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的社区管理1-方屏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3306156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冠心病患者的社区管理1-方屏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冠心病患者的社区管理1-方屏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冠心病患者的社区管理1-方屏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冠心病患者的社区管理1-方屏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冠心病患者的社区管理1-方屏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冠心病患者的社区管理1-方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心病患者的社区管理1-方屏(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冠心病患者的社区管理,庙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王晶晶,你所知道的冠心病?,72岁,59岁,46岁,一、冠心病概述 二、冠心病的三级预防及康复治疗 三、冠心病患者社区管理内容 和管理效果评估,一、冠心病概述 (一)冠心病的定义 (二)心绞痛 (三)急性心肌梗死,(一)冠心病的定义,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二)心绞痛,1.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稳定型心绞痛:亦称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

2、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不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卧位型心绞痛、静息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混合性心绞痛等的统称。,2. 心绞痛的诊断,症状:发作性胸痛 体征: 危险因素: 心电图: 其他检查: 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绞痛,2. 心绞痛的诊断,静息时:约半数正常,可能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改变或非特异性ST段和T波异常,有时出现心律失常。 发作时:绝大多数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移位(压低),缓解后恢复。有时出现T波倒置。在平时有T波持续倒置的患者,发作时可变为直立(假性正常化)。,3.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绞痛 肋间神经痛和肋软骨炎 心脏

3、神经症 反流性食管炎等食管疾病、膈疝、消化性溃疡、肠道疾病、颈椎病等。,4.1 心绞痛的社区处理,治疗原则: 稳定型心绞痛:改善冠状动脉的血供和降低心肌的耗氧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不稳定型心绞痛:紧急处理的同时及时转诊,4.2 心绞痛的社区处理,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的治疗: 休息: 药物:硝酸酯制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镇静剂中成药(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4.3 心绞痛的社区处理,稳定型心绞痛缓解期的治疗: 避免诱发因素、调节饮食、禁烟酒、减轻精神负担 药物治疗:受体阻滞剂、硝酸酯制剂、钙通道阻滞剂、曲美他嗪、中成药等 适度运动锻炼 转至上级医院做介入或者外科治疗,4.4 心绞痛的社区处理,

4、不稳定型心绞痛: 处理同时及时转诊; 一般处理:休息、心电监测、吸氧、镇静,他汀类药物 缓解疼痛:硝酸酯类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 抗凝(抗栓):阿司匹林、氯吡格雷,5.心绞痛的转诊原则,首次发生心绞痛; 无典型胸痛发作,但心电图ST-T有动态异常改变; 不稳定心绞痛; 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者; 需要作进一步检查者; 病情稳定的患者,定期到专科的常规随访; 病人要求转诊。,病例分析,陈,男,66岁。活动后心前区闷痛2年,每次持续几十秒至1分钟,休息后缓解。近2个月发作较前频繁,每次持续达10分钟,经休息或含服“速效救心丸”或“消心痛片”3-5分钟方可缓解。 既往:原发性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

5、控制不详。吸烟(20支天,30年),少量饮酒。 病史分析?进一步检查侧重点?,病例分析,【体格检查】 T 366,P 70次分,R l8次分,Bp l6896mmHg 神清,眼睑无苍白,口唇无发绀。胸廓无叩压痛,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啰音。心界不扩大,心率70次/分,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扪及肿大。颈、脊柱、四肢活动自如。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病例分析,【辅助检查】 心电图:窦性心律,V5、V6 ST段近似水平下移0.05-0.075mV,T波低平。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2109L;总胆固醇5.95mmolL,甘油三酯2.17mmolL,肌酸激酶同

6、工酶(CKMB)13UL,肌钙蛋白I(cTnI)001ngL。,病例分析,【辅助检查】 (3)胸部X线:见主动脉弓迂曲,余未见异常。 (4)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左房略大,室间隔中下部及心尖部运动幅度降低,与左室后壁运动不协调; (5)运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运动中,V4-V6导联ST段压低0.2-0.4mV。 辅助检查分析?诊断?治疗?,病例分析,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2级,病例分析,治疗方案: (1)发作时治疗: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硝酸酯类制剂; (2)缓解期治疗: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ACEI、硝酸酯制剂、受体阻滞剂;他汀类、抗血小板,(三)急性心肌梗死,1

7、.定义: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先兆: 症状: 体征: 特征心电图改变: 实验室检查: 其他检查:,2.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ST段抬高性: 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 宽而深的Q波(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 T波倒置(面向损伤去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 在背向梗死区的导联则出现相反的改变。,2.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2.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2.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非ST段抬高性: 无病理性Q波,有

