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质量跟踪监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349119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质量跟踪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福建省泉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质量跟踪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福建省泉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质量跟踪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福建省泉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质量跟踪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福建省泉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质量跟踪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质量跟踪监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质量跟踪监测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质量跟踪监测试题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质量跟踪监测试题(含解析)(含解析)(试卷满分(试卷满分 1001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9090 分钟)分钟)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O16 Na23 Mg24 S32 Cl35.5第第 I I 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4444 分)分)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包括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包括 222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444 分。分。) )1成语

2、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许多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下列成语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木已成舟 B蜡炬成灰 C铁杵成针 D滴水成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木已成舟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则没有涉及化学变化,故 A错误;B蜡炬成灰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且碳、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B 正确; C铁杵成针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则没有涉及化学变化,故 C 错误; D滴水成冰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则没有涉及化学变化,故 D 错误;故选 B。考点:考查物质的变化判断及氧化还原反应。2体操运动员比赛时为了防滑,

3、常在手掌上涂抹碳酸镁粉末。碳酸镁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碳酸镁属于盐类。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有关问题。3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液氧、烧碱、生铁 B干冰、钢、玻璃C生石灰、粗硅、漂白粉 D盐酸、液氯、胆矾【答案】A- 2 -【解析】A、液氧是氧气的液体存在状态,属于单质;烧碱是 NaOH,属于化合物;生铁是一种铁合金,至少含有 Fe、C 等物质,属于混合物,A 正确。B、干冰是固态的 CO2,属于化合物;钢也是一种铁合金,属于混合物;玻璃主要成分是 Na2SiO3、CaSiO3、SiO2等的混合物,B 错误。C、生石灰是

4、CaO,属于化合物;粗硅是一种含有杂质的硅单质,属于混合物;漂白粉中含有 Ca(ClO)2、CaCl2,属于混合物,C 错误。D、盐酸是 HCl 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液氯是氯气的液体存在形态,属于单质;胆矾是CuSO45H2O,属于化合物,D 错误。正确答案 A。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互为同位素:14C 和14NB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O4=H2+SO42CS2的结构示意图:D明矾的化学式:KAl(SO4)212H2O【答案】D【解析】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互称同位素,C 与 N 的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位素,A 错误。B、每一个硫酸分子电离生成两个 H+和一个 SO

5、42-,即 H2SO4=2H+SO42-,B 错误。C、S元素核内质子数为 16,核外电子排布为,得到两个电子形成 S2-,质子数不变,核外电子排布为,C 错误。D、明矾的化学式为 KAl(SO4)212H2O 或 K2SO4Al2(SO4)324H2O,D 正确。正确答案D。5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不属于硅酸盐的是( )A大理石 B陶瓷 C玻璃 D水泥- 3 -【答案】A【解析】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CaCO3,不属于硅酸盐,A 正确。B、陶瓷是由粘土烧制而成,属于硅酸盐,B 错误。C、玻璃主要成分是 Na2SiO3、CaSiO3、SiO2,前二者属于硅酸盐,C 错误。D、水泥主要成分是 3

6、CaOSiO2、2CaOSiO2、3CaOAl2O3,都属于硅酸盐,D 错误。正确答案 A。6当光束通过稀豆浆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表明稀豆浆属于( )A纯净物 B溶液 C胶体 D浊液【答案】C【解析】丁达尔现象是胶体区别其他分散系的重要实验特征。A、纯净物不会产生丁达尔现象,A 错误。B、溶液也不会产生丁达尔现象,B 错误。C、胶体能够产生丁达尔现象,C 正确。D、浊液无丁达尔现象,D 错误。正确答案 C。【点睛】豆浆、牛奶、鸡蛋清、淀粉胶体、雾、血液、墨水、肥皂水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胶体。7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熔融的氯化钾 BCu CCO2 D食盐水【答案】A【点睛】非电解质是

7、指水溶液或熔融状态时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因此,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都是化合物,其他类别物质都不属于他们的研究范围。若没有限定“化合物”,则不是电解质时,也不一定是非电解质。电解质与溶解性无关。酸、碱、盐都是常见的电解质,H2O 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4 -8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 116 号元素 Lv 的名称为鉝。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 116 B中子数 177C核外电子数 116 D相对原子质量 293【答案】D【解析】元素符号左下角表示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116,正确。B在原子符号的左上角表示的该

