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游戏化的一日生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38113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游戏化的一日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班游戏化的一日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班游戏化的一日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班游戏化的一日生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班游戏化的一日生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游戏化的一日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游戏化的一日生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游戏化的一日生活时间 : 2010-8-21 作者 : 佚名来源 :网络学前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幼儿之间的年龄差异是客观存在。因此, 各年龄班都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我们认为,小班幼儿的教育目标应该主要依靠游戏化的一日生活来实现。“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是幼儿园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正是对幼儿发展权的保护。我们的课程明确规定:幼儿园要把游戏作为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来安排,不能作为过渡环节或课后休息来安排;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在游戏中要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师不要做导演。3岁幼儿想像的无意性和思维的“ 拟人化

2、” 特点使他们往往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他们可以更好地发展动作,认知事物,保持愉快情绪和进行模仿学习。3岁幼儿处于生活适应和基本生活能力的初步发展时期。“ 儿童只能在生活中学习生活。”生活,对小班幼儿具有特殊意义。我们追求的是游戏与生活的自然结合。这种结合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生活。在生活中快乐地游戏; 纲要 所规定的教育目标将在这一结合中完成,幼儿的发展将在这一结合中实现。幼儿自由游戏对其发展具有很高的价值幼儿的游戏就是他们的学习和工作。在自由游戏中, 幼儿享有最大的自主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愿选择材料、选择活动内容、 选择游戏伙伴 因此

3、, 自由游戏中幼儿最容易成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我们的课程对幼儿自由游戏的时间给予了保证:统计资料显示, 课程实验园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由游戏的时间是其他幼儿园的两倍。通过观察, 我们发现了小班幼儿在自由游戏中的学习和进步,认识和体会到了自由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巨大价值。“ 这树叶你也爱吃吗?”李丽华户外自由游戏时,祺伟小朋友一个人跑到小动物园去了。只见她捡起一根小树枝,用它穿过铁丝网逗笼子里的小兔玩。忽然,兔子头一歪,咬住小树枝,咔咔地吃起来。“ 它吃了!它吃我的小棍儿了!“祺伟兴奋地自言自语。她的小手一直拉着树枝,直到兔子把树枝拖进笼子为止。 接着,祺伟又在附近找了一根稍粗一些的树枝伸向小兔,小

4、兔又咬住树枝吃起来。祺伟对小兔说: “ 粗的你也爱吃,是吗? ” 她盯着小兔吃完粗树枝后,又来到一棵矮矮的大叶黄杨前,揪了几片叶子跑回来问小兔:“ 这树叶你也爱吃吗?” 小兔果然又吃起树叶来。祺伟高兴极了。这天,她独自游戏了很长时间,回班后还主动告诉我小兔爱吃小棍和树叶。3 岁幼儿已经有了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这一自由游戏中,祺伟通过主动探索获得了有关动物生活习性的有益经验。中科学、语言等领域的有关目标同时得到了实现。搭高高春英我看见宗辉小朋友在建筑区用易拉罐搭高。开始, 他把易拉罐一个换一个地往上摞,可刚搭到第三层就倒了。虽然经历了几次尝试和失败,宗辉的小鼻子尖上渗出了汗珠,他却没有放弃

5、自己选择的游戏。终于,宗辉开始尝试两个上摞一个的搭建方法了。这时,李轩、房凯、琳青等小朋友也来帮忙。不一会儿,李轩跑来对我说:“ 老师,快看我们搭的宝塔!”我看到他们在最下层放了4 个易拉罐,然后是3 个、 2 个、 l 个。 “ 你们的宝塔真漂亮!想想有没有其他方法, 能搭得更高?” 我的话引起了孩子们新的探索兴趣,大家又开始忙碌起来。此后的一段时间,这几个小朋友每天都要选择建筑区的游戏。有一天, 宗辉拉住我的衣襟说: “ 高老师,快来看我们搭的圣诞树!” 我过去一看,这“ 圣诞树 ” 竟有 9 层!从下面的9个易拉罐到最上面的1 个易拉罐,码放得整整齐齐。这是一项有意义的身体活动,幼儿在活

6、动中增强了肢体运动能力,提高了耐力; 这是一项有意义的科学活动,幼儿在活动中探索了物体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感知了数、 形及序列,初步了解了保持物体稳定的因素;这还是一项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幼儿在活动中锻炼了坚持性、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而教师在幼儿自由游戏时也并不总是一个旁观者,应该在恰当的时候引导幼儿把活动更加深入地开展下去。师生共同游戏室小班游戏活动的主要特征3 岁幼儿对成人的依恋使教师很容易成为他们在幼儿园的依恋对象。因此,“ 和老师一起玩 ” 是使小班幼儿产生愉快情绪的重要活动。一般来讲,平行游戏在小班自由游戏中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师生共同游戏又能促进3 岁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我们

