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6720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77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校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校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校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校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3 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4 年 5 月 1 目 录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 2 (一)学科专业设置及特色 . 2 (二)学生规模及生源质量 . 3 (三)国际合作办学与交流 . 4 (四)教学联盟与共享建设 . 5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 5 (一)师资现状及队伍建设 . 5 (二)教学条件及资源利用 . 7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 8 (一)专业建设 . 9 (二)课程建设 . 10 (三)教材建设 . 11 (四)教学研究与改革 . 11 (五)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 . 12 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 13 (一)校级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13 (二)院级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2、. 14 (三)教育部对我校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价 . 14 五、学生学习效果 . 15 (一)教学效果好 ,学生总体满意度高 . 15 (二)就业形势好,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 17 六、教学工作特色与经验 . 18 (一)优化专业布局,打造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 18 (二)推行两级管理,实施绩效考核,提高管理服务指导水平 . 18 (三)培育浓郁学风,注重学习引导,构建学风建设运行机制 . 19 七、需解决的问题及措 施 . 20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提升师资整体水平 . 20 (二)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大力推进产学合作教育 . 20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营造良好育

3、人环境 . 21 结 语 . 21 2 2013 年 , 沈阳工程学院立足长远 , 科学规划, 调整优化了学科专业布局 ;打造特色 , 错位发展, 稳步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 在 这一年 , 质量提高工程 项目硕果累累, 本科教学 合格评估 喜获通过 , 本科 专业 省内排名 成绩优良 , 教师 队伍 建设 取得显著成效 , 质量保障 体系 和评价制度 受到 教育部 好评 , 学校 本科教学工作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大好 局面。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 自 2003 年 升本 以 来,始终秉承 “明德致知、精工博学”的校训精神,坚持 “依托行业、面向市场,工程教育、职业取向,打造品牌、人民满意”

4、的办学理念, 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和 应用 性 人才 培养, 依托 能源电力行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具有较强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 工程技术、现代管理和服务人才 ,以满足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 。 ( 一 ) 学科 专业 设置 及 特色 学校现有 35 个本科专业, 2 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科 专业 涵盖 工 学 、管 理 学 、 经济学、法学、 文 学 、 理学 6 个 学科 门 类。 其中,有 2 个辽 宁省优势特色学科 , 1 个辽宁省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 1 个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1 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3 个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 个辽宁

5、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 2 个辽宁省重点支持专业, 1 个辽宁省 示范专业 。目前,学校初步构建了特色鲜明、以工为主 , 具有能源电力行业优势和地域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 3 本科专业设置 一览表 学 科 门类 专业数 专业名称 占 比 工学 21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 其 自动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60.0% 能源动力类: 能 源与动力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化工与制药类: 能源化学工程 农业工程类: 农业电气化 材料类: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土 木 类: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核工程 类 : 核工程与核技术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6、仪器 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 自动化类: 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 物联网工程 、 数字媒体技术 管理学 6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工程管理、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17.2% 工商管理类: 财务管理、 物业管理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物流管理 工业工程类 : 工业工程 理学 2 化学类: 应用化学 (授工学学位) 5.7% 心理学类 :应用心理学 文学 2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商务英语 5.7% 法学 2 法学类: 法学 5.7% 社会学类: 社会工作 经济学 2 经济学类: 能源经济 5.7% 金融学类 : 保险学

7、合 计 35 23 个专业类 100% ( 二 ) 学生规模 及 生源 质量 在校生规模稳中有升 ,普通全日制在校生 10813 人,其中 硕士研究生 74 人 、本科 生 8201 人 2( 其中 , 专升本学生数 970 人 3,中职本学生数 344 人 4) 、 高职生 2538 人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 75.8%1,比去年提 高 10.3%。 提前两年完成了 教育 层次 结构布局调整, 基本实现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的办学格局 ,为 本科教育快速 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1 1 数据说明: 报告中标注的“ x”表示辽教办发 201427 号文件要求的支撑数据编号。

