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满分学习方略(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49687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满分学习方略(1)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中化学满分学习方略(1)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中化学满分学习方略(1)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中化学满分学习方略(1)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中化学满分学习方略(1)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满分学习方略(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满分学习方略(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满分学习方略 必修一,编制:元贞,教学方针(翻至教材第4页) 一化学实验安全 1实验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遵守实验室规则 了解安全措施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巩固练习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接触药品 B用嘴吹熄酒精灯火焰 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便丢弃 D将带有溶液的滴管平放在实验台上,2下列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 A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到通风处抢救 C眼睛里不慎溅进了药液,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不可用手揉眼睛 D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2下列事故处理不正

2、确的是( D ) A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到通风处抢救 C眼睛里不慎溅进了药液,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不可用手揉眼睛 D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解析】试题分析: A油或酒精的密度比水小,如果油或酒精着火时用水扑灭,油或酒精会浮上来,使燃烧更旺,所以如果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正确; BCO中毒,需要呼吸新鲜的空气,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到通风处抢救,正确; C眼睛里不慎溅进了药液,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并且用手揉眼睛,正确; D、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如果浓硫酸溅到手上,要先立即用抹布擦去

3、,然后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 氢钠溶液,D错误;选D。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3使用酒精灯时,错误的操作是( ) 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酒精灯外焰给物质加热 D熄灭酒精灯火焰时,用灯帽盖灭 4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天平称取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容器上方,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5下列仪器可以直接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 A烧杯 B烧瓶 C蒸发皿 D量筒,6实验时,不慎把浓硫酸洒在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4、溶液 B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再用水冲洗 C用布擦去硫酸后,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用布擦去硫酸后,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7实验时万一碰倒了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这时最简单、最好的扑灭方法是( ) A用泡沫灭火器 B用书本扑打 C用水冲 D用湿抹布扑灭,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剩的药品不要乱丢,要放回原试剂瓶里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 C试管和烧杯都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热 D加热后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9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B未使用完的白磷要随时

5、收集起来,并与空气隔绝 C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 10已知2Na+O2 Na2O2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CO3+O2,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 A干冰灭火剂 B黄沙 C干粉(含NaHCO3)灭火剂 D泡沫灭火剂 11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怎样检验氢气的纯度?点燃前,为什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混合物的 分离与提纯,蒸发 原理: 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溶剂不断挥发而析出溶质(晶体)的过程。 实验仪器: 蒸发皿、铁架台、 玻璃棒、坩埚钳、 酒精灯。,蒸发皿为一陶

6、瓷浅底的圆碟状容器。 当欲由溶液中得到固体时,常需以加热的 方法赶走溶剂,此时就要用到蒸发皿。溶 剂蒸发的速率愈快,它的结晶颗粒就愈小。 视所需蒸发速率的快慢不同,可以选用直接将蒸发皿放在火焰上加热的快速蒸发、用水浴加热的较和缓的蒸发或是令其在室温的状态下慢慢地蒸发三种方式。一般在实验室中要纯化固体时,都要以再结晶的方法来使固体的纯度增加。再结晶的方法通常为选取适当的溶剂,使不纯物中的杂质在此溶剂中具有难溶或不溶的特性,而欲纯化的成分则在此溶剂中有相当好的溶解度。先将欲纯化的固体以最少量的热溶剂溶解,此时若有不溶的杂质,则应立即将溶液在此温热的状况下过滤 ;如此即可将不溶的固体杂质藉过滤留在滤

7、纸上;滤下的滤液中 主成分的纯度即可增加,再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令其结晶,得到的晶体即为纯度增高的物质 。,操作要领 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 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3.当加热至(大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 5.坩埚钳用于夹持蒸发皿。,蒸发操作口诀 皿中液体不宜多,防止飞溅要搅动。 较多固体析出时,移去酒灯自然蒸。 相关解释 1、皿中液体不宜多,防止飞溅要搅动:“皿“指蒸发皿。意思是说加入蒸发皿中的液体不宜过多(一般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在加热过程中,要

8、用玻璃棒不断搅动,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较多固体析出时,移去酒灯自然蒸:意思是说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应立即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液体自然蒸干。,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与其它的分离手段,如萃取、过滤结晶等相比,它的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蒸馏操作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技术,一般应用于下列几方面: (1)分离液体混合物,仅对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有较大的差别时才能达到较有效的分离

