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扶贫工作情况汇报.doc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3332003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扶贫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镇扶贫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镇扶贫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镇扶贫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镇扶贫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扶贫工作情况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扶贫工作情况汇报.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扶贫工作情况汇报镇扶贫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鹤浦镇党委、政府在市县扶贫办的大力关心与支持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契机,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认真抓好经济建设和扶贫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一、鹤浦概况及贫困现状1、鹤浦概况。鹤浦镇北濒石浦港与石浦镇相望,西隔蜊门港与高塘岛相对。辖区由宁波第一大岛南田岛及周围 40 个岛礁组成,面积 102 平方公里,其中南田本岛面积约 90 平方公里,下辖 34 个行政村和 4 个居委会,常住人口万,外来人口近 1 万。鹤浦镇海岛资源丰富,拥有公里海岸线,万亩浅海,2 万亩滩涂,万亩耕地

2、,万亩山林。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根据海岛实际,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海中心城镇”这一中心,积极实施“工业强镇、海洋兴镇、生态惠镇、商旅促镇”发展战略,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飞速发展,相继获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五好乡镇党委、市文明镇、市生态镇、市双拥模范镇、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市信息化示范乡镇等荣誉称号。2、贫困现状。我镇地处海岛,发展经济底子薄弱,农村贫困现状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贫困人群仍然庞大。XX 年全镇农民实际人均收入低于 4000 元的农户有 1006 户2038 人,其中低保户 404 户 610 人,五保户 39 户 39 人。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三大片:一片

3、分布在靠山的樊岙片,另两片分布在以百丈片、四都片为主的纯农业村。二是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低。部分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困难,如文山前、蟹厂、大百丈等贫困村,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始终徘徊在 5000 元。三是基础设施落后。最主要是出岛难,经三门口大桥至石浦需要 30 分钟,且道路难行,农副产品出运极不方便,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加之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我镇每年都要遭受强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袭击,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条件艰苦。二、特色产业1、船舶工业。鹤浦现有大小船舶企业 13 家,其中规模以上船舶企业 4 家。XX 年至 XX 年,鹤浦镇从本地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出发,根据市场需求,建成象山县首个临港型船舶

4、工业基地,实现我镇船舶工业第一步跨越。XX 年,镇党委、政府为彻底解决我镇船舶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投资 6 亿元启用万寿塘 1300 亩土地建设船舶基地二期工程,使我镇船舶企业实现国际标准化造船模式,全镇船舶企业的年生产能力也由原来的 53 万载重吨提高到 105 万载重吨,可新增产值约 15 亿元,实现我镇船舶工业第二步跨越。XX年,我镇船舶修造业实现产值 17 亿元,约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 70%以上,骨干支撑作用日益明显,造船能力也大大提升,振宇接到 8 艘德国万吨级多用途船只订单,东红承造的万吨级多用途船于 XX 年 5 月顺利开工使得我镇造船技术水平在全县率先达到“5 万吨级”水平。2

5、、海洋捕捞。鹤浦镇是宁波市第二渔业大镇,渔业人口近 1 万,拥有大小渔船 610 余艘(其中 250 马力以上钢质渔船 393 艘,渔船钢质化程度达到 92%) ,总吨位 54991吨,总功率 110165 千瓦, XX 年实现捕捞产量约 11 万吨,渔业产值亿元。近年来,由于底层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我镇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养护和合理利用近海渔业资源,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加快发展养殖业,水产品深加工及配套服务产业,努力增加渔民收入,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3、水产养殖。我镇共有海淡水养殖面积 27470 亩,主要产品包括紫菜、梭子蟹、文蛤、对虾、蛏子等,XX 年总产量达到 76

