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八百壮士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299567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工大八百壮士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哈工大八百壮士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哈工大八百壮士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哈工大八百壮士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哈工大八百壮士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工大八百壮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工大八百壮士(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么是“八百壮士”?在哈工大,人们习惯上用 “八百壮士” 这样的称呼来形容过去和现在对这所大学做出贡献的教师们。 马祖光就是哈工大第一代 “八百壮士”的代表。提起“壮士”人们往往会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诗句,记起“壮士”所共有的 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的情怀。今天,在国内高等教育界, 很多人都知道哈工大有一支以八百壮士著称的师资队伍,然而却鲜有人知道“八百壮士”产生的历史背景和这一称呼的由来。“八百壮士”是如何产生的?“八百壮士” 产生于哈工大,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哈工大历任校领导都十分重视人才、珍惜人才 。成立于 1920 年的哈工大, 知道 1949 年仍然是中长铁路隶属下的

2、一所小型技术高校, 绝大部分是俄罗斯学生, 教师几乎全部是俄国人, 1949年 5 月,松江省主席冯仲云兼任哈工大校长,揭开了哈工大校史的新一页。为了扭转哈工大缺少高水平中国籍教师的现象,当年 7 月,冯仲云就赴当时刚解放的上海聘请教师, 从此开始了这支队伍的建设。 冯仲云校长经常请内地来的教师到他家中吃便饭; 陈康白校长专注于引进人才, 时任副校长的高铁为单身教师找对象, 主持集体婚礼;爱才如命的李昌校长更是唯才是举,主张 “打着灯笼找人才”到 1957年, 哈工大的教师队伍已经发展到800多名, 平均年龄只有 27.5 岁,他们承担了全校的教学任务,其中与部分人开始科学研究,挑起了学校教学

3、、科研的大梁。这批年轻的师资队伍, 成为哈工大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依靠力量,处于对这只队伍的自豪,时任哈工大校长的李昌盛赞这只队伍为“八百壮士”。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三代“ 八百壮士 ” 与哈工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是这样描述 “ 八百壮士的 ”:三代“八百壮士”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用自己的心血,奠定了哈工大国内一流大学的地位。1956 年,按照国家领导人的指示,由各省派来学习的优秀青年教师及首届研究生、本科生经出国培训回来任教的人员,构成了哈工大第一代师资主体,总数约为 800 人,这些人年轻有为,风华正茂,所以有“八百壮士”之称。在他们手中,一个基本适应当时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以机、电、仪、动

4、力、土建、工程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教学体系建立起来了。1958 年,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哈工大走上民转军新阶段。学校抽调一批教师来开辟新领域; 精选在校优秀本科生到国内兄弟院校代培,成规模的有两批近 800 人,逐渐形成了哈工大第二代“八百壮士”。哈工大后来居上,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哈工大紧紧抓住有利时机, 校领导亲自挂帅, 抓住学科梯队建设这一核心, 以加速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为重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室、系和校三级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把培养跨世纪学科(术)带头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提出了“ 时势造英雄、任务带队伍,抓两个重点、抓三支梯队和坚持两个两手抓 ”的指导思想

5、。两个重点是:重点抓好青年教师的博士化建设,重点抓好跨世纪青年学科(术)带头人队伍建设;三支梯队是:院士候选人梯队、博士生导师梯队和青年学科(术)带头人梯队;两个两手抓是:既抓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又抓尖子人才的培养;既抓教师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又抓教师队伍的物质文明建设。其核心是实施“百名英才”计划。“八百壮士”与哈工大“哈工大精神”探源中国教育报(顾寅生)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哈尔滨工业大学扩建初期,学校汇聚了立志为共和国工业化献身的大批青年才俊,培养出平均年龄在27.5 岁的 800多位年轻教师。 这支队伍艰苦创业, 硕果累累, 积淀了哈工大人坚持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坚持科学精神的高