8、元素原子的质量数,质量数就是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所以该原子的中子数是 293-116=177,正确。C对于元素的原子来说,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等于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该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数 116,正确。D293 只表示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由于不知道该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原子,各种同位素原子的含量是多少,因此不能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元素原子的符号的表示及相互关系的知识。9现有三组溶液: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39的乙醇溶液 碘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蒸馏、萃取 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萃取、蒸馏 D蒸馏、萃取、分液【答

9、案】A【解析】试题分析:汽油和氯化钠溶液不互溶,所以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醇溶液时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所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碘的水溶液,可以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碘,故选 C。考点:混合物的分离。10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B铁粉要密封保存并置于干燥处- 5 -C浓盐酸保存在密封玻璃瓶中 D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钠易与水和氧气反应,所以要隔绝空气保存,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且和煤油不反应,可以用煤油保存,A 项正确;B铁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发生吸氧腐蚀,所以铁粉要密封保存并置于干燥处,B 项正确;C浓盐酸易挥发,保存在密

10、封玻璃瓶中,C 项正确;D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易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盛 NaOH 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D 项错误;答案选D。考点:考查试剂的保存11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ABCD用品食盐小苏打复方氢氧化铝片漂白粉有效成分NaClNa2CO3Al(OH)3Ca(ClO)2用途做调味品做发酵粉做抗酸药做消毒剂【答案】B【解析】A、食盐是最常用的家用调味品,其有效成分是 NaCl,A 正确。B、小苏打有效成分是NaHCO3,可以做发酵粉,B 错误。C 复方氢氧化铝片有效成分是 Al(OH)3,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 正确。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Ca(

11、ClO)2,可以用做消毒剂和漂白剂,D 正确。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所以正确答案为 B。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 -A摩尔是一种国际基本物理量B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22.4LC1mol 氧气的质量为 16g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分子数相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摩尔是单位,不是物理量,产物;B、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单位错误;C、物质的量应指明为何种微粒,1mol 氧含义不明确,错误;D、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分子数相同,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本概念、阿伏伽德罗定律。13下列无色透明水溶液中,能

12、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H+、Mg2+、Cl、SO42 BK+、Mg2+、CO32、ClCNa+、Ba2+、HCO3、OH DK+、Cu2+、SO42、NO3【答案】A【解析】A、组内各离子不发生反应,能够大量共存,A 正确。B、Mg2+与 CO32-反应生成 MgCO3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B 错误。C、HCO3-+OH-=CO32-+H2O,Ba2+CO32-=BaCO3,C 错误。D、Cu2+存在的溶液呈蓝色,D 错误。正确答案 A。【点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有四种情况:反应生成沉淀;反应生成挥发性气体;反应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主要是生成弱酸、弱碱和水。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

13、大量共存。14下列变化中,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变化是( )AHCO3 CO32 BMnO2 Mn2+CI I2 DFeO Fe3O4【答案】B【解析】A、可以加入 NaOH,发生反应 HCO3-+OH-=CO32-+H2O,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 错误。B、过程中 Mn 从+7 价降低到+2 价,需要加入还原剂,B 正确。C、I 从-1 价升高到 0 价,需要加入氧化- 7 -剂,C 错误。D、Fe 从+2 价升高到+3 价,需要加入氧化剂,D 错误。正确答案 B。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可采用加入过量 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再用过滤方法分离的是( )AFeCl2(

14、FeCl3) BKNO3(NaCl) CNaHCO3(CuSO4) DCu(Al)【答案】D【解析】A、加入 NaOH 溶液后,Fe2+、Fe3+均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并最终得到 Fe(OH)3沉淀, 过滤后不能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A 错误。B、加入 NaOH 不能除去 NaCl,而且又引入新杂质,B 错误。C、加入NaOH 后,NaHCO3+NaOH=Na2CO3+H2O、CuSO4+2NaOH=Na2SO4+Cu(OH)2,需要保留的 NaHCO3同时除去,C 错误。D、2Al+2NaOH+2H2O=2NaAlO2+3H2,过滤后残留固体只有 Cu,D 正确。正确答案 D。【点睛】除杂方案中,新引入的杂质也要在以后的操作中除去。16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焰色反应时可用铜丝蘸取待测物在火焰上灼烧B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NaC1 与 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D焰色反应后金属丝应用硫酸清洗并在火焰上灼烧至与原火焰焰色相同【答案】C【点睛】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与该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无关。如,钠的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包括 Na、NaCl、Na2CO3、Na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