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有机农业发展情况介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20806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3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召县有机农业发展情况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南召县有机农业发展情况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南召县有机农业发展情况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南召县有机农业发展情况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南召县有机农业发展情况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召县有机农业发展情况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召县有机农业发展情况介绍(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南召县有机农业发展情况介绍南召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全县辖16 个乡镇、 338 个行政村、 60万口人,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和丘陵面积 2878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77%;耕地近 40 万亩,人均 7 分地、7 亩山,基本格局是“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县内年平均气温148,平均无霜期216 天,平均年降雨量 839.5。南召地貌多姿,山地、丘陵、平原俱全,是豫西可沟通南北的唯一关隘,被誉为“北扼汝洛,南控荆襄”的咽喉,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气候属暖温带与亚热带交汇区, 光照充足,降雨充沛,四季分明, 土地肥沃,河流纵横, 南北动植物汇

2、聚, 适宜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发展。南召动、植物资源丰富。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 玉米、水稻、豆类、薯类、菜类及油料作物等250 多种。境内南北动、植物汇集,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 全县有木本植物73 科 408种,草本植物 61 科 650 余种,野生动物 870 多种,水生动物 47 种(其中鱼类 37 种) 。南召农业生产发展空间大。 全县有林业用地280万亩,生长用材树 180 多种,经济树 142 种,其中已栽植集中连片的经济林64 万亩,森林覆盖率 63%,是河南省 11 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之一;全县有柞坡面积 105 万亩,是全国 19 个柞蚕基地县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一化柞蚕生

3、产出口基地; 全县有各类草场 260 万亩,可利用面积 230 万亩,常见牧草 108种,其中优等牧草 57 种,年产鲜草 6 亿公斤以上;2 有大、中、小水库87 座,堰塘 2201 座,宜渔水面 7.87万亩。南召山清水秀,发展有机农业得天独厚。 南召是一个山区贫困县,工业基础薄弱, 境内没有重污染工业产业, 还保留着原始古朴的山区自然风貌,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境内七大河流有六条发源于县内,一条发源于嵩县深山, 水质清淳,鸭河口水库面积120平方公里,鱼跃鸟翔,碧波万顷,是南阳市的“水缸” 。全县山区面积占34.4%,丘陵面积占 62.5%,山川纵横,有良好的自然隔离屏障, 山坡宜林

4、牧,川地宜农桑,是有机农业开发的良好场所。南召现有的一些农产品生产方式与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有接近之处。南召的辛夷、山茱萸、杜仲、板栗、核桃、柿子以及山野菜、叶类产品、中草药材等,均为自然生长,纯天然而没有任何污染;香菇、木耳、天麻、灵芝等菌类产品采用天然木料栽培而成,极少使用化学物质;柞蚕、山绵羊、黄牛、水产品、土鸡、土猪等,自然放养或喂养,基本没有污染。这些产品在生产工艺上略作改进,就能达到有机产品的品质要求。因此,在南召发展有机农业过渡期短,控制措施易于落实,成本低,品质高,效益好。南召县于 2001 年开始有机农产品开发试点工作,先后建立起来了鸭河有机农业示范园和胡垛有机辛夷示范园。在此

5、带动下, 在全县范围内着发展有机农业,打造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东北部山区24 万亩辛夷基地、中部丘陵100 万亩柞蚕基地、西北部山区 10万亩山茱萸基地和香菇基地、 鸭河库区 30万亩花生基地、鸭河口水库 3 万箱网箱鱼基地、皇路店万亩大葱基地等优质农产品生3 产基地。丰富的资源,适宜的气候,孕育出了“柞木香菇”、 “南召柞茧”、“南召辛夷”、 “南召山茱萸”、 “鸭河鱼”等一大批名优特产,深受中外客商青睐。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辛夷之乡”和 “中国一化柞蚕之乡”,并获得了原产地保护认证。山茱萸、辛夷、柞蚕、香菇等四种农产品于 2005 年通过中国五州恒通有机农产品认证公司的有机

6、认证,水产类、花生、黑木耳、板栗、天麻、杜仲等下在申请有机农产品认证。同时被国家命名为“全国有机农业基地县”。南召县现有有机农产品介绍有机柞蚕南召境内柞坡资源丰富, 柞坡面积达 122. 8 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64. 2%,目前开发利用面积105万亩,占全省利用面积200 万亩的一半(53%) ,常年柞蚕茧产量6 万担左右,占全省的60%,素有“召半省”之称。 2000 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柞蚕之乡” 。2003 年“南召一化性柞蚕、茧、丝(绵) 、绸”又通过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并标记注册登记,现已获得商标注册登记的一化柞蚕系列产品达17 种,使传统特色产业在世贸组织成员国内受到了知识产权

