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306506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贵州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贵州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贵州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贵州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72018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文科综合试卷高一文科综合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更新的是A. 海上内循环 B. 海陆间循环 C. 海陆循环 D. 陆地内循环【答案】B【解析】海陆间循环通过海洋水汽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使陆地淡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和补充。故选 B。【点睛】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其中海陆间大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水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它维护了全球水量平衡,第二,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第三,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

2、与能量交换,第四,它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雕塑地表形态。2. 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其中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质构造最常见的是褶皱和断层。外力作用主要来源于流水、风、冰川等,通过风力作用、流水作用等改变地表形态。通过上述 4 图可知:A 图岩层出现弯曲,形成褶皱构造,由内力作用中的水平挤压所形成;B 图岩层出现断裂错位,形成断层构造,由内里作用中的垂直运动所形成;D 图为河口三角洲,由外力作用中的流水沉积作

3、用所形成;C 图为火山喷发,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故答案选 D。3.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A. 地球内部的热能 B. 重力能 C. 潮汐能 D. 太阳辐射能【答案】A【解析】内力作用的能量指地球内部的热能,重力能、潮汐能、太阳辐射能均来自地球外部,故 A 正确,B、C、D 错误。4. 喜马拉雅山脉是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A.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B. 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C. 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 D.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答案】D【解析】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是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D 对。与美洲板块、非洲板块无直接关系,A、B、C 错。

4、5. 修建水库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 植物蒸腾 B. 大气降水 C. 地表径流 D. 水汽输送【答案】C【解析】修建水库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与植物蒸腾、大气降水、水汽输送关系不大,故 C 正确。6. 下列四幅近地面气流运动示意图中,可以表示南半球反气旋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中的气压系统。南半球的反气旋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旋转辐散,中心气流垂直下沉。所以 B 选项正确。【点睛】气压系统示意图如下表:平面示意图(北半球)水平气流与风向风向北半球逆时针向中心辐合顺时针向四周辐射顺时针向中心辐合逆时针向四周辐射南半球7. 下列地形中,其成因

5、与图中数码相符的是( )A. 阿尔卑斯山 B. 渭河平原 C. 喜马拉雅山 D. 内蒙古高原【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此处的地形是断层地质结构,是地垒,是地堑。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都是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褶皱山脉,AC 错误;渭河平原是岩层断裂下陷后加外力沉积形成的,B 正确;内蒙古高原也是板块挤压运动形成的后长期遭受外力侵蚀变得较为平坦,所以也不属于断层结构,D 错误。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 2017 年 11 月 6 日至 17 日在德国波恩举行,数据显示今年全球人类活动排放的 CO预料达 410 亿吨,比过去 3 年保持平稳的排放量多 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CO排放量增加,可能会导

6、致A. 全球各地气温均持续上升 B. 全球各地的河流水位上涨C. 高低纬各地区农业均增产 D. 加速南极大陆的冰川融化9.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是多使用清洁能源;绿色环保出行;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火灾;A. B. C. D. 【答案】8. D 9. D【解析】8. CO排放量增加,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温升高,会加速南极大陆的冰川融化;全球变暖不是指各地气温均持续上升,也不会导致全球各地的河流水位上涨;全球变暖会使得低纬度农业减产,高纬度农业增产。9. 应对全球变暖关键要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多使用清洁能源,在生活中应该多坚持绿色环保出行,同时植树造林有利于增加温室气体

7、的吸收,缓解全球变暖。读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0. 所代表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A. B. C. D. 11. 甲、乙、丙、丁四海域,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是A. 甲、乙 B. 乙、丙 C. 甲、丙 D. 丙、丁【答案】10. C 11. D【解析】10. 图示太平洋海域,是日本暖流是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选C 正确。.【点晴】渔场的形成与洋流有关的多在寒暖流交汇处或盛行上升流的海域;寒暖流交汇处水温适宜、饵料丰富;上升流的海域,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海面,饵料丰富,吸引鱼类。二、综合题二、综合题12.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1)把图中气压带或风

8、带的名称填在下面:B_,C_,D_,E_。(2)从大气运动与降水的关系来看,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下沉则不易形成降水,由此判断上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有_和_。 (填字母)【答案】(1)东北信风 副热带高压 盛行西风 副极地低气压 (2)A E【解析】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 为东北信风,C 为副热带高压,D 为盛行西风。13.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图中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_ 。(2)城市加强硬化路面的改造,铺设透水砖,增加绿地面积的过程中环节会 (增多或减少) 。(3)海上内水循环由图中 (填序号)组成。【答案】 (1)水汽输送 蒸发 地表径流 (2)增加【

9、解析】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为海陆间水循环,表示水汽输送,表示蒸发,表示地表径流。(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示地下径流,城市加强硬化路面的改造,铺设透水砖,增加绿地面积的过程中会增加下渗,会使得地下径流增加。(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上内水循环由图中蒸发、降水组成。14.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3)形成气候类型的原因是_,图示季节的气候特点是_。(4)气候类型的自然带是

10、_。【答案】(1)副热高气压带 (2)南北纬 4060 度大陆西岸;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高温多雨 (4)热带草原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候类型的成因和特征、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1)读图分析可知,甲气压带位于 30附近,应该属于副热带高气压带。(2)由图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它一般分布在南北纬 4060的大陆西岸。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其成因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3)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东部,其它大洲没有分布。因为该气候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其他大洲海陆性质差异小。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知,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说明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半球,东亚夏季受夏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4)读图分析可知,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对应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