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3371519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3.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考纲点击: 1、了解碳、硅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与应用 2、了解碳、硅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了解常见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质与用途,+14,+6,碳原子和硅原子既不易失去又不易得到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知识梳理题型构建,一、碳、硅单质的存在与性质,1、C、Si单质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及用途,(1)自然界中碳元素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而硅元素因有亲氧性,所以仅有 态。碳单质主要有金刚石、石墨、C60等同素异形体,硅单质主要有 和 两大类。,(2)单质的结构、物理性质与用途比较,化合,晶体硅,无定形硅,空间网

2、状,软,高,石墨,半导体,知识梳理题型构建,2、碳、硅单质的化学性质,碳、硅在参与化学反应时,一般表现还原性。,知识梳理题型构建,硅单质有广泛的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上获取硅单质的过程。,知识梳理题型构建,二、碳、硅的氧化物,1、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色气体, 毒, 溶于水。,(2)化学性质,燃烧:,还原CuO: 。,, 火焰;,2、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比较,无,有,难,淡蓝色,硅原子,二氧化硅中没有单个分子,用SiO2来表示二氧化硅的组成, 表示Si与O的原子个数比为1:2,所以不是分子式而是化学式。,SiO4四面体结构,立体网状结构决定了SiO2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结构,知

3、识梳理题型构建,二、碳、硅的氧化物,不反应,CO2H2O H2CO3,只与氢氟酸反应: SiO24HF=SiF42H2O,不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盛碱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CO2少量:,CO2过量:,CO22NaOH=Na2CO3H2O,CO2NaOH=NaHCO3,如与Na2CO3反应:,SiO2Na2CO3 Na2SiO3 CO2,如与Na2SiO3反应:,Na2SiO3H2OCO2(不足)= H2SiO3Na2CO3 或Na2SiO32H2O2CO2(足量)= H2SiO32NaHCO3,如与CaO反应: SiO2CaO CaSiO3,如与Na2O反应: Na

4、2O CO2=Na2CO3,光导纤维、光学仪器、电子部件,制饮料、制碳酸盐,思考:,知识梳理题型构建,1除去下列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可采取的方法: (1)CO(CO2):_。 (2)CO2(CO) :_。 (3)CO2(O2) :_。 (4)CO2(SO2):_。 (5)CO2(HCl):_。 (6)CO2(H2S):_。,通过CuSO4溶液,通过盛有浓NaOH溶液的洗气瓶,通过盛放灼热CuO的硬质玻璃管,通过盛放灼热铜网的硬质玻璃管,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通过饱和NaHCO3溶液,知识梳理题型构建,2如何用所提供的试剂和方法除去各粉末状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

5、内为杂 质)。将所选答案的编号填入下表内相应的空格内(如果不需要外加试剂,则 对应答案栏可空着)。 可供选择的试剂:A.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氧气 D水 E二氧化碳 可选用的操作:水洗;加热;高温灼烧;过滤;结晶。,B,D,A,A,3用四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 的是 ( ),B,4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 ANH3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AlCl3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 D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B,知识梳理题型构建,熟记可用CO2制取的弱酸,知识梳理题型构建,知识梳理题型构建,三、硅酸及硅酸

6、盐,1、硅酸,硅酸 溶于水,其酸性比碳酸 ,硅酸 (填“能”或”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1)硅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硅酸能与碱溶液反应,,如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硅酸在水中易聚合形成胶体,硅酸浓度较大时形成硅酸凝胶。硅酸凝胶经 干燥脱水后得到多孔的硅酸干凝胶,称为硅胶。硅胶吸附水分能力强,常用作 (变色硅胶,是将硅酸凝胶用CoCl2溶液浸泡,然后经干燥活化后制得的。吸水前为淡蓝色,吸水后为粉红色),不能,不,弱,H2SiO32NaOH=Na2SiO32H2O,干燥剂,(3)硅酸的制备,用可溶性的硅酸盐与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硅酸,Na2SiO32HC

