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教案_古今词义异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26478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教案_古今词义异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代汉语教案_古今词义异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代汉语教案_古今词义异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代汉语教案_古今词义异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代汉语教案_古今词义异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教案_古今词义异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教案_古今词义异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二、古今词义的发展和变化(一)古今词义的发展和变化大致可以分以下四个方面。1词义的扩大江、河都属于这样的类型,意义范围扩大。皮: 说文 “,剥取兽革者谓之皮。 ”革: 说文兽皮治去其毛, 革更之象古文之形。 “皮是剥皮,引申为兽皮,带毛,去毛称之革。” “皮之不存, 毛之将焉附” 左传 公羊传 宣十三年 “皮不蠹”注: “皮,裘也。 ” 这里皮是经过加土制作的裘皮衣服,但也带毛。 周礼天官掌皮 “掌秩欠皮,冬革。 ”至于人的皮,古代称“肤” 。 诗经卫风硕人 “肤如凝脂”, 商君书算地 “衣不暖肤”,是不能改成 “皮”字,现在“皮”表达的意义范围扩大,去毛也称作“皮” “皮鞋” “皮夹克”

2、 “皮带” 。而人的肤也称作皮,如“植皮”“手擦破了点皮”。醒说文“醒,醉解也。”以字的结构上分析,它同醉都从“酉”,酒坛状,从“酉”的字都与酒有关。楚辞渔父 “世人皆醉我独醒。” 左传僖二十三年“ (齐)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到了唐代,醒的词义就扩大,睡眠状态结束也称作“醒”“朝曦入 牖来,鸟唤昏不醒, ” (韩愈诗)“鸡声催欲曙,蟾景照初醒” (元稹诗)脸,是后起字, ( 说文中无),中古广泛使用韵会“脸,目下颊上也。”可见“脸”仅仅指的是颧骨部分。温庭筠菩萨蛮 “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晏殊破阵子: “笑从双脸生”“脸”是妇女擦胭脂的地方,所以,诗词中常有“红脸” “桃脸

3、” “胭脂脸” “红脸桃花色”(陈后主词)古代面和脸区分很清楚,“匀面泪脸珠融”(欧阳修凤楼春)现在“脸”“面” ,同义词。菜: 说文 “菜,草之可食者”菜不包括肉类、蛋类。睡, 说文 : “睡,坐寐也”“孝公见卫鞅,语事良文,孝公时时睡,弗听”商君书“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2词义的缩小在先秦泠指金属金:在先秦泛指金属说文 ,把银注为“白金” “铜”注为赤金,“铁”注为黑金。左传僖公十八年 “郑伯始朝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金文:铸在铜器上的文字。甲文中没有“金”字金文中出现“金”“铜”但没有“铁、银”国语齐语“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予木属,

4、试诸土2 壤。 ”郭沫若说:“铁在未能锻成钢之前,品质赶不上青铜,故有美恶之分。”到了铁、锡、银了现后“金”逐渐专指黄金了。 史记文常本记“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这个“金”的词义就缩小了。现在也只在“金属” “五金”“金工”这些词中保存着古义的痕迹。瓦:现代主要指盖房子的建筑材料,另外还有“瓦罐”“瓦盆”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这里瓦是上古的一种纺锤。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瓦锅说文 “瓦,土器已烧之总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陶器”亲戚:古义比现在意义宽, 除了称与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外亲外,还可以指自己家庭中的成员。大戴礼记曾子疾病 “亲戚既殁,虽欲孝,谁孝?”国策秦

5、策 “富贵则亲戚畏惧。”这里是指苏秦在封赵相后荣归故里,他的妻子敬畏得侧目而视, 他的嫂子跪地上问他请罪。 亲戚指的是妻子嫂子。 现在谁要把父母妻嫂称作亲戚一定要被讥笑。爱:古两意:一、亲爱、疼爱左传隐公元年“爱其母”这是古今一致的。二、爱惜吝啬。老子 “甚爱必大费”(过分吝啬如然后遭致巨大的浪费)孟子果志王上“吾何爱一半?”宋史岳飞传“文臣不爱钱,武臣不爱死”现在吝啬义已消失。除: “古而总,一宫殿台除”世说新语“听事前除,雪后犹温”二意义除去,引中为除旧生新、除夕、岁除,指一年最后一天,当除旧生新意义有联系现在主要是“除去”台阶和“除去”的其它引申义都不存在了。宫:上古泛指房屋墨子节用中“

