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8届高三下学期训练(二)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301597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2018届高三下学期训练(二)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北省2018届高三下学期训练(二)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北省2018届高三下学期训练(二)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北省2018届高三下学期训练(二)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北省2018届高三下学期训练(二)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2018届高三下学期训练(二)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2018届高三下学期训练(二)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8 届高考文科综合训练二(届高考文科综合训练二(2018.3.102018.3.10)- -历史历史1. 有学者统计,春秋时期鲁、晋、楚、宋、郑五国有史可稽的共 85 位主政者中,世族占 92%,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共计 81 位宰相中,本人属于本国公子或本国宗室、王公室姻亲者 26位,与其他国家王公有亲者 8 人,共计只占总数的 42。此现象说明A. 王公数量大幅减少B. 诸侯权力受到威胁C. 宗法制度日趋衰落D. 官僚政治完全确立【答案】C【解析】由题干描述可知由春秋到战国时期,世族主政者所占的比例由 92%降到 4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宗法制度逐渐衰落,故本题答案选 C

2、项;A 项是对材料现象的总结,没有体现说明的问题;B 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诸侯权力的变化;D 项错误,官僚政治是秦朝时期形成的。2. 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董仲舒意在强调A. “君权神授”思想B. “天人合一”思想C. “天人感应”思想D. “弃恶从善”思想【答案】A【解析】材料认为“善”出自人性,但不一定人性都是“善”的,需要君主专制完善人性,这是天意,因此材料是从人性论角度阐释“君权神授”的观点,故 A 项符合题干要求;题干没有体现“天人合一” 、 “天人感应”

3、的思想,排除 BC 两项;D 项与题干主旨不符,可排除。点睛:董仲舒的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大一统。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汉武帝通过起用儒士参政、兴办太学和地方郡学、将儒家经典确定为教科书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3. 唐代手工业行会都有从业者共同议定的行规,对工匠入行从业、技术的传授都有一定规定,如非本地人不能随便入行、师徒相授时间等相关的传习规定条款。据此可知,唐代A. 手工业规模与前代相比有了较大的扩展B. 政府对手工业行会的管理非常严格C. 行会对技术垄断以维护本行业人员利益D. 个体手工业者数量较前代大量增加【

4、答案】C【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唐代手工业。材料讲的是唐代对手工业行会对手工业的管理,这体现了行会对手工业的垄断,所以答案选 C。材料并没有涉及到与前代手工业的比较,所以排除 A;材料讲的是行会,并不是政府,排除 B;材料也没有涉及到个体手工业者发展情况,排除 D。点睛:在做题时,有时也要注意到题干主语要与选项的主语一致。如本题的主语是唐代行会,而 B 选项的主语是政府,这就违背了主语一致的原则,因而 B 选项是错误的。4. 顺治九年(1652 年)三月初八日,清廷因会试中试的第一名举人程可则的文章“悖戾经注” ,将其除名,考官胡统虞、成克巩也因所取试卷不遵经注、文理疵谬甚多,而被分别降下级

5、和一级。清廷此举A. 导致清初的文字狱大兴B. 促进了科举制完善C. 意在加强思想控制D. 规范了官员依法行政【答案】C【解析】由“清廷因会试中试的第一名举人程可则的文章“悖戾经注” ,将其除名,考官胡统虞、成克巩也因所取试卷不遵经注、文理疵谬甚多,而被分别降下级和一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科举考试中没有按照要求从儒家经典做注而被除名或降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实行文化专制,从思想角度加强控制,故本题答案选 C 项;A 项不选,文字狱与题干无关;B 项错误,科举制走向了极端,扼杀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D 项与材料信息无关。5. 尽管有庚子赔款的巨大压力,但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都在大幅度增加,到辛亥年

6、,朝廷的岁入居然达到了破记录的两亿四千万有余,而各地财政,也多有结余。这反映了A. 海关税收实现自主化B. 清政府加紧剥削民众C. 近代化运动成效显著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答案】C【解析】材料讲的是在庚子赔款的压力之下,中国的财政收入还是有所增加,这也反映了中国人所提出“实业救国”等近代化运动有所成效,所以答案选 C。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关税,排除 A;材料也没有涉及政府对民众的做法,排除 B;材料讲的是政府的财政在增加,这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但是都是中国近代化运动所取得的成效,排除 D。6. 新青年传播的生物进化论,最初尚且接近其科学本质,但不久即在陈独秀等人的笔下异化为社会进化论

7、。材料主要意在说明,当时A. 对进化论认识存在较大偏差B. 进化论的宣传主观色彩强烈C. 进化论唤起了民族的觉醒D. 混淆了人与自然的本质区别【答案】B【解析】由“但不久即在陈独秀等人的笔下异化为社会进化论”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要解放思想的目的可以看出当时陈独秀等人在宣传进化论时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意识,故本题答案选B 项;A 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宣传进化论的结果;D 项说法本身错误,当时并不是因为混淆了人与自然的本质区别而宣传社会进化论。7. 1929 年,国民党“三大”决议称:“一切军政军令之权,皆完全属于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掌握,务求军事绝对统一。 ”决议还规定将地方

8、财政管理系统集中起来,以防各省挪支法律上属于中央的收入。此举目的在于A. 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B. 全力镇压中共的武装反抗C. 为持久抗日作战略准备D. 试图削弱军阀派系的实力【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27 年蒋介石从形式上统一中国,也就是说蒋介石政府并没有将全国的大权掌握在手中,而当时是军阀林立。材料讲的是国民党将军政大权和财权都由中央统一管理,这就是试图削弱军阀派系的实力,加强中央的权力,所以答案选 D,排除 B。材料不能反映出国民党是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所做出的措施,而且这时候经济危机才从美国爆发,没那么快波及到中国,排除 A;1929 年日本还没发动侵华战争,排除 C。8

