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学概论(1)总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28660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料学概论(1)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史料学概论(1)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史料学概论(1)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史料学概论(1)总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史料学概论(1)总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史料学概论(1)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料学概论(1)总论(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讲史料学概论一、 史料学的概念研究史料的源流、 价值和运用方法, 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 马克思主义史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吸取相关的考古学、古文字学、版本学、金石学、档案学等学科的方法及其成果,通过搜集、考订、校勘和编纂,以辨明史料的真伪、谬误、源流、价值和形成时间的一门学问。二、史料学的内涵(一)史料学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编写史书, 没有翔实的史料, 就没有办法进行。但史料仅仅是历史的片段记录,不论是过去遗留下来的实物, 还是过去保存下来的文书, 都属于史料的范围。我们可以从前人遗留下来的史料中,获得历史的消息, 或是体会出当时的历史情况,如果我们搜集了很多的史料, 并对其加以综

2、合、 分析、判断,找出它的意义,确定它在完整的历史过程中的地位,那么这个工作就进入到了史料学的范围。史料学在历史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东汉时期的经学家和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对“史”的解释是这样的:“史,记事者也。”中国古代史官的任务就是记事实, 史书也就是记事实的书。 过去的事实即为史实, 记载当时的实际所发生的事实, 也就是史料,所以我们研究历史, 就必须详尽地占有史料。史料不具备,就无法进行研究工作,离开史料所讲的历史,那是,不是信史。所以在历史研究中史料占有重要的地位。史料学与历史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是也有区别。 历史学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详细地占有资料

3、, 并且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作出科学的结论,以阐明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而提高人们的认识,丰富人们的思想。而史料学的任务是在历史唯主义的指导下,对史料进行搜集、整理、校勘和考订工作,从而为历史研究提供丰富、可靠的史料,可以说,史料学是历史学的基础,是历史学的起步工作,但它并不等于历史学,更不能代替历史学。(二)史料学的发展情况史料学在我国古代社会就已经出现了。史料学是为历史研究服务的, 换句话说,古代历史学的发展,促成了以史料为研究对象的史料学的产生。最初,人们研究历史,要做到言之有据,没有臆说,就必须在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订等方面花功夫, 因此也就出现了史料学。 历史学家认为, 我国史料

4、学最早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孔子就整理过诗、书,编写了春秋。汉唐以后,史书越来越多, 史料也就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许多史家都是亲自从事史料2 的搜集、整理和鉴别工作,有的甚至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特别是到了清朝,考据之风盛行, 其原因一是由于清朝政府对文化方面的严格控制;第二是当时的一些学者很不满意宋明以来学者专谈“义理”之学的学风,基于以上原因,他们将精力放在考订古籍上。 清朝的学者, 即所谓乾嘉学派, 在鉴别史料, 考订史事,校勘史籍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尽管后期乾嘉学派有的人走到了极端,只是对一些细小的事情进行反复考证,对史学研究产生了不很好的影响,但清代的这些学者对史料的考订、

5、校勘方面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 他们的功夫也仅仅限于史料方面。我们研究历史的基础就是大量地搜集史料,这些史料包括文字的和非文字的,直接的和间接的,正面的和反面的,甚至于一些的史料都要搜集,然后再对之加以鉴别、整理,搞清历史事实的真相。(三)史料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史料学虽然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但是在不同时代,人们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在阶级社会里, 史料是一定的社会环境, 一定的阶级活动的产物, 它是带有阶级性的。封建时代的史家, 不能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去处理史料,他们从维护统治者利益出发,有时不惜歪曲、篡改、甚至捏造史料,这样的史料学就不是真正的科学。举例来说,司马光编的 资治通鉴 ,从书名便可看出是为

