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唐代文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49923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史-唐代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古代文学史-唐代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古代文学史-唐代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古代文学史-唐代文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古代文学史-唐代文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史-唐代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唐代文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五章杜 甫一、杜甫生平。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家世渊源:奉儒守官,读书作诗。? 今存诗 1400 余首,文 21 篇。历代杜诗校注批点本约550 多种,现存170 余种。现存最早的杜集是宋王洙本、九家注本等。清人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最为详尽。(一)读书、壮游(35 岁以前)二十岁始漫游,过了一段豪放浪漫生活。早期诗风浪漫。代表作品:望岳、 画鹰等。(二)长安求职(3544 岁)十年困守长安的穷苦生活,使他对政治黑暗、百姓苦难有了切身感受,性格也逐渐由清狂转为深沉,对潜藏的社会危机有所预感。代表作品:兵车行、 丽人行、 前出塞、 后出塞、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 标志 着杜

2、甫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的成熟,奠定了他客观写实的创作方向和沉郁苍凉的诗歌风格。(三)陷贼与为官(4448 岁)杜甫生活经历中最艰难时期,作官、陷贼、流亡、遭贬,生活体验异常丰富。代表作品:月夜、 春望、 哀江头、 悲陈陶、 悲青坂、 羌村三首 、 北征、 新安吏、 潼关吏、石壕吏、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简称“三吏”、“三别”)、 秦州杂诗十二首等。? 融客观叙事、强烈主观抒情、深刻议论于一体的长篇叙事诗;“诗史”美誉。(四)漂泊西南(4859 岁)内容异常丰富,从国家大事、朋友往来、个人身世都有涉及。代表作品:昔游、 壮游、 秋兴八首 、 咏怀古迹五首 、 登高。“晚节渐于诗律细

3、”,七律、组诗。白帝、 登高以及秋兴八首等在艺术上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被后世奉为典范。二、“诗圣”杜甫的人格美。(一)突出表现在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深的同情。讲析: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穷年忧黎元”是贯串全诗的中心。此诗把叙事、抒情、说理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波澜浩瀚的壮观,和北征是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真实情况的长篇史诗。(二)表现在他火热的爱国主义感情上。讲析: 哀江头总评:全篇表现的,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哀”是核心,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怀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邈。讲析: 春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还表现在他炽热的夫妻之情、亲

4、子之情、朋友之情等等之中。讲析: 月夜评议:当我们分析杜甫的诗歌时,离开他对祖国、对人民、对亲人的深厚情感,离开他的高尚品德和伟大精神,任何分析都将是没有意义的。三、杜甫诗歌艺术衔接着由盛唐向中唐诗风的转变(地位)(一) 在题材和表现手法的开拓上,他主要通过融写实和俗化倾向的大量叙事诗创作,并将之推到“诗史”的艺术高峰来完成的。(1)从文学传统获得解释:承袭的是诗经、汉乐府的写实传统,重视以诗来表现民生疾苦,社会现实。以诗笔来记载历史事件;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具体、广阔、生动的细节描写。“诗史”性质决定了杜诗无与伦比的社会认识价值和史料价值。(2)决定它写作方法的变化。最重叙事,他在古典诗歌史上首

5、次大量以五、七言古体诗写时事,其方法是即事名篇,忠实客观再现。既叙述事件经过,又致力于局部细节描写,从不同视角展现了广阔的社会历史画面,从以前的概括描写走向具体事件的片段记述,生活色彩强化(善概括又善于用对话或独白的方式叙事写人) 。2 (3)在叙事中,还融入强烈的感情,兼具抒情诗特点。叙事客观真实,不下断语,即把现实生活照原样端出来,让读者自己去品评,把自己的爱憎渗透到所写的事实中,让事实本身去激发读者,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客观的叙述、强烈的主观抒情和议论夹杂一起,无论长短篇章,都是如此,其中有赋的铺排,散文的句法,也有抒情诗的意境创造,这在中国诗史上是空前的,是诗歌表现方法的一次重大转折,