9、. 中共夺取政权的基础是在农村,而且经历了长期的奋斗并取得胜利。俄国十月革命的特征则是在中心城市发动游行、罢工和起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时间比中国革命短得多。造成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A. 革命斗争策略不同B. 经济结构及水平不同C. 城乡人口数量不同D. 敌对势力的强弱不同【答案】B【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近代中国和俄国的革命道路不同的原因。由材料“中共夺取政权的基础是在农村”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征则是在中心城市”等关键信息可知,中国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而俄国已经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由此可知两国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所以两国所走的道路也会有所不同,所以答案选 B。材料所讲的是斗争策略,

10、因此不能作为原因,排除 A;C、D 也是两国所走革命道路的原因,但是不是主要的原因,排除。9.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法学阶梯中,将契约细分为四种实物契约、四种合意契约、口头契约和文字契约,除此之外还将其它的非典型契约统称为无名契约。可见其A. 利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B. 具有注重形式和程序繁琐特点C. 为民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D. 注重维护身份平等和个人私权【答案】A10. 史学家甲:“文艺复兴不只是文学或艺术的再兴,也是人类智识和个人之觉醒或再生,而为近代世界的开始。 ”史学家乙:“文艺复兴是中古时代转移至近代的过渡时代,它同时具备了两个时代的特性。 ”有关两位史学家对“文艺复

11、兴”的看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史学家甲强调了文艺复兴与中世纪的差异和断裂B. 史学家甲关注了历史的延续与连接C. 史学家乙侧重历史的新异和变迁D. 两位史学家对文艺复兴的解释并无明显差别【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史学家甲,强调文艺复兴的“再兴” 、 “再生”的特点,A 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史学家乙关注了历史的延续与连接,排除 B;史学家甲侧重历史的新异和变迁,排除 C;两位史学家对文艺复兴的解释有明显的差异,二者的角度不同,排除 D。11.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写道:“政府既然取代了上帝,每个人出于个人需要,自然就要祈求政府,一旦政府解决事务的能力低于人民的期待,就会激起

12、无论是特权等级还是平民阶级的不满,政府与人民之间便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说明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是A. 旧君主制下社会矛盾的长期积累B. 旧制度下的中央集权制度C. 法国政府解决事务的能力较低D. 宗教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介绍了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原因的简单分析,他认为“政府解决事务的能力低于人民的期待,就会激起无论是特权等级还是平民阶级的不满” ,所以爆发革命就是因为政府问题和制度问题,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材料没有反映旧君主制下的社会矛盾,而突出的是政府与人民的矛盾,不选 A;C 选项是表面现象,没有挖掘出实

13、质;D 选项材料没有提及宗教改革问题。12. 下表是 1913-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的排名,对该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A. 1913-1928 年停滞不前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 1928-1932 年工业地位的快速提升C. 1928-1937 年工业不断发展得益于国家计划经济的开展D. 在“斯大林模式”的指引下苏联经济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材料和所学进行逐项分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 1921 年被新经济政策取代,所以 A 表述错误;1921 年到 1925 年,是列宁在世时推行的新经济政策,1924

14、年列宁去世后,新经济政策也逐步取消,所以 B 表述错误;19281937 年是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1937 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所以 C 表述正确;“斯大林模式”排斥市场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得国民经济农轻重比例失调,所以“在斯大林模式的指引下苏联经济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表述错误,排除 D。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诞生于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并且深深地打上了这一时代的印记他们能够以先知先觉的姿态站到时代的最前沿用理性的目光去审视眼前的“乱世” ,更重要的是“知识”也使他们学会了用理性反观自己。通过反思他们产生了”拨乱反正”的使命感、责任

15、感,希望用他们掌握的知识“经世致用” ,挽狂澜于既倒。摘编自列瓦雷士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材料二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士” ,集正统与道统于一身他们必须既议政又参政。民初知识分子大体上认同于士”这一社会角色,也力图继承士的社会责任;但他们相对要超然一些,多数人都如胡适一样倾向于“讲学复议政” ,即停止在议政阶段。作“社会的良” ,把直接参政置于第二位,更有人试图将学术与政治分开,干脆钻进象牙塔,像胡适所说的“回到故纸堆中去” 。不问世事。摘编自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群体对待社会政治活动的态度。(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春秋

16、战国时期相比,民国初年知识分子在处理社会政治活动方面的特点,并分析成因。【答案】答案:(1)直接参与政治生活,为诸侯出谋划策;脱离现实政治,追求精神自由。(2)特点:民初知识分子主要强调通过舆论影响政治生活(或强调议政的重要性,将直接参政摆在第二位) ,甚至专门从事学术研究,不问政治。成因:科举制度的废除,阻断了传统的参政途径;民初混乱的政治局面,挫伤了知识分子参政的积极性;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使多数知识分子无法直接参政;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提高了知识分子从事学术研究的积极性。【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介绍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根据材料“他们产生了拨乱反正”的使命感、责任感,希望用他们掌握的知识经世致用,挽狂澜于既倒”可以看出他们渴望参与政治,但是又远离社会现实,处于一种精神上的自由阶段。(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分析比较的能力。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传统的知识分子既议政又参政” 、而民国初年知识分子“倾向于讲学复议政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