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谈诗歌中的赋、比、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294772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嘉莹谈诗歌中的赋、比、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叶嘉莹谈诗歌中的赋、比、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叶嘉莹谈诗歌中的赋、比、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叶嘉莹谈诗歌中的赋、比、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叶嘉莹谈诗歌中的赋、比、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嘉莹谈诗歌中的赋、比、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叶嘉莹谈诗歌中的 “ 赋、比、兴 ”叶嘉莹 “赋、比、兴”乃诗经和中国古代诗歌借物象与事象传达感动并引起 读者感动的三种表达方式,是心物之间互动关系的反映。兴是由物及心,比是由 心及物 ,赋是即物即心。它与西方在“形象与情志关系”上的最大不同在于,西 方的诗歌创作多出于理性的安排,从而降低了“兴”在诗歌创作中的地位而成为 不重要的一环 ,其八种“情志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仅类于中国诗歌创作中“赋、 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中的“比”的手法。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人禀七情 ,应物斯感 ,感物吟志 ,莫非自然。” 我们作为人类 ,有心灵有感情 ,天生就应该是爱好诗词的。“人禀七情”喜、 怒、哀、乐、

2、爱、恶、欲,面对外在的一切物象 ,人们都应该有所感应。很多人 以为,所谓物象就是动物、植物、鸟兽、花草等外在的事物,故说诗经上常 常用外物引起诗人的感发,就是草木鸟兽引起了诗人的感发。其实,所谓外物的 这个“物” ,“人禀七情 ,应物斯感”的“物” ,应该分成两方面 :一个是大自然的 物象,是草木鸟兽 ;另一个是人世间事物,就是刘勰所说的“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 感物吟志”。当你看到外在物象的种种变化时,内心自然会有一种感受产生。所 以,古代像李后主的小词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 风”,就表达了他不假修饰的感情:怎么这样好的春红竟然就谢了,竟然满树都谢 了?真是“太匆

3、匆”了 !如果说“林花谢了春红”还是外表所见的现象,那么,“太 匆匆”则是词人内心的悲哀和感叹。花的生命本来就是短暂的,可是,花不只是 太匆匆 ,仅有短暂的三五天的生命,更有“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的打击摧伤。 他这里所说的朝来的寒雨、 晚来的寒风也不能从表面上去理解,并不是说朝来就 只有寒雨没有风 ,晚来就只有风没有寒雨。 中国的文学对举都有普遍包举的意思, “朝来寒雨晚来风”是自朝至暮都有冷雨寒风的吹袭。而这寒风冷雨的吹袭打 击,就是只对花草吗 ?辛稼轩的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中有两句说:“可惜流 年,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 那风雨其实是整个生命所遭受的挫伤。 所以,李后主 相 见欢所写的

4、是整个生命的无常,生命的苦短。 他用林花这么小的一个自然界的 物象,表现了对于生命的短暂无常的感悟。因此,鸟啼花落 ,皆与神通 ,外物与我们 的精神、我们的心灵有相通之处。 人不能悟 ,是因为我们的心都被那些物质的、死板的东西塞满了。因此,我 们就没有一个空灵的心来接受宇宙万物如此美好的种种生命迹象。作为一个人 , 你有你的心灵 ,你有你的感情 ,如果对于能够真正打动你的心灵感情的、真正有 生命的可以引起你共鸣的东西,你不能感受它 ,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哀莫大于心 死,而身死次之”。而我们所说的万物 ,当然是有生命的了。所以,钟嵘的诗品? 序说 :“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 ,形诸舞咏

5、。”按照传统的观念 ,宇宙之 间有阴阳二气 ,冬至的时候 ,冷到极点了 ,冬至就阳生 ,阳气就回来了 ;夏至热到极 点了,夏至就阴生。像北宋的欧阳修就写过不少玉楼春的小词,其中有:“雪 云乍变春云簇 ,渐觉年华堪送目。” 如果你在北方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 ,就会感受到欧阳修这两句词的美丽。 “雪云乍变春云簇” ,是写春天的云彩。冬天的雪云与 夏云不同 ,它阴的很匀 ,整片天空都是铅灰色的;可春天来了 ,“雪云乍变”,变成了 “春云簇”。 “簇”就是一团一团的 ,一堆一堆的 ,所以欧阳修说“春云簇” 。春天 的云彩柔软得像一团一团的棉花、棉絮一样,你放眼看去 ,就觉得一年的芳华、 一年中最美好的

