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呼吸机的使用与保养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3357236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6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1呼吸机的使用与保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61呼吸机的使用与保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61呼吸机的使用与保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61呼吸机的使用与保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61呼吸机的使用与保养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1呼吸机的使用与保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1呼吸机的使用与保养(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吸机的使用与保养,吕慧秀,2016年1月,内容,机械通气定义使用呼吸机为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实施人工通气的治疗。,一、呼吸机的相关知识,目的,(1)增加通气 (2)改善换气 (3)减少呼吸肌做功 (4)麻醉时应用的一种安全模式,适应症,1)各种原因各种类型的呼吸衰竭(特别是型呼衰) 2)重度急性肺心病,如ARDS,SARS等 重度哮喘持续状态 3)神经肌肉病变,引起呼吸麻痹。如重症肌无力。 4)大手术中和手术后呼吸支持 5)心肺复苏病人,禁忌症,1)气胸或纵膈气肿的病人 2)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 3)急性心肌梗塞继发的呼吸衰竭 4)休克 5)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窒息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相关并发

2、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肺不张 呼吸道阻塞 肺气压伤 氧中毒 通气不足 呼吸性碱中毒 低血压 呼吸机依赖 腹胀,鼻 罩 或 面 罩,气 管 插 管,气 管 切 开,呼吸机与病人的连接方式,常见机械通气模式,间歇正压通气(IPPV) 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SIMV) 压力支持通气(PSV) 呼气末正压(PEEP) 持续气道正压(CPAP),应用指征:无自主呼吸的患者。 工作原理:呼吸机按预调参数(潮气量和呼吸频率)送气,病人不能控制呼吸机参数。优点:全部呼吸做功由呼吸机承当,因此可减轻心肺负荷。 缺点:1、若患者有自主呼吸,自主呼吸会引起患者与呼吸机不同步,会抑制患者呼吸努力;2、长期使用CMV,患

3、者的呼吸肌会衰弱和萎缩,将造成呼吸机的撤离困难。,间歇正压通气(IPPV),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SIMV),应用指征: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不能完成所有的呼吸功的患者。 工作原理:患者能获得预先设定的潮气量和接受设置的呼吸频率,在呼吸机设定的强制通气期间,患者能触发自主呼吸,自主呼吸潮气量的大小与呼吸力量有关。优点: 1、SIMV能与自主呼吸相配合,可减少人机对抗;2、与A/C模式相比,产生过度通气的可能性小,因SIMV时患者能主动控制呼吸频率和潮气量;3、呼吸肌萎缩的可能性小 缺点: 1、如果自主呼吸很强,会使总呼吸频率增加,潮气量增加,从而导致通气量的增加;2、如果病情变化,自主呼吸突然

4、停止,则可发生通气不足,应用指征:仅使用于存在自主呼吸的病人,作为吸气的驱动力。 工作原理:吸气时呼吸机开始送气使气道压迅速升到预置值,并维持这一水平优点:与自主呼吸同步,减少呼吸肌作功,患者感觉舒适。 缺点:潮气量不稳定,可能发生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压力支持通气(PSV),呼气末正压(PEEP),应用指征:当FiO20.6,PaO260 mmHg时应加PEEP。 工作原理:在呼气相气道正压逐渐降低,但至呼气末在PEEP的作用下气道压力并不降至零,而仍保持在一定的正压水平。优点: 阻止肺泡和小气道在呼气时关闭,预防和恢复肺不张,将肺水从肺泡内重新分布到肺血管外,减轻肺水肿,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

5、肺顺应性,增进氧合。 缺点:可使胸腔内压增加,心输出量下降,影响组织的氧释放。,应用指征:用于有自主呼吸的病人,起辅助呼吸的作用,用于撤机前。 工作原理:病人通过持续正压气流吸气,正压气流大于病人吸气气流;同时对呼出气流给予一定的阻力,使吸气期和呼气期的气道压均高于大气压。优点:减轻肺不张,改善肺顺应性,增加潮气量。 缺点:要求病人自主呼吸规则,否则不宜应用。,持续气道正压(CPAP),呼吸机常用参数设置,潮气量VT: 一般5-15ml/kg,8-12ml/kg最常用 呼吸频率f:一般为820次/分;新生儿40次/分;婴幼儿30次/分;学龄儿20次/分; 吸呼比I/E: 11.52.0 氧浓度

6、FiO2:一般初始阶段选用高浓度,以后渐降至60%以下; 吸气流速: 40-100L/min; 触发灵敏度trigger:压力触发时通常为-0.5- -2cmH2O;流量触发则为1-3 L/min; 呼气末正压PEEP:常用的PEEP值为3-10 cmH2O,很少超过15 cmH2O。,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低分钟通气量报警 原因自主呼吸模式下病人通气量不足;气囊漏气;管道漏气;潮气量过低;呼吸频率设置过低;报警设置过高 处理设置适合的潮气量、呼吸频率或更改模式,调整气囊压力、检查管道,设置合适的呼吸参数;设置合适的报警范围,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高分钟通气量报警 原因病人紧张、烦躁;呼吸机误触发

