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区三校联考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306027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区三校联考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区三校联考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区三校联考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区三校联考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区三校联考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区三校联考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区三校联考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区三校(联考)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区三校(联考)2017-20182017-2018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 1212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50 分)一、基础知识(30 分)(一)阅读文段,回答 1-3 题(6 分)11 月 17 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合影时,主动请两位老模范到前排坐在自己身旁。这一小细节经媒体视频传播,引发社会关注和热议。笔者以为,小细节 出习近平总书记敬老亲民大情怀。亲眼目睹习近平总书记为两位老者让座的 600 多人,本就是全国各地、各条战线涌

2、现出来的 600 多座文明和道德的丰碑,的暖心之举,折射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再一次让德善内涵叩击人们内心深处,在现场代表和世界各国人民心中又树起一座尊老敬老、人民至上的不朽丰碑。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2 分):不 Xi( )丰碑 叩( )问2、在空格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序号)(2 分)笔者以为,小细节 (A 彰显 B 显现 C 凸显)出习近平总书记敬老亲民大情怀。3、这一小细节经媒体视频传播,引发社会关注和热议。(2 分)修改为 (二)4、古诗文默写(多字少字错字别字均不得分)(每空 1 分,共 12 分)(1)树树皆秋色,_。 (野望)(2)乱花渐欲迷人眼, _ 。 (钱

3、塘湖春行)(3)庭中有奇树,_。 (庭中有奇树)(4)饮酒(其五)诗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明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是:_,_ (5)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如水,空明澄澈的句子是“_,_,_”(6) _,_,国恒亡。(7)春望颈联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的心情,能引起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的是_,_ (三)名著导读(2 分+4 分=6 分)5、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去年(2016 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A 、50 周年 B、60 周年 C、70 周年 D、80 周年6、腾讯读书频道举行“好书我推荐”活动,

4、你将带着昆虫记参赛。请你用简洁扼要的语言为这部书写一篇精彩的推荐语(50 字以上)。(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79 小题,共 6 分)材料一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2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材料二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

5、,功能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农村学生使用手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 10%,现在已达到 40%以上。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 2007 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 10 万欧元的罚款;2009 年 1 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 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

6、扩展至整个校园;2009 年 10 月 9 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中国,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材料三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7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总理敦促网络提速降费。B国内外都认为,手机进校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C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D我国对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8你从材料三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2 分)9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和建议。(2 分)二、

7、阅读理解(60 分) (一)古诗鉴赏(6 分)赤壁 杜牧 (唐代)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0、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 ;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 。诗人杜牧和 合称“小李杜”。311、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每题 3 分,共 9 分)【甲】愚公移山(节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

8、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乙】卖蒜老叟【清】袁枚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

9、“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注释】睨:眼睛斜着看。揶揄:出言嘲笑、讽刺。12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叩石垦壤 叩头曰:“晚生知罪矣。”B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C跳往助之 旁睨而揶揄之D杂然相许 陷入尺许1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装土石) B始一反焉(始:开始)C观者如堵(堵:墙) D老人鼓腹纵之(纵:放开)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段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B乙文段中画线

10、句“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的 节奏划分是正确的。C甲乙两文段靠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段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段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D乙文“卖蒜老叟”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15、翻译下列句子(6 分)(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2)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三) 背影(选段)(16 分)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 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4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

11、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 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 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 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 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 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 A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

12、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B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 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 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 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 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 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 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 1

13、6.第段作者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其中的“聪明”、“漂亮”分别是什么意思?(4 分)17.第段主要刻画了一个什么情景?其作用是什么?(4 分)18.请对第段划直线的 A、B 两处任选一处进行评析,要求指出其描写方法和表达作用。(4分)19.文中两次写“我”流泪,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 分)(四)阅读记叙文,回答 20-25 题。(23 分)卖白菜 莫言1967 年冬天,我 12 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

14、,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不时有赶集的人从我们身边超过去。我的手

15、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然不知道。篓子落地时发出了清脆的响声,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闯了大祸5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去看看吧,看看哪里还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