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观点是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49311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观点是首要和基本的观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实践观点是首要和基本的观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实践观点是首要和基本的观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践观点是首要和基本的观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观点是首要和基本的观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什么说“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1)实践活动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含义)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也使得客体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方案,二是实践按照目的和方案作用于实践客体, 通过实践手段把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

2、节, 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着一定方向进行。(2)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第一, 实践提出了人以观念把握世界的客观要求,提出了人认识世界的必要性,即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首先就要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总是为社会实践的需要而服务的。同时,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当代, 科学发展观正是来源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需要。第二, 实践以工具性活动为条件保证,使主体对客体的观念把握即为人的认识提供可能。从认识的客体来看,正因为实践的工具性,才能使得认识对象的属性、本质得以暴露, 使对象成为人的认识可以把握的内容。从认识的主体来看

3、,实践不但促进了人脑的发展,而且将活动内化为认识主体的认识结构、认识图式,形成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使得客体成为可以认识的内容;内化成主体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其的认识能力)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改造认识对象,才能使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得以暴露;只有通过实践使感觉器官直接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反映到人脑中,从而形成一定的认识。第四, 实践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人的认识活动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使其成为人特有的社会性的智能活动。社会交往和语言的发展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在社会交往中通过语言、符号使得认识超出了个人体验范围,开始学习他人的经验,从而

4、提高自身的认识能力。(所以说,以社会性特征的实践使得人的认识成为具有社会性的智能活动。)第五,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问题。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总之, 以工具性、 社会性为特征的实践活动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和决定因素。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不否定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其中, 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而理论的作用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现实。认识的本质:新思考题: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

5、论?(1)如何理解和把握认识的本质,是认识论的关键问题。在马哲产生之前,对认识本质的理解大体上有三种观点,即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唯心主义先验论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先验的东西,否认了认识的客观来源,实际上取消了人能否通过主观正确反映客观的问题。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是无法证明的。不可知论怀疑人的认识的可靠性,实际上也取消了人能否通过主观认识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问题,并在主观认识和客观世界之间人为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它把人的反映看做认识者消极、被动地接受客观

6、事物刺激的过程。它有两个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2)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合理成分,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科学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 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马哲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造了能动的反映论。它科学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首先

7、,马哲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把反映或摹写的特性看做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也就是说它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识的反映性或摹写性是指人的认识事宜客观事物为原型的。 认识是人以观念的方式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没有客观对象的存在,也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认识。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也就是说它认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的过程。认识不仅能对客体进行直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体进行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同时, 认识不仅能反映事物当下样子,而且能反映它由于人的改造活动而可能成为的样子。所以列宁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世界,并且能创造客观世界”。 (列宁的

8、话指=人的认识不仅是客观事物的模本,而且为改造世界提供蓝图。)没有这种超前性的、创造性的反映活动及其成果,认识就不能指导实践活动,也就不能成为人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 认识的反映或摹写的特性与能动的、创造的特征是不可分割的。只承认认识的反映或摹写的特性,就会成为消极直观的反映论。只承认能动性和创造性,就会成为唯心主义先验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所以是能动的反映论,就在于它把认识的反映或摹写的特性与认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机统一起来,而这个关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理论基础的。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它认为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认识之所以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正是由于实践不仅为主体提供认识的内容(即客观事物) ,而且能为主体提供加工、改造客体的认识模式,从而把认识的反应性和创造性统一起来。恩格斯提出,“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最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指出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 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的无限发展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