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08789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三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三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三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三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初三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 题。【甲】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行也。”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

2、“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期:约定时日。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济:过河。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这里指宋国的子鱼。 迨:趁着。既:尽,完了。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1)彼竭我盈,故克之 克:(2)然后襄公鼓之鼓: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

3、文:(2)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译文:4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答:5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2 (二) (2014 丹东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6-8 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乙】秦攻赵

4、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 是秦之计中。 且赵之于齐, 隐蔽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注释】亲:指关系友好,亲近。却:退。隐蔽:指屏障。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肉食者鄙神弗福也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7. 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译文: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译文:8. 阅读【甲】 【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答:(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3 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

5、,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6、。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3 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弘范:元军元帅。扞(h n):保卫。泫( xu n)然:水滴下的样子。捄:同“救”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2)天祥泫然出涕涕:1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译文:(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译文:11. 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

7、武不能屈”的句子。答: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12. 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答:13. 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答:( 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17 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

8、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4 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选自世说新语)【注释】荀巨伯: 汉桓帝时人。值:遇到。 胡贼:胡人入侵的军队。败:毁坏,舍弃。男子:这里表示轻蔑的称呼。止:停留。全:保全。14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1)故不为苟得也(2)故患有所不辟也(3)不忍委之(4)遂班军而还15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译文:(2)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译文:16请概括出【乙】文所写的故事。答:17【甲】【乙】两文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的思想。( 五)

9、(2014广西柳州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8-21 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 【乙】景公好戈,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日:”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

10、之公前,日:”独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 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节选自晏子春秋)【注】弋:系有丝绳的箭,用来射鸟。主:掌管。1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 A.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私:偏爱)B. 时时而间进(间:偶尔)C. 数烛邹已毕(数:数量)D. 寡人闻命矣(闻命:接受教导)19. 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A.皆以美于徐公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C.属予作文以记之D.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0. 下列对

11、文段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威王和景公都善于纳谏,能理解大臣的良苦用心。B.邹忌和晏子都采用了巧妙的规劝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C.两个文段都是用日常小事作类比,用排比手法增强语气。D.两个文段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21. 请把“文言文”【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译文:(2)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译文:(六) (2014黄冈市)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2-26 题。【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

12、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战国策)【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6 ,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侍臣:身边的大臣。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孜孜:勤恳的样子。稔(r n): 丰收。22. 选出下列对加点文言虚词理解

13、有误的一项()A.虽欲言(虽然)皆朝于齐(向)B意犹不足(还)遂致亡灭(于是)C 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怎么)乃下令(于是)D.燕、赵、韩、魏闻之(代词,代这件事)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助词,的)23. 选出对下列文言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A. 门庭若市(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指人多)B年谷丰稔(谷物丰收)C面刺寡人(当面指责我)D穷兵黩武(用尽兵力来炫耀武力)24. 用/ 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25. 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文:(2)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译文:26. 【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

14、因是答:【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用自己的话表述)答:(七) 2014 东营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27-30 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 【乙】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 猱徐取其脑啖之, 而汰其余以奉虎曰: “余偶有所获, 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

15、,虎跳踉大吼乃死。刘元卿猱【注释】猱 n 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殊快:很舒服。汰其余:要扔掉的余渣。汰,扔掉。2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必先苦其心志苦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迹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辄猱则已走避高木则28. 翻译下面的语句。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译文:29. 甲文中的舜等人成就大业和乙文中的老虎被“啖” 脑而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答:30. 两文阐述同一道理所运用的写各不相同,试作简要说明。答:8 1. ( 1)战胜(攻破)(2)击鼓进军(答成“击鼓”也算对)2. C (ABD三项均为介出所处,可译为“在”;C项为介出对象,可译为“对”)3. ( 1)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

16、作起来,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耗尽了。( 2)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河的时候就攻打他们。4. 示例一:鲁庄公“不鄙 “ 。尽管庄公缺乏军事才能,但他能够礼贤下士,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最终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因此,鲁庄公“不鄙 “ 。示例二:鲁庄公“鄙“ 。战前不知道如何准备,临战不会正确指挥,战后不知何以取胜。因此,鲁庄公“ 鄙“。5. 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6. 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赐福,保佑。但是,可是。对, 说,告诉。7.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国、楚国(共同出兵)救赵国。8. 深谋远虑(或聪明智慧)9. (1)通“避”,躲避。(2)眼泪。10. (1)由此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