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随堂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纯*** 文档编号:53355983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随堂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随堂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随堂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随堂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随堂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随堂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随堂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5-20162015-2016 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一诗歌积累(40 分)1渔家傲 秋思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的矛盾心理的句子:-,-。2江城子 密州出猎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的句子:-,-,-。3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充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4游山西村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5观刈麦描写农民矛盾心理的句子是:-,-。6-,不求闻达于诸侯。7-,白露为霜。-,在水一方。8-,在河之洲。-,君子好逑。9-,拄杖无时夜扣门。10雁门太守行中,表现诗人报效国家的决心的句子:-,-。11 今年“十一

2、” ,是建国 62 周年的庆典,人们正积极吟诵佳联妙句,以讴歌祖国华诞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请就所给上联对出下联。龙灯笑舞闹中秋-二文言文阅读(20 分)学 弈(5 分)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 分)使弈秋诲二人弈 非然也 2翻译:惟弈秋之为听(1 分)2译文: 3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 分)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15 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3、,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 ,作者孟子,名-字-,-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孟子是-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5 分)2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 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 困于心,衡于虑 3 试比较分析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 分)4 第一段作者阐述了什么道理?(2 分)5 本文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论述的?(2 分)6 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本文观点的

4、认识. (2 分)三 现代文阅读(35 分)淡定的秋色3岳母曾志去世十年,至今仍是家中鲜活的话题。她经过无数次重大革命运动的磨练,具有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本色。由于理念、追求以及生死历练而形成了人格特征的一贯风貌,即使在后来我所见到的常态生活环境中,也深深刻下原先的样子。 曾妈妈退休以后仍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享受中组部正部级待遇,但家中私事,她不指使保姆,不麻烦司机,也不有劳家中任何人,每天为买菜而奔波,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每当晨曦微露,曾妈妈就提着一个用旧了的布口袋,挤在照熙攘攘的人流中。她买菜既要新鲜,还图个便宜,这样就得顺着摊位细挑慢选,来回一两个小时,暑往寒来从不中辍。她老人家还有一条

5、规矩,从不接受晚辈上交饭费,这么一来,摆到餐桌上的饭菜水准就成为问题,单调,寡味,五六口人能有两三个菜就不错了,而她总是把上一顿的剩菜拿来自己吃。如想改善伙食,只能自己也去买莱,再把实物送到曾妈妈的厨房,而且要把握分寸。我知道妻子陶斯亮就因买过几样时令菜被她数落。她对我这个女婿似乎宽容一些。不光买菜,买家庭日用品的路程更远,曾妈妈也不肯叫公家配备的司机,而是去挤公交车。二十多年前的公交车站秋序混乱,上车全凭强弱相争的丛林法则。一次遇到一群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蜂拥而上,瘦小的曾妈妈落在最后,踩在车厢踏板上,只挤进半个身子,不料司机“叱当”把门关上,重重地夹住她的头部。同车人惊呼:“夹住人啦!”司机才

6、把车门打开。曾妈妈觉得头部不适,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脑震荡” 。休养时去看她,她认真地问:“你们看看,我的头有没有被夹扁?”看样子不像开玩笑。身为医生的陶斯亮说:“没有,夹扁是不可能的事。 ”看着老人家将信将疑的神色,我的心里一沉。曾妈妈已是古稀之人,腿脚不复当年。在社会急剧变革的时候,一个原汁原味的共产党员坚持自己的信念,竟然显得特立独行,还有几分悲壮。她的家居至今在我眼前仍浮现出那张铺在餐桌上的塑料布,那是一幅白地印着绿色图案的塑料台布,每天吃饭都要面对它。年深日久,中间已发黄、变脆,又被砂锅或水杯烫出许多烙印,终至有一天裂开口子。我本想,去商场挑选一幅漂亮的台布送给曾妈妈,但陶斯亮告诉我

7、,那样的结果一定是被妈妈把新台布叠好后放进箱子里,她还会用旧台布。有一天坐在餐桌前,忽然眼前一亮,台布上裂开的大洞没了,细看原来是曾妈妈把中间的破洞剪掉,又将尚未破碎的两头调到中间再缝起来,虽然短了一截儿却还能凑合。陶斯亮有一位台湾朋友来家做客,看看家中陈旧的沙发和摇晃的桌椅,一件像样的东西都没有,又发现了这块台布,大为惊讶地说:“没想到共产党的高级干部这样过日子! 岂止半块台布,就是餐巾纸也被她撕成一半。改革开放后的社会日渐富裕,家中餐桌上多了纸巾。曾妈妈认为取之于木材的纸巾用来太奢侈,她把每张纸巾都撕成半张,再叠成一摞备用。看她4耐心地一张张 地撕纸巾,我总觉得那动作背后有未曾言喻的象征意