6、季节真的来到了。 所以,当欧阳修看到这种景象的时候,就说“渐 觉年华堪送目”。这还是一个总写 ,那年华如何地让你“堪送目” ?欧阳修写得很 美丽,他说是“北枝梅蕊犯寒开 ,南浦波纹如酒绿”。春天真的是来了 ,不但是南面 向阳的那个花已经开了,而且北面背太阳的树枝上的花也冒着寒风慢慢地在开 放;天气暖了 ,那冰化开了 ,水的波纹就绿波荡漾。它荡漾就荡漾好了,说它绿颜色 的绿水很美丽就好了 ,欧阳修却进一步说“南浦”的“波纹如酒绿”。传说王安 石有一句诗“春风又绿江南岸” ,本来写的不是“绿” ,而是“春风又到江南岸”。 “到”也说得很清楚 ,但总觉得“到”字太死板了,于是又改为“春风又过江南 岸

7、” 、 “春风又满江南岸” ,但想来想去 ,还是“绿”字最好。因为“绿”字,不但 是它到了 ,不但是它过了 ,不但是它满了 ,而且还有这么美丽的一个颜色在那里。 欧阳修就更妙了 ,他说“南浦”的“波纹”是“如酒绿”,说的真是让人陶醉。 中国的文字一向讲究对偶,这个对偶不是给你出个题目故意为难你,非要你作个 对,而是有它的妙用。“北枝”与“南浦”对举,一个是“北” ,一个是“南” ;一 个是“枝” ,高高在上 ,一个是“浦” ,是低平的 ,是在下面。这个“梅”是花 ,那个 “波”是水。“北枝梅蕊”是“犯寒”开,“南浦”的“波纹”如酒一样的绿。 就是在这对举之间 ,暗示了整个的天地。整个的天地是无

8、边的春色,所以就“渐 觉年华堪送目”。不管你是往高处看那北枝的梅蕊,还是低头看那南浦的波纹,天 地之间一片的春色 ,十分美丽。 人为什么要作诗呢 ?是因为阴阳二气的变化感动了人心,所以就“摇荡性情 , 形诸舞咏”。欧阳修因为被它摇荡了 ,所以他如此的陶醉在春光之中。 “北枝梅蕊 犯寒开”,给人以意兴的风发 ; “南浦波纹如酒绿” ,使人如此的陶醉 ,所以他就“形 诸舞咏” ,把它写了下来。“咏”就是“歌咏”,“歌咏”就是作诗。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 ?如果有情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诗人。 礼记?乐记中就说道 :“人心之 动,物使之然也。”是什么外物使你动情呢 ?陆机的文赋说,“瞻万物而思纷” ,

9、是你自己看到万物的形象,才引起你内心情绪的感动;“悲落叶于劲秋 ,喜柔条于 芳春” ,你看到草木的黄落 ,内心就悲哀 ,看到春天的草木欣欣向荣,内心就欢喜。 这就说明 ,你内心真的有了兴发感动。 所以诗品?序说,“春风春鸟 ,秋月秋蝉 , 夏云暑雨 ,冬月祁寒 ,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 。 “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这是欧阳修醉翁亭记的话。四时的阴 阳二气的转移 ,四时的草木鸟兽的变化 ,四时的景色不同 ,我们的快乐也是无穷的。 作为人类 ,如果你对那些草木鸟兽都开心了,都有如此的感情 ,才会有像辛弃疾所 说的,“一松一竹真朋友” ,“山鸟山花好弟兄”。 论语?微子说 :“鸟兽不可与

10、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鸟兽我们也欣赏 ,我们也喜爱 ,我们也关怀 ,我们 也把它写进诗里去。可是,跟你更切近的 ,更值得你关心的 ,是与你同样的人类。所以,“赋、比、兴”就是诗歌创作时感发作用之由来与性质的基本区分。概括 地说,中国诗歌原是以抒写情志为主的,情志之感动由来有二 :一是由于自然界之 感发,一是由于人事界之感发。 至于表达此种感发的方式则有三,即赋、比、兴。 人们常说 ,“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 ,似乎只有外面的草木鸟兽才能感发情志。其 实不尽然。吴文英在一首词中说,“三千年事残鸦外” ,意思是说 ,如果你讲到三 千年的事 ,那三千年前的往事早已消磨在“残鸦”外了。这说明,

11、人事亦足以使 人感发情志。 所以,“赋、比、兴”就是诗歌抒写情志的具体作法。诗大序 说:“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你光是内心感动 ,有诗情,但没有写 出来,那不是诗。 所以,诗经就把“赋、比、兴”作为诗人如何感发情志、 发言为诗的三种方法。所谓“赋”,就是“直陈其事” ,直接把事情说出来 ;所谓 “比”,就是“以此例彼” ,“例”就是“比” ,用这件事情来比喻那一件事情;所 谓“兴” ,就是见物起兴 ,你看到一个东西 ,引起你内心的一种感动。为了更直观 地说明这一问题 ,下面我们举一些诗经上的例证。 我们先从“兴”字说起。 诗经第一篇关雎说:“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

