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无向导无后援夏特古道痛并快乐着装B六人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32194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54 大小:37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路上---无向导无后援夏特古道痛并快乐着装B六人行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在路上---无向导无后援夏特古道痛并快乐着装B六人行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在路上---无向导无后援夏特古道痛并快乐着装B六人行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在路上---无向导无后援夏特古道痛并快乐着装B六人行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在路上---无向导无后援夏特古道痛并快乐着装B六人行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路上---无向导无后援夏特古道痛并快乐着装B六人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路上---无向导无后援夏特古道痛并快乐着装B六人行(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向导无后援夏特古道六人行1 在路上 - 无向导无后援夏特古道痛并快乐着装B六人行原帖链接: http:/ 元旦的贡噶行回来不久,沙漠向我提起希望我帮忙带队再走贡噶长线,当时就爽快的答应了。三月发了讨论帖,基本确定的是五月中旬出发。而我也为自己下一次的出行做计划。最初和星野的李于约定的是三月份去四川登二峰,没曾想三月我没空,四月他没空, 计划被一再拖延。最终决定把两个行程并到一起。都安排在五月份进行。这样对我来说至少也剩些路费,免得要掏两次的机票钱。当时和李于商量的时间是五月十日在成都会合,十一日休整一天,十二日出发去日隆(也就是四川地震那一天,而且也正是地震中心)。四月中旬沙漠又提出推迟到六

2、月初, 最终拍板确定的出发时间是六月二号。这样的话我整个五月份就都空了出来。于是决定改个长一点的行程,就这样又做了两个长线计划,第一是去云南走茶马古道,第二是去四川走稻城穿越到云南的泸沽湖,两个计划都是年初就在脑海中成型的。还有一个是到新疆走夏特古道。这是一次和李于聊天他提起的,但并未被加入我的近期计划中。最终夏特古道成为目的地,是源于一次偶然的电话联系,记得四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没事对着电脑发呆,突然就把李于的夏特古道和新疆的老朋友晨风联系了起来。晨风是我零六年新疆博格达穿越时同行的驴友, 当时我俩都还算新驴吧, 一路上走在一起, 两天艰苦的穿越使我们成为了患难朋友。 决定打个电话了解一下夏特

3、古道,电话中聊了一下各自的现状,也知道了当年带着我们博格达穿越的领队阿思的情况(他现在还在新疆当领队)。说着说着就提到了夏特,我们几乎是一拍即和,晨风说他可以请假和我们一起走夏特,到时候叫上阿思一起去,他比较了解情况。就这样夏特行在一个电话后正式拍板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夏特的情况:历史上,由于南北疆之间交通的不便利,夏特古道曾在军事、商务和民间交往等方面发挥过独特的作用。据历史学家考证, 木扎尔特达坂是唐代著名的弓月道的必经山口, 从南路的西安都护府到伊犁的弓月城,此山口是一条捷径的路线。至清代,伊犁成为新疆的军事中心,木扎尔特达坂重被启通,在木扎尔特山口附近驻有70 户人家,专门负责凿冰梯,

4、维修道路,当时官兵换防、商旅往来、多取此道。30 年代中期,芬兰探险家马达汉, 由新疆的阿克苏出发,路径夏特古道回国。在夏特古道哈达木孜大达坂和木扎尔尔特山口附近有许多刻在巨石上的维吾尔文字和三区革命军的徽记,记录了1945 年三区革命维吾尔军由此出击南疆阿克苏的军事行动。从上世纪中叶起, 由于沿天山南北公路交通状况的改善,险峻的夏特古道逐渐被废弃。80 年代末,人们认识到夏特古道在历史、人文、旅游、 生态、登山探险等方面的特殊价值,夏特古道也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人们对夏特古道的探险考察活动也由此拉开了序幕。1989 年 6 月至 8 月,新疆大自然旅行社接待了一支16 人的日本探险旅游团,共

5、同组成了“中日联合探险队”,采用南北接应的方式,穿越古道。相隔 12 年后, 2001 年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从昭苏的夏特温泉出发,企图再次穿越古道, 但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协会主席董务新在探险途中遇难。在夏特古道近代探险史上,仅此这两只探险队对这条驰名中外的公道进行过粗略的探险考察。古道上众多的历史遗无向导无后援夏特古道六人行2 迹,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还有待于人们去挖掘和探索。夏特古道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高危的一条著名古隘道,又称唐僧古道。 它翻越天山主脊上海拔 3600m的哈塔木孜达坂,横穿天山山脉, 贯穿新疆南北。 清代在木扎尔特冰川上设有70 户专门凿冰梯的人家,因而得名“沙图”

