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及管理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369166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及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及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及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及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及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及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及管理(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犹县人民医院 重症监护室(ICU) 秦文华,床旁盲插鼻空肠管 及管理,主要内容,1、营养方式及营养供给的发展 2、床旁盲插鼻空肠管指征及禁忌征 3、置管方法介绍 4、并发症及护理,肠内营养(EN) 口服和管饲,肠外营养(PN),常用营养方式,营养方式选择,否,管饲,否,口服,是,是否能进食,是,胃肠道是否有功能,肠外营养,肠道功能的重新认识,1980年以后机体应激时,肠是一个中心器官 肠道是一免疫器官,含有全身60%的淋巴细胞,因此肠道是否有功能,对患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如果肠道有功能,就可以使用肠道, 如果可以有效地使用 肠道,这个危重病人 就有救了。”,鼻空肠管

2、的定义,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短期十二指肠、空肠喂养首选,鼻肠管应用指征,1、肠道功能基本正常而胃功能受损;吸入风险高的病人。如反复呕吐,误吸返流;外科脑损伤 、内科脑梗塞致胃瘫。 2、重症胰腺炎早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初期复苏后条件允许时可开始营养支持,并优先考虑经空肠营养。(A级),鼻肠管禁忌症,食道静脉曲张、食道出血 颅底骨折:宜经口插管 严重肠道吸收障碍 肠梗阻 急腹症,螺旋鼻肠管置入方法,被动等待法:床旁置管至胃,被动等待过幽门或应用药物促进 床旁盲插置管至十二指肠和空肠 X线透视下置管 胃镜引导下置管,第一步:置管至胃 患者如果较燥动,给予做好心理护理。 禁食4

3、h,吸净口鼻分泌物,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 低半卧位或右侧卧位置管,导管沾水润滑常规置管入胃,判断在胃腔,床旁盲插置管,第二步:置管自胃到空肠 向胃内注入60-100毫升生理盐水,距鼻孔35cm 处左手托肠管右手轻柔缓慢进管。随着患者每次呼吸运动,肠管将克服摩擦力而前进数毫米。如缓慢进管顺利超过75cm,大多数管端已通过幽门,有轻微突破感,继续轻柔进管。置管深度8595cm在十二指肠,回抽有时见金黄色十二指肠液体,继续置管至110120cm屈氏韧带,撤导丝,固定。,床旁盲插置管,导管通过幽门进入肠道判断方法 1、抽:颜色:金黄色;PH值: PH7在肠腔(制酸剂干扰);pH5提示胃内。 2、听

4、:比较不同部位气过水声:左上腹闻及管端在胃;上腹中线最响亮管端在胃窦; 右上腹音调较高,管过幽门在十二指肠;管端在十二指肠远段或空肠上段,高调气过水音移至左下腹。 3、感:回抽时阻力大,床旁盲插置管,第三步:确认导管位置 X线拍片确认管道的位置(精标准)。,床旁盲插置管,注意事项 置管时如遇阻力明显增加,不应盲目用力进管;如果阻力突然消失, 提示管端折返胃腔。 随着病人呼吸运动慢慢“送”管,而不是主动用力“插”管。,床旁盲插置管,并发症及护理,1、管道堵塞: 使用肠内营养泵匀速输入营养液。 尽量使用液体状药物,使用固体时要充分研磨或溶解,注意配伍禁忌,分开注射至少每隔4h用30ml温水脉冲式冲

5、管一次;药物及输入前后应以1030ml温水冲洗管道,并发症及护理,2、误吸 1.意识障碍、神志不清或(GCS)评分9分者以及老年患者鼻饲前翻身,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能降低误吸发生率 2鼻饲时若病情允许应抬高床头30或更高,并在鼻饲后半小时内仍保持半卧位。 3.选择适宜管径大小的胃管进行鼻饲:成人可选择14号胃管。,并发症及护理,4、推荐延长鼻胃管置入长度,保证胃管末端达到胃幽门后。(55-65cm) 5.推荐采用低流速、匀速方式鼻饲 6.推荐使用加热达到营养制剂恒温 7.每4小时测定胃内残留量,胃残余量大于150-200ml,应延缓EN使用。,并发症及护理,3、管道脱出: 妥善固定 75cm依然在十二指肠 4、其它:鼻腔出血、腹泻、腹胀等,住院患者营养不良调查,40%50%的住院病人有营养不良 老年病人50% 呼吸道疾病45% 炎性肠病50% 恶性肿瘤85% 危重病人40%100%,临床意义,通过鼻空肠管供给食物和药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热能、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满足其对营养和治疗的需要,促进危重病人康复,31,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