7、保护。2005 年被中国有机有机食品认证委员会认证为“有机柞蚕”。是在中国首个被认证的有机柞蚕产品。目前,全县围绕一化柞蚕、柞叶类、蚕茧、丝、绵、绸、绣品、服装、丝毯的系列化产品开发,已先后建立起柞蚕原种场3 座,普种场 28 座,缫丝厂、麻绢厂各一座,手工缫丝及丝绵加工户2 万多户,4 丝织、绣品加工企业3 个,鲜干柞叶加工企业3 个, “十五”期间柞蚕系列产品产值近十亿元, 上缴税金 5000 万元。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各级各部门领导重视, 成立有南召县柞蚕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县设有蚕业局,各乡镇设有蚕业工作站, 还有有河南省最大的南河店柞吞原母种场,保证着我县柞吞良种繁育的种原供应。全县有专

8、业科技人员省蚕业试验场设在我县云阳镇,有利于全县科技开发柞蚕业系列产品,便于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从而加快柞蚕业生产技术推广速度和范围,促进全县蚕业经济快速发展。蚕蛹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蚕蛹含有18 种氨基酸,其中有人体能直接吸收的氨基酸8 种;尤其是合成人体组织蛋白质的赖氨酸、促进生长发育不能缺少的蛋氨酸、 维持人体氨平衡的异亮氨酸是蛋类和肉类的一倍以上。蚕蛹还含有维生素A、B1、B2、E 和胡萝卜素等,并富含“生命金属”钾、钙、钠、铁、镍、铜、锰、锌和磷等维持生命必须微量元素, 柞蚕蛹在营养学上属于全价蛋白源。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蚕蛹味咸辛、性平、无毒,入食健身强神,入药可

9、医治许多疾病,能补气养血,强腰壮肾,利肺润肠。尤其是具有滋阴壮阳作用。 且柞蚕放养于柞树上, 终生靠吃柞叶为生,除此之外不接触其它任何食物,柞树生长在地广人稀的山区或半山区,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水源、大气等环境洁净无污染,南召柞蚕养殖业生产程序吸收和采用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生产全过程不用农药、 化肥、生长激素、 化学色素、化学添加剂、防腐剂等化学物质, 生态环境最佳, 根据中国有机食品认证委员会认5 证,南召县一化柞蚕蛹生产程序和产质量达到了有机食品生产要求,被认证为有机食品。柞蚕丝柞蚕丝是柞蚕所坐的茧抽出的丝。其主要成份是蛋白质,富含 18 种氨基酸,其中以甘氨酸、丙氨酸、

10、丝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最多。柞蚕丝的耐酸、耐碱性高于桑丝1. 13 一般纤维在这个温度下强度将急剧下降。 柞丝在紫外线照射下脆化性比桑丝弱,其绝缘性能高于桑丝。因此,柞丝是纺织高档纺织品优质原料。柞丝织品利用柞丝丝制作的丝织品主要有柞丝绸、柞丝缎,柞绢丝织品、柞丝针织品等。主要制成品有绸缎衣服、床上用品,针织衣物等。柞丝织品具有柔软、透气性好、无净电、吸湿性强、光泽明亮、对皮肤无害等优点, 能显示出天然纤维的优美与华贵,倍受消倍;柞蚕丝在氯化锌、 氯化钙、氯化镁等浓盐溶液中颇难溶解, 在硼酸钾、过氧化氢等氧化剂中也较稳定,便于染色加工。同时,柞丝的强度仅次于麻,高于桑丝、棉花、羊毛、和人造丝。柞

11、丝纤维卷曲,可促成多种纤维结合,具有较好的混纺性能。柞丝内部结构比较疏松,吸收和散发水分的性能高于桑丝。柞丝耐热性好,在100C 高温下丝质不起任何变化,而费者青睐,国际市场上把柞蚕丝誉为“纤维皇后”,把柞丝织品称为纺织品的“王牌” 。蚕沙蚕沙是柞蚕生长过程中排出的粪便,蚕沙富含叶绿素、 多种微量元素和生物酶,是提取天然叶绿素的原料。同时,由于柞沙呈结构紧凑的颗粒状,是制作枕头的优质原料。6 入世以来,我国的农产品已经走向国际大市场,追求天然,崇尚环保,回归自然, 是国际市场消费新时尚,柞蚕及其系列产品来自天然,符合有机产品要求,正迎合了新时期市场消费需求,出口量正在以每年 10%的速度增长,

