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凯因斯模型

上传人:策**** 文档编号:53350694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单凯因斯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简单凯因斯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简单凯因斯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简单凯因斯模型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简单凯因斯模型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单凯因斯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凯因斯模型(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单凯因斯模型,主要的目的:解释一个封闭经济体系实质产出的如何决定。 基本的假设: 只侷限于商品市场的分析,忽略劳动市场与金融市场。 只探讨商品的实质产出如何决定,假设物价水平及利率水平维持不变。,实质产出、支出与所得,简单凯因斯模型(所得支出模型)强调市场参与者购买最终财货与劳务支出的多寡,对于整体经济实质产出(实质所得)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整个封闭经济体系的实质支出总额或总和支出( Aggregate expenditure,简写为 AE) 则为实质总消费支出 (C)、实质总投资支出(I) 、 与实质总政府购买支出 (G) 的加总:AE = C + I + G。,消费与储蓄,可支配所

2、得为家计单位可以决定如何支配使用的所得,即所得扣除净税赋支出。 家计单位一般会因衣食住行育乐各方面的需要,将部份的可支配所得作为消费之用,而可支配所得与消费支出间的差异,则为其在此期间内的储蓄 。 影响家计单位实质消费(储蓄)的重要因素可归纳如下: 当期的实质可支配所得 预期未来实质可支配所得 实质净资产 实质利率,凯因斯的消费函数,凯因斯认为,根据基本的心理法则,当一个人当期的实质可支配所得增加时,其实质消费量会跟着增加,但是消费量增加的比例会低于可支配所得增加的比例。换言之,消费者会将部份可支配所得的增加储蓄起来。 至于实质消费量与实质储蓄量增加的幅度,则取决于个人边际消费倾向 (marg

3、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简称MPC)与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简称MPS)的大小。,MPC与MPS,边际消费倾向 (MPC) 衡量可支配所得改变时,实质消费量的变动在实质可支配所得变动中所占的比例:MPC = C / Yd 。 边际储蓄倾向 (MPS) 衡量可支配所得改变时,实质储蓄量的变动在实质可支配所得变动中所占的比例:MPS = S / Yd 。 实质可支配所得的变动,是实质消费量的变动与实质储蓄量的变动之和。因此,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均介于 0 与 1 之间,其和恒等于 1:MPC + MPS = 1。,

4、凯因斯的消费函数,。 其中截距项的部分与可支配所得的多寡完全无关,称之为自发性消费; 而 bYd 的部分,则会随可支配所得的增加而提高,称为诱发性消费 。 图 12.1 所描绘的是典型的凯因斯消费函数。,投资,在简单凯因斯模型中,投资都是自发性投资,维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不受所得多寡的影响。 预拟投资(planned investment)与实际投资(actual investment)的差异: 预拟投资(意愿投资)是厂商心目中想要达成的投资量。包括最适的新厂房设备购买量与最适的存货变动量。 差异来自于厂商实际的存货投资与预拟的存货投资不同。,简单凯因斯模型的均衡,总产出 (国民所得) 等于预

5、拟的总支出时,此时的总产出即为其均衡产出 。AEE0 Y均衡产出,AE,45o,在 E 点的左边,总支出线位于 450 线的上方,代表商品的购买量高于当时的产量,此将造成厂商存货的减少,并进而促使厂商提高产量,总产出因而增加。相反的,在 E 点的右边,总支出线位于 450 线的下方,代表商品的购买量低于当时的产量,此将造成厂商存货的增加,并进而促使厂商降低产量,总产出因而下降。只有在 E 点时,商品的购买量刚好等于当期的产量,存货与产出才停止变动,此时的总产出才是均衡的产出。,由表 12.1 可以看出,只要当实质国民所得低于 3,000 时,乌托国预拟的总支出皆会大于总产出,此时厂商都会增加产

6、量,并造成总产出 (国民所得) 的提高。而只要乌托国的国民所得高于 3,000 时,其产出皆会大于预拟的支出,因此厂商都会减少生产,并造成总产出 (国民所得) 的下降。,均衡产出的决定:投资与储蓄的分析,均衡所得的条件: 国民所得 = 预拟的总支出; C S = C I (预拟投资)。 S = I。,图 12.3 显示乌托国的预拟投资曲线与储蓄函数相交于 E 点,而 E 点所对应的实质国民所得为 3,000,此正为均衡的国民所得。在 E 点的左边,由于预拟的投资高于储蓄 (亦即预拟的总支出高于总产出),存货减少,此将造成厂商提高产量并促成总产出的增加。同样的,在 E 点的右边,由于预拟的投资低

7、于储蓄 (亦即预拟的总支出低于总产出),存货增加,此将造成厂商减少产量以及总产出的下降。,乘数效果,乘数 (multiplier) 系指整体经济均衡产出的变动除以自发性支出的变动所得到的倍数。 在简单凯因斯模型中,均衡产出的变动会是自发性支出变动的一个倍数,而此自发性支出的变动使得均衡产出呈倍数变动的效果,称之为乘数效果(multiplier effect)。 在简单的凯因斯模型中,当净税赋为零,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 (MPC) 的关系为:乘数 = 1/ (1-MPC)。,乘数效果:以乌托国为例,图 12.4 显示当乌托国的自发性投资增加 200 时,该国的总支出线平行上移 200。此时新的总支出线与 450 线的交点 (E 点) 所对应的均衡产出为 4,000,此均衡产出较原来的均衡产出多了 1,000。因此乌托国的支出乘数为 1,000/200 = 5。,节俭的矛盾,图 12.5 显示,整体经济的投资曲线 (I 线) 为一条正斜率的线。此代表当所得提高时,厂商的投资支出亦会增加。由图中可以看出,当整体的储蓄意愿提高时,储蓄函数由 S 线水平上移至 S 线。此时整体经济的均衡产出由 Y0 降至 Y1。而在此新的均衡产出下,整体经济实际达成的储蓄为 S1,而此储蓄量较原来的储蓄量 S0 为低,这种现象称为节俭的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