7、的课程规定:在游戏中幼儿有充分的自主权;集体活动人数可变。因此, 师生共同进行的集体游戏可以是全班的,也可以是小组的。幼儿有权决定是否参与。我们认为,师生共同游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形:一、幼儿发起游戏,教师在平等参与中引导过去,小班的集体游戏往往都由教师发起。当课题实验园的教师把游戏的权利真正交还给孩子时,他们发现:小班幼儿也可以引发许多有趣的集体游戏。这时教师的职责应该是:做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并在与幼儿共同游戏中加以适当的引导。“ 卖羊肉串 ”高春英一次,正在活动区游戏的洪哲小朋友对我说:“ 老师,我给您做羊肉串吧!” 洪哲的父母是开饭馆的,所以他的“ 羊肉串 ” 做得特别专业。他不停地“

8、翻烤 ” 用香泥捏成的“ 羊肉串 ” ,还问我: “ 您要不要来点辣的?” 我和洪哲游戏的情景吸引了其他幼儿。许多孩子围上来,都说要吃 “ 羊肉串 ” 。“ 大家都要吃,洪哲一个人做不过来怎么办?” 我向大家提出了问题。“ 我们自己做! ” 孩子们回答。我们找来许多冰棍棍儿和香泥,并立即投入“ 生产 ” 。大家有的揉,有的捏,有的往棍儿上粘,玩得可开心了。在幼儿的提议下,我们又玩起了“ 卖羊肉串 ” 的游戏。孩子们用拼图、插片当钱,每片当1 元。我们同时约定,“ 羊肉串 ” 也是每串1 元。这个游戏一直持续了好多天。有时没有人买“ 羊肉串 ” ,小朋友还送货上门在这个幼儿发起的游戏中,孩子们真

9、正做了主人。而老师的平等参与和引导又使他们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并自然地学起了一一对应二、教师发起游戏,幼儿在主动参与中发展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不等于否定教师的教育责任。相反,作为师生关系中平等的一员,教师同样有发起游戏的权利。教师发起的游戏,应该成为教育目标需求化的手段。教师发起游戏时, 要以幼儿是否获得了兴趣性、自主性及胜任感等游戏体验为着眼点,以教育目标的实现为落脚点。 游戏中教师还应随时观察幼儿的表现,不断发现游戏与幼儿新的兴趣需要的结合点。1一日生活中的游戏口吻游戏与生活的融合是小班游戏化一日生活的重要标志。在这里, 教师用游戏口吻与幼儿交流;有时,教师和幼儿还会成为某个假想的角色。这

10、种方法使幼儿在园的情绪更加愉快,良好习惯的形成也变得更加轻松。让小鞋亲亲嘴儿贾俊兰(保育员)老师用拟人化的语言给3 岁幼儿提建议, 他们特别容易理解;也非常乐于接受。见到孩子们穿反鞋,我就对他们说:“ 看看两个好朋友都噘着嘴不高兴了,快让他们亲亲嘴吧!”这时小朋友们会马上把鞋倒过来,有的还冲我甜甜地一笑小兔爱吃胡萝卜晋玉波(保育员)我在指导幼儿进餐时发现,妞妞的盘子里总剩下胡萝卜。从家长那里了解到,她在家也从来不吃胡萝卜。我决定试着帮助她纠正。开饭前我抱起妞妞说:“ 小白兔最爱吃胡萝卜,它的眼睛又大又亮。今天, 兔妈妈要看看我的免宝宝谁的眼睛最亮。哪个兔宝宝吃的胡萝卜最多, 她的小眼睛就最漂亮

11、!” 吃饭时我观察妞妞,看见她犹豫着把一块胡萝卜放到嘴里嚼,却没有咽。我赶紧说:“ 兔宝宝把胡萝卜咽下去,她的小眼睛马上就会变漂亮。” 只见妞妞鼓起勇气咽下胡萝卜,然后高兴地跑到我身边说:“ 兔妈妈,我吃胡萝卜了!我的眼睛漂亮吗? ”“漂亮,漂亮,妞妞的眼睛真漂亮!” 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她。妞妞终于吃胡萝卜了,而且在园、在家都一样。我想:进餐虽然不是游戏,但融入游戏因素,幼儿挑食习惯的纠正可能就是无痛苦的。2生成 “ 目标 兴趣 ” 相结合的集体或小组游戏当教师发现多数幼儿一段时间的某些兴趣点时,可以融人目标而生成集体或小组游戏。教师还可以将教育目标和幼儿必须学习的教育内容与游戏有机地结