6、,夏特是沙图的转音,汉语意思为“阶梯”、“台阶”、“梯道”,因此夏特古道也有称“天阶之路”,也有称之为“夏塔”的。夏特,清代称沙图阿满台,位于昭苏西南部的汗腾格里山下,是伊犁至阿克苏的交通驿站。夏特古道北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昭苏县的夏特牧场,南至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破城子煤矿,它沟通天山南北, 全长 120 公里, 乃是伊犁通南疆的捷径,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的一条著名古隘道。 随着新疆南北疆公路的贯通,这条古道早已经无人问津,人们从南疆的温宿县到北疆的昭苏县要走近2000 公里漫长的交通线。定好计划后, 就是定时间了, 首先夏特行最好的季节是五月初到六月初,另一个时间段是九月中旬至十月中旬,因为

7、这时的天气不会太冷,达板上的雪不会太厚。另一方面天气又不会太热, 路上的几条冰河水不会太大。而我出发的时间正好是五月份。按我行四川贡噶行的出发时间是六月二号,而我估计夏特需要大约十天时间,因此我把去新疆的时间定在了五月二十号。所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最终这个计划和时间,令我和李于逃过了四川的大地震,(想起来真有些后怕,按原计划地震时我们应该正好在成都到日隆的大巴上,也就是正好在震中映秀。)但同时也为我们的夏特行埋下了一个不可预知的危险。这是后话了。我马上给李于打了电话,通报了行程和时间的安排,李于表示应该没问题,但还是要和他的老板确认一下。接下来就是确认交通工具了,首先排除了自驾,查了一

8、下火车时刻表,到乌鲁木齐没有直达的列车,而且行车时间太长,也别排除了。只能是飞机了,查了很多的网站,也直接问了本地的售票点,基本二十号前后的都是五五折,也就是要将近1800元。偶然打开春秋航空的网站,眼前一亮,发现春秋上月刚开通上海到乌鲁木齐的航班,最低票价 699 元,加上厦门到上海的最低票价199,再加上两程的机场建设费和燃油附加费也才 1198 元。算上在上海呆一天的吃住,也能省很多。而且正好顺便到上海会会老朋友,一举两得。 (大家别嫌俺这段写的罗嗦,主要是要提醒我行上想出门的驴友,出门前多了解一些出行方案,也许可以剩下不少的银子。)没有再犹豫,立马就把机票给定了。李于第二天和他老板谈妥

9、后,再定机票就比我的贵了一百块。一切搞定就等出门了。贡噶行前会时,提到了我的夏特古道计划,之后柄松和我联系希望能和我同行,对柄松的了解主要是去年戴云山之行,感觉他的体力和平衡感都还行,因此也没多考虑就答应了。十二号的四川大地震,震惊世界。 那天也正好是厦门奥运圣火传递,那天忙了一上午,回到公司已是下午两点多了,地震时正倒在沙发上睡觉,醒来时上了会网,看到新浪上说四川地震了, 也没太在意。 三点多时李于发了个短信给我,说他家乡地震了,我还回了他说离你家乡还有点距离,没事的。后面的事大家都清楚,天天的新闻报道,捐款、捐物、义卖,全民都动员了起来。十三号沙漠打电话给我,叫我去他店里坐坐。过去后讨论了

10、一下四川贡无向导无后援夏特古道六人行3 噶行的事, 决定取消行程。接着沙漠提出希望能跟我一起去新疆走夏特,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答应了。夏特行的人员就这样最终确认了下来,厦门的汉马、柄松、沙漠,上海的李于和乌鲁木其的阿思、晨风。行程和人员都定下来后, 我又多次与新疆的晨风和阿思联系, 确定穿越所需的装备。 最终确定的是由我们准备两副冰爪和一个GPS ,其他的由他们安排。正好我有一副BD的冰爪,而李于表示GPS他可以借到。 时间在一天天的忙碌中度过,很快出发的日子到了。二十号早上十点我们坐上了前往上海虹桥机场的飞机,记得前一天晚上李于打电话给我,问我飞机是否降落在浦东机场,我当时正在收拾我的登山包

11、,也没细想就回答说是(主要是因为我们这飞上海的飞机都是在虹桥机场起降的)。因此当我们走出机场时,和李于一联系,发现我们在虹桥机场,而他却在40 公里外的浦东机场等我们,本来李于是特意百忙中抽时间来接我们的, 因为我的一个小疏忽而导致这样的结果,在此向李于表示道歉。(其实主要是他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为了平息他那颗小心眼,只好这么说了。)二十号下午陪沙漠去买了双叫啥啥屁的徒步鞋,据说是意大利的名牌,而且是全手工打造。名牌就是好,看上去那叫一个屁啊!晚饭后,收到阿思一个短信:“明天大家就见面了,在我们出发前要做好两种思想准备,一种是去了,穿越不了,一种是前面我给晨风和你说的去不了就一第二条线路:乌苏

