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布展设计说明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32673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人故居布展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名人故居布展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名人故居布展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名人故居布展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名人故居布展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人故居布展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人故居布展设计说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受田故居布展说明(讨论稿)布展方案自草拟以来, 征求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 各位专家对方案认真审 阅,并对杜受田故居的布展内容、形式等提出了许多诚恳宝贵的意见、建议。作 为滨州 2009 年文化工程的重大项目,结合滨州杜氏文化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故 居纪念馆布展工程方案如下: 一、功能定位 杜爱田故居布展后,应兼具教育、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学术研究、纪念功能; 充分发挥其文化产业教育基地、 家学文化基地、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的重要 作用,建成文化旅游经典景区, 其布展设施、 陈列力争处于全国同类故居纪念馆 一流水平。 二、基本原则 杜受田故居的布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把握

2、以下原 则: (一)突出一个主题 文化教育的基地。 (二)把握一个根本 体现以人为本; 陈列主题的确立, 陈列原品的选配、 陈列形式的设计都应以 满足教育文化的宣传、 优良传统的继承、 学术研究的需求, 并考虑主要观众的需 要,并为游客创造一个方便舒适的参观游览环境。 (三)注重“二个结合” 一是建筑与环境的结合; 各种场景的恢复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二是形式与 内容的结合;陈列的创意、设计和手段要能充分反映陈列的内容。 (四)表现四个方面 一是表现滨州杜家的“不染似莲花”。 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为人处世的基础。 滨州杜家非常注重个人修养: 无论是由外而内的学习, 还是内心的自我提升, 都 是通过达

3、到人格理想的最高境界来完成“救世”的使命。受此影响,杜氏家族充 分认识到修身的重要性, 这主要体现于他们重视家族教育,并形成了一套自成体 系的教育理论。 杜堮曾将其整理成 述训四十八则,作为家族教育的指导思想。 其核心即修身, 首先是长者要率先垂范, “教子以身不以言”; 其次是“少年若 天性,习惯成自然”,修身教育从小抓起,培养良好的习惯和风气;再次是年幼 子弟犯错时必“怒责之”, “恐长自私自利之心而渐离其天性”。其教育目的在 于培养家族成员的“知爱知敬”,避免“不美之行”, 切实做到“修身之道, 即 教子也;教子之方, 即齐家也”。 其教育结果也印证了他们对“不染似莲花”的 追求,体现出

4、杜氏成员家风敦厚、独具一格的特点。从现有资料来看,杜氏凡为 官者,都能廉洁勤政, 踊跃捐资助学、 兴办利民工程。 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 正是这种“不染似莲花”的品质使得杜氏家族成员能够保持纯洁的政治操守。二是表现滨州杜氏家族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经世”思想。历史上曾经涌现的 众多名门望族,虽能盛极一时,却又往往迅速败落。而杜氏家族却能洁身自好, 受到不同朝代统治者的任用。如明朝万历年间,杜诗为政清明、节操高洁,在魏 忠贤生祠事件中,他不畏强权,坚持立场,宁愿罢官归家;由于他不夸功不自矜 的美德,不久重新被崇祯皇帝起用, 官至湖广布政使, 政绩不凡。明清鼎革之际,杜氏家族积极抗击入关清军, 滨州

5、城破之时, 杜家死难近 20 人,堪称英勇悲壮、 一门英烈。 1649年直鲁豫总督张存仁镇压山东榆园农民起义,身为直隶真定府 推官的杜漺受命审理被俘义军。他从轻发落, 将众人遣散归农, 保全了上千义军 的生命,同时也赢得上司的器重;此外,杜受田、杜堮、杜翰等杜氏成员皆为官 公正廉明,注意开源节流,爱惜民力,为安抚民心、维护朝政起了重要作用,受 到百姓的颂扬和朝廷褒奖。 清朝末年, 杜家人又积极投身国民革命,世袭“云骑 尉”爵位的杜荫檀参加国民革命军毅军,官至少将军衔,成为张自忠、鹿钟麟、 宋哲元等人的挚友,为国民革命贡献了力量。三是表现滨州杜氏家族超越世俗功利的“出世”思想境界。杜氏家族在教育

