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306512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贵州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贵州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贵州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贵州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一文科综合高一文科综合本卷满分本卷满分 3003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50150 分钟分钟1. 商代统治者凡政治事务都要通过占卜进行决策,这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 神权与王权结合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 权力的高度集中D. 以宗族关系为基础【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商朝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各项事务,说明统治者欲通过神化王权加强统治,维护王权的绝对权威,A 项正确。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政治统治主要涉及到西周时期宗法制,与占卜无关,排除 B。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对参加联

2、盟的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 C。原始社会氏族成员共同管理的形式是以以宗族关系为基础,与迷信占卜有本质区别,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A。2.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内外朝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图片中的甲骨文都是与分封制有关的字,如“戎”代表的是分封制下为保卫王室而进行战争所用的武器, “从”反映的是分封制下诸侯需要随从周天子作战, “王” 、“国” 、 “侯”是指的分封制下的等级和诸侯国;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与血缘有关,故

3、A 不选;郡县制下没有王国,故 C 不选;内外朝制度是中央官职,故 D 不选。故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关于分封制,可以考查分封的目的、对象、权利和义务以及作用: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疆域,扩大了统治基础。3.

4、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A. 分封制的权力关系B. 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 任人唯才的要求D. 兄终弟及的传统【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微子启虽然年长,但不是嫡长子,不能继承王位,而纣是嫡生的长子,具有王位继承权,体现的正是宗法制的基本原则,B 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宗法制的基本法则,与分封制的权力关系无关,排除 A。题干强调是嫡长子继承制,而不是任人唯才,排除 C。题干体现的是父死子继,而不是兄终弟及,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4. 如图为“颖川赖氏族谱” 。族谱又称家谱,它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

5、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以历史的眼光看,家谱具有A. 宗法制的特征B. 礼乐制的遗风C. 禅让制的传统D. 分封制的痕迹【答案】A.5.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放宽历史的视界一书中曾提到:“中国的封建制度只有古代商周间的一段” ,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宗法制D. 中央集权制度【答案】A6. 有论者称,秦王朝以其浑厚刚强的气魄,开创了其后持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国家方方面面的基本政治模式。下列各项中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是A. 奠定了辽阔的疆域版图B. 统一度量衡C. 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D. 确立嫡长子的正统地位【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创了其后持续两千年之

6、久的封建国家方方面面的基本政治模式”可知是指秦朝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被后世历代王朝采用,对秦以后的中国政治产生深远影响,C 项正确。A 项奠定了辽阔的疆域版图与题干中基本政治模式不符,排除。统一度量衡属于加强大一统的措施,排除 B。嫡长子的正统地位在秦朝之前就已经建立,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C。7. 史记中“法令出一” “别黑白而定一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形容的是什么制度的特点A. 三公九卿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皇帝制度【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法令出一” “别黑白而定一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反映了皇权至上,皇帝独裁,这是皇帝制度的核心,D 项正

7、确。三公九卿制属于中央官制,与皇帝制度无关,排除 A。分封制是西周时期政治制度,与皇帝制度无关,排除 B。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与皇帝制度无关,排除 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D。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法令出一” “别黑白而定一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切入,结合皇帝制度进行思考即可。8. “幽州”是古代地名,在某一时期幽州负责管辖“郡、国十一、县九十” 。据此判断,“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 秦代B. 汉代C. 宋代D. 唐代【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的地方行政,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郡、国十一,县九十”可知地方上实行的是郡国并存制度,这

8、是在汉初时期实行的,正确的是 B 项,CDA 项排除。9. 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 御史大夫B. 丞相C. 太尉D. 郡守【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可知,这一官员不仅具有负责执掌群臣奏章,还兼理国家监察事务,这就是御史大夫的职能,A 项正确。丞相为“百官之首”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排除 B。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排除 C。郡守是地方行政长官,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A。10. 公元前

9、127 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A. 地方豪强势力膨胀B. 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C. 分封制被彻底取消D. 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答案】B【解析】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通过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答案为 B 项。AD 项不属于这项措施的影响,排除;地方王国仍然存在,排除 C 项。11.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的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时期两宋明清项目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A. 察举制B. 九品中正制C. 科举制D. 郡县制【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50%以上

10、的进士” “43%的进士”的出身及时间可知是科举制,C 项正确。察举制是汉朝的选官制度,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A。九品中正制强调门第、出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与题干不符,排除 B。郡县制是地方的政治制度,不是选官制度,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C。点睛:解决本题以“50%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的出身及时间为切入点,运用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12. 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对于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这主要反映了当时唐朝行政机制的特点是A. 宰相专权B. 皇权独尊C. 三省分

11、权D. 分层决策【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对于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可知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体现了唐朝行政机制具有分层决策的特点,D 项正确。门下省负有审核诏令的权力,不能说明宰相专权,排除 A。根据题干“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 ”可知不能说明皇权独尊,排除 B。题干只提到中书省、门下省,无法体现三省分权,排除 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D。二、非选择题(本题二、非选择题(本题 8 8 小题,共小题,共 160160 分)分)13

12、.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史记周本纪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狩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其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左传请回答:(1)材料一中周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 (2)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国之间有何关系,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

13、务? (3)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国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材料题:1(1)政治制度:分封制。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2)关系:诸侯为周王臣下,服从周王命令。义务:保护周王室;忠于职守;保卫封地;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3)变化: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原因: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微,无力再控制诸侯。【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周武王实行的分封制度,这是历史常识,受封的主要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这是基本识记点。(2)周天子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14、主要突出隶属关系即可,即诸侯为周王臣下,服从周王命令。诸侯对周天子主要突出效忠于周天子即可,例如,保护周王室;忠于职守等均是可以作为答案的。(3)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国间的关系主要突出分封制度的瓦解,即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原因则要突出诸侯国本来就有一定的独立性,随着势力的增强逐渐摆脱周天子的控制。14.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权对宰相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 ,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请回答:(1)材料一中唐

15、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答案】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分工,相互制约。(2)职责不同:唐朝的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职责,根据材料“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职责。关于三省设置的目的,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分割相权、相互分工、相互制约等方面概括即可。(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

16、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 ”和结合第(1)问的中书省职责,可从两者职责不同方面比较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15.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日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日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日明达法令四日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康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晋书段灼传材料三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筑行者成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制度是?标准是什么?(2)材料二的选官制度是?它的依据又是什么?(3)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