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长会二年级三班课件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53300464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7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家长会二年级三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小学家长会二年级三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小学家长会二年级三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小学家长会二年级三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小学家长会二年级三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家长会二年级三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家长会二年级三班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各位家长光临,二年级三班,1.个别学生不讲卫生,习惯不好。 2.作业不工整,马虎出错。 3.部分同学平时课堂效率不高,上课走神,导致学 习“事倍功半”。,存在问题,语 文 要 点,多认字:利用生活中的点滴多认字,如电视、户外广 告、商店名称等,把识字学习放到日常生活当 中去。,多阅读:多读书,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书读得多了,理解能力、说话、作文能力无形中自然得到提高。,多背诵:多背诵好的诗词与课文段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儿童记忆力是最佳的时期,此时愉悦的大量背诵,是其一辈子的财富。,多练习:每课学习的生字词多写,及时掌握,家长平 常多 听写看其掌握程度。试题多做些,掌握 做题方法。,多提

2、问:启发孩子多问为什么,能提出问题比会回答问题强太多太多。,如何来教育孩子,共同探讨,什么是教育,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为了孩子的健

3、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每一个父母都需要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要顺其自然,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 一、好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事实正是如此,孩子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家里,父母应该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良

4、好习惯。生活即教育,父母应该积极为儿童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同时,父母应当经常在行为、举止和谈吐等方面给儿童一个最好的榜样,讲话时要注意礼貌、举止要文雅,表现出高尚的情操、道德行为和良好的习惯。如果能够经常这样以身作则,这种长期熏陶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养,通过日积月累,让儿童的良好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二、好习惯要在实践中培养 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三、要抓住教育的关键期研究发现,孩子习惯的养成有一个关键期的问题。幼儿园和小学是培养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而到了中学,就是改造习惯时期了。 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在儿童时期养成了坏习惯,

5、就有可能终身受到伤害。因此,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利用儿童的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对习惯的改造将要比塑造艰难得多。抓住关键期进行习惯的培养,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孩子第一次骂人的时候,他并不是道德驱使,而是觉得好玩。这时候,孩子会观察父母或其他成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如果成人的态度是冷淡的、严肃的,孩子就会明白:“大人不喜欢我的这种行为。”由此,他会减少这种行为。如果这时有成人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赞扬、夸奖或者高兴地笑等反应,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受到成人喜欢的,由此,他会增加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从而养成不良的习惯。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抓住教育的关键期来教育孩子。 四、好习惯要培

6、养,坏习惯要纠正 五、纠正孩子坏习惯要有毅力 美国研究发现,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也就是说,教育孩子养成一种好习惯至少要21天的时间。但是,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一种坏习惯,要纠正孩子的这种坏习惯,需要花费的时间却比21天要多。这就要求父母在纠正孩子坏习惯的过程中要有毅力。,孩子最不喜欢听到家长说的10句话是,你怎么还不去做作业,快去! 我讨厌你。 下次再这样的话 你怎么连这种题目也不会做。 我不来管你了。 你脑子出问题了,是不是? 你真不如学习好。 嗯、嗯。 下次你就给我滚。 你写得太差了!,2、尽量表扬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会肯去学习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哪怕是

7、改正一个缺点。,3、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家长要多询问孩子最近学习了什么掌握得如何等。,1、 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平时应注意的问题:,家庭教育,4、经常给孩子制订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感觉到能够做到,树立孩子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孩子发挥出潜能。,5、订下家庭学习规矩,并且自始至终执行,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息习惯。,家庭教育,给家长们的几点参考:,2、良好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包括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等,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的成长。,1、要教育孩子怎样做人,关心孩子的思想动态使孩子有正确的思想导向、明确的奋斗目标。,3、要尽量控制

8、孩子的零用钱和上学、回家的时间,教育孩子少与社会上的或其他学校的人交朋友。,4、工作再忙也要抽点时间来多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情况。因为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孩子将来的美好前途!,给家长们的几点参考:, 控制好上学放学时间及业余时间., 严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钱,3. 双休日期间尽量不把孩子单独留在家中外出,多带孩子亲近自然,观察生活中的人或事。,4. 加强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联系,需要家长配合的方面:,5.积极配合学校及班级的工作,与老师步调一致,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由于家长的要求和学校的要求不一致,学校教育的成果丧失殆尽!(5+2=0),周末接受的家长教育,回到学校抛到脑后,家

9、庭教育的效果等于零! (2+5=0),家校合作,共促进步,为什么孩子不愿与父母交流,父母的话都不愿听?为什么孩子屡教不改?,无论是谁,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一个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的事情,这里没有灵丹妙药,但却有许多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技巧,招数一:身教重于言传,教育无他,榜样而已,招数二:“斥责”要有的放矢,批评要达到效果很重要的原则是弄明白孩子为什么有这个问题和批评具体要解决什么问题。自己看不惯的就批评,甚至数罪并罚。常常会让孩子挨了批评还不知道为什么。为此,在批评孩子前一定要有的放矢,招数三:重结果更重过程,有些家长不关心孩子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学习是否有效率,或者是否适合孩子,而是只关心结果。有

