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诊疗区域常用物品和环境的消毒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370816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0.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年诊疗区域常用物品和环境的消毒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16年诊疗区域常用物品和环境的消毒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16年诊疗区域常用物品和环境的消毒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16年诊疗区域常用物品和环境的消毒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16年诊疗区域常用物品和环境的消毒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年诊疗区域常用物品和环境的消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年诊疗区域常用物品和环境的消毒(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医疗机构诊疗区域常用物品和环境的消毒,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徐晓霞 2016-04-08,内容提要:,一、医院消毒、灭菌的重要性 二、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 三、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医院消毒、灭菌的重要性,1、医院消毒与灭菌是控制或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2、尤其在控制或减少外源性医院感染的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医院感染:内源性、外源性,大家在关注什么?,1、我们要关注物体表面消毒? 2、谁在做? 3、清洁还是消毒? 4、怎样消毒? 5、我们要关注那些地方的消毒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清洁的基础上每天 或定时进行物体表面的消毒是必要的。,医院环境的清洁,清洁主要依靠机械作用,而

2、90%的微生物存在于“肉眼可见的灰尘”中,常规清洁旨在清除灰尘。 制定清洁的频率和清洁剂,用于清洁墙壁、地面、窗、床、帘子、屏幕、家具、浴室、卫生间和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 对于可能发生的污染,应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相应水平的消毒。可将医院分为四个区域。,医院环境分区,A区:不接触病人的区域。正常的家居清洁(如管理部门,图书馆)。 B区:非感染病人,非易感病人的护理区域。清洁的方法不能使灰尘飞扬,湿式打扫。清洁剂溶液的使用可以提高清洁的质量。血液、体液污染的区域在清洁前先消毒。 C区:感染病人的区域(隔离病房)。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溶液清洁,每个房间有独立的清洁用具。 D区:高度易感病人的区域(保护

3、性隔离)或监护区域如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室、创伤病房和血液透析病房。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溶液清洁,有独立的清洁用具。,各种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微生物名称 存活时间 金葡,包括MRSA 7d-7月 铜绿 6h-16月,干燥地面5周 肠球菌,包括VRE 5d-4月 不动杆菌 3d-5月 大肠杆菌 1.5h-16月 艰难梭菌(芽孢) 5月 结核分支杆菌 1d-4月 牛分支杆菌 2月 HIV 7d HBV 1周,患者粪便中带有MRSA时, 频繁接触物体表面MRSA检出率,床架 100% 血压计袖带 88% 电视遥控器 75% 床头柜 63% 洗手盆 63%,影响清洁与消毒效果的因素,

4、1、医院环境微生物分布特点 2、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 3、微生物的数量及寄居部位 4、消毒剂的浓度及杀菌能力 5、消毒剂的温度、PH值、相对湿度、水硬度. 6、有机物 7、消毒剂的作用时间 8、生物膜,清洁、消毒的三个目的:,1、去除微生物生长条件 2、杀灭微生物 3、阻断微生物传播途径加强医院环境表面以及医疗仪器的清洁消毒、手卫生、对医护人员的教育、病人周围受污染的表面的清洁消毒作为预防暴发的措施。,常用术语:,卫生表面-所需清洁的表面,如地面、桌面、门把手等。可分为手低频接触卫生表面和手高频接触卫生表面。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清洗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

5、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常用术语:,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床单元消毒对患者住院期间、出院、 转院、死亡后所用的床及床周围物体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二、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1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 再进行消毒灭菌。(先清洗再消毒灭菌) 2 .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消毒清洗消毒),朊毒体:1mol/L NaOH 60 气性坏疽:0.1%-0.2%含氯消毒液 30-45 ;有明显污染0.51 60

6、,二、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3、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的方法,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各种手术器械、敷料、缝针、缝线、穿刺针、活检钳。 2.进入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介入导管、输血器材、 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 3.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清创缝合用物、换药用物,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灭菌;,二、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更不能采取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手术器械),解决方案:1.剪刀配备充足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2.刀片、缝针可用一次性无菌刀片、缝针。

7、,存在问题: 1.灭菌时间不能保证。2.消毒液使用过程中稀释,浓度不够。3.使用前灭菌水冲洗,易导致二次无污染。4.容器不清洁,未经灭菌处理;消毒液不按时更换。,不能采用甲醛自然挥发法熏蒸消毒物品,有毒; 穿透性差;,二、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与完整黏膜相接触,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压舌板、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等。,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二、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与完整皮肤接触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 ;毛巾、面盆、痰盂(杯)、便器等,三、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盐城市基层医疗机构 常用诊疗用品使用后消毒流程,三、常用

8、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一)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 体温表: 1.口表和肛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冷开水冲净,纱布擦干。 2.腋表也可采用酒精擦拭,终末用500mg/L含氯消毒剂盖盒浸泡30分钟 听诊器、血压计:用75%乙醇或25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袖带每周清洗、晾干备用。 止血带 :清洗后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 冲净晾干。(虽然是低度危险性物品,但常常被血液污染) 。存在问题:不消毒,反复使用。,三、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子中度危险性物品(耐高温耐湿,高压蒸汽灭菌易于保存)现状: 不消毒、 酒精棉擦拭消毒。,三、

