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宋真至榕江县调查报告.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2.39KB
约5页
文档ID:53324113
宋真至榕江县调查报告._第1页
1/5

关于榕江仙调查报告概述榕江县,位于贵州黔东南苗侗自治州南部地跨珠江,长江流域,介于东经108°04′至108°44′,北纬25° 36′至 26°28 之间,东靠黎平、从江,南连荔波,西与三都、雷山接壤,北与剑河县毗邻,东西宽66.5 公里,南北长93 公里,总面积3318.8 平方公里县城位于都柳江中游与平永河,寨蒿河相交汇处东南距广西桂林直线距离192 公里, 南距柳州200 公里;西北距凯里89 公里,贵阳192 公里榕江,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边缘地带,地层属江南古陆的一部份地貌类型以中山和低山丘陵河谷盆地为主,为周高中低的长状山地,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中间地势低落,加之都柳江及其支流的强烈切割而呈现中山峡谷;地形复杂破碎, 山地特色明显深切的峡谷构成大小河流67 条,总长303 公里,水上网络纵横交错;地质属震旦系板溪群浅变质岩类,土壤多以砂岩、 砂页岩上发育的山地黄壤与黄红壤为主;沿河盆地则以砂质壤土为主其中林地与草山占90%以上,除居于古川盆地的车江万亩大坝及河谷低洼地有10 余处零星小坝外,其余层层梯田遍布山间县境属亚热带中亚区年均气温18.l℃,积温超过6500℃,降水量1211.2 毫米,无霜期 310 k。

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霜期短,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光热水气资源 但县境地处黔东南稳定多雨区,受雷公山暴雨中心的影响,雷雨天气频繁, 时常引发洪涝灾害, 沿江人民吃了不少苦头境内各族人民素以农耕为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沿河坝区有传统棉、麻、甘蔗和蔬菜等我县侗、苗、水、瑶是世居的主体少数民族,其中侗、苗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0%侗族属于古越人的后裔,在宋代以前就已有定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悠久的长河里,创造了丰富的文化财富,三宝侗、七十二寨侗、四十八寨侗、天甫侗、苗兰宰荡侗、四十八寨侗、下河侗等七个支系可谓“枝叶繁茂”,服饰、习俗等各有千秋、尽显风采侗族村寨大多是依山傍水、沿河而居,因四周杉乡林海,其建筑独有特色,都是干栏式木楼,冬暖夏凉, 我县最为典型的有四合院木楼、宫殿式雕房吊脚楼、封火山墙四进木屋,还有中国侗语标准音所在地——章鲁榕江苗族是东汉开始从武陵等地最早迁入贵州乃至西南的苗族之一,在变迁过程中形成了高坡苗、黑苗、红苗、花裙苗、长裙苗、短裙苗等十五个支系,其地域文化差别很大,歌舞、服饰等各不相同,侗族琵琶歌文化艺术之乡、车江侗族歌舞文化艺术之乡、栽麻侗族大歌文化艺术之乡、两汪短裙苗茅人文化艺术之乡、卡寨苗族歌舞文化艺术之乡、摆贝苗族百鸟衣文化术之乡。

三宝千户侗寨三宝侗寨坐落在贵州仅有的19 个上万亩大坝之一的车江大坝上,在榕江县城北,与县城一江之隔 三宝人的祖先千里迢迢溯江而来,在此安家落户, 几百年过去,至今已发展成2430 多户, 12500 多人,侗族人口占 94% 以上,因此,三宝自古享有“千户侗寨”之名,被誉为“天下第一侗寨”三宝侗寨是清代著名侗族爱情故事主人公珠郎娘美的故乡,1958 年,国家民委确定为中国侗族语音标准音所在地 三宝侗寨位于省级风景名胜区“古榕风景名胜区” 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 三宝侗寨沿江堤岸延绵数公里生长着近百株清雍年以前的古榕树, 组成整条河岸的林荫带, 古榕巨大的根盘结交错, 相互缠绕, 牢牢护着河堤和村寨,构成天下罕见的护堤古榕群寨子边有古码头20 处,古石级30 个,古水井 30 口,古石桥、木桥20座四周是田园环抱的30里平川这里有遗存最古老而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萨玛节” 是侗族母系氏族时期留传下来的女性崇拜遗风, 每逢农历正、二月,全寨都要举行盛大而神秘的 “祭萨”、“哆耶”活动,这里还流传着《珠郎娘美》、《萨玛》、《芒岁流美》、《三郎五妹》、 《银冷与索美》、《丁郎龙女》、《补卦》等众多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以及传统侗戏。