6、统治者借鉴的,专门讲治、乱、兴、衰的历史,从这样一个目的出发,他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采用,是不可能客观和全面的。近代以来,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常常以史料的工作来代替史学的研究,他们宣扬的观点是“史料学即历史学”,从这样一个观点出发,他们往往就陷入了一些很繁琐的、 甚至是毫无意义的考证上面去。例如三十年代, 一些历史学家曾就明成祖的母亲究竟是谁这一历史问题展开了讨论,且持续了五年之久。我认为,象类似这样的事情, 将它当作一个历史问题搞搞清楚也未尝不可,但这样的问题在历史上,哪怕是在明史上也是一个很细小的问题,是不值得历史学界的那么多学者花费那么多精力去讨论的。梁启超曾写过一本在学术界很有影响的书历

7、史研究法 ,也是一部史料学的名著。 他在书中所宣扬的是主观主义的历史方法论,认为历史研究法就是史料研究法, 照此观点研究历史, 最多只能把一个个历史事实弄清楚,而没有办法把握各个历史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史料学真正成为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兴起以后,即“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史料学就是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的方法来搜集史料,运用史料,特别是要用阶级分析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去审查史料,并对各种史料做出科学的判断。新中国的历史研究工作,对我们挑出了更大的挑战。我们研究历史不仅应当以考订史料为基础, 历史研究还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 阐明历史发展规律,3 总结历

8、史经验,给人们以教益。但是,也只有根据事实,才能把历史的规律,历史的经验阐述得清楚, 这样的历史书才有说服力, 才能受到人们的欢迎, 为人们所接受。历史学的科学性就在于它是根据事实,因此史料是否丰富,是否可信,就成了我们评判历史著作质量之好坏、品位之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般我们评判一本历史著作有三个标准: 观点是否正确, 有否学术上见解; 史料是否丰富、可靠、可信;逻辑结构是否严密,文字表达是否流畅妥贴。所以,史料是评判一本历史书很重要的标准之一,对于从事历史研究的工作者, 从事史书编写的工作者来说,学会搜集、鉴别、整理和正确使用史料是重要的基本功。(四)史料学的分类史料学有两类: 一类是史

9、料学通论, 它是专门讨论怎样搜集、 鉴别和运用史料的一般规律; 另外一类是具体的史料学, 是专门研究某一历史时期, 或是某一史学领域史料的来源、价值和利用。史料是历史事实的记载和表示历史事实的实物,不管是历史事实的文字记载,还是展示历史事实的实物, 都是前人遗留下来的, 现在已成了史料的两大类。除此之外,还有两种史料:一种叫口碑史料,通俗地说叫做活史料,这种史料是当事人的亲身经历或是耳闻目睹的事情,这种史料可以补充文献或是书刊的不足。这种以口相传的史料, 经过一段时间, 由文字记载下来也就变成了文字史料。另外一种是近代以来才出现的形象记录史料,也称电化史料, 它包括历史照片、影片、幻灯片、录像

10、、录音带等等,这种史料实际上也可列入实物的史料里面。因此,史料的分类,还是只有文字史料和实物史料两大类。所谓实物史料是指各种遗址、遗迹和文物,如武器、钱钞、明器、服装、刑具等等,这对我们研究历史是很有用的,通过对这些实物, 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一些历史情况。实物史料的价值与对它的释读有很大的关联。某个墓葬被发现,是否有现代考古技术的参与,与其能提供史料的程度有直接的联系。一件遗物,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 那它仅仅是单纯的历史物品, 但如果有它附着于历史进程的记录和说明, 那它的史料价值就不同于其他同类物品;如果以现代科学技术对之进行分析(如热释光、碳14) ,那它还能提供更多、更广泛的史料。例如,

11、对马王堆女尸的现代医学分析,发现了当时有吸血虫病的证据以及她死亡的原因,如果没有现代医学技术, 女尸在这方面的史料涵义是无法解读的。实物史料中还包括一个特殊的门类, 即以动态留存下来的史料, 例如辗转流传到现在的某些古代生产、生活技术,它们没有固定的实物形态,但又确实活动在社会生活之中。这种特殊的“实物”史料, 有点类似于日本人所谓的“无形文化财”,或者称之为“活化石”。如果不注意及时保留, 它们将随着社会的日益现代化而迅速消失。但是我们编写历史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是文字史料。文字史料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政府机关、 工矿企业、党派社团和一些重要人物的档案、文件、帐册、4 函电、信札、日记、笔记

