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小名士观后感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06490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小名士观后感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小学士观后感什么是诗词 ?如果让小时候的我来说, 那就是那一句两句难理解的句子; 或者说是,队形排列整齐的几十个字。而现在让我说,那就是中华文化中的颗颗珍珠,那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 或者说,那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 !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 描写的是中国哪个节日 ?”“元宵节。”参赛选手回答。我观看了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的 “国学小名士”。 此次比赛突出“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比赛设计了众多环节 , 全面考查选手对于国学经典的理解与运用,也深深地影响了这些 “小名士”的成长。这几天我看了国学小名士,我受益匪浅,经

2、典诵读是我们每个学生必背的,可我们多多少少都会因为不懂意思而死记硬背,从而失去了背诵的真正意义。伴随着一句句名句: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 腹有诗书气自华“, 选手们闪亮登场了, 第一环节的爱记诗词便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一环节是根据显示的字、词,来说出带有这些字词的诗词。背诵不下来的选手将会被淘汰。记得有一期主持人让选手们说出刑岬“日“的诗句,选手们个个张口就来,真是令人佩服,看着他们“ 刀光剑影“, 我也在大脑里努力地搜索着关于这方面的诗句,然而,我想出来的却寥寥无几,听着他们的作答使我感到惭愧为什么年龄跟他们相仿,自己却听着他们的作答一脸迷茫。我觉得自己应该多多阅读书籍还有报纸等可

3、以使自己增长知识的东西。我会加油的!国学小学士观后感四一王晓雨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并让我们写观后感。大赛有好多期,哇! 每看一场大赛都让我震撼!说震撼,一点都不夸张 ! “我爱记诗词 “ 环节考察选手对诗词的积累。 看似简单,只不过是朗诵与所给字词相关的诗词而已, 但是对于选手的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限时五秒思考且全场倒计时, 比赛越来越激烈,气氛越来越紧张, 倒计时的喊声一声高过一声。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不能迅速反应、 若是没有极强的心理素质恐怕很难完成比赛。选手们临危不乱,处变不惊让我震撼! “美德大考验”是本次大赛的考验重点采用真人秀的形式

4、,从多方位,多角度考验选手在特定环境中是否能真正做到与人为善,帮助他人。让我了解到许多餐桌礼仪,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比赛, 就像一部部扣人心悬的大片。 欣赏着一位位选手的精彩展示,我自叹不如,发现了自己的差距,激发了我诵读经典的兴趣,我是祖国的未来,我打所从现在开始,积极地加入到国学学习的行列, 徜徉在国学经典的海洋里, 争当做新时代的美德少年。让我们继承并发扬国学,让我们与古代圣贤为友,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 国学小学士观后感之诵读经典四一李海铭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说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5、;萧抡谓说过:“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这些诗句就足以证明,经典诵读巨大的影响力! 国学小名士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熟读、熟背很多的古诗词,朗朗上口、滔滔不绝,这种境界让我心中震撼无比,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是呀, 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铸就了经久不衰的艺术瑰宝,犹如夏日的漫天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宛若春日的遍野鲜花,散发着馥郁的芬芳。到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感受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到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 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女娲、大禹的故事萦绕耳畔。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会给予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 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给予我们无限的知识,会让我们受益终生。今后,我要向国学小名士中的同学学习,广泛诵读经典,牢记于心,我要诵读国学经典, 走进古诗词的世界里, 去感受诗人朴质、真切的情思 ; 徜徉古诗词的长河中,去感受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让经典诵读永驻心间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