6、标准严要求,坚持对国家、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这些大学精神的深厚底蕴。这支队伍被老校长李昌昵称为“八百壮士”。在祖国的东北名城哈尔滨市坐落着哈尔滨工业大学。多年来,哈工大以学科全面、 人才济济、成果丰盛而享誉海内外。自从20 世纪 60 年代中苏“蜜月期”结束后,哈尔滨政治、 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地域优势逐渐消退。尽管多年来地方政府在办学上给哈工大以很大的支持, 但是位置偏远、 气候寒冷、 地方经济在转制过程中遭遇困难等不利条件客观存在。然而,多年来哈工大却在以稳健的势头持续发展。哈工大 1984 年入选国家 “七五” 、 “八五”期间重点建设的 15 所院校,1996年成为首批进入国家“ 211

7、工程”的 13 所院校之一, 1999 年位列国家“ 985 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9 所大学之一。几十年来,出自哈工大的两院院士有70 余位,各地高校领导第一把手一百多位,副校长、副书记一百多位。在国人引以为豪的祖国航天事业中,有哈工大毕业生近万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 “神五”发射时任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的李继耐,副总指挥胡世祥、栾恩杰, “神五”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曾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 “三垂一远”模式的提出者李元正和试验大队大队长许达哲,长征二号F 火箭的总设计师刘竹生,KM6 工程总设计师黄本诚,“神六”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神六”飞船系统总指

8、挥尚志,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空间光学分系统主任设计师王家骐,“神六”副着陆场总指挥吴年生, 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探月工程副总指挥马兴瑞, “神舟”飞船分系统指挥于登云,火箭发动机和工程热物理专家庄逢辰,“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孙敬良, 都是哈工大的校友。每当有人问询哈工大发展的动因时,学校领导的回答都是:“哈工大的发展主要靠人和,靠我们内部薪火相传的强劲的凝聚力、旺盛的生命力与蓬勃向上的奋进力,我们称之为哈工大精神。只要哈工大精神世代相传,哈工大就会永葆青春。”提起“哈工大精神”,还要从 20 世纪 50 年代哈工大第一代“八百壮士”说起。一“壮士” ,在人们的印象里一般理解为在战场上以

9、一当十,奋勇杀敌的勇士。“壮士”与大学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呢?在20世纪 50 年代哈尔滨工业大学扩建初期,学校汇聚了立志为共和国工业化献身的大批青年才俊,培养出平均年龄在27.5 岁的 800多位年轻教师。 这支队伍艰苦创业, 硕果累累,积淀了哈工大人坚持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 坚持科学精神的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对国家、 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这些大学精神的深厚底蕴。 这支队伍被老校长李昌昵称为 “八百壮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是1920 年由苏联创办的中东铁路 (1945 年改为中长铁路)学校。 1950 年移交给中国政府时,学校仅有师生近800 人,多数是苏联侨民。当时苏联政府表示, 如果中国政府

10、提出要求, 苏联愿意派出专家支援学校建设。时任松江省政府主席兼任哈工大校长的冯仲云立即把这一情况向中央汇报,建议接受苏方提议。 这一建议很快得到首肯。 20 世纪 50 年代,哈工大从苏联 26所著名高校相继聘请了70 多名专家来校工作。当初的哈工大像磁场一样, 吸引着大批满怀理想的热血青年。来哈工大向前苏联专家学习,“相当于不出国留学苏联” !他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踊跃报考、应聘来到哈工大求学、 工作。来自浙江的吴满山教授回忆说,当时甚至有已考取国内其他名牌大学的学生, 上了一年学以后退学重新报考哈工大。一批从全国各高校选送来的优秀青年讲师、助教是这支队伍的“晶核”。这些年轻人是当年哈工大“八

11、百壮士”的主要来源。当时,由于历史原因, 中国政府把向苏联学习作为基本战略方针。哈工大传统上用俄文教材、俄语授课,自然成为学习苏联的试点。党中央、政务院为哈工大规定了办学方针和任务: “仿效苏联工业大学的办法,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 ”二“壮士”们 怀着实现祖国工业化的理想和向苏联专家学习的憧憬聚集到哈工大,勤奋学习,艰苦创业,使哈工大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和工业化的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在创造哈工大历史辉煌的同时,也培育了“与祖国共命运,勇于担当重任”的爱国精神。当时受聘于哈工大的70 多位苏联专家,都具有很好的理论功底、实际能力和敬业精神,来校后勤奋努力地工作。194