7、导致高频率通气;潮气量设置过高;呼吸频率设置过高;报警设置过低 处理排除机器原因可使用镇静剂甚至肌松剂以抑制病人的过度通气;提高触发灵敏度的数值;设置适合的潮气量、呼吸频率;设置合适的报警范围,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气道低压 原因气囊漏气;插管滑出;管路漏气;报警设置不当;套管型号选择过小 处理调整气囊压力;调整导管深度或重新插管;检查管路;设置合适的报警范围,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气道高压 原因病人气道不通畅;咳嗽;支气管痉挛;人机对抗;套管滑入皮下;气管插管过深;管道扭曲、打折;报警设置不当 处理吸痰;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使用镇静剂;拍胸片排除异常情况;检查管路;设置合适的报警范围,常见报警原因

8、及处理,氧浓度监测 原因中心供氧不足;氧监测失灵;氧源接头未连紧 处理通知中心供氧调整中心供氧压力;请工程师维修;正确连接氧源,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呼吸机工作异常 原因硬件故障;软件故障;不明原因的报警(排除病人及管道因素) 处理立即脱机,改用呼吸囊过渡;用模拟肺检查呼吸机送气情况;更换呼吸机;关闭呼吸机电源再打开,观察故障是否依然存在,如存在,请工程师维修,二、呼吸机的构造,屏幕,湿化罐,呼吸机操作流程,一听二看三检查,1、气道是否通畅,有无分泌物 听诊双肺 2、病人的缺氧程度 看口唇、甲床看血氧饱和度 3、仔细检查 气管插管的深度气管插管的固定情况气管插管的气囊情况,评估,护士准备:洗手、

9、戴口罩。 用物准备:气源、电源、呼吸机、一套管道、湿化器、模拟肺、呼吸囊、听诊器、一套氧气装置 、胶布、弯盘、笔、特护单。必要时备面罩、电插板、约束带。,计划,1、核对病人;对清醒的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取得 配合 2、连接电源、气源 3、安装湿化器 4、连接管道,固定于支架上 5、接模肺,开压缩机开主机开湿化器 6、根据医嘱选择模式,设置参数 7、观察呼吸机运转是否正常 8、脱模肺,接病人,接机,实施,1、看胸阔有无起伏 2、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 3、观察缺氧有无改善 4、观察呼吸机的参数,评估病人通气后的状况 洗手 记录特护单 通气半小时后测动脉血气 根据血气分析改参数?,实施,接机,吸痰

10、,1)气道吸痰仅仅是有痰时候,而不是常规性的。 2)如果在吸痰时有明显的氧饱和度下降建议吸痰前后给于100%纯氧供应; 3)建议使用浅吸痰而不是深吸痰(主要是避免气管粘膜的损伤) 4)建议不要在气管内常规使用生理盐水 5)建议使用的吸痰管直径要小于他们使用的气管插的直径的50% 6)建议每次吸痰的时间不超过15s 7) 建议在吸痰时不要让病人与呼吸机分离(密闭式吸痰器);,护理,此吸痰器采用全闭合式设计,可与供氧设备、负压吸引器连接在一起同步使用,在吸痰时可持续供氧,操作方便安全,达到防止交叉感染之目的。该产品主要是由负压控制阀、透明三通、注液口、吸痰管及薄膜防护套等部件组成。对于同一病人,本

11、产品可连续使用(限于24小时之内)。,吸痰指征,1.患者出现痰鸣音或可以从人工气道观察到有痰液冒出 2.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下降 3.患者不能产生有效的咳嗽将痰液排出 4.患者出现误吸 5.呼吸机提示气道高压报警 6.呼吸机波图形中显示锯齿形图形,气道 管理,脱机,遵医嘱根据病人情况下调参数(PSV、F、FIO2)直至能脱机,观察病人有无缺氧表现并记录 核对病人,解释脱机的原因 脱机,吸氧 关主机 关压缩机 关湿化罐 拔气源 拔电源 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洗手 正确记录特护单,实施,脱机,实施,脱离呼吸机的方法 由 CMV SIMV CPAP方式 逐渐减少 PS 脱机 FiO2 减少到3

12、0%,脱机,实施,脱离呼吸机条件 1 循环稳定 2 潮气量 5ml/Kg 3 呼吸频率 7.35, PCO2 60 mmHg。( COPD 病人PCO2 55mmHg.,或低 于平时水平的20%。),操作熟练,程序流畅 模式参数设置正确 及时处理呼吸机报警 爱伤观念强,评价,四、注意事项,1、使用呼吸机期间,病人床旁应备有呼吸气囊、吸引器、吸氧装置,并且性能良好; 2、使用呼吸机期间,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气道的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定时做血气分析,防止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 3、及时正确处理呼吸机报警; 4、加强呼吸机的管理。,过滤网,小结,呼吸机是用于机械通气的一种手段,它能维持呼吸通畅、改善通气、防止和改善二氧化碳蓄积、纠正缺氧,为抢救呼吸衰竭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呼吸机能否发挥良好的作用,一方面与机器的性能、质量有关,另一方面与医护人员对人工呼吸机使用的掌握程度有关,使用不当会造成意外后果。,谢谢大家!,共同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