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如何应对伊朗核问题中国为了国际影响和自身利益,在伊朗核问题上势必要扮演一个积极的角 色,但这个斡旋角色并不好当,伊朗核问题十分复杂,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经济 因素,更有美、欧、俄、中的多极力量角逐因此在此问题上,中国必须深刻分 析伊朗的核问题,必须要处理好各方关系一、伊朗核问题伊朗核问题20世纪 50 年代后期,伊朗开始核能研发活动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2003年2月, 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伊朗核计划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 美国多次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甚至威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2003年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首次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终止提炼浓缩铀试验此后,为使伊朗彻底终止铀浓缩活动,国际原子能机构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决议2003年 10 月,伊朗中止铀浓缩活动2003 年 12 月 18 日,伊朗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萨利希( 左) 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共同在维也纳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2003年12月,在代表欧盟的法德英三国的斡旋下, 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但伊朗一直强调和平利用核能资源的权利,并在暂停铀浓缩活动方面多次出现反复2004年11月,法德英三国与伊朗举行了多轮会谈后在巴黎初步达成协议由于双方存有分歧,巴黎协议未能得到落实2005年12月, 俄罗斯提出伊俄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的提议,以确保伊朗核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目的但伊朗表示其铀浓缩活动必须在本国境内进行2006年1月3日, 伊朗宣布已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并于10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正式恢复核2 燃料研究活动此举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国际社会积极斡旋, 要求伊朗停止核燃料研究活动,但伊朗坚持有权和平利用核能2009年 4 月,伊朗首座核燃料工厂落成,每年可生产40 吨核燃料2010年 2 月 11 日,伊朗宣布生产出第一批纯度为20% 的浓缩铀2010年 4 月 9 日,内贾德宣布,伊研制出第三代离心机2010-06-10 伊朗称联合国制裁不会阻止其铀浓缩步伐11 日,内贾德:安理会对伊朗新制裁没有作用16 日,伊朗官员称将建能量更大核反应堆2010-07-28 ,伊朗为抵抗西方制裁31日将进行大规模空演2010-12-15 伊朗称不会因为更换外交部长而改变核政策安理会先后四次通过决议对伊朗制裁2006年12月23日:第 1737号决议决议要求伊朗立即停止所有与铀浓缩、重水反应堆有关的活动;要求世界各国应对进出伊朗的与铀浓缩、 重水反应堆和弹道导弹相关的物资、技术和设备实行禁运;冻结与伊朗核计划和弹道导弹项目有关的人员和公司的资产,防止向伊朗提供相关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在有关人员出入境时进行严密监督并向安理会下属的制裁委员会报告。
2007年3月24日:第 1747号决议决议敦促伊朗立即执行第 1737号决议;禁止伊朗出口武器,并呼吁国际社会对伊朗进口重武器保持警惕和克制;继续对涉及伊朗核计划和弹道导弹项目的个人及实体实施资产冻结, 并扩大了制裁对象的范围; 呼吁各国与国际金融机构不再承诺向伊朗政府提供赠款、 财政援助和优惠贷款 决议同时重申致力于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解决问题,并确认在伊朗履行相关决议的前提下可终止有关制裁2008年3月3日:第 1803号决议决议主要内容包括:继续要求伊朗暂停铀浓缩等活动,并在前两份决议基础上增加了对伊制裁措施, 包括扩大旅行限制和冻结资产对象名单、禁运敏感双用途物项、呼吁各国对部分对伊金融活动保持警惕、依法有条件地在机场和港口检查伊朗空运公司和伊斯兰航运公司的货物等2008年3月3日:第 1929号决议根据决议,主要制裁措施包括禁止伊朗在国外参与核领域的投资活动;禁止各国向伊朗出口坦克、 战斗机和军舰等重型武器装备;禁止伊朗进行任何与可运载核武器弹道导弹有关的活动; 加强在港口和公海对涉嫌运送违禁品货船的检查措施;禁止各国与伊朗进行与核活动有关的金融交易,同时禁止伊朗在国外开设3 可能会被用于资助其核活动的独资或合资金融机构。