12、地界的乌拉斯台,这个地方目前没几个人去过,景色海拔都不次与夏特,但难度却小很多。从乌市来回四五天,具体去哪明天你们到了大家说了算。 十天前去夏特的商业队伍目前还没有消息,这段时间新疆的天气持续高温,夏特那边冰川化得很快,难度和风险加大了,所以大家要有思想准备。”看了短信心情有些沉重,一直以来我走的长线都很顺利,还没有出现过没走成的,真不希望这次出现例外。但一切以安全为主, 这是户外运动的第一原则,我的回复是:安全第一,大老远赶来目标就是要走夏特,但能走最好,走不了也不勉强,大家再定吧。21号早上一早沙漠就出去了,昨夜那双啥啥啥屁的手工户外鞋在沙漠的仔细端详下,被发现了几条刮痕。经过讨论一致通过

13、,一定要去讨个说法。临近中午沙漠才满头大汗的回来, 回来后得意的说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亲自出来接待了他,而且一再的跟他道歉,并换了一双全新的鞋给他。也算是为国争光了一把。下午两点的飞机飞乌市,在机场和李于会合,办登机手续发现四个登山包严重超重,特别是我和李于的包,都超过了四十斤。经过一阵磨, 最终以交一公斤的超重费42 元搞定。登机前给阿思和晨风都发了短信:我们晚上七点到乌市,安顿下来估计要到八点多了,如果太晚你们就别等我们先去吃饭吧。吃完饭我们再碰头开行前会。阿思是这样回信息的:下午八点多就到了,等你们过来安顿好,我和晨风到旅馆去找你们。看了阿思的短信我笑了,阿思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新疆八点多还是

14、烈日当空呢!新疆和北京有两小时的时差, 加上新疆的纬度比较高,记得零六年北疆自驾行原计划是要三十五天的, 最终只用了二十五天就回到厦门,主要就是因为新疆白天要比我们沿海多:三个嘛!一个没有,两个有!(估计大家都不明白这是啥意思,没关系当我听到这话的时候,无向导无后援夏特古道六人行4 也是一头雾水。晚点揭晓谜底。)出机场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火辣辣的太阳还当空照,气温估计得有三十三、四度。四个人四个登山包,把一部的士挤得满满当当的。的士直奔我们的目的地:麦田青年旅舍。结帐时的士费收了我们65 元,后来才知道遇到黑心司机了。其实地窝堡机场到麦田大约三十五块钱就能搞定。每次出门一定要去住青年旅舍,总

15、有种家的感觉,麦田也是如此:一进门墙上挂满了户外照片和各路驴友的留言,温馨而舒适的酒吧,提供免费的茶水。服务生亲切又热情的面孔欢迎我们的到来。唯一的意见来至于客房的价格,六人间每张床位五十元,有电视和卫生间。 八人间每张床位三十五元,没有卫生间。有点宰人的味道。但对于玩户外的朋友却又是值得的,在这里你可以交到朋友、约到同伴、了解户外讯息、购买车船票。决定就住六人间,可爱的婷婷给了我们209 房,进去后一阵激动,209 房正好是以夏特古道为主题的房间。这一路冥冥之中碰到好多的巧合,一路指引着我们前进。在下文还有祥诉。放下背包, 大家坐在麦田的小酒吧等晨风和阿思,正好麦田的老板和他两个户外的朋友也

16、在场,大家聊起了我们这次的目的地夏特古道。一听说我们要去夏特,而且没请向导,纷纷摇头,今年五月份新疆天气比往年同期要热很多,冰川融化很快,要过冰河的难度加大,很难通得过的,并不建议我们去。心中的不安隐隐加重。阿思和他的女朋友蚂蚁以及晨风在晚上十点时才到旅舍(天还很亮)。两年不见了,两年前和晨风一起走博格达时他才刚毕业,那种稚气未脱的感觉一眼就能看出来,再次见面感觉他明显的成熟了些,也比以前胖一点。阿思基本没变,和我的记忆基本保持一致,讲话还是非常的快, 嗓子还是有点沙哑,说的话还是只能听明白一半,爽直的个性也都没变。两年没见了,再次见面有点陌生的感觉,毕竟距离产生隔阂。大家互相介绍了后,就一起出去吃饭,第一餐饭就很不顺利,晨风带我们在街上转了半个多小时, 也没定下来吃啥。把李于饿得直跳脚。当然原因之一是我坚持想吃羊肉(零六年新疆行吃的羊肉令我无法忘怀)。最终还市阿思的女朋友蚂蚁提议到一家专门做烤羊肉的餐馆去吃。 当吃上久违的馕坑肉和拌面时,我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