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政 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302215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随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政 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湖北省随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政 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湖北省随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政 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湖北省随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政 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湖北省随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政 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随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政 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随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政 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随州市普通高中湖北省随州市普通高中 2017201720182018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统考高二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统考高二政治试题政治试题一、最佳选择题。一、最佳选择题。 (本题共(本题共 323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1.5 分,共分,共 484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7 年 5 月 20 日, “2017 中关创客季一一创新创业发展论坛”在西安举办,旨在为大学生、初创团队以及创业企业量身定制创服、创孵、创投、创培、创星、创联等活动。展现了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

2、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论坛全新的意义。材料体现了A. 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B.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C.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 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答案】C【解析】 “2017 中关创客季一一创新创业发展论坛”在西安举办,展现了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论坛全新的意义。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C 适合题意;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A、D 是不科学的;经济是基

3、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B 是错误的。2. 下图漫画嘱托折射的文化生活道理是在实践中,文化背景影响人们对目标的确定文化环境对个人成长的方向具有深刻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A. B. C. D. 【答案】B【解析】漫画揭示了不同文化背景的父亲对孩子目标的确定,同时也反映了孩子的教育受其家庭文化环境的影响,符合题意。均不符合漫画主旨,与题意无关。【考点】文化对人的影响3. 4 月 23 日是 t世界读书日” ,作为文明古国的国人要阅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研读优秀传坑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

4、浩然正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要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因为传统文化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文化继承要以文化发展为必然要求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A. B. C. D. 【答案】D【解析】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要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适合题意,排除;文化创新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D。【点睛】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相对稳

5、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而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注意把二者区分开来。4. 网络媒体出现的新词,如“洪荒之力” 、 “颜值” 、 “主要看气质” “高大上”等新词,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A. 传统文化被注入了时代精神B. 文化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 文化的实质是精神力量D.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答案】D【解析】网络媒体出现的新词,如“洪荒之力” 、 “颜值” 、 “主要看气质” “高大上”等新词,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

6、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D 适合题意;其他选项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排除。5.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中国商品已遍及全球市场。有专家提出,要让中国商品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载体” 。这一观点告诉我们要借助经济活动推销我国的价值观念精神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商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A. B. C. D. 【答案】C6. 方言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特定族群情感认同的精神纽带。但随着我国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外语热”的兴起,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对此,下列认识正确

7、的是方言文化加速消失不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存在认知和实践的差异汉字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载体,方言文化不能真正担负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代表一方水土的物质文化遗产的方言文化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A. B. C. D. 【答案】A【解析】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这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存在认知和实践上的差异,方言文化加速消失不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普通话、外语及方言,这些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这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适合题意;文字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载体,错误;方言属于文化遗产,错误;故本题选 A。7. 古典诗词是

8、中国人最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2017 年新春伊始,央弃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强势回归,为新春佳节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圈粉无数”.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实力“圈粉”是因为古典诗词是民族文化记忆与情感的集中表达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载体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古典诗词寄托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A. B. C. D. 【答案】D8. “卷珠帘,倚高阁,觥筹交错,浮生若梦”歌曲卷珠帘旋律婉转悠扬,歌词诗意缠绵,有着浓浓的中国古风,在央视中国好歌曲一炮走红,并成功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该歌曲的成功

9、缘于它民族特色鲜明,能够激发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创新艺术形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文化底蕴深厚,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巧借大众传媒,成功实现了自身的商业价值A. B. C. D. 【答案】B【解析】歌曲卷珠帘有着浓浓的中国古风,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能够激发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说法正确;歌曲卷珠帘旋律婉转悠扬,歌词诗意缠绵,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说法正确;是该歌曲成功的后果,不是原因;本题强调的社会价值,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B。9. “大英博物馆 100 件文物中的世界史 “卢浮宫的创想” “浴火重光一一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这些展览让我们不出国门就能

10、感受到不同国家的文化与历史。下列观展感受中,对文化的多样性持有正确态度的是A.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补充的过程B. 文化交流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C. 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传承和弘扬D. 不同文明有“特性” ,更有着“共性” ,我们应增进理解,追求统一【答案】B【解析】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A 不合题意,

11、该说法只是阐述事实,不涉及态度;“展览让我们不出国门就能感受到不同国家的文化与历史”启示我们文化交流需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B 适合题意;C 表述错误,人类文化遗产中有精华与有糟粕,因此“弘扬”的说法过于绝对;D 表述错误,追求统一的说法错误,不利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展现。10. 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 29 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斯方法手段,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竞争力,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势文化。这将有利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树立高度的

12、文化自信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全面承袭中华传统文化,再铸中华文化新辉煌增强中华文化创造活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A. B. C. D. 【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主导”表述错误;“全面承袭”表述错误,中华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竞争力,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势文化”这有利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创造

13、活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正确。故选 A。11. 在中国的文化观念中,不缺乏对“匠心”的追捧,有“技进乎道 的文化源流,成语有匠心独运,用“匠心”来形容做事的高妙境界。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中国制造 2025”战略离不开大国工匠精神的坚实支撑。材料体现了工匠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弘场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民族的综合素质培育工匠精神能集中展示民族形象A. B. C. D. 【答案】B【解析】错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错误,培育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增强我国竞争力,其目的不是展示民族形象;题干强调工匠精神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工匠精神是长期积

14、累传承形成的工业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之一,故符合题意;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因此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民族的综合素质,故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 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12. 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来自 5 个自治区的 13 名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中华民族一家亲是各族人民的共

15、同心愿,这是因为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中华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A. B. C. D. 【答案】C【解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这是因为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项符合题意;项指出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具有这一特点的原因,不是中华民族之所以一家亲的原因;正确选项为C。【点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是一个民族的集体人格的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13.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 ,峰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支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促进不同文明交流,是因为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文明具有多样性广泛开展文明交流,可以加深对彼此文化的认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是文化创新的根本方向各民族经济、政治的差异决定了文化的差异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