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 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303014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 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 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 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 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 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 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 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政治试题一、单选题(每题一、单选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3030 题,总分题,总分 6060 分)分)1. “打车软件”是一种智能手机应用,乘客可以便捷地通过手机发布打车信息,并立即和抢单司机直接沟通,大大提高了打车效率。通过手机打车软件预约用车将收取一定费用。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打车软件” 属于商品,因为其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打车软件”不是商品,因为其是无形的服务 “打车软件”方便了乘客,这是商家开发软件的目的 “打车软件”作为商品,是

2、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A. B. C. D. 【答案】B【解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这是自然属性,与其他有用物品的共同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是社会属性,商品特有的属性。 “打车软件” 属于商品,因为其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适合题意,错误;商家开发软件的目的是营利,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B。2. 下列属于商品的是家里用的天然气 赠送同学的礼物向地震灾区空投的援助物资 家庭用的自来水A. B. C. D. 【答案】C【解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成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3、一必须是劳动产品,二必须是用于交换。赠送同学的礼物与向地震灾区空投的援助物资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所以不是商品,不适合题意,排除;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属于商品,故本题答案选 C。3. 在商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商品生产者要获得额外收益,必须使其A.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 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 个别劳动生产率等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答案】A【解析】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生产者要获得额外收益,必须

4、使其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A 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是错误的,排除。4. 货币的本质是A. 商品交换的媒介 B.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C. 一般等价物 D. 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答案】C【解析】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即货币产生。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可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可以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因此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故 C 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B、D 均不是其本质,排除。故本题

5、答案选 C。点睛:货币的本质:(1)从含义来看,货币是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它与其他商品的不同,就在于它能够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是一般等价物。(2)注意“固定”二字。货币与以往其他一般等价物不同,就在于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而以往的其他一般等价物是不固定的。(3)从作用来看,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到了交换媒介的作用,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5. 去年,小张的工资从 5000 元涨到了 6000 元,其中 1500 元用于购买一款原价为 2500 元的手机。在这里 6000 元、1500 元、2500 元分别体现了货币的A. 贮藏手段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B.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C. 支

6、付手段 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D.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标价、值多少钱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最终支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流通手段职能;随着赊账买卖出现的是支付手段;在国际上购买商品是世界货币。在这里 6000 元、1500 元、2500 元分别体现了货币的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职能,B 适合题意。6. 2017 年元旦期间,王同学在常州苏宁电器看中了一台标价 5999 元的笔记本电脑,因元旦促销活动,王同学实际付款 5400 元购得该款电脑

7、。这里的 5999 元、5400 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A. 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B. 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C.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D.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答案】D【解析】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具有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两个基本职能。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其特点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价值尺度是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支付手段职能是随着赊账买卖而逐渐产生的,常用来支付地租,工资,税款等。材料中“标价 5999 元的笔记本电脑”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体现;“付款 5400 元购得该款电脑”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体现。由此可见,D 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B

8、、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D。点睛:通过关键词语区分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多用“标价” “价格”等词语;流通手段多用“购买” “买卖” “现场交易”等词语;贮藏手段多用“保存” “退出流通领域”等词语;支付手段多用“赊销” “赊购” “还债” “地租” “利息” “税款” “工资”等词语;世界货币多用“购买外国货” “国际收支” “国际结算”等词语。7. 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它是由_决定的A. 劳动时间 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产品质量 D. 个别劳动时间【答案】B【解析】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B项正确;AD 项说法错误

9、;产品质量即使用价值不能决定价值,C 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点睛】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所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反之亦然。故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8. 近年来,市场上电脑、汽车等商品不断降价。这些商品降价的根本原因是A. 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 B. 商品质量提高C.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D. 供求关系变化【答案】C【解析】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而商品价值

10、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并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电脑、汽车等商品不断降价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电脑、汽车等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故 C 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B、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C。点睛:引起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1)商品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2)市场供求影响价格。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提高。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主要是由商品供求关系引起的。(3)纸币的发行量。当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4)货币本身的价值也会影响商品的

11、价格。一般说来,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商品价格成反比。(5)引起价格涨跌的还有其他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实际上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特别提示: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是价格的影响因素,供求关系不会也不能决定价格。9. 商品价格的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下列消费品的消费量受价格影响较小的是A. 粮食、蔬菜、食盐等B. 冰箱、电脑、相机等C. 化妆品、装饰品等D. 健身器材、家用轿车等【答案】A【解析】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较

12、大,其需求弹性较大;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小,其需求弹性小。粮食、蔬菜、食盐等属于生活必需品,其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小,故 A 选项符合题意,应选;B、C、D 属于高档耐用品,其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大,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A。点睛:价格变动影响需求。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一般情况下,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即生活必需品价格的涨落,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变化,而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其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迅速减少。10. 某社会调查标题为

13、“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 。如果你在微博上跟帖论述这一消费行为的原因,你会选择( )A. 信用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B. 信用卡可以无限透支C. 信用卡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D. 信用卡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答案】C【解析】信用卡是具有消费、 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增强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C 适合题意。A 不是选择,排除;B 是对信用卡的错误认识,排除;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D 项错误。11. 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商品的需求变化,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

14、、乙的价格与需求量都呈正向变动 甲、乙的价格与需求量都呈反向变动 甲、乙相比,甲商品更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甲、乙相比,甲商品更可能是高档耐用品 B C D【答案】C【解析】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错误,适合题意;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甲、乙相比,甲商品更可能是生活必需品,乙商品更可能是高档耐用品,适合题意,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C。【点睛】曲线类型试题解题思路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

15、的理论渊源。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 、 “整合” 、 “创新”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12. 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17 年 5 月份,某省蔬菜价格大幅上涨,这对蔬菜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调节产量,增加种植 调节产量,减少种植 增加蔬菜生产要素的投入 减少蔬菜生产要素的投入A. B. C. D. 【答案】B【解析】价格变动调节产量。价格下降获利减少减少产量;价格上升获利增加增加产量,适合题意,排除;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某生产要素价格下降增加使用量;某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减少使用,适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B。13. 关于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供求B. 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影响价值C. 价格决定价值,供求影响价格D.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