12、女 ,君子好逑。” “关关”是象声词 ,就是“咕咕咕咕”的鸟叫声,有人说这 是求偶的叫声。雎鸠 ,就是一种水鸟。“关关雎鸠” ,就是水鸟关关的叫声。 “在 河之洲”,就是在那河水边的沙洲上。 因为听到关关的雎鸠这样一对一对美丽的 鸟的叫声 ,看到这水鸟都有它们的伴侣,所以就产生了对恋人的思念。杜甫曾说 过:“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燕子 ,是一对一对的燕子 ,鸳鸯,是一对一对的鸳 鸯。如果说禽鸟都有这么美好的生活,都有这么亲密的伴侣,那人岂不更应该有 美好的生活和亲密的伴侣吗?如果有这样一个品质如此美好的女孩子,那就应该 是君子的一个美好的配偶。因为听到雎鸠鸣叫的声音,就引起人的感觉 ,就

13、联想 到人间的爱情。这就是“兴” 。再如 ,硕鼠说 :“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 ,三岁贯 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 ,适彼乐土。乐土乐土 ,得我所。”意思是说 ,大老鼠啊 ,不 要再吃我的粮食了 ,我的粮食都被你们吃光了。三年了,我都供着你吃我的粮食 , 而你一点也不顾念我 ,所以我现在要离开你了,要到一个快乐的土地上去。如果 我真是找到这么一块快乐的土地,那么我就真的找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 了。这个大老鼠就是指剥削者。这里是借老鼠来讽刺那些个剥削的人。这就是 “比” 。 这两首诗都是从外物的物象开始的:一个是从鸟开始的 ,一个是从老鼠开始 的。为什么一个是“兴” ,一个是“比”呢 ?“兴”是

14、一个由物及心的过程,是因 为听到或看到外物的景象才引起的一种感动。“比”则是由心及物 ,是内心中先 有一种对剥削者痛恨的恶劣的印象,然后才用老鼠作比。所以,“兴”是自然而 然的感发。也许你本来没有想到要找个伴侣,可是你听到“关关雎鸠” 的鸟叫声 , 你忽然间油然动心 ,这是由外物引起你内心的情动,这就是“气之动物”。但硕 鼠不是 ,硕鼠是因为你受到剥削压迫的痛苦,因此,你就把剥削者比成一个大老 鼠。如果说 ,“兴”是完全自然的感发,“比”是经过你自己的理性的安排的话, 那么, “赋” 就是直陈其事 ,不需要一个外物的形象引起你的诗情,你直接就说了。例如,诗经?郑风?将仲子言 :“将仲子兮 ,无

15、逾我里 ,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 ?畏 我父母。仲可怀也 ,父母之言 ,亦可畏也。”这里,没有鸟兽 ,没有草木 ,什么都没有 , 直接就说了 ,这就是“赋”。 诗本来是很美好的 ,写起来也不是很难。它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写法:一个是 由物及心 ;一个是由心及物 ;一个就是平铺直叙 ,即心即物。 作为诗人 ,是“情动于 中,而形于言” ,是你内心有所感动后 ,你才用言辞来表达你的感动。所以,重要的 是你有了作诗的感动,同时也能使读者感动。因此,怎样传达你的感动很重要。 “赋、比、兴”不是教给大家三种简单死板的知识和方法,而是说 ,有一类诗是 借着由物及心的感动 ,把作者的感动传达出来,用“兴”的方法

16、、外物的形象带 起你的感动。 诗经?周南?桃夭 说: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这是用桃花的鲜艳美丽,来表现一个女孩子出嫁时的欣喜和美丽;用桃花这个形 象,来引起你的感发联想。当然,诗歌有时给人的感动不是这样简单的一对一的 直接的感动 ,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绵延感动,不仅使同时代的人受 感动,就是相隔了几百年之后,诗里面的感动力量仍然可以使后来的读者受到感 动。比如 ,杜甫在咏怀古迹五首其二中写道:“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 吾师。 ” 宋玉是战国时代的人 ,杜甫是唐朝的人 ,相隔有千百年之久。 宋玉 九辩 说:“悲哉 ,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 ,草木摇落而变衰。”看到草木摇落而变衰,就会感 到一种肃杀之气 ,所以中国就形成了一种悲秋的传统。而悲秋的传统,其实还不 是从宋玉开始的 ,而是从屈原就已经开始了。屈原离骚说:“日月忽其不淹 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天上的太阳 ,天上的月亮 , “忽”的一下就匆匆忙忙的在天上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