8、普遍性ST段压低0.1mV,但aVR导联(有时还有A1导联)ST段抬高,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 无病理性Q波,也无ST段变化,仅有T波倒置改变。,2.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动态性改变: 超急性期; 急性期; 亚急性期; 慢性期。,2.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表示该导联出现坏死型图形; 表示该导联可能出现坏死型图形; *表示该导联出现R波增高、S-T段压低及T波增高。,3.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疼痛部位不典型:上腹部、下颌、颈部、背部上方、左上肢。容易误诊,需警惕!,4.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要点,5.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主动脉夹层

9、急性肺动脉栓塞 急腹症 急性心包炎,6.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原则及院前急救,处理原则: 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以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或缩小心肌缺血范围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 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6.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原则及院前急救,院前急救: 观察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监测心电图 一般处理:嚼服阿司匹林300mg、建立静脉通道、吸氧 解除疼痛:杜冷丁、吗啡、可待因、罂粟碱、硝酸酯制剂 消除心律失常 控制休克:补充血容量、升压、扩血管等 及时转诊!,6.急性心肌梗死的转诊指征及转诊注意事项,转诊指征: 所有可疑心肌梗死均要及时转诊; 无典型胸痛发作,但心

10、电图ST-T有动态异常改变 有新近发生的心力衰竭 转诊注意事项: 转诊同时应进行适当处理,7.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维持期的康复医疗,评价心功能; 康复运动; 心理和营养咨询; 健康教育和危险因素控制。,7.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维持期的康复医疗,康复运动,8.冠心病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的方法和适应症,方法: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适应症:,9.病例分析,男性,55岁,于2小时前搬重物时突感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有濒死感,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不能缓解,伴大汗、恶心,呕吐两次,为胃内容物,二便正常,送至我院(社区)。既往无高血压和心绞痛病史,吸烟

11、20余年,每天1包。,病例分析,查体: T36.8, P100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急性痛苦病容,平卧位,无皮疹和紫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有期前收缩5-6次/分,心尖部有S4,肺呼吸音清无啰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 心电图示:ST段V1-5升高,QRS V1-V5呈Qr型,T波倒置和室性早搏。 诊断?进一步检查?治疗?,病例分析,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室性期前收缩,病例分析,进一步检查: 1.监测心电图,观察其动态变化 ; 2.血脂、血糖、肾功; 3.心肌酶谱 、心肌坏死标记

12、物; 4.凝血功能检查 ; 5.冠状动脉造影与介入性治疗。,(社区),(上级医院),病例分析,治疗原则: 社区:紧急处理的同时及时转诊! 上级医院: 1.一般治疗:休息,持续心电监护,吸氧,低脂半流食,保持大便通畅 ; 2.解除疼痛: 3.再灌注心肌:溶栓治疗;介入治疗;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4.消除心律失常: 5.控制休克: ,二、冠心病三级预防,一级预防,针对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以健康教育为主: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不吸烟、经常运动、控制体重等); 对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采取积极措施,定期监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二级预防,对冠

13、心病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采用非药物和药物等手段预防病情发展、并发症的发生。具体措施:,抗血小板聚集 预防心律失常; 控制血压; 控制饮食;戒烟; 健康教育;,抗心绞痛治疗; 减轻心脏负荷等; 控制血脂; 控制血糖; 适当运动锻炼。,三级预防,积极治疗并发症,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延长患者寿命,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三、冠心病患者社区管理内容和管理效果评估,心内科医生,全科医生,(一)冠心病患者社区管理内容,1.管理对象(辖区内):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一)冠心病患者社区管理内容,2.建立健康档案: 主观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

14、个人史、生活方式、家族史;客观资料: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理行为测量表; 评估:疾病状况评估、健康问题评估; 处理计划:,(一)冠心病患者社区管理内容,3.非药物治疗: 健康教育: 合理饮食: 戒烟: 保持大便通畅: 生活规律: 心理调节:,(一)冠心病患者社区管理内容,4.药物治疗: 抗心绞痛药物:硝酸酯制剂、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 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他汀类; 其他: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一)冠心病患者社区管理内容,5.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 心理和营养咨询; 健康教育和危险因素控制。,(一)冠心病患者社区管理内容,6.随访: 目前症状; 治疗情况; 生活方式; 体

15、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评估; 处理; 建议其定期回专科医院复查。,(二)冠心病社区管理效果评估与考核指标,1.效果评估(个体): 冠心病相关知识水平 行为危害因素的改变 临床效果指标2.考核指标(群体): 应管理人数 规范管理率 冠心病事件率,小结,一、冠心病概述:心绞痛的分型、诊断与鉴别诊断、社区处理与转诊原则;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义及诊断依据、心电图特征、处理原则及院前急救、转诊指征及转诊注意事项、恢复期及维持期的康复医疗。 二、冠心病三级预防及康复医疗 三、冠心病患者社区管理内容和管理效果评估,思考题:,夏某,男性,62岁,退休干部。患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2周。目前一般情况可,无不适。 如果这是你的辖区病人,你该如何进行管理?,为百姓健康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