6、 中强调因材施教。 述训开篇明言:“自见之谓明”,要求人有自知之明,又 说“材质有高下, 赋禀有强弱”, 人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 选择不同道路各尽其 才;杜氏虽然人人读书,却又强调“学而优则仕,不优则不仕,优亦不必仕”。 这种随缘心态也显示了其家族思想的独到之处。杜氏家族的文学作品亦体现出他 们精神世界的丰富。如杜漺慰子昭兄用储光羲韵:“万物何自生,为言春复 春。, 守黑兼守雌,谷神与我亲。”将老子无为的精神化用自如。而闲居作 示子晋弟“析理始有万,嗒焉乃无余。身心强有名,此外尽空虚。”则将易理 参透得淋漓尽致。杜漺诗集中的松下读焦贡易林、读苏颖滨老子新解等 诗文,都充分显示出有着深厚儒家思想

7、的他对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兼收并蓄、运用 自如。在其他杜氏家族成员身上也体现出这些特色。超越功利的思想造就了杜氏 成员的“和谐随缘”的精神境界:心无芥蒂就会海阔天空, 清心寡欲就无世俗羁 绊;万事万物自有其归宿,随缘即是个人最好归宿。四是表现滨州杜氏家族“何妨”福祸相依的辩证法。杜氏成员在政治上 以儒家思想为主, 他们思想观念中充满追求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无论是为官 还是教馆, 往往都直陈政治见解, 表达他们济世治国的理想和抱负。他们恪守儒 家“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的古训, 秉承“勤政爱民”、 “尊主泽民” 的臣道传统。 同时,他们又不乏随缘放任的心态。杜氏成员往往并非仕途一帆风 顺,

8、而是饱经坎柯、目睹官场倾轧,但他们的作品像一片恬淡、释然的净土, 丝 毫看不出不满和牢骚。 述训有言:“为学,先要拓其识见,所谓放开眼孔是 也。”杜氏家族成员既饱读儒家诗书,又敢于“放开眼孔”参透禅理,熟读道家 理论,因而能够深刻认识到福祸相依的辩证关系,超脱地看待现实、人生。他们 按照述训“凡自任自是者,同则受之,异则拒之”的思想,做到齐物我、任 运随缘:既可身在仕途而心向山林, 身受衣食之役使而精神保持淡泊清静;又可 “优亦不必仕”。 “何妨”既是杜氏成员对“经世”、“出世”的随缘态度, 又 是“不染似莲花”思想指导下面对荣辱成败的坦然自若的同时,又能从世事的超 脱中获得精神与心灵的解放。

9、 滨州杜氏家族无论在朝还是野甚至在非常岁月仍心系天下,在处世从政上对国家 未来的深度思索。 滨州杜氏家族的崇高品格和风范,体现在其全部社会实践活动中, 体现在其 所有经历的经历和他们发展新道路的进程中。 三、布展方案 (一)、总体构思:杜受田故居的布展总体分为两大部分:(重点放在故居主院部分) 第一部分为: “杜受田”纪念馆。 主要反映杜受田当年在滨州及北京的从政 情况、生活状况及从学和思考。体现他“秉公端正, 励节直凊,经术渊醇,体用 兼备”。 第二部分为杜氏家族文化及功绩陈列。恢复各种生活场景的陈设。(二)、具体内容:1、“杜受田”纪念馆 主题为:文正经历。依次分为:序厅、青少年时代学习与

10、生活、科举出世、 为官之道、帝师经历、为国尽忠、卓越成绩、尾厅八个板块。 体现杜受田在一生中成长经历的故事、言语、实物、图片等;并通过这些故事自 然引伸出杜受田理论片段;2、生活场景复原 (1)保留杜受田生活学习场景及原貌。对其布局按原景做局部调整; (2)增加卧室、书房、客厅及库房,并进行布展; (3)恢复乡试、院试、及殿试场景局部;3 、杜受田故居在保护原貌的前提下,尽量贯通循环, 以满足游客的参观需求;四、设计思路 (一)、杜受田故居设计思路: (1)体现展厅设计的个性化。 保持统版统色的传统方法,根据陈列体系和内容,对展厅进行合理分割,每一 个展厅可以采用不同的版式、色调、光线,并以具

11、有代表性的作品为暗衬,营造 出特定的历史氛围。 组合文物、图片、照片、雕塑、复原景观,以及引入视屏、声光电、多媒体等先 进科技手段,使整个展示融合成一体,力求实现内容与形成的和谐统一。 (2)展柜根据文物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制作精美、仿真、大小适中。 (3)合理运用多媒体展示技术和声光电手段。 多媒体展示技术和声光电等技术手段,在实际运用中应考虑运行的可靠性、安 全性、趣味性和操作的简易性,日常的运转和维修方便。 (4)杜氏家族生活全景。 运用先进技术展现杜氏家人生活全景、治家的总体场景及当年和谐邻里关系的 情景。 (二)、故居设计思路 (1)复原陈列; (2)适当增加吏制沿革展。 (三)、根

