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302245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阳一中长阳一中 2017-2018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化学试卷高二化学试卷1. 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目的是为了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以及增加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使反应速率减小。A、铁门表面喷漆阻止了铁门与空气接触,降低了反应速率,故 A 错误;B、冰箱保存食物,降低温度,降低了反应速率,故 B 错误;C、扇子扇煤炉火给煤炭提供了足够的空气,加快了反应速率,故 C 正确;D、烤焦电线杆生成了焦炭,焦炭性质稳定,难以反应,降低了反应

2、速率,故 D 错误,故选 C。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2. 反应:PCl5(g) PCl3(g)Cl2(g) 2HI(g) H2(g)I2(g) 2NO2(g) N2O4(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 a%。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反应物的转化率( )A. 均不变 B. 均增大C. 增大,不变,减小 D. 减小,不变,增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体积不变,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可以等效为将原来的容器缩小体积,实际上增大的反应体系的压强,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

3、,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转化率减小;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所以转化率不变;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转化率增大,答案选 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名师点晴】利用等效平衡把改变物质的浓度转化为压强,根据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来分析解答较简便。注意压强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变化规律:(1)由于压强的变化对非气态物质的浓度基本无影响,因此,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变化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释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

4、规律相似。 (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无变化的反应。 (4)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应视为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如某合成氨平衡体系中,c(N2)0.1 molL1、c(H2)0.3 molL1、c(NH3)0.2 molL1,当浓度同时增大一倍时,即让 c(N2)0.2 molL1、c(H2)0.6 molL1、c(NH3)0.4 molL1,此时相当于压强增大一倍,平衡向生成 NH3的方向移动。3. 某温度时,把 1 mol 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 10 L 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 4 s 时,NO2的浓度为 0.04 molL1,再经过一定时间后,反应达到

5、平衡,这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 1.8 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 4 s 以 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1 molL1s1B. 4 s 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 1.2 倍C. 平衡时容器内含 0.4 mol N2O4D. 平衡时容器内含 0.8 mol NO2【答案】B【解析】A前 4s 中以 N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s),则以 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05mol/(Ls),故 A 错误;B根据 N2O4 2NO2,4s 时:c(N2O4)=0.08,c(NO2)=0.04,则在 4s 时容器内的压强

6、和开始时的压强之比为:=1.2,故 B 正确;C反应达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 1.8 倍,设 N2O4的转化率为 x,则平衡时,c(N2O4)=0.1-x,c(NO2)=2x,则:=1.8,解得:x=0.08,所以在平衡时容器内含 N2O4物质的量为:(0.1-0.08)10mol=0.2mol,故 C 错误;D平衡时容器内含 NO2物质的量为:20.0810mol=1.6mol,故 D 错误;故选 B。4. 对可逆反应 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 x mol NO

7、的同时消耗 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当达到平衡时,如果单位时间(S)内生成 5molO2,同时生成 4molNO,反应就达到平衡。则有 V(O2)=5mol/LS;V(NO)=4mol/LS,如果要使两者相等,有 4v 正(O2)=5v 逆(NO)A 正确;B 生成 x mol NO 的同时,消耗 x mol NH3,表述的都是 V 正,B 错误;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也减小,C 错

8、误;D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应该为 3v 正(NH3)=2v 逆(H2O) ;选A。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反应速率。5.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 SO2和 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并达到平衡。在这个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 SO2的转化率为 p%,则乙容器中 SO2的转化率为( )A. 等于 p% B. 大于 p% C. 小于 p% D. 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所以压强也是减小的。这说明在反应过程中,乙容器中压强始终大于甲容器压强

9、。由于压强大,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乙容器中反应物的转化量大于甲容器,答案选 B。6. 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 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H2OCO2H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 K=,可知该可逆反应为 CO2(g)+H2(g)CO(g)+H2O(g)

10、,恒容时,温度升高,H2的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恒容时,温度升高,H2的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B、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发生变化,恒温恒容时,加入不反应的气体,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H2的浓度不变;增大氢气的浓度,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平衡是氢气的浓度增大,与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关;C、升高温度,反应物、生成物的活化分子增多,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D、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 K=,可知该可逆反应为 CO2(g)+H2(g)CO(g)+H2O(g) 解:A、恒容时,温度升高,H2的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该反应正

11、反应为吸热反应,即反应的焓变为正值,故 A 正确;B、恒温恒容时,增大氢气的浓度,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平衡时氢气的浓度增大,故 B 错误;C、升高温度,反应物、生成物的活化分子增多,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 C 错误;D、平衡常数 K=,可知该可逆反应为 CO2(g)+H2(g)CO(g)+H2O(g) ,故 D 错误故选 A7. 反应:L(s)aG(g) b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 p1p2,x 轴表示温度,y 轴表示平衡时混合气体中 G 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 )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ab a0,HTS0C. H0,HTS0

12、 D. HK350,则该反应是_热反应。(2)下图表示 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用 O2表示从 02 s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3)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2v逆(NO)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 a及时分离出 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 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答案】 (1). 放 (2). b (3). 0.0015 mol/(Ls) (4). abd (5). c【解析】(1)因为 K300K350,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所以

1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2)NO2是产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增大,平衡时浓度为 NO 浓度的变化量c(NO)=0.0065mol/L,所以图中表示 NO2变化的曲线是 b,2s 内用 NO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NO)=3.010-3molL-1s-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 v(O2)= v(NO)= 3.010-3molL-1s-1=1.510-3molL-1s-1,故答案为:b;1.510-3 molL-1s-1;(3)a、根据方程式,v(NO2)自始至终为 v(O2)的 2 倍,故 a 正确;b、平衡后,反应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气体的压强不变,故 b 正确;c、

14、不同物质表示速率,到达平衡时,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逆(NO):v正(O2)=2:1,即 v逆(NO)=2 v正(O2),故 c 错误;d、平衡后,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容积为定值,所以密度自始至终不变,故 d正确;故答案为:abd;(4)a及时分离出 NO2气体,反应速率减慢,错误;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错误;c增大 O2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正确;d选择高效催化剂,平衡不移动,错误;故选 c。21. I 可逆反应 A(g)B(g)2C(g)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混合物中 C 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由 T1向 T2变化时,正反

15、应速率_逆反应速率(填“” 、 “” 、 “ (2). V逆,x 的取值范围_。(3)若要使右室反应开始时 V正V逆,x 的取值范围_。【答案】 (1). H -23.5 kJ/mol (2). 60% (3). 0.15mol/(Lmin) (4). H -91 kJ/mol (5). ADE (6). 正 (7). 3.5 (8). 2 x 3 (9). 1.5 x 2【解析】I(1)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2Fe(s)+ O2(g)Fe2O3(s),H=-825.5kJmol-1,根据盖斯定律, -可得:Fe2O3(s)+3CO(g)2Fe(s)+3CO2(g),则H=(-566kJmol-1) -(-825.5kJmol-1)=-23.5kJmol-1,故答案为:-23.5;(2)令平衡时 CO 的物质的量变化为 nmol,则:Fe2O3(s)+CO(g) Fe(s)+CO2(g)开始(mol): 1 1变化(mol): n n平衡(mol): 1-n n+1所以=4,解得 n=0.6,则 CO 的平衡转化率为100%=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