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302233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阳一中长阳一中 2017-2018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十二月月考高二政治试卷学年度第一学期十二月月考高二政治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242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8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自 2018 年 1 月起,上海小学数学教材现身英国课堂。近年来,中华文化教材输出、孔子学院以及诸多高校海外分校的建立,无不推动着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让他国了解和熟悉中国文明,理解中国的价值观,为我们在国际上得到理解与尊重打下基础。这表明了:A. 彰

2、显着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B. 反映中国的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C. 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D. 表明文化交流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通过文化交流有利于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文化交流“让他国了解和熟悉中国文明,理解中国的价值观,为我们在国际上得到理解与尊重打下基础” ,体现的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选 B;A 中的“认同感”表述不当;C 与材料无关;D 强调了吸收外来文化的态度,材料强调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点睛】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

3、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3)文化的交流,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是“取长补短”的过程,因此,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 “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

4、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这一励志寄语,尽管寥寥数语,却胜过千言万语,让人震撼,激励了无数的人。这说明: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这一励志寄语,尽管寥寥数语,却胜过千言万语,让人震撼,激励了无数的人”体现了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激励人心,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选 A;不选, 因为教育是一种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与材料主旨无关。3. 2017 年 9 月 18 日至 10 月 10 日,第二届

5、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文艺展演在敦煌举行。此次文艺展演,既有丝路花雨 大梦敦煌等经典剧口,又有新创排剧口;既有国内、国外剧口,又有国内外联袂演出剧口;既有重要演出剧口,又有群众性展演活动,可谓是一次多元文化的集中大展示,是一次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相互融合。这一活动:表明了不同民族文化的逐渐融合体现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是我国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为中华文化传播和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 “既有国内、国外剧口,又有国内外联袂演出剧口”体现了该活动为中华文化传播和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有丝路花雨 大梦敦煌等经典

6、剧口”等剧目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了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正确;强调“文化逐渐融合” ,与材料无关;不选,因为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本题选 C。4. 2017 年 8 月 18 日至 19 日,由人民日报社和深圳市共同主办的“2017 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围绕“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主题,分享从相“加”迈向相“融”的经验成果,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把脉媒体融合进程,探路媒体融合前景。重视媒体融合发展是由于:各种传媒都是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有助于文化的传承现代传媒能超越时空局限汇集世界信息 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A. B

7、.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手段。我们重视媒体融合发展是因为大众传媒能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正确;没有强调大众传媒的作用,不选;不是原因。本题选 D。5. 2017 年 8 月 27 日至 9 月 8 日,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在天津市举办。本届全运会的吉祥物“津娃” ,取材于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的人物形象,它身着象征着富贵、吉祥、幸福的牡丹花,脚踩虎头鞋,挥舞红色绸带,寓意繁荣富强,红红火火的团结奋进的景象,具有典型的中国风格和浓郁的天津特色

8、。从“津娃”的设计可以看出:A.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C. 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D.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材料中的津娃的设计“具有典型的中国风格和浓郁的天津特色”体现了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选 B;其余三项不合题意。【点睛】高考中对文化多样性知识的考查需要特别注意两点:(1)认为世界文化就是民族文化的总和是错误的。任何文化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不是整体

9、与部分的关系。(2)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并不是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6. 北京故宫博物院以一系列有趣、有料的活动让龙袍亮起来、让建筑动起来、让瓷母时尚起来;一批“90 后”艺术生将琵琶行改编成流行歌曲,引爆网络,获得网友纷纷点赞;还有以漫画形式出现的传统文化公众号,使孔子的形象生动可感这些方式,让人感觉到传统文化并没有沉睡在历史中,而就在人们鲜活的生活里。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文化创新推动了社会实践发展 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的繁荣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上的创新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文化创新的途径。通

10、过一系列文化创新“让人感觉到传统文化并没有沉睡在历史中,而就在人们鲜活的生活里” ,体现了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的繁荣, “将琵琶行改编成流行歌曲” “以漫画形式出现的传统文化公众号”体现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上的创新,正确,选 D;强调了文化创新对实践的作用,强调了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均与材料无关。7. 中宣部等四部委 2017 年 7 月 31 日联合印发的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指出,2017 年,有条件的中学以及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实现所有学生免费欣赏 1 场优秀戏曲演出。2018 年,实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 1 场优秀戏曲演出。2020 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

11、、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这样做的目的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A. B. C. D. 【答案】D.【点睛】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面性(1)从传统文化自身看: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腐朽的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我们只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才能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2)从时代的需要看: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时代变革,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变化,必然要求文化与之相适应。所以传统文化只有顺应时代的变迁,不断融入时代元素,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如果一

12、成不变,反而会阻碍社会发展。8. 2017 年 8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能够转化为民族振兴的强大物质力量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材料中的塞罕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表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和

13、发展,该精神“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体现了民族精神能够转化为民族振兴的强大物质力量,正确,选 B;与材料无关;不选, 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9.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提出,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颁布的意义有: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培养和塑造人才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发展,完善教育法规 完善育人机制,引导中学生重视参加实践A. B. C. D. 【答案】A【解析】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有利于促

14、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正确;我们要发挥优秀文化培养和塑造人才的积极作用,不准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与完善教育法规无关,不选;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内容,因此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有利于完善育人机制,引导中学生重视参加实践,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 A。10. 在中国水墨画里, “墨分五色”中的“五色”常指 “焦、浓、重、淡、清”,即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妙。下列认识正确的有:中国水墨画“墨分五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墨色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体现中华文

15、化的博大精深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国水墨画“墨分五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墨色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确且符合题意;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说法错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是改革创新,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A。11. 早年间,北京创造的新词汇主要来自胡同里居住的百姓。比如“倒儿爷” ,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指从事倒买倒卖活动的人。 “爷”很具北京特色,一方面体现出北京人待人接物的客气劲儿,一方面也体现出一种生活在古都的傲慢心态。由此可见文化生活普遍存在于一切领域之中特定自然环境创造出北京文化特色不同区域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A. B. C. D. 【答案】D【解析】文化生活普遍存在于一切领域之中观点错误,不选;材料中没有体现北京的自然环境, “特定自然环境创造出北京文化特色”在材料中没有反映,不选;“爷”很具北京特色这体现了不同区域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正确;北京胡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