12、据展厅容量及游客参观线路安排确定各展厅具体布展位置。参观流 线做到顺畅、连贯、易辨、不交叉、不逆流、不漏看,以顺时针方向参观流线, 走向科学、合理。 综合国内现有故居及纪念馆的常规展陈方式,我们发现目前各种展陈方式重复率 较高。对观众视觉直接冲击力逐渐减弱,观众兴趣的降低是各种名人故居及纪念 馆将要面临的一大课题。 为回避以上的问题, 以“全体验馆”的方式建设制作展 厅将是解决问题的方向。 全馆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序厅及图片史料展陈、 生活体验厅、 明清生活方式对现在的影响及结束语序厅 滨州杜氏官员在整个中国官员史中独具特色。滨州杜家始祖杜雄飞于明朝 洪武二年( 1369年)由河北枣强移民旧

13、滨州城内。约1500年左右,从第五代开 始,通过科举步入仕途,此后,历代延绵不绝。滨州杜家共考取12 名进士,在 滨州首屈一指。其中,清朝滨州共考取28 名进士,而杜氏一门就占9 名,“一 门 12 进士,父子五翰林”的杜家成为全国知名的家族。到 1931 年,滨州杜家实 掌一方事务,杜家统计的官员有188 人,其中在七品以上的91 人,文官知县以 上、武将千总(正六品)以上的官员39 人。难能可贵的是,所有这些地方首脑、 封疆大吏、内阁重臣,有的因为刚正不阿被贬官,有的因为政见不同被罢官,也 有的壮烈殉死, 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清廉,当官愿意为民办事, 留下了 许许多多的佳话。 其“为

14、官人数众多”而后“清廉为民”的特点在中国家族官员史上也绝无 仅有。那个特定时刻的特殊家族所体现的“家族教育”作为整个故居的灵魂,恰 如其分。 观众进入展览的总入口, 一座开创设计史先河的“家族科举概念纪念碑”以 无比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映入眼帘。主体雕塑设计形式秉承传统样式,同时结合装 置设计艺术, 做前所未有的创新整体形式是一座千秋传承的纪念碑,千钧巨 石力压而下。序厅之后,观众进入图片资料及实物场景陈列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 :杜受田第二单元 :杜氏家族第三单元 :中国感化科举及吏制史 观众在经过图片史料的阅读之后,对杜受田及杜氏家族有了初步的解,前因后果 以及深远的影响有了大轮廓的印

15、象。这为观众到进入故居全体验馆, 身临其境的 感受家族教育及中国科举及官员文化的全过程,作足了铺垫工作。 体验馆以整体场景化的设计理念。 空间分作分做“家族教育”和“人文历史”区 块。 生活部分: 1、明清生活起居饮食2、节日庆典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仲秋节 小年庆典仪式部分: 1、婚嫁娶媳妇 嫁女儿 拜天地 坐花轿2、其它庆典老人寿辰 小孩满月 生活部分以场景复原“生活起居起居饮食”作为开篇,春节“过大年”作为 最高潮重点场景, 辅助以中秋节等各个场景, 详细讲述鲁北明清的生活习俗。包括“私塾苦读”、 对楹联、猜谜语、毛笔书法、 古筝弹奏、围棋对、决经典诵读。 然后“菜园耕种”、 讲

16、述鲁北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同时选取“家训教子”及 “相夫”两场景,体现滨州杜氏家族的成其家学重要因素。 家族教育是整个家族生活不可或缺的因素,此部分空间以外围场景包围“四十八 训”的结束部分形式出现。 主场景家族教育。 观众从通过身临其境的返古家 居生活的体验场景中通过, 实现从生活走向生产的空间过渡,展览的作用溢于言 表。生活用品实物配合房舍院落场景的崭新展出方式,也能极大的激发观众对整 个展览的兴趣同时,引导观众融入到明清年代的画面。 文化教育的内涵无穷!“生活及家教”的场景,结合眼前前大量的腊像、服装。 表达出辉煌家族的诸多亮点 家族兴旺,人才辈出。 此部分空间狭小而展出内容相对繁多特点,在本馆的设计中问题突出。 结合场景、 树木造型加以回避的同时, 仍然不可避免的出现在观众通道之中。通过光学玻璃 技术制作图象说明板的方式, 有效利用各种现场器物的同时, 能起到即装饰器物 又附以功能的同时,不破坏整体大场景的视觉效果。 各场景之间的过渡部分, 采用防山石塑型的同时结合树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