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7下历史与社会)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405092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7下历史与社会)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7下历史与社会)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7下历史与社会)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7下历史与社会)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7下历史与社会)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7下历史与社会)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7下历史与社会)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主要包括哪些省区?,黄土高原地表地貌有什么特征?,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看教材第40页,图6-13和图6-14,说一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2、黄土支离破碎,土层疏松,3、降水少,集中在夏季,4、人们开垦、修路等使地表疏松,是什么直接原因导致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呢?,001.swf,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活,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变当前的情况呢?,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和挡土坝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2、采取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科学放牧等合理的生产活动措施,水土流失有何危害?,下

2、沉式窑洞,靠崖式窑洞,那生活在这里的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如何呢?,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1日,安塞腰鼓参加了国庆六十周年天安门广场的群众游行演出。,绥米唢呐是陕西陕北人民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汉族艺术形式,无论城镇乡下,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闹秧歌、合龙口、闹满月、过周年、办庙会及各种庆祝活动都需要雇一、两班吹手来吹奏助兴。唢呐曲牌是有

3、讲究的。红事白事都有专门的套曲。红事以大摆队(亦称得胜令)为主旋律,白事以孤苦伶仃为主旋律。绥米唢呐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信天游的传唱之境,是一片广漠无垠的黄色高原,这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清峻、刚毅而又饱含着沉郁、顿挫。 千百年来,它以自己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活习俗,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高原文化,塑造了苍凉、宏壮而沉郁的信天游。,000视频,窑 洞,冬暖夏凉,隔音、隔热、保暖;占地少,建造成本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湿润炎热,冬季寒冷干燥。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塌陷,信天游,曲调悠扬高

4、亢,粗犷奔放,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劳作时抒发情感,腰鼓(安塞腰鼓),气势磅礴,黄土地民众朴素豪放的性格,高嗓的民歌,黄土高原无边无垠,四周孤寂,人们渴望与外界交流,白羊肚巾,黄土高原风沙大,白羊肚巾可防风沙,小 米,黄土高原上主要农作物,小结,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抵长城,南连秦岭,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人们过度开垦与放牧,使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黄土支离破碎,土层疏松;降水少,集中在夏季;人们开垦、修路等使地表疏松,水土流失的防治: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和挡土坝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2、采取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科学放牧等合理的生产活动措施,黄土高原独特的高原文化:信天游、腰鼓、窑洞等,黄土高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