6、是杜诗异于盛唐诗的地方。(3)语言凝炼含蓄,准确生动,通俗自然。(二)诗歌体式上的集大成,尤其律诗造诣上的登峰造极,在中国诗歌史上取得的重大突破。杜诗 1458 首,律诗占70% ,七律、五律整体水平在唐代无与伦比,在整个中国古典诗史上都是最高水准成就:代表作: 秋兴八首(1)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2)以律诗写组诗;(3)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对仗工整而又不露痕迹;(4)提炼字句,讲究对偶和声律,抝体律诗。(三)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主体风格“沉郁顿挫”。沉郁:是指杜诗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指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少陵有句皆忧国”,忧患感不但直接给杜诗抹上了沉郁的感情色彩

7、,而且使杜诗在反映社会和时代时具有无与伦比的深刻性,在预见或预感当时尚未发生的历史进程时也具有惊人的准确性;他诗中那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发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就会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 萧散自然。评:把平凡的日常生活情景写入诗歌,是主题走向的变化,这个开拓是由杜甫来完成的。诗歌的发展导向和所取得的艺术的高度成熟,是对中唐以后诗歌倾向于写实、倾向于写生活化,对元白诗派、梅尧成的开拓宋诗,都有极大先驱作用的。所以,我们说杜甫是衔接着由盛唐向中唐诗风转变,承盛唐诗、开启宋诗的启上承下之伟大诗人。三、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与杜诗的地位和

8、影响:(1)把现实主义提高到一个新的、成熟阶段,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被誉为“诗史”。(2)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典范,对前人遗产进行了全面的继承和发展,开启后代众多诗家、诗派。(3)古典诗歌史上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思考和练习题:1.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2. 举例说明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3. 杜甫的诗歌为什么被人称为“诗史”?4. 举例说明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和特点。5. 怎样理解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6. 背诵、 分析下列作品: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 月夜、 春望、 哀江头、 春夜喜雨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高、 登岳阳楼 、 秋兴八首 。第四讲中唐的诗人群体中唐:唐诗的繁荣期。代宗

9、大历穆宗长庆(766 824 ) ,约六十余年。分为两期:代宗大历至德宗贞元(过渡期),格调低沉感伤,多纪述世乱之作。贞元至长庆年间(第二个高潮),涌现出元稹、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张籍、王建、孟郊等著名诗人。3 第一章大历诗风一、大历诗人概念大历至贞元年间(代宗大历年间766德宗贞元年间805,约 40 年) ,活跃于诗坛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刘长卿、大历十才子等。总地说来,诗歌风格是:由盛唐的追求理想转为抒写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由雄浑劲健风骨转为清雅淡远情致,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露出中唐面目。按地域划分:活跃于两京的诗人群:代表是大历十才子,最早见于姚合编的极玄集,指大历年间

10、主要创作倾向和诗风都相近的十位诗人,代表有李端、卢纶、钱起, 艺术表现上以谢朓为宗、讲究格律词藻, 追求清雅闲淡、 工于白描写景, 表现出一种冷落萧瑟的衰飒气象,带有大历年间特有的情思韵味。长期任江南地方官的是人:刘长卿、韦应物、戴叔伦、李嘉祐二、大历诗风的美学特征1、胡应麟诗藪评:气骨顿衰。云阳馆与韩绅(卿)宿别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本诗传达出的精神意蕴:衰老、悲哀、孤独、无奈。相对于盛唐,( 1)强烈的功名心和进取心、理想缺乏昂扬的理想、信念、火热的激情:( 2)强调出处行藏中的原则和人格的崇高很大程度不再讲出

11、处进退的原则:( 3)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衰老、孤独、悲伤、无奈的身世之叹和迷惘幽冷的情思。2、冷漠寂寥的幽远情思。讲析: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二十个字,两幅水墨图景。最大特点是“少”和“空”。苍山负雪图;风雪夜归人。3、简古淡泊意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苏轼书王子思集后讲析:寄全椒山中道士韦诗佳处:冲淡平和诗风,省净清雅的淡泊意境。往往以萧疏冷寂之景,衬友情关怀,情至浓而笔至淡。三、其它诗人。(一)顾况古体和乐府占多数,风格受江南民歌影响,通俗明快。山中:“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葛洪丹井西。庭前长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二)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

