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人民政府镇长述职报告.doc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3331578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人民政府镇长述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镇人民政府镇长述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镇人民政府镇长述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镇人民政府镇长述职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镇人民政府镇长述职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人民政府镇长述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人民政府镇长述职报告.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人民政府镇长述职报告镇人民政府镇长述职报告尊敬的各位代表: 我于二 oo 二年初在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太和镇人民政府镇长至今已有三个年头。三年来,在镇党委的领导和在镇人大主席团以及各位代表的监督支持下,我和全镇干部群众一道,共同克服了来自各方面的困难,经历了各种考验,圆满完成了各年的工作目标。借此机会,我谨向各位代表和全镇人民致以衷心的感谢!向和我一起共同奋斗的全镇各级干部、群众致以衷心的感谢! 按镇党委、政府的分工,我的主要任务是:主持镇政府全面工作,主管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及农田基本建设工作;主管财税、商贸、城市建设与管理;民营经济;企业产权改革、社会治安综合治

2、理、安全生产、新村建设工作。三年来,我和我的同志们一道,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迎难而上,大胆改革,开拓创新,维护了全镇的社会稳定,推进了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下面我将三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向各位代表作个简要汇报。 一、坚持改革和创新,增强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1、抓农村税费改革,严格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二 oo 二年以来,按照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关于抓好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的要求,在农村广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方针,严格执行农民负担政策,圆满完成了全镇的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各项要求,使全镇农民人均负担逐年大幅减轻。

3、退耕还林政策、粮食直补政策、中小学收费政策也在全镇范围内得到了全面落实,杜绝了因农民负担政策执行偏差而引发的农民信访、上访。 2、抓城乡集体企业产权改革,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三年来,先后顺利完成了富士电机有限公司中方集体产权整体转让给个人、虹桥公司集体产权退出、城北建北公司、城南建安公司整体转让给个人的改革。顺利完成了纸箱厂、综合厂、油漆厂、云锦丝绢厂、云锦被服厂、云锦橡胶厂、美鑫机砖一、二、三厂等企业的破产清算工作。顺利完成了射洪钢厂、美鑫建安公司进入法定破产程序的工作,并妥善处理了转制过程中的职工遣散安置等相关问题。对暂还无条件破产转制的城北机械厂、卫生纸厂、花岗岩加工厂等企业实施租赁经营

4、,到目前为止,全镇除苎麻纺织厂因县规划由教育园区收购暂未改制外,已没有集体经营企业,基本上实现了 100%转制的目标。 在抓企业产权改革的同时,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千方百计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除每年对纳税好、发展快的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进行表彰外,还先后在富士电机公司、隆鑫机电公司、宏达家鑫、纺织配件厂等民营企业中建立了党组织。三年来,全镇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不断壮大。到目前为止,全镇已有个体工商户 15000 余户,民营企业 197 家。 3、抓乡镇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精简了镇处两级机关人员。XX 年,按照县委、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们认真进行乡镇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通过改

5、革,全镇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人员减少 23 人,镇经委自收自支性质的 7 名事业人员,通过镇上多方协调,经请示县上同意将他们参照全县乡镇事业机构人员的改革政策一道进行改革。这既为财政减轻了压力,又把改革的人员纳入了社会保障,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4、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开展村组改革和社区建设。XX年 11 月,我镇在城南开发合村并组试点,XX 年 1 月,在何家桥、机房街、青家堰三个情况不同的村、居委开展社区建设试点,为全县乃至全市村组改革和县城社区建设探索了经验。XX 年 7 月,村组改革和社区建设同步在全镇展开,8 月份两项改革顺利结束。全镇 28 个行政、18 个城市居民委员会调整合并为 2

