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

mg****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31MB
约38页
文档ID:53367764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_第1页
1/38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汇报人:张立叶、张娇,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基本概念的简介,(一)评价对象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对象是由活动与活动的主体共同构成的具体而言,幼儿园中教育活动的评价包括了对教学活动中教师、幼儿多方面的综合评价 (二)评价的核心目的虞永平认为:“教育活动评价的核心目标是为了了解教育活动的成效,了解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幼儿的行为,了解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三)评价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对于家长来说,可以更了解子女的生活、发展与学习情况及其变化,以便配合幼儿园活动对于幼儿园来讲,可以便于发现和总结经验,改进与推广教学经验四)评价的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 (五)评价的制度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

六)评价的依据根本依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其他的依据:教育活动的基本框架:目标、准备、内容、过程和实施方法等等,,依据的来源:1.《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第五章“幼儿园的教育”对幼儿园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本年龄段、本领域活动特点符合3.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七)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要注意:1.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2.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 3.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4.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5.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取向,1.评价的科学主义取向与人本主义取向•科学主义取向者:倾向于把精力放在学习者身上数据通常采用考试分数的形式,常被用来比较不同情况下的学生取得的成绩。

由于收集到的资料是量化的,所以可用统计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课程计划或项目的决策是根据通过评价所获得的比较信息而作出的•人本主义取向:倾向于采用自然科学家们所运用的方法对已经实施的课程计划进行评价,通过观察,对现场情景做出反映的•评价的概念、方法、标准和对象等正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2.目标取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 目标取向:将教育活动评价看作为活动计划与预定的活动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评价的标准• 强调科学性和客观性,采用“量的研究”方法• 这种评价取向优点是便于操作和推广;• 不足是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过程取向:认为教育活动是活动计划和实施的全过程,包括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在具体教育情境中所发生的全部情况 强调评价过程本身的价值,采用“质-量的研究”方法 这种评价的优点是承认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将人在活动计划和实施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 不足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还欠彻底,评价过程的课操作性不够强主体取向:将活动评价看作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儿童等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是一种多元的价值判断的过程 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都是平等的主体,采用“质的研究”方法。

这种评价取向优点是尊重差异,尊重价值多元,将个性解放置于重要的地位; 不足是因为其多元性、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使活动评价在操作上有相当难度结合《纲要》总结了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 教学应促进幼儿认识、学习策略及情感等多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教学应尽可能引发幼儿多感官的参与; 体验、尝试和发现等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 适宜的目标和内容才能引发真正有效的教和学; 教学要有开放的、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和思考的环境; 产生问题、引发互动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 教学过程应该让幼儿感受挑战,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1.尊重性原则(客观性+指导性原则)被评价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评价者都需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以激励、发展与正面肯定为主,以帮助教师或幼儿发现、发扬长处,弥补不足,不断前进2.情景化原则在教育情境中,评价就是把获得的教-学的信息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作为突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更关注被评价者的过程,更强调评价的过程性、现场性和即时性3.全面性原则教育活动的评价应该是全面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还应该包括情感态度、能力、社会性等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教育活动评价的参与者应该是全面的,不仅仅应该有教师,而且还应该鼓舞幼儿之间互评,家长甚至社区的参与,,4.个别化原则(分类性原则)既要关注幼儿某一方面突出表现和潜在能力,为其个性化、个别化的发展和生成留有空间。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评价者应该从幼儿的不同潜在能力和个性出发制定评价手段和方式,例如:成长档案袋2)教师遵从幼儿的个别差异,视情境范围内幼儿真实的情境、情况为着眼点,体现评价弹性化、个性化3)不同的活动具有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和方式也应该是不同的,,5.科学性原则(计划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评价者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手段和工具在活动组织的不同发展阶段展开评价在活动前:准备掌握幼儿的经验与兴趣点,确定活动的目的、内容、预期达到的效果等在活动中:采用科学化的标准与方法进行评价,重视“质-量的研究”相结合的评价手段,五、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是为了检测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时,可以主要以下面2个维度进行评价:•幼儿角度:活动参与有效性的评价•教师角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有效性的评价,1.对幼儿学习的评价,1)幼儿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度: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 2)幼儿的情感状态: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情感语言、动作等 3)幼儿的学习方式:多样性、个别性、独特性的学习方式4)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互动程度:在活动中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与互动的次数、形式以及有效性等方面。

5)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力:活动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敢问、经验迁移、分析判断等思维发展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造性表达能力等 6)幼儿的学习习惯:幼儿对学习、探索活动的坚持性;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善于倾听他人、接纳他人意见以及与他人友好合作、交流协商等方面2.对幼儿发展的评价,,,,,,3.对教师“教”的评价,重点考察以下方面: 1.活动目标是是否具体、明确,重难点突出 2.活动经验准备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物质准备是否丰富、充分,体现可操作性 3.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符合幼儿年龄水平,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4.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5.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6.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六、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案例分析,小班体育活动: 小兔拔萝卜,,,,,,,,,,,,,,,,境下发生,合理与否参考文献,1.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柯森.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 2.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M].袁爱玲、何秀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3.幼儿园课程[M].朱家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4.幼儿园课程评价[M].虞永平,张辉娟,钱雨,蔡红梅.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1). 5.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黄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