12、9 年由清华大学来哈工大任教的陈雨波教授回忆说, 当时苏联教育制度的优点一是基础扎实,数理化、力学基础课的学时较多,开设面也较广;二是专业培养较深化,由于按专业培养人才,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时较多;三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四是培养过程的高度计划性, 国内各院校在那一个时期学习苏联,培养出一大批到工作岗位很快顶用的学生。据 1949 年来自云南大学的李家宝教授回忆,30 多岁的苏联金相专家奥尔洛夫在哈工大工作期间, 因公出差不幸患病不治, 为中国人民的高教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古林、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由于长期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写博士论文,牺牲了自己获得学位的机会。 年长的机械工艺专家布兹列克每天上午

13、教完4 堂课后,坐在教室为研究生答疑,指导教研室工作,回应工厂的咨询,常常忙到下午3点以后才能回家吃饭。由于长时间积劳成疾,他罹患阑尾炎、肺炎,卧床3 个多月,生命几致垂危,在病中他仍不忘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50 年代前后至 60 年代期间哈工大的四任校长都特别爱惜人才。身为省长的冯仲云校长的做法是请内地来的教师到家中吃顿便饭。陈康白校长专注于引进人才,国内著名专家马大猷、 李酉山等都被借聘来校工作。时任副校长的高铁为单身教师找对象,主持集体婚礼。爱才如命的李昌校长更是唯才是举,主张“打着灯笼找人才”。1961 年,26 岁的数学助教吴从炘品学兼优,学校破格晋升他为副教授,但是他曾被原单位 “

14、开除团籍”。这事被东北局领导质询, 李昌派人去“答辩” ,说服了上级。“选苗子、拔尖子、摘桃子、压担子” ,是 20 世纪 50 年代哈工大培养青年教师的典型做法。这里讲讲“摘桃子”和“压担子”。 “摘桃子”的意思是,让高个子站在大家肩上把高处的桃子摘下来,再由大家分享。 意即强调团队支持一个人先突上去, 再带动整体水平提高。“一个人上去,全教研室光荣”,“一群人上去,全校光荣” ,在哈工大逐渐形成了主体价值观。 “压担子”就是让青年教师挑重担,尽快成才。其一是领先全国为青年教师评高级职称。1957 年哈工大晋升首批13 名副教授,其中年龄最大的37 岁,最年轻的李家宝只有31岁。其二是让青年

15、教师尽早 “唱主角”。 当年哈工大把接替苏联专家指导研究生、主持新课题的研究等工作, 都交给崭露头角的青年教师。其三是大胆提拔。 当时许多 20 多岁、 30 岁出头的青年人就担任起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八百壮士”的领军人李昌, 1953 年来哈工大做校长时才38 岁,与他的队伍同属“少壮派”。老教授们回忆,“那时候不分节假日,我们在李校长的办公室研讨教学和发展问题,经常是谈到凌晨。 ”李昌来学校后恶补高等数学,连续四年请人每周六晚上给他上课, 还能挤出时间按时完成作业。 这种拼命精神感染着多数比他年轻的“壮士”们,很多人经常“开辟第四单元”(上、下午和晚饭后各为一个时间单元),看书、备课、搞

16、研究直至深夜。1957 年,随着以机、电、仪、土木、工程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教学体系的基本建成,哈工大当时共有教师856 名,平均年龄 27.5 岁,在当时全国重点高校中是一支最年轻的教师队伍,被李昌校长誉为“八百壮士”。“八百壮士”开创的“第一波”的业绩包括创办新专业、编译新教材、培养大批工程师,以及自身成长为专门人才。哈工大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创办了24 个新专业,焊接等一些新专业成为国内各工科院校兴办新专业的策源地。 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许多理工科院校都曾派教师来哈工大焊接专业进修。 新专业的建立, 为当时快速发展的国家工业化建设解了燃眉之急。 当时高校理工科教材缺乏, 哈工大组织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翻译了约 2 000万字的俄文教材出版发行,解了国家的急难。哈工大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率先实行了五年学制,学生毕业后授予“工程师”称号。这使得哈工大以“工程师的摇篮”享誉全国。1960 年前后中苏关系走向破裂,苏联撤回全部专家,国家和学校的发展都遇到了困难。哈工大的“八百壮士”们与苏联师友依依惜别后,毅然担当起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任,学校仍然稳健地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