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进入多事之秋监管缺位成最大软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38333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额贷款公司进入多事之秋监管缺位成最大软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额贷款公司进入多事之秋监管缺位成最大软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额贷款公司进入多事之秋监管缺位成最大软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额贷款公司进入多事之秋监管缺位成最大软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额贷款公司进入多事之秋监管缺位成最大软肋先是甘肃武威市银隆和融通两家小额贷款公司行将退市,后有温州4 家小贷公司主发起人入围资格出现流标。在此之前, 内蒙古已有5 家小贷公司因介入民间高利贷而被注销经营资质。今年以来,一度蓬勃发展的小额贷款公司进入多事之秋。接受记者采访的业界人士认为,目前部分小贷公司遭遇的经营困境以及风险显现,表明在经历狂突猛进式的发展后,小贷公司竞争日益加剧,逐渐进入到一个瓶颈期,暴露出经营方向不明、 监管缺位等诸多弊端。如何保证小贷公司健康有序发展,需要监管部门重新作出考量。经营出现明显分化从诞生之日起, 小贷公司就被视为农村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担负着支农支小的“草根金

2、融”角色。自2008 年央行和银监会出台试点指导意见以来,截至今年3 月末,全国小贷市场已涌入4878 家小贷公司。不过, 蜂拥而起的小贷公司在发展中却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良莠不齐, 有的赚得盆满钵溢, 有的负债退市, 也有的因长期处于亏损而被迫出让股权。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 “在很长时间里,小贷公司是在民间借贷和金融机构的夹缝中生存,因而竞争压力比较大。 ”“可贷资金不足是主要经营难题。”温州亿兆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庄中华说。由于小贷公司不吸收公众存款,因此其贷款资金主要来自资本金和银行融资两部分。同时由于在银行融资受到严格的比例限制,许多小贷公司不约而同地遭遇了“无钱可贷”的

3、局面,导致盈利水平较低, 甚至长期亏损。不仅甘肃武威市的两家小贷公司因此而退市,杭州萧然、金丰等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本金也全部放完,甚至连利息收益、银行再融资的额度也都几乎用尽。因此,破除小贷公司的发展瓶颈关键在于解决其后续资金问题。“建议对于经营合规、稳健的小贷公司,适当增加银行融资比例、放大资金杠杆效应。”周德文表示。而针对小贷公司资金匮乏的难题,近期许多地方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中,均在放宽融资杠杆比例限制上大做文章。 比如,按照浙江省规定,辖内小贷公司可按注册资本进行1 比 1 融资, 广东省则采取弹性化试点,对持续经营1年以上的小贷公司,再增加融资额度至资本净额的100%。迈向正规金融机构之

4、路仍然漫长尽管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下行压力,小贷公司融资受限、竞争加剧, 但是民资开设小贷公司的热情却未下降。据统计,沪深两市中参股设立小贷公司的上市公司多达近30 家。去年以来,上市公司充当影子银行、参与民间放贷屡见不鲜,今年又有了新渠道。据了解,一些上市公司利用较为便利的融资条件,获得资金后再千方百计输送给小贷公司,以赚取高额利润。设立小贷公司之所以成为民间资金青睐的香饽饽,一方面是为了盈利;另一方面, 虽然小贷公司现在还不是金融机构,但是许多民企老板都认为,它是未来村镇银行的过渡。“许多民企参股小贷公司一开始就是冲着金融企业牌照去的,期待有朝一日能够改制为村镇银行。 ”温州一位小贷公司负责

5、人坦言。早在 2009 年,银监会就发布 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明确了小贷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的准入条件、改制工作的程序和要求、监督管理要求等。但是迄今没有一家小贷公司迈出实质性步伐。“看得见、摸不着”是许多小贷公司对转制村镇银行的最大感受。 “村镇银行要求发起人至少有一家银行,这相当于让民资交出控股权。”上述小贷公司负责人说。另外,一些小贷公司存在着内部管理混乱、违规经营、盈利能力不强等问题,尤其在一些民间借贷发达的地区,许多小贷公司不同程度地参与了高利贷、非法集资等活动,偏离了最初的发展轨道,也制约着小贷公司向村镇银行的转制迈进。监管缺位成为最大软肋从今年暴露出的小贷公司问题

6、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地区特征,比如在民间资金充裕的内蒙古和山西, 小贷公司违规经营多由非法集资、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等案件牵出。许多业界专家表示,监管缺位是小贷公司在风险控制上的最大软肋。据记者了解, 大多数地区小贷公司的管理权集中在地方金融办,但是地方金融办承担的是服务和指导职能,没有直接的监管和处罚权力。另外有的地区小贷公司利率由银监部门来监管, 但是具体经营却是由工商局来管理。监管主体仍未理顺,监管职能散落在银监局、金融办、 工商等部门, 这种状况下很难对小贷公司形成有力约束,也为其在运作中违规经营留下了空子。同时, 小贷公司至今仍未获得金融企业的身份,只是按照工商企业注册,税收按照一般服务业

7、企业来缴纳。一些经营方向不明确、资金实力薄弱的小企业为追求利润、生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违规揽储放贷的冲动。比如, 甘肃省即将退市的两家小贷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存在向股东关系人放贷的现象。去年 11 月,山西省政府暂停了辖内小贷公司的设立审批工作,并在今年进行了专项排查,原因就是个别小贷公司被卷入了高利贷漩涡。央行发布的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指出,密切关注具有金融功能的非金融机构风险。随着经济增速下滑,诸如民间借贷等敏感领域的风险开始显现,一些“裸泳”的小额贷款公司逐渐浮出水面, 如果无法把小贷公司置于有效的监管之下,而是任其游走在灰色地带,势必会阻碍其向正规的金融机构迈进。给予小贷公司强有力的指导和约束,保证其可持续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章由http:/和 http:/收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