它已成为我国侗族民间故事的王国和传统侗戏之乡这里还有风姿绰约、古朴浓郁的民族文化和风情,有三宝侗族古典琵琶歌、牛腿琴说唱故事、曲艺音乐、侗戏戏曲音乐等经典音乐文化, 独具民族特色的“行歌坐夜、歌堂对歌”、 “拦路对歌”、 “哆耶”、“捉新娘”和“稻草人行乞”、“百家长街宴” 等民间风情习俗, 特别是三宝侗族脚踏纺车同时纺双线的纺纱工艺,更是我国民间人工纺织一绝是“古井出故事,土地产文化,山水育美女”的侗乡瑶池, 这里有滴翠的景色, 有流金的文化, 有流韵的歌谣, 是人们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好地方空申超短裙苗寨空申是超短裙苗族的故乡,位于县城西北方向的两汪乡,距离县城94 公里全村寨 215户、 1015 人村寨以热烈欢快的男女芦笙舞风情为最,曲调深沉细腻欢快热烈,舞步热情奔放特别以最为突出典型的女性服饰质朴而富有韵味,青色顶尖帽, 超短百褶裙, 配上“叮咚”的银耳环,银项链、银项圈、脚穿船形翘角草鞋,是原始部落生活的遗韵里最富情趣和浪漫色彩的每年一度的“三月茅人节” ,是苗家成年男女不论年龄婚否的在山野怀旧, 寻情觅侣的情人节 它是由于远古族群近距村寨不能通婚,女方只能远嫁他乡, 而原来相亲相爱的情人寻机幽会怀旧的一种独特的浪漫形式,日长月久, 成为独特固定的一种风情习俗,从而又渐渐变成了现在的婚恋习俗。

因此,爬茅人坡情人怀旧幽会, 青年男女山野木叶情歌对唱相识,寻找意中人是这支苗族的传统节日的主题内容阳春三月,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是这里苗族人最动心、最诱人、最浪漫的日子在空申超短裙苗族村寨,从生活习俗,民俗风情,民居和服饰,都明显地反映出这支苗族浓厚的原始部落族群的文化遗风遗韵,是这支苗族人原始部落生活演化的历史印记和佐证晚寨侗寨寨蒿镇晚寨侗寨距县城50 公里,是一个自然行政村,全村共239 户, 1128 人,均为侗族这里绿村荫翳,翠竹婆娑,山川秀丽村寨脚有一条小溪流过,有一座花桥横跨小溪,古石井清凉爽口的泉水四季溢满有瀑布宽约20 米,高 55 余米 环绕寨脚的小溪两岸原始生态植被保护完好,连接山寨的石板古道四处纵横晚寨的民族文化质朴风纯, 底蕴丰厚, 风情以琵琶歌音乐文化闻名于世,被誉为“琵琶歌之乡”晚寨侗族妇女的服饰,刺绣十分精美,独具魅力其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是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的胜地摆贝苗寨摆贝是月亮山麓最古老的苗寨之一位于县城南面54 公里的半山腰上,全村350 多户1700 人这里的苗家人仍然过着他们自己传统的节日,“吃新节”、“苗年”和“鼓藏节” “鼓藏节”是苗族最隆重、最古老的传统祭祀祖先的节日,又称为“祭祖节” 、 “祭鼓节” 、 “鼓社节” ,每十三年过一次。

节日里,苗家人跳“芦笙舞”、“古瓢舞”、 “木鼓舞”、 “铜鼓舞”这些至今还流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蹈时,都穿着节日盛装,沿袭古老的“行歌坐夜、火塘对歌”、“木叶传情”的恋爱习俗风情 摆贝苗族不仅有保存完好的原始古朴的民族风情,而且还传承着精美的剌绣和蜡染工艺, 有罕见的苗王古墓 (苗族自古未建墓) 以及长廊干栏式吊脚木楼,寨子座落在四面青山环绕, 古树林立的半山腰上, 寨边有 “鼓藏场”、“斗牛场”、 “芦笙坪”、 “苗王古墓”等人文和自然景观因此,这里被许多专家和学者称为“露天的苗族民俗博物馆”历史大事记(公元 1729 年- 公元 1949)雍正七年( 1929年)六月十五日,贵州巡抚张广泗统兵剿怃“黔省东南锁钥,苗疆第一要区”——古州1730 年冬,筑土城于诸葛营是年,兵部议复云贵广西总督鄂尔泰奏疏,古州始餐厅,隶黎平府;江古州镇(时为贵州四军事重镇之一)是年,开泰县丞移驻古州是年,古州厅始于车寨等地兴办义学1731 年七月,清军侧抚上、下两江及东、北诸路苗寨,划定571寨为古州厅精1732年广西委官商吏目刘仕龙押运生息余盐人古州试销广东委余文问拨语盐一封领运古州再试用1784 年古州城厢俱被水淹,水退,庐台无恙。

