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主要问题要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38025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物史观的主要问题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唯物史观的主要问题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唯物史观的主要问题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唯物史观的主要问题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唯物史观的主要问题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唯物史观的主要问题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物史观的主要问题要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唯物史观的主要问题要点: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 历史观基本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领域的具体表现。唯物主义与唯心 主义的对立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而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则是马克思主 义哲学产生以后才开始。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坚持群众 史观还是坚持英雄史观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二、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本质上都是唯心史观?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理论,无论是宿命论还是唯意志论;无论是主、 客观 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 无论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还是空想社会主义,都没有

2、 正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把社会意识当作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而社会 存在则实际上被看成了社会意识的派生物。这些旧的历史理论, 至多是考察了人 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 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 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其次,过 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使我们能以 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人民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所以说,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本质上都是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理论中之所以长期处于统治地位,其原因在于: 社会历史根源: 马克思主义之前, 社会生产规

3、模狭小, 限制了人们的眼界, 使人们不可能科学地阐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阶级根源: 马克思主义之前, 剥削阶级长期处于统治地位,为了证明其统 治地位的合法性, 建立其统治的权威性, 刻意宣扬唯心史观, 夸大个人及意识的 作用。 认识论的根源: 历史上,人们往往看到了一些历史现象,即一些历史大事 件总与某个人物有关, 便认为历史是由这些伟大人物创造的,没有注意认识社会 现象背后的本质。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本质上都是唯心史观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革命。 答: (一)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1、唯物史观的创立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 2、唯

4、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3、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研究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理论成为科学。 4、 唯物史观的创立对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 唯物史观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 机的结合起来, 克服了以往旧哲学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分裂的历史局限性;在唯 物和辩证的基础上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唯物主义第一次成为贯穿始 终的科学的哲学理论,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革命。 (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的伟大意义 1、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 机制和发展规

5、律。 2、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被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3、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为全面揭示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奠定了基础,为 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结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革命。四、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哪些内容?其含义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答: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也叫做社会存在, 它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 物质基础。 它包括: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是社会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地理环境是指特定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的总和

6、。 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它是社会生产和生 活资料的物质来源。 (2)地理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生产部门的分布、社会分工的发展方向和 生产形式的多样化。 (3)地理环境的优劣对社会的发展可起促进、加速或延缓作用,但不是社 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4)它以整体方式制约人类发展。 (5)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及影响的大小主要受到社会条件即生产发展水 平、社会性质和制度的制约。 2、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前提下, 自然资源不断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广泛利 用,地理环境已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人化自然”,具有社会性。在社会

7、和地理环 境的相互作用中,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 人类一方面要按照内在需要去改造自 然地理环境,另一方面又要防止“生态失调”,这是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国家地区乃至人类在制定计划时,要有计划、 合理的利用资源, 按照自然规 律和人的需要和谐地去改造自然,确定人和自然的恰当关系, 以做到合理利用自 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 总之,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人为本,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现经 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人口因素是指一定社会中的人口密度、人口质量(人口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 状况、文化素质等等 ) 和人口的增长速度等条件。人口因

8、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 必要条件。 社会是人的社会, 历史是人的历史。 没有人口的生产, 当然也就没有 人类社会的历史。 1、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条件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人口的数量、密度、质量、增长速度及构成状况,对社会的发展起促 进或阻碍作用。 (3)人口状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数量和质 量,人口的增长率和人口的分布状况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 延缓的作用。 如果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增长大大超过生产增长率。生产满足不了 人口消费和就业的需要,就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 (4)人口因素不是社

9、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形 态的更替;人口发展受社会规律制约;夸大人口的作用是错误的。 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地理环境 “生态失调” 问题相当严重, 人口问题也相当严重, 资源相对 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 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 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经济、 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问 题的解决。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 是可持续发展战

10、略的主要内容。 (三)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而通过生产劳动向 自然界谋取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人 类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2、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1)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 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 (2)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从事其他活动的 前提。 (3)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4)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的性质、面貌,基本制度、社会结构或 阶级结构,决定着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等观点。 (5

11、)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的更替。首先,有什么样的生产方 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其次,随着一种生产方式转变为另一种生产方式, 旧的社会形态即被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五、 社会基本结构是怎样的?其主要结构各涉及哪些主要问题?如何把握这 些问题? 答: 社会基本结构是指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总体的基本构成方式。 它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结构。 (一)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包括三类要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阶级 1、生产力结构: (1)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或实体性要素) : 第一, 劳动资料是指人们用以改造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 件。在劳动资料中,生产

12、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第二,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改造的一切对象。它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没有经过加工的自然物; 二是已加工过的物体。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 产资料。它们共同构成了生产力中物的要素。 第三,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以及知识和智力的人。劳动 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重要的要素,因为它 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起主导作用的能动因素。 (2)生产力的非基本要素(非实体性要素或观念形态的生产力或知识形态 的生产力或渗透性要素) : 第一,附着性要素:科学、技术、教育。科学技术是现代第一生产力,科学 技术是一种潜在的智能性要素; 科学

13、技术渗透到生产力各要素中社会形成巨大的 物质力量;现代高新技术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生产各领域中,使生产力各方面发 生巨变。但是它不是现实的生产力, 必须与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相结合,应用到 生产实践中去,才能转化我现实的生产力。 第二、运筹性要素:管理、决策、布局、策划等。 (3)科学技术管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途径 第一,通过运用科学原理进行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物化为劳动工具; 第二,将科学运用于生产过程, 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 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 第三, 通过科学的学习和教育的途径, 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第四,将科学运用于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提高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水平。 此问

14、题的主要观点: 劳动者是生产力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物质标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起领引、导向和推动作用。 2、生产关系的结构: 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 此问题的主要观点: (1)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 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 (3)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也有反作用,它们是生产 资料所有制的具体体现和保证。 3、社会的阶级结构 (1)阶级的起源 :阶级

15、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 阶级的产生完全是由经济的原因引起的。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 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二者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 (2)阶级的实质是一个经济的范畴。 它是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3)阶级的划分: 基本阶级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 非基本的阶级是由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决定的。 同一个阶级又区分为若干阶层。 在阶级社会, 知识分子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而是分属于不同阶级 的社会阶层。各个社会都有知识分子,不同的知识分子可以为不同的

16、阶级服务,属于不同阶级的一个阶层。 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 无产阶级和农民阶 级是社会的基本阶级。 (二)社会政治结构 1、上层建筑及其基础 (1)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的社会经济结构。 (2)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 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2、上层建筑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思想、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 3、阶级社会中上层建筑的特点: (1)政治上层建筑中的制度和设施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建立起 来的,一般来说是以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因而是统治阶级 的。 (2)一定的思想体系、观念、社会意识形成后,总是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 的政治法律的上层建筑,并凭借它们广泛传播和贯彻。 (3)政治法律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最有力的部分,其中国家政权是上 层建筑的核心,政党是其领导力量。 4、国家的实质和职能 (1)国家的起源: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公共事物管理的客 观需要。 (2)国家的实质: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 (3)国家的一般职能 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