12、 国内消费市场也程逐年上升态势,消费量年增长率达 8%以上,柞蚕及其系列产品开发前景广阔。有机香菇香菇,又名香菰、香蕈、冬菇,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野生香菇常腐生于林地枯木上,子实体可食,且味美而鲜,烤干后有一种独特的香味,沁人肺腑,为其他食用菌所不及。有“菌中皇后”、 “素中之肉”、 “美味山珍”等美称。香菇性味甘、平,归肝、胃经,食用可益气滋阴、养胃润肺、治风化痰,可治疗气血亏虚、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症。 本草要真称“香菇,食中佳品,能益胃助食”。 本草纲目称“蘑菇可以益胃肠,化痰理气”。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香菇含有纤维素、 钙、磷、铁、B 组维生素、硒及多种氨基酸,其中

13、人体必须的18 种氨基酸香菇中就含有7 种,实验研究和临床报告认为,香菇能降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维护血管功能。香菇中含有多种多样酶及诱导干扰素,对乙肝患者的恢复及预防感冒有益。香菇中所含的香菇糖及其活性物质可提高T 淋巴细胞功能,促进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的形成,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抗肿瘤、保肝降脂及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香菇也是高纤维食物,每百克香菇含纤维素约30 克左右,对当今人的“宝贵病”大肠癌有一定的防治作用。7 南召县自上世纪80 年代开始进行香菇人工栽培工作,刚开始是段木香菇栽培,直接利用柞木树桩,栽培香菇,产量低,资源利用率低,并且必须使用大直径的段木,破坏森林资源。

14、1995 年,引进袋料香菇栽培技术并获得成功, 使香菇生产冲破了资源束缚, 可以使用大量的林木间伐枝梢材料和柞坡修剪的大量柞柴粉碎后作为香菇栽培原料,从而为该产业快速发展拓展了空间。1998,南召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 瞄准市场行情, 把以袋料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业确定为南召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推进了该产业向新的台阶迈进。目前,全县袋料香菇栽培总规模已达到2100 万袋以上,年产干香菇 400 万公斤以上, 年产值 1.5 亿元。全县已有香菇生产专业乡镇 3 村, 专业村 33 个, 专业大户 300户,从事香菇种植的农户达5775户,从业人员 2.31 万人。南召县香菇生产区域主

15、要分布在乔端、马市坪、板山坪、四棵树、皇后、小店、云阳崔庄等深山区乡镇,其中乔端、马市坪、板山坪三个乡镇是南召香菇生产主产区,栽培量在1500 万袋以上。为了适应市场对有机香菇的消费需求,提高南召香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 ,从 1999 年全面发展香菇生产开始,南召县就把有机香菇生产作为追求目标,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制订了严格的有机香菇生产标准 ,并明确职责 ,强化责任 ,专人专抓 ,认真落实 .生产菌种的原料必需来自天然 ,包装袋必须有国家认证的标志,有产地,购进时必须有正规发票;香菇栽培的原料中,所用木梢、麦麸等必须是经过检测没有受到农药化肥污染的原料,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水源必须是没

16、有8 经过任何污染的地下水或河水,同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农药或人工合成生长剂、 添加剂,菇棚 500米周围必须与生产地隔离; 产品采摘后在整个烘干过程和包装运输过程中,均应确保无污染。南召香菇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其生产香菇的原料是柞木。 柞木由于生长速度慢,质地细密, 各类营养成份积累高,是香菇生产最佳的原料。利用柞木生产的香菇质地细密,肉质厚,菇型好,营养价值高,属于香菇中的上等产品。 山清水秀的栽培环境和严格的生产工艺孕育出了南召高品质的香菇产品, 使南召柞木香菇在河南省享有盛誉,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 约占省香菇市场销售量的六分之一,产品远销浙江等地。有机辛夷辛夷,是木兰科木兰属植物腋花玉兰和望春玉兰的花蕾,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辛夷树(玉兰树)既是药用和香料树种, 又是观赏植物和用材林。玉兰树早春开花,花朵洁白如玉,十分美观,春、夏、秋枝繁叶茂,是良好的观赏树种。木材木质细腻,纹理美观,是制作家俱的优质材料。玉兰花蕾在医药上称为辛夷,辛夷作为辛温解表的常用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把辛夷列为药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