7、l=2NaClH2SiO3(胶体),Na2SiO3CO2H2O=H2SiO3(胶体)Na2CO3,知识梳理题型构建,(3)硅酸钠(Na2SiO3),它能与酸性较硅酸强的酸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与盐酸反应: 。 与CO2水溶液反应: 。,白色、可溶于水的粉末状固体,其水溶液俗称 ,有黏性,水溶液显碱性。,用途:肥皂填料、黏合剂(矿物胶)、耐火阻燃材料。,水玻璃,Na2SiO32HCl=2NaClH2SiO3,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2、硅酸盐,的总称,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2)表示方法:硅酸盐矿物的成分复杂,多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它们的组成,如硅酸钠(Na2

8、SiO3)写成 ,钾云母(KH2Al3Si3O12)写成。,由硅、氧和金属组成的化合物,Na2OSiO2,K2O3Al2O36SiO22H2O,(1)概念:,知识梳理题型构建,3、无机非金属材料,(1)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如水泥、玻璃、陶瓷等硅酸盐材料。,常见硅酸盐材料,(2)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如 、 、 、等。,高温结构陶瓷,光导纤维,生物陶瓷,压电陶瓷,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优点:,1、能承受高温,强度高,2、具有电学特性,3、具有光学特性,4、具有生物功能,玻璃刀,玻璃刀轮片,红宝石为轴的雷达表,人造金刚石锯片,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之一:,高温结构陶瓷、压电陶瓷,知识梳理题型构建,(1)不

9、要混淆二氧化硅和硅的用途,用于制作光导纤维的是SiO2,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计算机芯片的是晶体硅。,(2)水晶、石英、玛瑙的主要成分是SiO2;珍珠的主要成分是CaCO3; 钻石是金刚石;宝石的主要成分是Al2O3。,知识梳理题型构建,题组二 碳、硅及其化合物的综合推断,SiO2 CaSiO3 Na2SiO3 Si H2SiO3,12,题组一,1,2,题组二,3,4,知识梳理题型构建,题组二 碳、硅及其化合物的综合推断,题组一,1,2,题组二,3,4,知识梳理题型构建,(1)解答无机推断题的思维模型,(2)解答硅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高温反应条件、特征反应、单质与碱反应、盐溶液与过量盐酸反应产生

10、白色沉淀等往往是推断题的“突破口”。,探究高考明确考向,1,2,3,【考题训练】,探究高考明确考向,解析 SiO2不能导电。,解析 合成纤维不是无机非金属材料而是有机物。,解析 应用橡胶塞。,1,2,3,(2012广东理综,12B),(2012新课标全国卷,8B),(2012新课标全国卷,8D),(2011浙江理综,8A),(2012海南,4B),探究高考明确考向,(6)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 ( ) (2012天津理综,2B)(7)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则 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 ( ) (2012江苏,13C)(8)水玻璃可用于

11、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 ( ) (2010江苏,4B),解析 SiO2与氢氟酸、NaOH均反应。,解析 酸性H2CO3H2SiO3。,1,2,3,(2012天津理综,2B),(2012江苏,13C),(2010江苏,4B),探究高考明确考向,1,2,3,探究高考明确考向,1,2,3,答案 D,探究高考明确考向,1,2,3,探究高考明确考向,SiCl4沸点较低,用冷却液可得到液态SiCl4,平衡气压,浓H2SO4,Al、B、P,1,2,3,探究高考明确考向,1,2,3,本讲内容结束 请完成练出高分,练出高分,1,2,3,4,5,6,7,8,9,10,11,12,13,14,15,练出高分,D,解析

12、自然界中不存在单质硅。,1,2,3,4,5,6,7,8,9,10,11,12,13,14,15,练出高分,B,1,2,3,4,5,6,7,8,9,10,11,12,13,14,15,练出高分,D,1,2,3,4,5,6,7,8,9,10,11,12,13,14,15,练出高分,A,1,2,3,4,5,6,7,8,9,10,11,12,13,14,15,练出高分,C,1,2,3,4,5,6,7,8,9,10,11,12,13,14,15,练出高分,C,解析 二氧化硅不溶于水,硅酸是利用可溶性硅酸盐与酸反应制得的。,1,2,3,4,5,6,7,8,9,10,11,12,13,14,15,练出高分,A,1,2,3,4,5,6,7,8,9,10,11,12,13,14,15,练出高分,C,1,2,3,4,5,6,7,8,9,10,11,12,13,14,15,练出高分,D,1,2,3,4,5,6,7,8,9,10,11,12,13,14,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