嘉庆十九年(1814 年)查编保甲,境内汉民计5112 户, 24406 人(不含屯军) ;苗寨 454 寨,计 27298 户道光四年( 1824 年)七月五日,洪灾古州厅城厢俱淹,沿岸民田冲毁甚多,木材大批流失十一年( 1831 年)贵东兵备道道台余克襄,同知徐宏倡捐修建榕城书院十三年( 1833 年)五月,暴雨,古州厅城厢俱淹,溺死百余人灾后疾病流行七月五日,古州有轻微地震是年,水从训导移驻古州二十五年( 1845 年)郑珍任古州训导兼掌榕城书院咸丰五年1855 年九月,苗民首领罗光明、余正纪率起义军围攻古州厅城1856 年七月二十三日,起义军攻破厅城.镇总兵桂林举家登楼自焚,城厢官晋、寺庙、民宅均被焚毁同治十年( 1871 年)用商贾纷至沓来古州厅城集市复兴光绪三年1877 年同知余津春等始纂古州厅志,光绪十四十八年各堡寨病死多人1892 年车江带疾病流行1903 年春,农民广种罂粟宣统元 1909 年朗洞县丞拨归古州,朗洞城内外并治是年,贵州官钱局古州分局开业1910 年八月,置古州邮政代办所,十一月改为内地邮政分局是年,古州商务分会成立是年,傅良粥创办古州开明学堂是年,贵州省矿务局派员勘察人蒙锑矿。

1911 年十一月,“大汉贵州军政府古州分府”成立,清王朝在古中华民国1992 年)贵州省矿务局委员激用轩等首次在兴华八驻开采以矿,川的统治宣告1913 年 2 月 13 日,广西张三嫂、梁月初率兵攻下江,声言将夺取古州驻B 游击大队长吴传声率部星夜驰援,厅城无恙11 月,贵州都督唐继尧调云南,从古州官钱局提走白银9140 两是年,古州厅改称榕江县,为省内一等县是年,榕江县议会成立1914 年 3 月,废朗洞县丞,改设一等分县,隶榕江县是年,榕江县团防分局成立1915 年 8 月,县开赌禁,自此赌风日盛,治安混乱是年,县公署奉令禁吸鸦片并开征地方附加屠宰、斗息、牲牙捐1916 年榕江县高初两等学堂改建为高初两级小学校,为榕江县第一所学校1917 年驻防都匀的贵州东南路6 月,县创办蚕桑,培训学员30 名,后在城郊栽桑 5 万余株1918 年县筑堤委员会动工接砌城东河堤1919 年县解除禁烟令,全县广种回军1922 年有土匪行劫,居民和行商受害不浅向地方索银6000 兀征招 18 至 25 岁男性公民入伍城郊通流要道、村寨滇军范石生部过境,县公署首颁征兵令,县电报支局成立1924 年 3 月,滇黔联军第一团占据县城,肆意勒索城乡人民。

夏,黔南廖树培率部占据县城,掳掠民众并收缴团防局武器是年,杨昭卓、张百川部相继进入县城掳掠是年,省官产委员邹伯寅等赴榕江变卖军回营房1925 年滇军 3 万余人途经县境, 持续 40 余天,所经之处建国联军李世荣部占据县城未几,桂军沈鸿英、春季天旱无雨,秋粮大欠收1931 年 3 月,中国国民党贵州省党务指导委员会派员入榕,组建第十四区党务特派员办事处7 月,暴雨,河水猛涨,沿河田土房舍多被冲毁,受灾5600 余户1934 年 8 月,城外河街失火, 受灾 200 余户 12 月 21 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福建师长征抵达朗洞,25 日离境1935 年 4 月,毛秉权、朱鹏等率部先后进驻榕江7 月,县动工修筑车寨飞机场,未几停工八开月亮山区苗民首领潘故新率众攻打定旦,烧毁乡公所11 月,全县统一使用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放的法币,禁止银是年,实行裁厘,开征统税1936 年县政府奉令成立戒烟(鸦片)所抗日救国军周共十部进驻县城记必朗润分县,改为县粮区县创办简易师范学校子底撤销元流通1938 年开展抗日宣传州冬节成立”抗日救国后接会”并开展支前抗日活动三江河水陡涨全县共冲毁房舍2337 幢,公路格江段动工修筑。

1939 年国民党格江县党部成立7 月 7 日, 格江抗日阵亡将土暨死难同胞纪念碑竣工各界人士上千人在此集会,纪念日战争二周年1940 年) 10 月,整编保甲并调整行政区,全县共设5 个区, 23 计 18。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