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流中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08779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急流中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急流中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在急流中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在急流中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在急流中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急流中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急流中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急流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年轻母亲的勇敢沉着。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年轻母亲带给作者的感动及作者的赞美之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1.一次贝江之旅,留在作者记忆深处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勾画相关的语句。2.出示:在贝江上见到的这一幕, 再也不会消失。读句子。“这一切”指什么?为什么这幅画面会感动作者,深刻地留存在他的记忆中?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贝江,去看看这位在急流中奋勇前进的年轻母亲。板书:年轻母亲二、感受贝江1.请同学们看视频,出

2、示:贝江视频看着视频,你想到了哪些词?(汹涌澎湃咆哮而下水流湍急 , )2.课文是怎样描写贝江的?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勾画语句。出示:湍急的江水 , 奔向远方。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水流的湍急,气势磅礴)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学生边说边出示)3请把你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4,这样的描写对年轻母亲的出现有什么作用?(交代了年轻母亲出现的艰难环境,衬托出年轻母亲面对危险时的勇敢、从容、镇定。)过渡:在水流湍急的贝江上,年轻的母亲却是划着竹筏前进的。让我们随作者去看看急流中这动人心魄的一幕吧。三、品读课文,深入体会人物的可贵精神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6 自然段,哪些语句牵

3、动着你的心?用笔画出来,也可以在旁边写写感受,还可以和身边的同学交流交流。2.学生读课文,作批注,相互交流,师边巡视,边指导。3.汇报谁来说主哪些语句牵动着你的心?(1)出示:急流汹涌的江面上 , 落在水里拼命挣扎着逆流而上。这句话中,哪些词语牵动着你的心?(小筏子)(出示:小筏子)哦,小筏子这个词牵动着你的心,为什么呢?(在急流汹涌的江面上滑行太危险了。 )会遇到什么危险?(险滩和礁石,一不小心就会翻了,人掉进江里就没命了。)是啊,读出你的感受吧。从这句话中还读出了什么?(拼命挣扎,因为我担心小筏子支撑不住,那水流太汹涌了)是啊,那小小的筏子怎么能经得起那么大的风流呢?把环境的危险,你的担心

4、在朗读中表现出来吧。咱们一起感受一下吧(齐读)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小筏子比作红杜鹃)(出示:红杜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小的蜻蜓落在了湍急的江水里,处境十分危险,但它仍然挣扎着前进,表现出划竹筏人的勇敢。 )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会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这么汹涌的江水,这样的小筏子,你敢坐吗?(不敢)那你认为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航行的应该是什么人?(身材魁梧的男人)嗯,你认为只有身材魁梧的男人才有如此的勇敢,对吧?可作者仔细一看,发现驾竹筏的却是一个女人,他会怎么想呢?课文没有对作者进行心理描写,谁能展开想象的

5、翅膀说说?你会怎么想呢?是啊,太危险了,老师也担心呀,这个让我们牵挂的女人在急流汹涌的贝江有什么表现呢?(2)出示:只见她双手不停地划桨,驾驭着筏子,灵巧地避开险滩和礁石,在湍急多变的江水中曲折前行。她背着一个红色的包裹,远远看去,像一朵随波漂流的红杜鹃。读句子,你读出了什么呢?(虽然困难很大,但年轻母亲仍然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在江水中曲折前进。她不但勇敢,而且相当镇定。) 那你就读读吧,让大家感受到女了的勇敢与镇定。后边是一个比喻句,把比作(出示:红杜鹃)突出了她的美。过渡:我们继续交流,还有哪些语句牵动着你的心?(3)出示:划竹筏的,竟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她神色镇定,平静的目光注视着前方 ,

6、我向她挥手 , 我发现,襁褓中的孩子将脑袋靠在母亲的肩膀上,正在酣睡,筏子上颠簸和江上的惊险,他居然一无所知。这是小筏子到了大船跟前时, 作者看到的情景,作者抓住了年轻母亲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非常生动。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年轻母亲的勇敢与镇定让我深受感动)请带着你的感动读读这段吧。还体会到了什么?“竟”写出了作者的惊讶和赞叹。 “镇定” “平静”写出了她面对惊险所表现出来的沉着、镇定。作者向那位母亲挥了挥手,你能体会到什么?(作者对那位母亲深深的敬意。 )是啊,面对危险,年轻母亲沉着镇定,深深地打动了作者。请带着我们共同的感动读读这段话吧。过渡:年轻母亲拼命地往前划着,渐渐远去,可

7、作者还是忍不住回头看看,他看到了什么?(4)出示:回头看 , 像一簇不息的火苗 ,那不息的火苗是什么?(把包裹比作火苗,与前面的“红杜鹃”遥相呼应,写得很美,还能衬托出年轻母亲的坚强。)这是一簇怎样的火苗?(勇敢,镇定的火苗。 )这勇敢,镇定的火苗仅仅跳动在江面上吗?(也闪动在作者的心里面)是啊,正是那火苗跳动在作者的心里,所以多少年过去了,他依然不会忘记这一幕。出示:在贝江上见到的这一幕, 再也不会消失。(齐读)(5)在贝江上所见到的这一幕,深深地震撼着作者的心灵,他禁不住这样感慨 出示:在喧嚣的人世里,有几个人能像她那样勇敢沉着地面对生活的急流呢?板书:勇敢沉着这是一个什么句?你能把它改成陈述句吗?生活的急流是什么呢?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急流?你打算怎么做呢?拿起你的笔写写吧。(出示:写一写)谁来读读你写的?老师读了这篇课文也深有体会, (出示)齐读在喧嚣的人世里,我们要出示:像她那样勇敢沉着地面对生活的急流。希望这句话就像作者心目中那簇不息的火苗那样,永远激励着大家勇敢沉着地面对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永远做生活的强者。板书设计: (最后,将板书画成一朵火苗)在急流中(年轻母亲)勇敢 镇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