9、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吸引瓶、引流瓶:先流动水刷洗,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流动水冲净,晾干。有条件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吸引、引流装置。痰盂、便器:专人专用,用后冲洗,出院终末消毒。先流动水刷洗、晾干,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流动水冲净,晾干。,先清洗再消毒,三、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二)换药用物品消毒1.换药用的缸罐,每周更换2次。送供应室清洗、消毒、高压蒸汽灭菌。,存在问题: 1.容器不更换、不消毒。 2.容器不清洗,连同没用完的碘伏、酒精棉球一起高压蒸汽灭菌。 3.将未用完的碘伏、酒精棉球倒入新换容器内。,三、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

10、菌,(二)换药用物品消毒 2.无菌持物钳(镊) 持物钳(镊)干式保存,每4小时更换一次,有污染时及时更换。 缸、罐、钳(镊)等清洗、消毒,高压蒸汽灭菌。 注意: 不得用消毒液保存持物钳(镊)。 一罐内不得放多把镊钳。 持物钳(镊)不能用于换药。 换药缸(罐)不能代替换药碗使用。,三、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二)换药用物品的消毒3.凡士林纱布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解决办法:因基层医院基本无干热灭菌设备。所以,选择使用一次性凡士林无菌纱布,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三)麻醉用品喉镜、气切导管、吸氧装置等 中、高水平消毒 喉镜片 : 存在问题: 1.用后不消毒或简单冲洗,消毒液擦拭

11、。 2.便携式气管插管急救箱污迹斑斑,喉镜消毒后裸放在急救箱内,二次污染。 解决方案: 清洗擦干后500mg/L含氯消毒剂 浸泡消毒30分钟,干燥后置于自 封式塑料袋内备用。,三、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氧气湿化瓶: 1、氧气湿化瓶: 湿化液用无菌水每天更换。 湿化瓶每周消毒更换1次。流动水清洗、晾干,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干燥、保存于自封袋内备用。 2、长期吸氧患者氧气连接管每次用后清水清洁、晾干备用。 3、一次性吸氧装置每周更换一次。,三、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四)手术器械 一用一灭菌一般器械清洗: 1、器械首选机械清洗 2、精密和有机物污染较重器械应

12、手工清洗 3、有关节、缝隙、齿槽的器械,应尽量张开或拆卸到最小单位进行清洗。 4、手工清洗按照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步骤进行 5、复杂及管腔器械使用超声清洗机、高压水枪清洗。,应取消在手术室洗,由供应室集中清洗,刀片、縫线严禁戊二醛浸泡灭菌,三、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四)手术器械 一用一灭菌一般器械消毒灭菌选择1、对耐热、耐湿的物品压力蒸汽灭菌2、对耐热不耐湿的采用干热灭菌3、对不耐热、耐湿的首选低温灭菌,无条件的可 采用灭菌剂浸泡灭菌。,三、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四)手术器械 一用一灭菌 锐利器械清洗1、手工清洗或机械清洗2、穿刺针内腔用高压水(气)枪冲洗、 超声

13、波清洗。3、眼科精细器械不宜超声波清洗。 锐利器械消毒灭菌1、压力蒸汽灭菌2、严禁戊二醛浸泡灭菌,三、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五)床单、被褥处理一人一用一消毒1、直接接触皮肤的床上用品一人一换,遇污染及时更换。长期住院每周更换。换下的床单等置于污衣袋内,不要随地乱扔。 2、间接接触患者的被芯、枕芯、褥子、病床隔帘、床垫等,应定期清洗与消毒;暴晒6小时;紫外线照射30-60分钟,三、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六)环境与物体表面的消毒 1、空气消毒方法: 、开窗通风: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二次,每次20-30分钟。 、自然通风不良时可安装通风设备如风机、风扇。、 必要时使用对动态空

14、气消毒器或紫外线。,三、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六)环境与物体表面的消毒 空气消毒注意:不宜常规采用化学喷雾进行空气消毒。 过滤网要定期清洗!,紫外线消毒灯的安装和使用,紫外线灯管安装的数量 存在问题:安装数量随意性。 正确的安装的数量:按照1.5wm3计算。 例:6m5m3m=90m3(901.5)30=4.55支 此房间应安装5支30W紫外线灯管。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酒精布巾擦拭一次。 注意眼睛和皮肤的保护。(最好在无人情况下使用) 定期监测(每半年监测1次)紫外灯的照射强度,使用中的强度应 70W/ cm2 、新灯管强度 90 W/ cm2 。,三、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

15、消毒、灭菌,紫外灯的照射强度监测: 试纸法: 测定时,打开紫外线灯管5min待其稳定后,将指示卡置于距紫外线灯管下方垂直1m中央处,将有图案一面朝向灯管,照射1分钟。(注意眼睛和皮肤的防护) 结果判断:紫外线灯照射后,图案中的紫外线光敏纸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将其与标准色块相比,即可测知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值是否达到使用要求。,1m,三、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紫外灯的照射强度监测: 注意事项: 1、指示卡照射后应在监测当时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2、开启包装后,未用完的指示卡应及时用黑色纸包装; 3、防止指示卡与化学物质和塑料膜直接接触; 4、指示卡应置于阴凉、干燥、避光处保存; 5、过期、褪色后的指示卡不得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