12、、文集、族谱、家谱以及图书、期刊、布告、传单、标语、诗文、铭文等等。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几种:1、档案。它是政府机关、军队、党派、社团、学校、工矿企业和某一些人物在各种社会活动当中形成的、 未经公布的一些资料, 它是一个单位的工作活动的历史记录,或是反映一个人在某一历史时期或一生中的思想和活动。中国最早的档案是殷商的甲骨文档案,但使用档案这个名词却是在清朝初年。从古至今, 档案和编史修志就有着密不可分割的联系。最早的档案就是由史官记录的,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即是。孔子是利用档案修史的先驱,他毕生大多在从事文化典籍的搜集、 整理和教育工作。中国早期的史书,如 史记、汉书等,也都是大量利用档

13、案材料写出来的,如果没有档案资料,就不会有二十四史。因此,历史学家都对档案非常重视。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 在各种史料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编修史志的第一手资料。 它最能反映事实, 很少信口开河, 但也不能绝对地认为档案是历史的完全真实的记录,因此,要以分析的态度去正确看待档案。2、报刊。报纸是以刊登国内外的新闻、各种评论为主要内容的定期出版物,期刊是以刊登文章为主的定期的出版物,它们的利用价值仅次于档案。报刊的史料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有相当一部分的报刊是政府、政党、政派、社团的机关刊物,它们都要通过报刊来传播他们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来宣传他们自己的政策主张;报刊发布消息快,所

14、以它所发表的报道离事件发生的时间相隔不远,报道就比较准确, 可以校正其它史料的差错; 报刊刊载的内容比较广泛, 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 各个阶层, 还有对当时某些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专题报道等等。 因此,报刊杂志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状况、历史事件和一些人物活动, 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历史资料。但是,报刊的史料价值也有它的局限性, 这反映在报刊, 特别是报纸都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它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说话的,或是为一定的党派所左右,所以,为了某种政治需要它可以说假话,颠倒是非,制造假消息等;也有的记者为了抢新闻,未了解全部事实真象就写报道,或是将道听途说的东西写出来。3、回忆录。它是当事人对往事的追忆。

15、 回忆录是保存史料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过去历史见证人的回忆, 是属于第一手资料的, 它可以补充文献资料上所没有、甚至是不能反映的一些历史情况。回忆录所写的人和事应当是真人真事,但表现在内容也有不真实的一面。这有很多原因,例如作者记忆不清、感情用事、受环境制约等等。还有一些代笔的作者历史知识太差,写作态度又不认真。更严重的,有的人为了个人的名利,冒充当事人假造。因此,参考回忆录一定要去伪存真。5 4、政府公报。它是政府机关刊布国家法令、方针、政策、宣言、声明、施政计划、人事任免等的文件汇集, 是一种定期的出版物。 它是研究当时当权阶级和执政当局的方针政策、 内政外交等各方面情况的重要依据。虽然这

16、些材料出自于统治阶级,有一定的片面性、欺骗性,但其史料价值仍然是不可忽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研究统治阶级的一种基本史料。就上海来说,1927年以后上海市政府是出过政府公告的, 过去隶属江苏省的现上海某些郊县当时也有江苏省政府公报可查。这跟我们编写地方志是有关系的。5、年鉴。它是某一机构汇集一年里社会各个方面,或是一个部门的各种事实和统计资料, 编辑成册, 供研究历史或研究某些问题使用的出版物。年鉴可以分成三种:综合性年鉴、地方性年鉴和部门年鉴。简单地讲,年鉴的特点就是记述事实和搜集统计资料。 年鉴中含有大量的历史资料,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来研究、了解当时社会各个领域的变化,所以,年鉴的史料价值是比较高的。解放以前,主要是三十年代,上海出过几本年鉴。6、人物研究资料。历史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 而任何历史现象、 历史事件都离不开人的活动。要研究历史人物,就需要获得与这个人有关的大量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文字的、口碑的和实物的。文字资料主要有:文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