12、合起来,使教育的要求变成幼儿自身活动的要求。在活动中,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幼儿新的兴趣点并与目标不断结合,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司机系列活动胡素华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对当小司机非常感兴趣,嘴里时常发出“ 嘀嘀 ”“嘟嘟的声音。我们在这个阶段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的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引导幼儿观察园内环境并用语言表达经验和感受。于是,我们决定把这些目标融入“ 小司机 ” 的游戏之中。户外活动前,我对小朋友们说:“ 请小司机们穿好工作服,我们该上路了!” 听到我的话孩子们穿衣戴帽的动作格外认真、迅速。接着,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做着“ 开车 ” 动作,来到院子里。做了 “ 小司机 ” 的幼儿一边自豪地

13、开着“ 车 ” ,一边兴致勃勃地观察看周围的一切,还不时把自己看到、 听到的告诉小伙伴。忽然,一位 “ 小司机 ” 发现院子里不同道路的宽窄和地砖颜色的不同。观察路面顿时成了孩子们新的兴趣点。经过讨论,我们决定把宽的路当成“ 大马路 ” ,把窄的路当成“ 小胡同 ” 。于是,比较宽窄、用语言表达活动意向等教育融入其中。玩了一会儿,我又给“ 小司机们 ” 提出一个新问题:“ 请想想办法,怎么才能让后面的车知道你要拐弯呀? ”“打手势! ”“开转向灯! ” 我的话使孩子们调动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并迫不及待地表达出来,于是,“ 汽车转弯 ” 的游戏又开始了该喝水了,我对小朋友们说:“ 我们的车开了这么

14、长时间,都快没油了,咱们回去给车加加油好吗? ” 孩子们高兴地和我回到室内,没用提醒,每个人都喝了比平时更多的水。喝完水的小朋友还自信地告诉我:“ 我的车加油加足啦!”3赋予传统游戏新的内涵过去幼儿园教材中的许多传统游戏很适合孩子,很有生命力。 课题实验园的老师们在继续使用它们的同时,将新的教育理念融人其中,赋予它们新的内涵,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们班常玩的传统游戏赵淑玲(保育员)“ 小孩小孩真爱玩” 是幼儿园的传统游戏,我们班小朋友一直很感兴趣。现在, 我们经常把它作为教育目标需求化的载体,融入新的内容。如,请小朋友摸摸黄色的滑梯跑回来,请小朋友学小兔跳回来等等,提高了游戏的教育价值。

15、不仅如此, 我们保育员在游戏中的角色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从配角变成主角,从单纯的保育变成将保育与教育融为一体。一次,我们和小朋友一起玩“ 老猫睡觉醒不了” 的游戏,其中一些孩子提出要玩“ 老狼老狼几点了” ,于是我和主班老师各带一组幼儿玩了起来。过去玩这个游戏时, 老师常用差不多的速度追每个孩子。现在我考虑到幼儿动作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 对跑得快的孩子我就加快速度追,对跑得慢的孩子我就故意放慢脚步。这样做是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孩子都有更多的锻炼和成功的机会。在游戏过程中我还特别注意观察的幼儿,看有没有出现鞋带开了等不安全因素。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也不会像过去一样包办代替

16、,而是鼓励幼儿自已系上。发生在娃娃家里的故事我们的课程规定:活动区人数可变;活动区的教育功能是综合的,各区之间可以相对独立也可有有机联系;活动区的材料允许跨区使用。娃娃家是幼儿园小班最传统的区域游戏。过去教师总是按自己的设想决定活动区的设置,很少关心幼儿对区域的需求。现在,我们把研究孩子作为教育的开始,就特别注意了幼儿的反应。 我们发现,小班幼儿对娃娃家总是情有独钟,加上他们爱模仿的特点,一个娃娃家往往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于是决定在班上设置两个娃娃家。我们还发现, 幼儿在娃娃家里总想自己当娃娃,脱了鞋躺在床上。可床加太小, 怎么办呢?我们就在娃娃家里放了小朋友睡觉用的真床,还在床上挂起了白色的纱帐。这下娃娃家真的成了幼儿温馨的“ 家” ,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李宏东)任奕小朋友入园时分离焦虑比较严重,常忍不住哭起来,还总让老师给妈妈打电话。我就带着任奕到娃娃家“ 借” 电话打,并和她一起在娃娃家玩。我请她当“ 娃娃 ” ,我和其他小朋友当妈妈、 爸爸。我们细心照料任奕,做好 “ 饭 ” 第一个捧给她吃, 还拉着她坐最好的椅子在游戏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