在这之后的几年里,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各种核会谈的对话形式,对伊朗核问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周旋各国对此处理的态度与方法伊朗国内在核问题上三大派别强硬派代表:内贾德内贾德无疑就是伊朗极端强硬派的主要代表自他2005年8月上任以来,伊朗不仅重新启动了铀浓缩活动,而且顶住了联合国安理会前后3个制裁决议,在核计划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而几乎每次宣布伊朗在核领域的“ 大成就 “和“好消息“ 的,就是这个经常语出惊人的伊朗总统温和派代表:拉夫桑贾尼这些人士对现政权是否能够巩固执政、既得利益是否会受到损害等问题非常关注,因此也希望在伊朗核问题上采取务实的态度,避免采取过激的举措,甚至还可能会同意在铀浓缩问题上做出一些让步,以此换取与西方改善关系 这些务实派的代表人物是伊朗专家会议主席、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 前总统拉夫桑贾尼中间派代表:哈梅内伊善于走中间路线的哈梅内伊以政权的稳定发展为首要任务,在核问题上也平衡了各派势力的不同诉求,使伊朗官员在核问题的外交政策上基本上能够保持“一致对外 “ ,并形成了伊朗 “ 软硬两手 “ 的明显风格二、现状自伊朗核问题报告联合国安理会之后,对伊朗的国际压力增大,而伊朗仍以强硬姿态面对,大国之间就此问题艰难磋商,各方外交活动频频, 但问题仍在升级,死结尚难解开。
伊朗方面:伊朗今年来在核问题上频频做出强硬之举:先是重启核燃料研究, 接着又重启铀浓缩活动;对于联合国安理会设30 天期限要求其恢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不仅断然拒绝, 而且硬触敏感雷区, 宣布掌握铀浓缩技术; 与此同时,以石油大动脉霍尔木兹海峡为重点在波斯湾海域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接连宣告掌握新式尖端武器伊朗在日益加重的国际压力面前频频抛出“杀手锏”和“核突破”的重磅炸4 弹,一方面是出于争取谈判筹码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意在以险招求胜,对抗美国的政治压力和军事威胁伊朗认为, 美国的目的是改变伊朗政权,拥有实力和威慑力才能自保伊朗领导人坚持强调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并大步向核项目迈进,使民众对政府支持率持续上扬, 证明在核危机方面美国很难指望得到伊朗社会的支持,相反这种危机会加剧反美情绪另外,伊朗显然也清楚地看到国际形势有利于自己的一面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后声望大跌,布什政府的单边霸权政策不得人心,“大中东计划”也引起该地区许多国家的不安因此,美在世界上的战争动员力大减9·11 事件”后,美国试图制约伊朗,但却适得其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推翻了伊朗的劲敌,扶起了伊朗的朋友巴勒斯坦也出现了与伊朗关系密切的哈马斯上台的局面。
不仅如此,伊朗更有三张王牌在手:一是动员其在阿富汗、黎巴嫩、巴勒斯坦和伊拉克的势力对抗美国的能力,二是以非对称方式在美国本土和全世界打击美国利益的能力, 三是利用产油大国地位和雄居巴士拉湾的战略位置随时掐断霍尔木兹海峡石油运输线的能力伊朗正是据此采取不妥协态度并宣布打伊朗会有多高代价,旨在借危机升级迫使美国承认其政权和同其进行直接对话,以避免更大的战争风险和代价美国方面决意推动制裁:美国一直在设法推动国际社会对伊朗实施制裁虽然安理会已发表了主席声明,但并无法律效应 美国迫不及待地寻求一份拥有法律效应的强有力的安理会决议,其依据的条款早已确定, 那就是动用联合国宪章第七章,以伊朗核项目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为理由对伊朗发起制裁伊朗的强硬做法正中美国下怀,促使欧盟国家进一步向美国靠近英、法提出了措辞严厉的决议草案, 要求伊朗立即终止所有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否则可视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但联合国安理会 5 个常任理事国和德国之间进行的磋商未能就此议案达成协议 与会国本月 9 日一致同意授权欧盟提出新的 “一揽子方案” ,力争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欧盟外长15日开会审议了德、法、英5 三国起草的新“一揽子方案” 。