6、50 吨,实现产值 6900 万元,位居宁波市前列。境内拥有省级现代化海水养殖示范园区和省内规模最大的紫菜加工育苗中心,其中紫菜年产量 500 吨,产值 XX 万元,被誉为“浙江省紫菜之乡” ;梭子蟹年产值达 8000 多万元;脱脂大黄鱼、南田泥螺、鹤浦带丝等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其中脱脂大黄鱼等产品还获得省优质农产品的称号。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水产加工业的发展,现有宁波金宏水产、象山海鲜王、元虎等水产加工龙头企业 5 家,拥有省著名商标 6 个,名牌产品 7 个。4、林特产业。全镇枇杷种植面积达万余亩,其中樊岙枇杷种植面积 8000 余亩,并被评为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省级绿色农产品;“象山红”柑橘

7、种植逾万余亩,落实柑橘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 5500 亩;建成 500 亩南方早熟梨棚架栽培基地和 100 亩海岛东魁杨梅优质栽培示范园。为加强技术、营销指导,XX 年组建了南田岛果蔬开发有限公司,并充实了枇杷、柑橘产销协会力量,鹤浦镇以牛头山枇杷公司、象山海鲜王有限公司为龙头,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三、近年来主要发展情况近年来,我镇根据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条件,积极推动扶贫工作,通过项目实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XX年,全镇预计实现社会生产总值 53 亿元,比上年增长%;财政收入 2600 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比上年增长32%;农渔民人均纯收入达 8200 元,比上

8、年增长 6%。近年来,鹤浦镇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海中心城镇”这一目标,牢固确立 “工业强镇、海洋兴镇、生态惠镇、商旅促镇”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壮大以船舶修造业为主的临港产业经济,不断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镇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加快发展临港工业。坚持扶优育强原则,培育现有优势企业和产品,重点扶持东红、博大、振宇、振鹤等造船企业,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东红公司组建企业集团,以骨干企业的发展带动产业整体升级;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投资 6 亿元建设船舶基地二期工程,推进东红、博大等船企信息化建设、流程再造等技术改造,实现企业质的提升;在加快船舶制造业的同时,扶植发展盛

9、泓、金宝达、伟松等船配企业,同时引进专业从事生产机械、铸造、配件等船舶上下游产品的企业,打造专业化船舶配套企业生产基地,实现船舶制造业与配套产业集群式发展;鼓励企业及个人发展修船、拆船等相关产业,充分发挥环石浦港港口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进一步加强修船技术的研究,提高大型船舶、特种船舶、海洋工程装备修理和改装能力,以永洁船厂为试点支持造船企业利用现有船坞设施和技术装备,开展修船业务,实行修造并举。二是推进重点工程建设。近年来,我镇先后启动了船舶基地二期、黄金坦水库、盘基公路、110kv 变电所、中心卫生院和中心幼儿园等多项重点工程。其中船舶基地二期、黄金坦水库、盘基公路已基本完工;国家一级渔港也

10、于 XX年初完成工程招投标并进入全面施工阶段,目前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 60%,预计年底主体工程将基本建成;旨在解决企业发展用电难的 110kv 变电所工程于去年年底已经启动,目前正在加紧施工中;中心卫生院和中心幼儿园两个工程已经完成政策处理,工程报批工作即将完成,今年下半年可进入全面施工阶段,预计明年可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是加快城镇化建设。鹤浦工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繁荣了消费市场,直接带动了宾馆、餐饮、商品零售、休闲娱乐等服务业的发展,鹤浦镇的个体工商户数从 XX 年的 260 余户发展到 XX 年的 460 余户,从业人数超过 XX 人,有效促进了人口、资金、物流等要素向中心城镇集

11、聚。我镇抓住有利时机,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先后完成了商贸区一期和二期、市民休闲广场、船舶工业基地一期和二期、盘基码头和南田路改造等重大项目及一大批市政工程建设,总投资近 10 亿元。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实行“四定”管理模式,保证城区整洁、有序,镇中心商业街鹤西路获得“宁波市乡镇街容卫生达标路”荣誉称号。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建成区面积从 XX 年的 139 平方公里增加到 XX 年的平方公里,镇建成区人口超过 2 万人。四是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以务实为民为本,切实抓好以教育、卫生、扶贫等为重点的各项民生保障工作,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投资 485 万元在鹤浦小学建成全县农村学校首个塑胶运