6、0 个农业行政村、10 个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并成立了平安、紫云、子昂三个街道办事处。 通过两项改革,精简了村、居委机构和人员,实现了村、居委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基层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和政府运营成本。特别是社区居委的建立,消灭了过去长期难以解决的农村、城镇、机关“三不管”死角区域,使城市卫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社会管理工作有效地覆盖到了县城的每一个角落。有效的解决了下岗失业、破产改制职工脱离企业和单位后“无人管、无家归”的问题,也为进城务工、经商、置业的农民在城市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 5、抓卫生事业改革和城区校点布局调整。三年来,先后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了

7、城南肿瘤医院的改制、武安农村医疗保健试点、农村医疗救助试点。今年又在何家桥社区进行医疗卫生保健工作进社区试点,为该社区 1300 余名居民进行健康体验,建立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新途径。与此同时,每年都坚持抓好儿童“计划免疫”和麻疹、风疹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坚持对全镇村卫生室的私人办医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医德医风教育。今年完成了 89 名乡村医生资格报名考试,发证和 324 名“健康快车”白内障患者的初筛和 74 名患者的复筛治疗工作。 为促进全镇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对城区校点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先后促成太和二小收购水泵厂,太和中学收购综合厂,以改善办学条件。促成

8、三小并入一小,二中并入一中,银华小学并入七小,协调解决了一中与团结小学合并以及周边农户的拆迁。对紫云、平安、武安村级学校进行了合理归并,从整体上盘活了教育存量资源,改善了我镇教育发展条件。 二、坚持科技兴镇,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增强了城乡经济发展的后劲。 三年来,始终坚持科技兴镇、科技兴村不动摇,不断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三年中,先后共办科技培训班 48 期,培训 6500余人次。其中:蔬菜 12 期,1800 人次;养猪 8 期,700 人次;农技培训 15 期,1500 人次;果树培训 8 期,1200 人次;蚕桑技术培训 5 期,300 余

9、人次。推广优良品种 40 余个。其中:蔬菜 21 个品种,粮油 5 个品种,猪 2 个品种,禽 3 个品种,水果 8 个品种。先后组织 2480 余人次参加劳务输出和再就业技能培训。使全镇青壮年劳动力都有了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规划实施了王爷庙至南井沟、凉帽山至白莲山至白马庙、大堰至金鱼垭三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同时还在这三片基地上培养了种植示范点。同时利用退耕还林和川中项目,加强果树技术管理,引进名优品种,建成了大堰、磨嘴等 12 个村为重点的 3500 亩优质水果基地。依托县粮油集团签订了定单农业合同。优质粮油基地已达 5000 余亩。瞄准城乡消费时尚,大力发展花卉产业,

10、经过扶持大户、典型示范,现已拥有名优花卉基地 300 余亩,大户 20 户。利用龙泉山、凉帽山、老鸦山、长岭岗环绕县城的城郊区位优势,建立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现已有遍布城郊、风格各异的农家乐 50 余家。在畜禽养殖上,狠抓畜禽养殖科技示范基地的发展,提出了 35 万头优质肉猪工程,实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抓郑大兴、高秀琼、田明友等大户培养、扶持,目前全镇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 60%以上。 按上级全面实施小康示范建设的要求,开展了以王爷庙村为重点的新村示范建设和磨嘴村为重点的小康村示范建设。目前,王爷庙村一社、磨嘴村十一社的通户道路已全部硬化,农房按风貌工程要求进行外观

11、粉刷,室内进行改厕、改厨,家家户户打沼气、安电话,在农村也可以享受城里人的生活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农房建设模式和农村生活方式。它必将对全镇农村面貌的改变和农民思想观念的改变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基础建设方面。三年来,分别对王爷庙村的前锋渠水系进行了整治,对凉帽山、白莲山一线的文云支渠在整治的基础上,新开渠系 3 公里,太空村、凉帽山村、白莲山村、峨岭村的土地复垦整理项目,已经省市验收合格,增加耕地面积 100 余亩,XX 年镇域经济总产值实现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 3200 元。 三、一手抓城市管理和城乡道路建设,一手抓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为人民安居乐业创造条件 加强