6、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固陵互堀穴而处焉。”秦汉以后,帝王殿堂,住房才能叫做“宫”阿房宫“未央宫”有的寺庙也可以叫做宫“雍和宫”现在除了旧称外,只有某些文化娱乐场所才称作宫:“少年宫”“文化宫”3词义的转移, 即词义由甲范围转到乙范围,它的主要特点是新义产生后,旧义不存在了,新旧义间有一定的联系。坟:上古指大的土堆或河堤。楚辞九章夜郢: “登大坟以远望兮。”3 诗经周南汝坟: “遵彼汝坟”汝坟:汝水河堤在远古人死了埋起来,并不堆土。礼记檀弓“古者墓而不坟。”后来墓上堆土,就把土堆称作坟。史记文帝记“不治坟,欲为省。”说文 “坟,墓也。”替:在先秦指废弃,衰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不替孟明”秦

7、穆公认为是自己的责任,不废弃孟明的职务。替:代替是后起的意思, 木兰诗“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汤:本义是指热水孟子告子上“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九歌云中君“洛汤兮沐芳”汤今义是菜汤、米汤“赴汤蹈火”还保留着古义色:古代“色”相当于今天的脸色。孟子梁惠王上“民有饥色”战国策赵策“赵后之色少解。”史记苏秦传“韩王勃然作色”都指脸上的气色,神情。“颜色”和“形容”都是联合词。 楚辞渔父“颜色憔悴,形容枯稿” 。后来颜色指色彩,或而指脸色,相当古代的“色”4、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犯:敌人胆敢来犯,就消灭它。 (贬义)而在古代是个中性词左传桓公五年 “若先犯之,必奔。 ”说我郑国的队伍如先进攻陈国队

8、伍,陈国军队必然会溃逃。爪牙:在先秦指武臣,也泛指辅佐君主的人,是一个带有赞美意味的词。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这首诗是歌颂祈父的,说他是有力的助手。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到了后来爪牙引申指亲信、党羽,指供人驱使的人,就变成贬义词。现代汉语词典“爪和牙,猛禽、猛兽的武器,比喻坏人帮凶。”谤: 新华字典“恶意地攻击别人”(贬义)古代中性,批评议论,多是下级臣民对上级,往往不是对面,而是在背后。左传襄公十四年“士传言,庶人谤”(普通百性不能参与朝政,听到国4 君有错误就进行批评)史记夏本记“女无面庾,退而谤予。 ” (你不要当面说好话背后又批评指责我。 )朝国策齐策“能谤议与高朝

9、,闻与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与“面刺”“上书谏”并列,可见不是恶意造谣中份。(二)词义基本无变化,但词义的使用范围有了变化。古代是词,现代往往是一个词素。如:巩,现在汉语有两个意义,一指姓氏,一指“巩固”,后一个意义属于词素义,不能单独使用,只用来构词, “巩固” “巩膜”然而在古代它是一个词,可单独使用。诗经大雅瞻仰“藐藐昊天,无不克巩”这里“巩”是“巩固”济:在古代是常用词。渡河;同舟共济,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2、成功:无济于事,使成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 ”3、帮助救济接济李白诗: “济人不利己,立俗无嫌猜。 ” (帮助别人并非为自己获得好处,

10、处于也俗之中使人不猜嫌自己。 )我们说古今词义有继承的一面, 又有发展的一面, 上述词义已体现了这两方面,有些出版物就注意从古今词义的联系上来注释古书,左传记载一件事,楚武王侵犯随国, 派一个使臣前去随国淡判, 而把楚军驻扎在随国的瑕地,等待随国的答复,下边有这样一句话, “随人使少师董成” “少师”是官名,“董”是什么意思,是关键词, “董”是主持、董成,就是主持和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说: “董犹今言主持。近代董事之董正取此义”这种适当联系现代汉语词素义来说明汉古语词义, 是一种较好的办法。 当然,从事这种工作要慎重,要多查字典,不能凭印象出发。有一些词,在发展中另出现了口语形式,而原来的词

