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主校区校园参观导览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云南师范大学呈贡主校区校园导览员ⅩⅩⅩ,欢迎您来到云南师范大学检查指导 工作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展开校园之旅现在大家所在的地方是校区正南入口“和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青色校名石取材于滇西大理苍 山应乐峰, 石材长 13.2 米,高 4.2 米,厚 1.4 米,重约 220 吨,是目前西南片区最大的一块校名石 正面铭刻的是学校校名,背面镌刻的四个大字“刚毅坚卓”为我校校训,这一校训也是1938 年诞生 于昆明,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组建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训1946 年,西南联大 复员北返,为答谢八年来云南的无私厚爱与支持,联大留下师范学院独立设置,定名为“国立昆明 师范学院”,之后几经更迭,发展为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而今,学校仍然沿用这一校训,集中体现 了学校与西南联大的历史文脉关系在校门校门广场,大家可以看到矗立于大门两侧的6 盏全永磁悬浮风光路灯,这些路灯采用太 阳能和风能发电以供照明,全灯颜色为白色,光源采用暖色光调,是学校为彰显本校太阳能研发及 新能源利用优势学科,突出节能、减排、环保使用等特点而修建的。
在校门两侧整齐排列的20 颗大榕树,是学校2008 年校庆 70 周年时,由学校董事会成员单位的西双版纳州的一家企业捐赠近年 来,学校积极开拓交流与合作渠道,在既有州校、校企、校际合作的基础上,于2008 年 11 月成立了校董会,成立当年便筹得学校发展建设基金1.3 亿元,以董事会为核心与纽带开展的校企合作在 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总占地2323.5 亩,总体规划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整个建筑色调取自于西南联大校 徽的灰色、紫红色和白色三种主体色校区自2005 年 12 月 27 日奠基, 2006 年初开工建设,2010 年主体搬迁以来,至今已容纳了二万余名学生近年来,我校在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 家级精品课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中心等重大科研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 了多项“零”的突破今天我们首先要参观到的是教育部民族教育信息化重点实验室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车参观!参观完教育部民族教育信息化重点实验室,我们继续展开校园之旅!以校园南北向主要干道为界,将校园分为东、西两个片区,结合学校特有的文化内涵,分别命 名为“启园、和园” 。
现在我们所在的校区为和园,有包含、包容、和谐之意,意蕴大学海纳百川、广采博取、和谐融通的精神内涵而以西的校区为启园,蕴含着开启、启示、启蒙及大学教化的意 思现在我们所经过楼宇群为“同析楼”, “同”也有公共之意, “析”有分析、研究之义,主要由 3 栋公共实验楼和数学学院组成主教学区,具有科研实验、学生教育、师生交流、教师休息等多项功能学校强调重点学科建设及学科间的联合、集成、交叉,通过凝聚学科方向、优化学科层次、 组建创新团队等措施,已逐步形成了学术梯队合理,与云南经济社会紧密联系的学科群农业生物 与能源工程、无机化学、基础数学、汉语言文字学、少数民族哲学、教育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发 展迅速、优势明显现在我们继续前行,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座雄伟的建筑,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图 书馆大门正前方的水体称为“南湖”,学校的水体共有三个,名称均取自于组成的联大三校北大、清 华、南开校名的首字, “南湖”取自于南开大学首字,其余“北海、清泉”分别取之于北京大学、清-2- 华大学的首字, 图书馆位于校区的中心地带,是学校最大的单体建筑图书馆”三个大字是由云南省著名 书法家杨向阳先生题写图书馆总的单体建筑面积为6.89 万平方米,主楼12 层,裙楼5 层,可藏 书 500 万册,过刊70 万册;共有书库、阅览室18 个,阅览座位5000 余个,是一个集藏、借、阅、 咨询、网络通讯、学术交流、办公于一体的信息共享空间。