12、城市管理,整治城市脏乱差、美化环境,创建文明卫生县城,历来是县镇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为搞好城市创卫工作,三年来,全镇各级干部群众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整治外部环境方面,我们成立了市容市貌监督员队伍,100 名专职市容市貌监督员,常年全天候对城区主要街道进行督促检查,400 余名“4050”人员参加社区内的义务卫生监督,集中整治脏乱死角,使城区市容卫生得到了有效控制。先后对影响市容市貌的迎春路市尝东门市尝机房街市尝北大路市场进行了搬迁。为加强创卫工作责任意识,三年来,分别组织与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和辖区机关单位签订了“共驻共建”责任书和“门前三包”责任书,与门堂店主签订了“门

13、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书,逐步建立了卫生管理责任制度。坚持对城区进行卫生评分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XX 年 10 月,省级文明卫生县城验收一次成功,实现了全县人民十年的期盼。 太和镇地处县城,城市的不断发展,城郊各村社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不断增加。为解决失地农民的困难,今年初我们组织专门力量,配合县相关部门对全镇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调查,协调民政、公安等部门加速办理农转非手续,同时分别在团结社区、青家堰社区、何家桥社区、凉帽山村、黄磉浩村的个别社进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试点,试点中的 6 个社 506户、1360 人中已有 178 人参加社保,

14、108 人纳入低保,目前被征用土地的城郊各村、社区的失地农民的农转非、养老保险和低保工作正在分期分批进行。对农村中无房户的安生工程,对城市中无房户的安居工程,也在镇域范围内得到全面实施。武安敬老院经过改造,已获得市级模范敬老院称号。 三年来,我们协调城建、交通等部门,先后建成了龙泉山、凉帽山上山水泥公路,龙泉山凉帽山风景区已获得县上命名。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了涪江三桥引道工程、太和大道北延工程、防洪堤工程、洪桥路改造、平安路改造、富强路改造、德胜街、国税巷等旧城街造改造,利用城市改造拆除下来的旧水泥块、废旧预制板,在磨嘴村和王爷庙村铺设通社入户道路 4000 余米。 四、沉着应对“非典”等突发事件

15、,千方百计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XX 年, “非典”期间,太和镇作为县城地区,是“非典”防治的重点,我本人作为太和镇地区“非典”防治指挥中心的指挥长,同全镇干部群众不辞辛劳,不顾风险,严防死守,保证了全镇无一例“非典”和疑似病例发生。镇党委被省委评为“非典”防治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XX年春天的猪牛疫病防治,组织全镇干部坚持轮流值班,及时、有效地扑灭了疫情,防止了疫情的扩散。今年初的禽流感,全镇提前安排,抢先预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体现了我镇应对重大灾害性事件的能力,经受住了考验。 三年来,坚持安全生产常抓不懈,除重大节日进行例行安全检查外,还根据季节情况适时对全镇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预防、洪灾预

16、防等进行安排布置,无论何时洪灾、火警发生,全镇各级干部都能在最快的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扑救,组织善后工作,有效地保护了全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坚持民主管理,依法治镇,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种纠纷矛盾,维护了县人城地区的稳定。 搞好“四五”普法是依法治镇、民主管镇的前提,镇政府制订了“四五”普法学习规划,认真组织开展学法、守法、用法活动。到目前为止,先后组织学习了宪法 、 行政许可法 、 科学技术普及条例 、 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重点抓干部和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 在民主管理方面,坚持镇务公开、村务公开、居务公开,对反映出的各级干部违纪事件,党委、政府和镇纪委都及时进行处理,同时鼓励农民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反映出的各种纠纷矛盾及时调查,特别是重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纠纷矛盾,只要镇政府能解决的都及时进行解决, 不能解决的及时向县委、县府反映,确保了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年来,为有效维护县城地区的稳定,配合县维稳办等相关部门对军队转业干部,川林协会退休工人上访,及时组织各级干部开展疏导教育工作。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