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鼓励伊朗通过进口而不是自行生产解决核发电站所需的燃料问题,如果伊朗同意在其境内停止铀浓缩活动,欧盟将扩大同伊朗的经贸合作,满足其能源需求,支持其发展可持续、不扩散的民用核计划,甚至提供安全保证,否则促使安理会加快出台制裁措施而伊朗方面则奉劝欧盟现实点,不要提出不合理提议据分析人士认为,伊朗很难接受上述新方案其根本原因在于,新方案的前提仍是伊朗必须放弃铀浓缩活动,而这是伊朗所不能接受的伊朗一旦拒绝欧盟的新方案, 美国会进一步推动联合国落实对伊制裁美国认为,长时期来同伊朗的接触没取得任何结果,现在已到实施制裁的时候了,而且把军事选择作为施压手段提到议程上美国在加紧做欧洲国家以及伊朗周边国家的工作,要求日本暂停开发伊朗油田的计划,并且早就做出军事部署, 其中包括把“企业”号航母和一些军舰调往中东,大幅增加美军有针对性的作战训练美国宣称无论如何不能容忍伊朗拥有核武美认为,伊朗一旦拥有核武器将对以色列构成严重威胁, 打破中东地区战略平衡与稳定,刺激中东及其他地区核军备竞赛,伊朗核材料落入恐怖分子之手会给美在中东战略利益和国家安全带来难以预测的严重后果 核问题其实是美整治伊朗的突破口,问题的实质在于美国誓要改变伊朗政权。
美国最新的 《国家安全战略》 报告把伊朗列为可能对美国威胁最大的国家从地缘政治上看,美视伊朗为推进大中东战略的主要障碍之一,从经济上看,伊朗是美国控制中东石油的主要障碍美国政府把2006 年用于对付伊朗现政权的预算提高到8500 万美元,在美国务院新设了伊朗办公室,试图推动伊朗反政权力量发展 核危机的症结在于两国关系 所以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是必然的,如果没有其他手段能改变伊朗政权,也将会采取军事手段战争不会很快到来安理会 5 个常任理事国和德国19 日将在伦敦就伊朗核问题再次举行会晤,但由于各方对下一步行动仍存在分歧,近期通过制裁决议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伊朗不搁置铀浓缩活动,美国很可能会联合英、法、德等国绕开联合国对伊实施制裁但制裁将会分为不同阶段和等级,从象征性有限制裁到实质性经济制裁肯定6 需要时间,军事行动更需要各方面条件的成熟欧美对伊朗核问题的具体处理方式仍有差别德、法、英三国同意借助安理会向伊朗施压促成解决, 未放弃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基本原则欧盟国家普遍不赞成对伊采取军事行动, 也不准备参加志愿联盟 如果采取军事行动,伊朗周边国家很难向美军慷慨借道,土耳其和阿塞拜疆都已表示不同意美国用其领土发动军事行动。
美国象征性地纠集其他国家组成形式上的联盟、调动部署兵力和等待合适气候条件也需要时间联合以色列动手必然引发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更大仇恨更重要的是, 不仅这次对手大不同于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时期,美国本国的情况也大不同于前几次战争 美国国内对应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和行动后果问题有很大分歧 虽然美国军方对伊朗动武的信号不断,但美国内仍有不少人士呼吁布什政府冷静思考,从战略大局出发,以非武力方式促进伊核问题的解决例如,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近日指出对伊动武四弊:一是在目前没有伊朗发展或拥有核武确凿证据的情况下置美于违反国际法的不利境地;二是加剧美在中东的困境, 甚至可能使美陷入十年以上的战乱泥潭;三是导致油价猛涨,使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受到严重损害;四是为美招来更多恐怖袭击,使美更加孤立关于伊朗核问题的角力在升级,但各方尚未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伊朗在声称“铀浓缩活动是不可逆转的” 同时,也表示愿与美国在没有武力威胁的情况下进行谈判 解铃还须系铃人,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近日来也多次呼吁并敦促美国和伊朗进行直接对话 目前,美国尚无意与伊朗直接谈判, 但战争近期也难打起来僵局短期之内难打破目前,尽管伊朗坚持认为巴拉迪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