目前, 图书馆馆藏图书280 万册, 自建有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书特藏室”、 “西南联大文库” 、 “云南当代文学艺术文库”等特色资源库,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云南省中心,云南高校图 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单位,也是云南当代文学艺术文献中心和云南西南联大研究会常设单位现在在我们正前方的这个水体为“北海”北海是现有水体景观中面积最大的由于校园生态环 境较好,每年都有白鹭、海鸥前来栖息清清的湖面上,曼妙的水鸟以及摇曳的水草,都让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在环湖的两侧,种植有近千株红枫,待到秋风霜叶尽红时,景象则更加迷人湖面之畔的四栋三层建筑为专家公寓,主要是为特聘专家预留的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把人 才作为第一资源的理念,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紧紧抓住人才吸引、培养和使用三个环节, 集聚了一批包括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国家教育部 “优秀青年教师奖”、“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在内的人才梯队,聘请了西南联大校 友、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吉亨·阿马拉通加教授等一批国内外 知名的特聘教授、荣誉教授、客座教授在湖面的东边,分布着艺术学院及体育学院,而西面则分布着外语学院、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历史与行政、文学院、传媒学院等文科学院,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之畔,是学子们读书、写生、散步 的好去处!经过哲学与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我们的游览车将驶入下穿隧道之上的清华路。
这一下穿隧道是为适应市政公共交通需要,尽量减少对学校的影响而修建的由于地处校区连接处,下穿隧 道也由此成为“和园”与“启园”的分界线现在我们左手边这个造型精巧的建筑是游泳馆,采用地热供水,里面设置了国际标准的泳池,可以承担各项正规的游泳赛事游泳馆后的高楼是国际交 流中心,将成为学校的会议和接待中心,现在通过引进专业酒店的方式进行管理,不久的将来就会 投入使用在大桥右面的纪念石碑,上面篆刻有“清华一百年,重走联大路”字样,是2011 年 4 月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期间,由清华大学经管学院EMBA教育中心举办的“清华一百年重走联大路”云贵 段活动在云南师范大学新校区圆满落幕时竖立的,纪念石碑由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亲自揭幕在我们前方有一座牌坊式校门,是按照西南联大校门式样复制的,在校门两侧则为民主墙,墙 体采用青石浮雕,主要反映了联大时期师生通过多种海报、刊物传播民主言论,弘扬爱国精神、追 求自由与和平的真实写照现在各位老师左边的这个建筑是学校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分部着校团委和学生处及学生社团活 动室坐落于校园南北主轴西区的西区体育馆,从外形上看酷似一朵盛开的山茶花,以花为造型,充分体现了体育建筑的力与美以及校园建筑的自然与亲和。
在体育馆西侧,是校园运动场,而其东部 为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总建筑面积9816 平方米,可容纳观众4285 人,最多可容纳5812 人,除提供体育教学和体育健身的需求外,还设置了升降舞台,能够提供大型赛事、大型典礼和演出场地 与服务3- 与体育设施的日渐完备相适应,学校不断强化体育学科优势,培养出了王晓福、李季、熊小 铭等优秀体育健将,在奥运会、残运会等大型赛事中屡获佳绩在第十三届云南省运动会上,学校 以奖牌 96 枚、金牌44 枚、银牌29 枚、铜牌23 枚的绝对优势,名列所有参赛高校金牌榜第一名、 全省成人组金牌榜第二名、全省成人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创造了学校体育运动史上的辉煌现在各位老师的右手边的楼群为汇文楼汇文楼位于西侧入口的中轴线上,正对西大门,主要 提供公共教学服务建筑面积37733 平方米,分四个建筑联合组成,总座位数12074 个,建筑立面 设计为内凹的弧形界面,并架空两层以利于穿越,以此形成包涵内敛的空间状态这栋标志性建筑 也是学校呈贡校区建设中最早竣工的建筑,2007 年,学校首批搬迁呈贡的1600 余名新生在这里举 行了开学典礼,云南师范大学也由此成为第一所入驻呈贡校区的高校。
在汇文楼前方有一个三角锥形的校训纪念柱标志,纪念柱的三个立面分别刻有北京大学“博学 审问慎思明辨”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及校徽以三校标志为形立碑树传,寄望青年学子永远缅怀和继承西南联大精神,以之刻石流芳,昭示 来者!70 余年沧桑,“梅园”已非往昔模样,砚池碧水依旧泛着粼粼的波光,新校区已由蓝图变为现 实; 70 余载风霜,战争的纷乱早已湮息,西南联大“为国读书”的呼声却依旧响彻耳畔,, 云南师 大的风雨历程给了我们多少启迪与智慧,云南师大英才辈出、群贤毕至,校友学子遍布海内外,师 大铸造的成就与辉煌会成为师大人永远的骄傲! 相聚的时光是短暂的,我们的校园参观就要结束了,我想,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美丽的校园时 光永远是您最美丽、最温柔、也是最生动的记忆,希望云南师范大学能勾寻起您对于青春印记的追 忆与怀念,也希望您下次能够再到云南师范大学做客!最后,祝各位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