12、动场,投资 170 万元对中学和幼儿园部分教学设施修缮,投资 1200 万元建设中心幼儿园,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出台海岛教师奖励办法 ,每年投入近 50 万元对教师进行奖励;加大卫生事业投入,抓好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投资 1500 万元建设中心卫生院;设立海岛生育关怀基金,募集基金 270 万元;加大民生保障事业投入,每年改造农户危房 100 户,投资 230 万元完成敬老院改造,投资 150 万元建设外来民工公寓楼;深入实施扶贫帮困工程,以扶贫项目实施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大力开展农渔民技能培训,促进农渔民转产转业,我镇贫困户由 XX 年的 2035 户减少到 XX 年的1

13、547 户,减少 24%。四、主要扶贫举措及成效1、主要成效近三年来,我镇共向贫困村投入扶贫资金万元,其中改善村内道路投入万元,修建机耕路投入万元,河道拓宽投入 150 万元,村企联合建造厂房和外来民工公寓楼投入万元,补助困难学生 226 人发放补助金万元。积极改造农户危房 407 户,帮助 92 户贫困家庭解决就业问题。大力推进枇杷柑橘等特色农业、海水围塘养殖、村企联合等项目,促进壮大集体经济。据统计,XX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在 20万元以上的村有 2 各,占 6%;10-20 万元的有 9 个,占26%; 5-10 万元的有 11 个,占 32%; 5 万元以下的村有12 个,占 35%。

14、全镇贫困户由 XX 年的 2035 户减少到 XX 年初的 1546 户,减少 24%。在市级挂联单位的关心支持下,6 个结对村按照发展规划,着力做好扶持项目,共完成 16个项目,市级挂联单位到位资金 200 余万元,帮助 6 村建设村内道路 8300 米,机耕路 3600 米,农民会所和自然村办公楼 3 座,宗建设面积 930 平方米,村内河道砌坎 1000米。2、主要工作一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渔民转产转业。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镇根据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条件,大力发展船舶工业,打造以船舶基地为主要特色的工业园区,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加快农渔民转产转业。XX 年

15、,船舶工业实现产值约 17 亿元,为鹤浦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船舶工业的发展也为本地农民提供了约 6500 个就业岗位,带动了宾馆、餐饮、商品零售、休闲娱乐等服务业的发展,从业人数达到约 XX 人,切实解决了鹤浦富余劳动力转岗就业问题。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经过多年实践,我们认为,发展高效精品农业是促进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认真调查分析了各年的产销行情,引导贫困村和经济薄弱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和海水养殖等产业。XX 年,我镇枇杷、柑桔种植面积达 16700 亩,销售枇杷 XX 吨,实现产值 1500 万元,从事枇杷生

16、产的农户平均增收 1 万元;紫菜、贝类、藻类、鱼蟹及海珍品养殖规模逐年扩大,通过海水围塘的调改承包,增加了樊岙、高坎头、牧童岙等村集体经济收入 35 万元。同时,大力扶持了农产品和水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行农户与公司订单合作,确保销售渠道,从而解决了农民种植和养殖产出品的销售问题。 来源:三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鹤浦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 34 个行政村,依托海岛资源,深掘各村优势,通过“靠海吃海” 、 “靠山吃山” 、 “筑巢引凤”等途径,有力推动集体经济再上台阶。我镇组织红卫塘沿线 12 个村对红卫塘水产养殖塘实施公开招标,最后以每亩 1377 元的承包费中标,使发包收入一下翻了 5 倍。此外,后龙头村建成旧船修理场、网场,每年增收约 8 万元;金七门因地制宜,建成紫菜、虾皮加工厂,每年收益约 2 万元;马小坦村拟建八排门渔家乐项目,将传统产业进行延伸和提升;牧童岙村近 700 亩山林实现承包,其中门前山山坡 150 亩东魁杨梅基地,承包款为万元每年;猫头山、洞头岭等地势较高的 400 亩山坡地,承包款约万元每年。今年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