10、的甚至在孩子取得了好成绩时,还不断地提醒孩子还有不足,这个错误不该犯,那个错误不应该。结果,让孩子对自己没了信心,甚至是把父母的期望内化成自己的学习动力,在面对考试时,更多的不是去想如何提高复习效率,而是担心不能实现父母的期望,不能有好的出息,结果可想而知。,招数四:保持一致,始终如一,家长有的时候,能够注意到孩子的问题,自己工作吃力了,或者情绪不好时,就懒得理孩子了。这种状况常常使孩子感觉到教育只是满足大人的需要。此外,目前许多孩子教育中还受到祖辈的影响,父母与上辈的教育观点不一致,常让孩子有机可乘,最终影响到教育效果。,招数五:分解目标,逐步实施,无论是培养习惯、改正缺点,还是实现目标,都

11、必须是可以操作的。所谓“操作”的含义就是孩子知道第一步该干什么,第二步该干什么。如果对孩子的要求只是一个理论上成立的计划,那么就无法指望孩子能够如你所愿。,招数六: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真正怜惜孩子的家长,一定允许孩子有 失误的时候,并且在孩子失误时抱有强烈的同情心而不是简单的训斥。如果能和孩子站在一起面对失误而不是站在对立面批评,即使孩子考砸了,他也会主动告诉你,因为这时候他非常需要有人分忧。能分忧的家长一定有权威,也一定能让孩子更加珍惜父母给予的这份自由。,爱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付诸的行动往往起着关键性作用,孩子的积极性往往反映出家长的积极性,成才的孩子常常是在家长的激励

12、下成长起来的。相反,家长如果对孩子采取压制、甚至歧视态度,往往会扼杀了孩子的聪明才智。应该表扬就及时表扬,口头表扬一点不逊于物质奖励,而且往往效果更好。,招数七:会爱孩子,有位母亲说她女儿功课烂,乱交友,叛逆,连同学都躲著她,真后悔宠坏了这逆女.我问:“是你生的?“她愣一下:“当然!“我说:“她是你的孩子,假不了;她是上天给你的,错不了.当全世界都否定唾弃她的时候,最少有谁还能爱她?“她哭了,指指自己:“我这个妈妈“我说:“对!过去你可能用溺爱毁了她,今天你要用无悔的爱去救她.“,家长应注意:,希望家长多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不要只关心期末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的是学习过程!在假期、周六、周日,家

13、长应督促孩子多看书,少看电视,尽量不上网打游戏,引导孩子学会学习。具体可从如下方面督促孩子: 学有目标 提前预习 完成作业 及时复习 认真听讲 规范书写 经常阅读 乐于练笔,家长应该了解的: 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大发雷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当人们说这个孩子和哪个孩子的不同的时候,其实主要是指这个家长和那个家长的不同。 同在一个班级,教是一样的教。如果你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不要向孩子提学习要求,更没有资格责备他们。 当你觉得付出没有得到充分回报的时候,要这样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潜能将更不能发掘。然

14、后心平气和做该做的事。,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那就从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 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教师如此,家长也是如此。 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 其实,无论是基础知识,阅读还是写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径都是课外阅读。 所谓智力,就是阅读能力。, 一次考试分数的高低是偶然的,可是家长是否负责任,却必然地决定了孩子发展的方向。教师的一视同仁总是相对的。对于教育责任感特别强、能与教师紧密配合的家长,教师对他的孩

15、子自然要特别关注一些这是很公平。因为没有家庭配合,教师努力全然是做无用功。 作为教师,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可是,那比分数更重要的,我们时刻不敢忘记。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成绩优秀。 对于那些多动和富于攻击性的孩子而言,最不幸的是他们自己天长日久,他们会成为人群中不受欢迎的孤独者。当然,教师会竭尽全力,不让这种情况发生。作为家长,对此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家很任性。”这实在是家长自己应当深刻检讨的事情。现在的孩子,性格成型早。希望父母高度重视,及时扭转。否则,学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学生取得优秀成绩所依赖的,除了天分,更多的

16、是自控力、专注性和求知欲,这些素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不要着急,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只要他在读,只要他这周比上周进步就值得高兴,就应当鼓励。一天一小步,一周一大步,一月长一截一学期就在全然不同的两个档次了。资质相同的孩子,摊上不同的父母,其发展也就不一样。一次考试的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掌握了没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欢读书。即使从应试的角度考虑,从长远来看,读书也是所有功课植根的土壤,他的贫瘠与丰厚,关系实在重大。,“对于教师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于家长中。当大家都动起来,群策群力了,这个集体才叫厉害!”有人说老师带的不是一个班,而是两个,一个是学生班,一个是家长班。 三分之一的家长积极行动,步步紧跟;三分之一的家长虎头蛇尾,勉强应付;三分之一家长基本没有能力跟得上。而这,就是优秀、良好、及格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 孩子学习是艰辛的,这是一个爬坡过程,一旦上了路,对于您的家庭、对于教师,都是一件幸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然要竭尽全力引导、帮助他们,如果在能得到家长的帮助,那孩子将多么幸福。 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看起来没有差别六年之后,他们将有多么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