11、作为一个构词部分,继续保持着生命力,例如古汉语的“奉” ,就是现代汉语中的“捧” , “捧”是一个词“奉”虚化变成一个表敬词素, 可构成“奉还” “奉送” “奉告” “奉劝”等“饮”在广东话里还用,在普通话里被喝代替,但“饮水站”“饮水处” “饮水思源”却不能换成喝。 “惧”相应的口语词是“怕” ,在先秦没有“怕”这个词它是后来产生的。唐韩愈已用“怕”字: “鬼神怕嘲咏”( 双鸟诗) ,现在“惧”成为一个重要的词素,恐惧,畏惧,疑惧,惧内等,都不能改成“怕”字。从构词能力来说,有这种情况,古汉语流传下来由词变成词素的,其构词能力很强,而相关的5 口语其构词能力较弱,如“失”它一般不能独用,而可

12、以用来构成一大批词;失策、失察、失养、失法、失汁、失礼、失重、失宠、失恋、失传、失调、失节、失身、失语症、失态、失信、失意、失约、失火、失职、失血、失眠、失水、丧失,遗失等。它的口语形式是“丢” “掉” ,用后者来构成的词很少的。有些已消亡的词,可以作为词素重新“转生” 。例如“釜” , 现代汉语词典注为“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现在的锅。 ”作为一个词,它可以说已失去了生命力。但是现代化工厂里的高压锅,叫“高压釜” “加压釜” “热压釜”。 “釜”作为一个词素,它又获得了新的生命。这是社会需要使然,因“锅”是口语词,它通常指做饭的炊具,“高压釜”叫“高压锅”客易产生歧义,现在出现了一种做饭用的铝

13、制的高压炊具,便称做“高压锅”了。我们考察古今词义异同的时候, 不仅要注意词义的变化, 还要注意词的使用范围的变化, 我们对古汉语的某些词义不懂,其实,常常是反映了我们对现代汉语的词素不了解,或习焉不察,如果从今证古,古为今用,古今联系起来比较分析,就能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三)词义变化的历史性和地区性。古今是一个历史概念,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 但是我们要注意在古代汉语中还有一个时代先后的问题,词义中还有一个时代层次性问题,同是古代汉语,先秦与汉魏不同, 汉魏与唐宋不同。 我们还要看到有些词义在古代汉语里仍有重要变化。例如:“币”在先秦本指一种丝织品,并非指货币。 左传襄公

14、八年 “敬共币帛,以待来者。 ”币,帛连用正说明这一点。丝织品是很贵重的,它经经常用作礼品,“币”使进而引申指一般的礼物, 左传僖公十年: “币”重而甘言,诱我也,意思是说礼物丰厚,甜言蜜语,其目的是引诱我上当,作为礼物赠送的玉、皮、圭、马等,都可以统称做币。到了汉代,币产生了货币的总义,指“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 史记平淮书上说: “黄金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 ,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不为币。”“币”的词义发展是不应忽略。 说文 : “币,帛也。”这是指的古本义。又如我们上面提到的爪牙这个词,在先秦是一个褒义词, 一直到唐代仍可用褒赞方面,如韩愈与凤翔刑尚书 “今

15、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 ”而唐代李延寿编南史在颜延之传里说: “师伯专断朝事,不当沈庆之参怀,谓令史曰: 沈公爪牙耳,安得豫政事?”这里爪牙,指供人驱使之辈,已经含贬义。词义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他总有一个演变发展的过展, 考察古今词义异同时,应注意到这一点。汉语有许多方言分支, 古今词义在不同的方言里表现是不一致的,如唐代柳宗元段太尉逸事说恶霸焦令湛痛打一位农民,将农民打得半死,“垂死,舁6 来庭中” “舁”是逃的意思,古文写作舁,象两手举一臼,现在汉语北京话中没有这个词,但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入这个词标有方在现代汉语里仅是一个方言词,又如,陕西方言中的遗,寻。三、辨析古今词义异同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注意细微的差别古今词义的不同,难的不在迥别而在微殊。 因为细微的差别容易发生误解,例如: “羹”现代指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在秦汉羹是指用肉或菜做成的加添佐料带汁的食品,单用时它就指烹煮好的肉或菜,如:左传隐公元年“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故。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 ”前后“肉”“羹”相对,可见是相同的穷人吃不上肉,吃的是菜羹,就是煮熟的菜。羹是用来就饭的, 孟子 “一笚食,一豆羹”是指一筐饭,一饭菜,有人误会为一碗羹汤史记项羽本记刘帮说:吾翁即乃翁,若欲烹乃翁,分我一杯羹王力先生说:一杯羹,是一碗带汁的肉。(二)考察古今词义异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