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2016年高考政治总复习_政治生活_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3404085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9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名师对话】2016年高考政治总复习_政治生活_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与名师对话】2016年高考政治总复习_政治生活_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与名师对话】2016年高考政治总复习_政治生活_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与名师对话】2016年高考政治总复习_政治生活_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与名师对话】2016年高考政治总复习_政治生活_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名师对话】2016年高考政治总复习_政治生活_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名师对话】2016年高考政治总复习_政治生活_新人教版必修2(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1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2制约因素: (1)选择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来确定。 (2)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3途径: (1)不断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和素养。 (2)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 (3)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 (4)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4意义: (1)有利于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2)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问题探究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适用范围有什么不同? 提

2、示:(1)直接选举适用于县级以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及城市的居委会、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 (2)间接选举的适用范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各级人大代表、乡镇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 (3)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利弊,不能笼统地说哪种方式更好,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采用的选举方式是不同的。,二、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及意义 1方式: (1)间接方式:通过选民,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 (2)直接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2意义: (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

3、,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2)有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3)有利于推动决策的实施。 (4)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问题探究2:公民直接参与决策是否意味着公民享有决策权? 提示:公民直接参与决策不等于公民享有决策权、决定权,而是为决策机关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三、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意义 1我国基层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有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 2发展基层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的实践。 问题探究3:如何正确理解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地位及作用? 提示: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政府部门,不属于国家机关,不能行使政府职能。,

4、四、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1方式: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 2意义: (1)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2)也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如何行使: 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问题探究4:公民在行使民主监督权问题上应反对什么错误倾向? 提示:公民在行使民主监督权这一问题上应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轻视民主监督的

5、重要性,甚至不敢行使民主监督权;二是认为行使民主监督权可以运用一切手段。,五、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公民有序与无序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和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问题探究5:公民为什么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提示:(1)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2)这是培育政权合法运行的深厚群众基础的前提条件。 (3)这是衡量一个社会政治体系民主化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4)它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要点一 公民民主决策的方式的比较,四种

6、民主决策方式的区分: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一般是在决策成文前了解民意;社会公示制度一般是公布一个决策草稿,然后有针对性地征求意见;专家咨询制度征求的是专家的意见;社会听证制度征求的是各方面代表的意见。,例1 (2015福建福州)随着我国公民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逐步拓宽,公民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决策。以下属于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是( ) 小明同学对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建议 陈老师参加县(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 孙大伯对居委会工作提出质询 朱教授以专业知识参加当地政府重大事项分析论证 A B C D 解析 属于民主选举,属于民主监督,均不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故排除。符合题意,答案选A。 答案

7、 A 点拨 易错选C。其原因是对政治生活中公民政治参与部分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2011江西联考)2010年2月28日至3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界人士可通过电子邮件、教育部门户网站发帖和来函形式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 ) A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作用 B国家权力机关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C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管理 D决策机关拓宽民意反映渠道,解析 题干未说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故A不切题。“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属于国家行政机关,而不属于国家权力

8、机关,故B不切题。题干的内容为民主决策,而不是民主管理,故排除C。D符合题意,答案选D。 答案 D 点拨 易错选C。其原因是审题不认真,将民主管理当做民主决策,误认为C切题。,要点二 民主监督的方式和渠道的比较,公民行使监督权时应注意:了解公民的监督权,监督的对象、范围,即谁监督、监督谁的问题;知晓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的渠道,即向政府信访机构举报、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新闻媒体曝光等;理解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责任和意义;明确要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利。,例2 (2015海南琼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通过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全球网民进行在线文字与视频交流。网络已经成为我国居民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网络民意的表达是

9、( ) 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表现 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增强的表现 政府赋予公民提案权的表现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渠道 A B C D 解析 错,人大代表有提案权,公民没有。不切题,网络民意的表达是网民的事,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的事,网络民意的表达不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渠道。符合题意,答案选A。 答案 A 点拨 易错选C。其原因是做题不认真,未认识到不切题。,(2015山东济南)2014年12月7日,由省政府纠风办和大众网联合主办的山东省级大型网络问政平台齐鲁民声正式开通。齐鲁民声的开通( ) 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便于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汇集民智 方便了公民直接参与民

10、主决策与管理 A B C D,解析 齐鲁民声的开通与民主监督有关,和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与管理无关,故排除。符合题意,答案选A。 答案 A 点拨 易错选D。其原因是审题不认真,未认识到与题干内容无联系。,) 易错点:不能正确区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理论分析:正确区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应注意: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突出决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公民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突出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的监督。,典例 (2015江西南昌)某市创新干部考核方式,参与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的人员范围将由以前的以下级和同级为主,扩大到以服务对象和一般群众为主,变“官评官”为“民评官”。这一

11、转变( ) 真正赋予了人民群众监督权 方便了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有利于促进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 公民的选举权落到实处 A B C D,错因分析 易错选A。其原因是对我国国家性质方面的内容不能做到真正理解和运用,误认为说法正确。 正确解答 变“官评官”为“民评官”方便了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有利于促进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符合题意,答案选D。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宪法中明文规定人民群众有监督权,故无论是“官评官”,还是“民评官”,只是具体形式不同,但从实质上讲都真正赋予了人民群众监督权,故说法错误。无论是“官评官”,还是“民评官”,均与公民的选举权无关,因为公民的选举权是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不是选

12、举官员的权利,故排除。选D。,(2015东北师大附中联考)“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春运”期间,中国大陆交通承受了巨大压力。2015年初,某地出台了“春运”措施,并举行“我为春运献计”活动。作为公民,你认为下列参与方式恰当的有( ) 投票表达自己对“春运”措施的态度,行使表决权 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对“春运”措施的不完善、不合理之处提出批评、建议,行使监督权 要求召开居民会议,讨论“春运”事宜,参与民主管理 A B C D,解析 公民对“春运”没有表决权,故错。“春运”属于国家的大事,不属于居民会议解决的问题,故排除。符合题意,答案选C。

13、答案 C,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背景材料 2015年8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李总理指出,决策是行政行为的起点。近些年来,我们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民主决策的制度和工作机制。也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决策权力过分集中于“一把手”,一些政府部门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于一身,监督机制和责任机制不健全。听取群众意见和专家咨询论证流于形式、走过场。深入推进科学民主决策,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要依法决策。合法是决策的第一要件。对于重大决策,必须进行合法性审查,超出法定权限与法律法规抵触的,不得作出决策。 二要健全决策程序。科学严密的程序是正确决策

14、的重要前提。各级行政机关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要进一步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决策权力的监督,防止个人独断专行。需要注意的是,听证会、专家咨询参加人员要有广泛的代表性,特别是要有各个利益相关方参加。这样更有利于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拥护,也有利于执行和落实。 三要强化决策责任。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评估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对违反科学民主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要求追究责任。,角度分析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

15、作主。人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 2我国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公民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开展有序的政治参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支持政府的工作,维护国家利益。 3参与民主决策,是公民的民主权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有利于推动决策的实施,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4政府坚持民主决策,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有利于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使决策能够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树立政府权威。是政府依法行政的表现,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练习提升(2015安徽合肥)2014年11月27日,安徽省教育厅在网上公布了安徽省未来十年的教育发展规划意见稿,对涉及教育各个领域和环节的问题面向全省公开征集意见,问计于民。这一做法( ) A是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表现 B是尊重公民主人翁地位的具体表现 C坚持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D是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要求,解析 “公开征集意见,问计于民”是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要求,D切题,答案选D。这一做法是尊重人民主人翁地位的具体表现,不应说是尊重公民主人翁地位的具体表现,故B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群众监督,也未涉及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故A、C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