8、4 2013 年, 学校面向全国 29 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 本科招生专业总数为29 个 10( 4 个新设本科专业未招生, 2 个本科专 业停招) , 实际 招生 人 数 为 3110人 ,辽宁籍学生 2264 人,所占比例为 72.8%。其中, 一批本科 B 段 招生专业数为2 个,招生人数 为 225 人 ; 二批本科 招生专业 数为 29 个,招生人数为 2029 人 ; 专升本 招生专业数为 11 个,招生人数为 596 人; 中职本 招生专业数为 4 个,招生人数为 260 人 。 实际报到学生 3030 名,报到率为 97.43%, 比去年 增加 1.14%。 从录取情况看

9、, 一本 B 段 录取分数线超过 省一本控制线 10 分;二本批次中,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浙江、福建、山东等 7 个省份理工类最低录取分高于本省二本控制线 50 分以上 , 安徽、江西、河南、海南、云南、陕西、宁夏等7 个省份理工类最低录取分高于本省二本控制线 20 分以上 , 我校生源质量 一直保持 良好 势头 。 (三)国际合作 办学 与 交流 学校积极拓宽国际合作办学渠道,先后与加拿大红河学院、加拿大 BC 理工学院、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等 19 所国外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缔结 了 友好合作关系。现有 本科层次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1 个,共有 本科生 214 人。我校 逐年加大 学生留

10、学交流 力度 , 截 至 2013 年底, 已有 13 名学生赴 澳大利亚 莫道克大学 交流 学习 , 4名学生到加拿大红河学院交流学习, 10 名学生被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 接收为免学费交换生。 为拓展本科合作办学领域, 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 还与加拿大温哥华岛大学 、 美国伟谷州立大学建立 了密切 联系, 标志着我校国际合作办学已经步入正轨 。 5 (四) 教学 联盟与 共享建设 为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推动 区域大学 联盟建设,加强高校间开放合作 交流 , 沈阳工程学院与 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本着 “ 互利互惠、合作共享、优势互

11、补、共同发展 ”的 联盟 原则 ,于 2013 年共同签署了 沈北高校教学联盟协议 ,标志着 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实验互开、学分互认、设备互享、图书互 借、信息互通 、攻读第二学位即将在 校际间 实现。 根据协议, 6 所高校拟定提供跨校修读通识课程 、 跨校修读选修课程 、 跨校修读辅修专业 三种 形式的跨校学习 。 为加快沈北高校教学联盟建设,我校将依靠独特的办学优势、优质的教学资源进一步 寻求高校合作的最佳契合点, 协同 各 联盟高校 积极、稳步推进 合作交流 ,促进 教学 联盟院校 的 教育质量 不断提升 , 为辽宁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建设发挥积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师资与教学条

12、件 学校坚持 “办学 以 教师 为本 , 强校 以人才为本” 的发展战略,建立 了 校院两级人才引进 与 培养联动机制 。 通过 优先保障 教学 经费投入 , 不断 改善办学条件,加快 信息 化 资源 建设 , 保证 了 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师资 现状 及 队伍建设 ( 1) 教师 数量与结构。 学校现有 教师总数 620 人 5,其中 专任 教师 587 人 6,外聘 兼职 教师 66 人 , 生师比为 17.93:111, 比例达到 国家 合格 标准, 教师数量 能够满足 教学 工作 需要。 专任教师中 89 人 具 有 正高职称 ,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15.2%7;206 人 具 有 副高职称 ,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35.1%。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100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17.1%8; 具有硕士学位教师 391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66.6%; 45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 71.4%9。 “双师型”教师 188 人, 比上学年增加了29 人, 为提高 学生实践能力 提供了保障。 6 职称结构 学历结构 年龄结构 ( 2)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学校有 计划 有步骤地 实施 了师资队伍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