12、看。( 从军北征 ) 寒山吹笛向春归,迁客相看类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春夜闻笛 )第二章韩孟诗派第一节韩 愈一、韩孟诗派由来。贞元元和年间, 他和孟郊一起在李杜高踞盛唐峰巅、后代诗人难乎为继的情况下,以艰险力矫大历以来诗风的平庸,开拓了诗歌创作的新路。追求和受其影响的诗人还有李贺、贾岛、卢仝、马异、刘叉等人,文学史上称为“韩愈诗派”或“韩孟诗派”。形成经过:诗派成员两次聚会,韩愈岭南之贬。二、韩孟诗派理论主张。1、“不平则鸣”说。4 强调作诗是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而且“不平之鸣”相对于“欢愉之辞”,更易惊动俗听,传之久远;特重诗歌的抒情功能,提倡审美上的情绪渲泻,尤其是“感

13、激怨怼”情绪的渲泻。2、“笔补造化”说。既要有创造性的诗思,又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而且是宣扬一种将天地纳入胸臆,由“我”来尽情裁夺的大气。3、雄奇怪异之美。与倡导“笔补造化”相对应,韩孟诗派特别崇尚雄奇怪异之美。三、韩孟诗派的评价。与元白写实讽谕诗派比较:1、内容上:重主观感受,而不重视客观写实;2、形式上:追求创新出奇,而不愿从俗趋易;3、创作态度上:讲究炫才或苦吟,而少美刺干世;4、接受形态上:重相互欣赏,而不重社会接受。是一群执着于艺术创造和审美奇趣的诗人。四、韩愈的开派之功:(一)韩愈其人。韩愈( 768-824 ) ,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门人李汉编昌黎先生集。(二)韩

14、愈“以文为诗”。1、特征:以写古文的章法结构、叙事表达的方式来写诗;以议论入诗;以写赋之法作诗;使用散文的句式、虚词等等,使诗歌的语言散文化。代表作:山石艺术特点: 从章法结构上吸取了游记散文的写法,按照行程的顺序, 叙述从“黄昏到寺”,到“夜深静卧”,再到“天明独去”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俨然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完全不用对偶的句法;体物的精细;以议论入诗。2、缺陷:重铺陈雕绘、堆砌罗列。爱用奇词、僻字、险韵,逞奇斗巧,或成败笔。3、评价:跨越盛唐高峰,成为中唐诗人的使命。韩愈的诗歌,即代表了散文化的潮流。其间必然有得有失。应予全面、公允、准确评价。宋代,“以文为诗”更是一跃成为一代诗歌的主要

15、艺术特征。第二节孟郊贾岛姚合的苦吟一、孟郊孟郊( 751-814 ) ,字东野,湖州武康人(今浙江德清)。 孟东野诗集 。多写人生感受,尤其是对险恶世情的愤懑。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郊寒岛瘦”:“郊寒”:描写自己以及其他不幸者的穷苦生活; 倾吐不合于世的正直知识分子对人生的痛苦认识和孤寂感受。2、追求“奇险”:造境别开生面,思新意奇,但又不脱离生活实际感受。写穷愁:“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写景物:“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以奇语奇句创造奇境,善造“硬语”。写世情:“道路如抽蚕,宛转羁肠縻”、“楚屈入水死,诗孟踏雪僵”;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冷露滴梦破,峭风梳

16、骨寒。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疑虑无所凭,虚听多无端。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3、善乐府五古。语言平易,情感深厚,风格朴实,“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故真切感人。5 二、贾岛( 779-843 ) ,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人。有长江集。题材:个人、朋友唱酬交游。形式:专攻五律。风格:瘦硬僻涩。清苦。“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推敲”典故;“郊寒岛瘦”,“寒”指的是二人的诗多写穷愁生活,充满悲苦凄凉的情调;“瘦”是不丰满的意思,指内容狭窄,想象没有起飞,境界迫促。“寒”、“瘦”是对孟郊、贾岛诗作意境美一种形象性的概括。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笔墨精省却反映了比较多的生活细节,从童子的答话中可寻绎二人对话的内容和神态。缺点:有句无篇。气格狭小。三、姚合诗与贾岛齐名,人称“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