9、; (2)测定纯化合物的沸点; (3)提纯,通过蒸馏含有少量杂质的物质,提高其纯度; (4)回收溶剂,或蒸出部分溶剂以浓缩溶液。,加料:将待蒸馏液通过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馏瓶中,要注意不使液体从支管流出。加入几粒助沸物,安好温度计,温度计应安装在通向冷凝管的侧口部位。再一次检查仪器的各部分连接是否紧密和妥善。 加热:用水冷凝管时,先由冷凝管下口缓缓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后开始加热。加热时可以看见蒸馏瓶中的液体逐渐沸腾,蒸气逐渐上升。温度计的读数也略有上升。当蒸气的顶端到达温度计水银球部位时,温度计读数就急剧上升。这时应适当调小煤气灯的火焰或降低加热电炉或电热套的电压,使加热速度略为减

10、慢,蒸气顶端停留在原处,使瓶颈上部和温度计受热,让水银球上液滴和蒸气温度达到平衡。然后再稍稍加大火焰,进行蒸馏。控制加热温度,调节蒸馏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为宜。在整个蒸馏过程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此时 的温度即为液体与蒸气平衡时的温度,温度计的读数就是液体(馏出物)的沸点。蒸馏时加热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则会在蒸馏瓶的颈部造成过热现象,使一部分液体的蒸气直接受到火焰的热量,这样由温度计读得的沸点就会偏高;另一方面,蒸馏也不能进行得太慢,否则由于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被馏出液蒸气充分浸润使温度计上所读得的沸点偏低或不规范。,观察沸点及收集馏液:进行蒸馏前,至少要准备两个接受瓶。因为在

11、达到预期物质的沸点之前,带有沸点较低的液体先蒸出。这部分馏液称为“前馏分”或“馏头”。前馏分蒸完,温度趋于稳定后,蒸出的就是较纯的物质,这时应更换一个洁净干燥的接受瓶接受,记下这部分液体开始馏出时和最后一滴时温度计的读数,即是该馏分的沸程(沸点范围)。一般液体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高沸点杂质,在所需要的馏分蒸出后,若再继续升高加热温度,温度计的读数会显著升高,若维持原来的加热温度,就不会再有馏液蒸出,温度会突然下降。这时就应停止蒸馏。即使杂质含量极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馏瓶破裂及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蒸馏完毕:应先停止加热,然后停止通水,拆下仪器。拆除仪器的顺序和装配的顺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后

12、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馏头和蒸馏瓶等。,注意: (1)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 防止液体暴沸。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 管口下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3)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 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4)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 上口出。 (5)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 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萃取 指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的方法。 仪器:分液漏斗 常见萃取剂:水, 苯 ,四氯化碳,汽油,乙醚,直馏汽油。 要求: 1.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

13、混溶 。 2.萃取剂和溶质互不发生反应 。 3.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 相关规律:有机溶剂易溶于有机溶剂,极性溶剂易溶于极性溶剂,反之亦然。,分配系数 :指一定温度下,处于平衡状态时,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和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以K表示。 分配系数反映了溶质在两相中的迁移能力及分离效能,是描述物质在两相中行为的重要物理化学特征参数。 英文定义: In the fields of 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a partition (P) or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D) is the ratio o

14、f concentrations of a compound in the two phases of a mixture of two immiscible solvents at equilibrium. Hence these coefficients are a measure of differential solubility of the compound between these two solvents. 分配系数与组分、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有关,也与温度、压力有关。在不同的色谱分离机制中,K有不同的概念:吸附色谱法为吸附系数,离子交换色谱法为选择性系数 (或称交换系

15、数),凝胶色谱法为渗透参数。但一般情况可用分配系数来表示。 在条件(流动相、固定相、温度和压力等)一定,样品浓度很低时(Cs、Cm很小)时,K只取决于组分的性质,而与浓度无关。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色谱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得到的色谱峰为正常峰;在许多情况下,随着浓度的增大,K减小,这时色谱峰为拖尾峰;而有时随着溶质浓度增大,K也增大,这时色谱峰为前延峰。因此,只有尽可能减少进样量,使组分在柱内浓度降低,K恒定时,才能获得正常峰。 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样品中K值大的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长,后流出色谱柱;K值小的组分则滞留时间短,先流出色谱柱。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配系数相差越大,越容易分离,因此混合物中

16、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是色谱分离的前提。 在HPLC中,固定相确定后,K主要受流动相的性质影响。实践中主要靠调整流动相的组成配比及pH值,以获得组分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及适宜的保留时间,达到分离的目的。 非离子性有机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经过一定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此时有机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巩固练习 1、在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烧杯中应放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其作用,冷凝管中,冷凝水的流向应当是。,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萃取水溶液里的某种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较简便的判断方法是:。 3、选择萃取剂的要求:。 4、分液时,把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分层,然后打开塞子,先,再。 5、下列每组物质,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 A酒精和水B四氯化碳和水C水和汽油 D植物油和水 6.实验室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 ; 过滤时: ; 蒸发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