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街区制范例(四川、上海、山东、河南、北京)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06487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街区制范例(四川、上海、山东、河南、北京)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国内街区制范例(四川、上海、山东、河南、北京)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内街区制范例(四川、上海、山东、河南、北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街区制范例(四川、上海、山东、河南、北京)(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街区制范例(四川、上海、山东、河南、北京)(四川:)四川已有不少实施“开放小区”的成功案例, 目前成都也开始在9 个示范片区试点 “开放小区”理念,逐步推行“住宅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等做法。在宜宾市南岸东区, 一个借鉴欧洲莱茵河畔小城规划的空间组织和功能架构修建的大楼盘,已经做到了小区主干道路和绿化向公众开敞服务。在宜宾莱茵河畔,主干道莱茵香街联系着社区的各个组团,社区住户的门禁系统,退到了临近主干道的单元门口。莱茵香街随着地形有起有伏, 沿途设置了供人们休息的座椅。在香街的两边, 有社区银行、 面馆、 咖啡厅、服装店、宠物美容店、理发店等公共服务点。香街的每一条支路尽头,都连通了市政道路

2、。也就是说,虽然莱茵河畔占地好几个街区,但是每一个方向的市民,都可以找到路口进入,并抵达核心区域。成都光明苑小区是始建于2004 年的一个“开放式小区”。依托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发展校园经济,是光明苑小区建设“开放式小区”的初衷。最初,小区不设围栏,在小区门口也不设大门,小区内是两车道的水泥路,可任由车辆进出。2012 年,小区进行了整改,在两个大门口设立了横杆。宜宾市政府日前决定在翠屏区试点探索一新的开放街区道路建设,实现住宅小区的有效开放。 今年 2 月,中央部署城市发展路线图,不再建封闭式住宅小区,宜宾市积极引导当地百姓对人居环境和出行畅通的需求,决定对翠屏区南岸西区一期D04 地块规划方

3、案实施开放式街区模式, 在规划方案中设置两条可直通凤凰溪的开放街区道路,解决绕着封闭小区走远路,道路末端集散性差的难题,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开放公共空间以及公共资源的共享。目前,宜宾市和翠屏区的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加快推进这一开放式街区建设的各项工作。 据悉, 该地块位于宜宾市中心主城区翠屏区的繁华地带,是一块成熟的中高端住宅集中区,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停车场、物业管理、学校医院、餐饮娱乐等配套完善、功能齐全。宜宾此次建设开放街区道路,将有效避免“城市路网主干道越修越宽,微循环却堵住了”的情况。(上海:)古北地区是上海“开放式小区”的典型,居民生活很便利。没有围墙、只有公共区域,在古北

4、路上,许多小区成为了开放式小区。古北一期,是兴建于二十年前的社区,它像是一片微型小区的集合,在其建筑群落间,水城南路、 荣华西道、 荣华东道、 黄金城道经纬交错,都可供车辆通行, 整个大的区域是不封闭的,但以公寓大楼为单位的微型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而林林总总的商业设施分布其中,坐落其中的商业店铺接连不断,商业区与住宅区界限并不鲜明。目前临港新城滴水湖项目已经审批通过并着手开建,这个项目采取了开放式街区的设计,若项目规划设计不出意外,它将成为上海首个建成的开放式住宅街区项目。该项目的各个住宅楼都有沿街的出入口,居民刷卡可以进入。底层全部为开放式商铺,区域内道路供步行,二楼公共空间为业主专属的户外

5、平台。(山东:)济南市燕子山小区是全国第一批开放式住宅试验社区,小区有数十座居民楼, 以及小学、幼儿园等,多条小路在小区内纵横交错,车辆可以自由进出。2015 年 10 月,小区进行了整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来人员的进入,并请来物业公司专业管理。此外,青岛目前已有超过20 个开放小区实施了交通微循环,让周围居民获得便利的同时,小区交通拥堵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缓解。据悉,济南CBD和济南新东站将实施“窄马路、密路网”的街区制。济南CBD和济南新东站的规划改变了传统“超大街区” 形制, 倡导创建密集的路网系统,形成“城市格网” 。城市格网减小了街道尺度,将交通流分散到不同的街道,在地块之间提供了更为直

6、接的联系,减少绕行。并力求建设多功能混合的邻里社区,创建小型分散的就业中心,鼓励双向通勤,以减少出行、实现职住平衡。(河南:)3 月 2 日,河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指出,2016 年,河南省新建小区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小区,对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区别不同情况,通过功能评估,征求业主同意并予以合理补偿后,逐步实现局部功能公共化。2016 年起,河南省在新建小区审批时就将逐步推广街区制,而对已建成小区公共化的改造也将逐步进行。(北京:)据悉,北京首个不设围墙的街区制新住宅将于今年底入住,且能够实现部分职住平衡的功能。该项目位于地铁9 号线郭公庄车辆段北侧,小区将不设置围墙,并采用“开放社区”的理念,在南北出入口之间规划了一条“S ”形的绿化轴线,并在用地南侧东西向规划了一条商业步行街,形成一个“十”字形骨架的公共空间结构,将社区分成9 个直接与城市道路相连通的开放小型街区。每个街区用两到三栋住宅与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围合成院落,院落内均为人行空间,机动车安排在院落外的公共道路上行驶,从而实现人车分流。同时, 项目还规划设计了 15%的商业、办公设施,实现职住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