放心、致良知 (2)主人公背后的寓意:孙悟空“心猿”。比喻躁动的心灵。“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第七回回目)孙悟空大闹天宫放心被压于五行山下定心西天取经成正果修心 白龙马“意马” 猪八戒“情乱” 唐三藏“神昏” 沙和尚“性从”,三、西游记的原型精神,西游记前后两个部分,构成具有人类普遍意

4、义的两大精神母题:原型一: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向往和追求个性的自由是人类的天性。突出表现是孙悟空的大闹天宫。西游记是明代中叶中国人头脑解禁后,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明证。,原型二:造福人类的探索追求精神取经成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精神的象征 。“八十一难” 可以归结为:自然环境的险恶,邪恶势力的侵扰,取经者自身人性的弱点。战胜“八十一难”,暗示不断克服心魔。取经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象征着经过艰苦修行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蕴含了“过程大于结果,成佛自在心中”的寓意。,第三节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1) 亦真亦幻的神话世界。用超凡想象和极度夸张,创造出神奇瑰丽的神话世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来“极幻”,实则

5、“极真”。 (2) 集物性、神性、人性于一身的人物形象。物性动植物的形貌和习性。神性神魔的法力。人性人类七情六欲。孙悟空:原型古代水怪无支祁、印度神猴哈奴曼 1、机智灵活,神通广大 2、追求自由,蔑视权威3、勇敢无畏,乐观积极4、善恶分明,嫉恶如仇,猪八戒小农形象的缩影 优点:憨直淳朴,浑厚本色缺点:1、好利贪财,贪吃嗜睡 2、恋家好色,摇摆游移(3)寓庄于谐的讽刺艺术“以戏言寓诸幻笔“,寓庄于谐,风趣幽默而又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4)巧妙曲折的艺术结构以取经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事件之间其实并没有严格的顺序关系,各回目可独立成篇。 (5)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的话语,融会口语与方言。人物语言简洁传神。,第四节西游记的影响,神怪小说:也称神魔小说,是在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下,在神话志怪、传奇话本的基础上产生的。特征是尚奇贵幻,以神魔怪异为题材,参照现实生活,编织神怪系列,形象生动、境界奇幻、笔调诙谐。西游记是神怪小说的优秀代表。,明清神怪小说系列: 1、续作仿作:天花才子评点后西游记 贞复居士评点 续西游记 董说西游补 2、神仙传记:杨尔曾韩湘子全传郭小亭济公传 3、历史神怪小说:许仲琳封神演义,思考题,1、名词解释:神怪小说 2、结合作品,分析西游记的主题。 3、简述西游记的原型精神。 4、结合作品,分析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