8、义。平时来看望她的人不少,甚至门庭若市,有求她办事的,也有纯粹出于关心的,她一概热情招待。她深知自己曾任组织工作的敏感性。当客人临走时,曾妈妈最常见的送客动作就是骤然起身,一溜小跑、疾如迅风地追出门外,把客人送来的礼品坚决奉还。经过一番推拒,总是笑吟吟地婉谢。有一年夏天,曾妈妈去北戴河,需要提前返回北京,她擅自买一张硬座票,既不叫司机又不坐中办的专列。当时我和陶斯亮都不在身边,听朋友说,他在人头涌动的车站遇到曾妈妈正站在大太阳地里排队,十分吃惊,连忙要带她去贵宾休息厅,曾妈妈硬是不肯,弄得他进退两难,不得不选择陪曾妈妈在那儿傻晒。有六十多位朋友为曾妈妈举办了一次庆祝入党七十周年的活动。当主持人

9、朗诵了一首真挚动人的赞美诗之后,曾妈妈接过话筒,向大家深鞠一躬,说了一番肺腑之言:“今天大家这样热烈地为我祝贺,我实在很惭愧,我为党做得太少,只是一个普通的党员,我跟随党走过七十年,凭的是信仰、信心和坚强,从不动摇。 ”我想,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因信仰而造就的集体性格:勇敢、忠贞、舍己为人、清廉正直、自律内省这些也是人类社会对人格的审美共识,谁能说没有普世价值!1998 年 6 月 21 日,曾妈妈走了。当我们清理遗嘱遗物时,发现许多个发黄的工资袋,每个袋里装着老人家每月省吃俭用省下的两三百或三四百元,而且每个袋都注有年份月份,排列有序,以示来源的清白。在遗嘱中说明把这些钱全部捐献。看着那些发黄

10、的工资袋,我热泪盈眶,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一张拼凑的塑料台布,还有曾妈妈把纸巾撕成一半的动作以及送客拒礼时的一溜小跑。我恍然有悟:这个原汁原味的共产党员,在常态生活中,刻意走向平凡,仿佛一池秋水般淡定安详,心清似水,净无杂尘。这位在战争年代百死一生的传奇女性,几乎用她的后半生去执着地迎接一场新的挑战-如何在和平岁月里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有删改)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4 分)晨曦( )奢侈( )婉谢( )肺腑( )2、曾妈妈在战争年代里是位传奇女性,在和平岁月中,依然保持着共产党员的一贯风貌。文章记述了她退休后的许多平凡小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两件事。(6 分)53、文章恰当地

11、安排材料,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作者在写到曾妈妈家居时,详细地写了那块破旧的塑料台布,以此突出了曾妈妈怎样的形象特点?(5 分)4、台湾朋友环顾曾志家中陈旧的摆设及用品时,大为惊讶地说:“没想到共产党的高级干部这样过日子 这句话对于刻画曾妈妈来说属于哪个角度的描写?这样写对表现曾妈妈的品格有什么好处?(5 分)5、精彩的描写能使人物形神兼备,文中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曾妈妈的形象,请分析下面句子运用了人物描写的哪几种方法?作用是什么?(5 分)当客人临走时,曾妈妈最常见的送客动作就是骤然起身,一溜小跑、疾如迅风地追出门外,把客人送来的礼品坚决奉还。经过一番推拒,总是笑吟吟地婉谢。6、作者清理曾妈妈

12、的遗嘱遗物时,发现那些发黄的工资袋里,装着老人家每月省吃俭用省下的钱,在遗嘱中老人说明省下的工资全部捐献,这一情景感人至深,它会让你想到前文哪些与”省吃俭用“有关的细节?请你简要地写出其中的两处。(5 分)7、本文题为”淡定的秋色“,曾妈妈的淡定本色,不仅表现在战争年代,也表现在和平年代。纵观全文,曾妈妈保持的共产党员的淡定本色是什么?文章结尾饱含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曾妈妈怎样的情感?(5 分)6四 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故事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5 分)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你的讲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