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3294494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8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免疫学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免疫学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免疫学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免疫学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学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T 淋 巴 细 胞 介 导 的 细 胞 免 疫 应 答,免疫应答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1)抗原识别(2)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分化(3)效应细胞发挥效应,特异性;记忆性;耐受性,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AP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 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 T细胞的效应功能Th、CTL细胞的效应功能记忆性T细胞,T细胞识别抗原的部位外周淋巴组织(如淋巴结和脾脏),第一节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TCR识别抗原的特点,第一节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TCR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特异结合称为抗原识别(antigen recognition)

2、,双重识别是T细胞识别抗原的主要特征,抗原特异性 MHC分子限制性,外源性抗原 内源性抗原降解为肽段 与 MHCII 结合 与 MHCI 结合CD4+T细胞 CD8+T细胞,一、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的过程,二、AP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一)T 细胞与APC的非特异性结合.依赖T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如LFA-1、CD2,由T细胞从APC表面大量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中筛选相应的特异性抗原肽;未能识别相应的特异性抗原肽的T细胞随即与APC分离,并再次进入淋巴细胞循环意义:可逆,为特异结合提供机会(二) T 细胞与APC的特异性结合.依赖TCR,T细胞免疫突触 (immunological sy

3、napse)形成,APC和T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在细胞与细胞 接触部位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结构称T细胞突触(T cell synapse),又被称为免疫突触 (immunological synapse)一组TCR+周围一圈粘附分子,APC,CD8+ T细胞,TCR,MHC-抗原肽,CD8,B7,CD28,ICAM-1(CD54),LFA-1(CD11a/CD18),CD2,CD58,T细胞通过免疫突触与APC相互作用,有助于T细胞分辨潜在的抗原; 提高了TCR与MHC-肽复合物之间的亲和力,启动了T细胞抗原识别和活化,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AP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 T细胞的活化

4、、增殖和分化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 T细胞的效应功能Th、CTL细胞的效应功能记忆性T细胞,第二节 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一、T细胞活化涉及的分子,双信号 细胞因子,(一) 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第一信号:抗原特异性信号-来源于TCR与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结合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co-stimulatory signal)-由表达于APC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细胞上相应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结合而介导,Antigen presentation - T cells are co-stimulated,IL-2,IL-2R,(二)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充分活化,TCR 识别抗原后,若缺乏协同刺激信号,T细

5、胞不但不能充分活化而产生效应,反而使T细胞处于免疫无能(anergy)状态,继而进入凋亡,CD28和CTLA-4调控T细胞活化的状态,肿瘤免疫移植免疫,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原理学说,为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受体交联PTK活化PLC-活化及MAP激酶活化 激活转录因子(NF-AT、NF-kB、AP-1)转录因子转位至细胞核并结合到基因的启动子部位基因转录表达各种细胞因子及膜分子,二、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途径,三. T细胞活化的表现 细胞的形态变大、不规则 分泌细胞因子:IL-2、IL-4、IL-7、IL-15 表达细胞膜分子:CD40L、FasL等 克隆性扩增 分化成不同的效应细胞,T细胞对

6、抗原的识别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AP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 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 T细胞的效应功能Th、CTL细胞的效应功能记忆性T细胞,第三节 T细胞的效应功能,一、Th细胞的效应 二、CTL细胞的效应 三、记忆性T细胞,(一)Th1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抗胞内病原体感染,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二)、Th2细胞的生物学活性辅助体液免疫应答、参与超敏反应性炎症、抗寄生虫感染,(三)、Th17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参与炎症反应、感染性疾病及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在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二、 CTL细胞的效应 杀伤胞内病原体的宿主细胞、肿瘤细胞,效-靶细胞的结合TCR和黏附分子

7、介导与靶细胞的结合,TCR识别MHC-肽复合物 CTL的极化细胞骨架系统、高尔基复合体和胞浆颗粒向接触部位定向集中 致死性攻击颗粒酶、穿孔素、FasL,CTL杀伤靶细胞的两条主要途径:穿孔素(perforin)/颗粒酶(granzyme) 途径Fas/ FasL途径,三、记忆性T细胞(Tm),Tm: CD45RACD45RO+,静息期(G0期) 寿命长 易激活 负责保持免疫记忆,发生过克隆扩增,对特异性抗原有记忆能力,小 结,T细胞通过TCR识别APC提呈的抗原肽-MHC复合物,启动T细胞的激活,在协同刺激分子提供的第二活化信号的作用下,T细胞得到有效活化 T细胞与APC发生相互作用时,在细胞

8、接触部位形成一个特殊结构T细胞免疫突触 参与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细胞主要是CD4+Th1细胞和CD8+CTL细胞 特异的细胞免疫应答在清除胞内病原感染、排斥同种异体移植物及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思 考 题,免疫突触T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CTL的形成及其杀伤靶细胞的机制Th的活化及其效应机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分化,CD4+ T,增殖,Th1,Th2,调节性T,Tm,Th17,CD8+T,增殖,CTL , Tc,Tm,Th细胞非依赖性:高表达协同刺激分子的病毒感染DC,可无需Th细胞辅助而直接刺激CD8+T细胞合成IL-2,促使CD8+T细胞自身增殖并分化为CTL,Th细胞依赖

9、性:CD8+T细胞作用的靶细胞一般低表达或不表达协同刺激分子,不能有效激活初始CD8+T细胞,而需要APC和CD4+T细胞的辅助,Ts,T细胞与APC的特异性结合,T细胞TCR特异性识别、结合APC抗原肽-MHC复合物,特异性识别信号,导致LFA-1分子构象改变并增强其与ICAM的亲和力,从而稳定并延长APC与T 细胞间结合的时间(可持续数天),以便有效地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激活和增殖,在T细胞与APC的特异性结合中,CD4和CD8可分别识别和结合APC或靶细胞表面的MHC-和MHC-类分子,增强TCR与特异性抗原肽与MHC分子复合物结合的亲和力,1.受体交联-抗原与TCR 结合后,导致TCR

10、的构象发生改变,由原来以分散状态存在的受体呈现出多聚现象。该现象的作用有: 促使细胞膜的离子通道开放,使胞外离子进入胞内,升高胞内的离子浓度,激活离子浓度相关的酶,从而参与信号转导; 活化胞内与信号转导有关的酶和信号转接蛋白,启动和转导T细胞活化的信号。,专一地催化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的一类激酶 。主要作用的区域为信号转导的起始和上游阶段,分受体型(跨膜型)和非受体型(胞内型)两大类。参与T 细胞活化的PTK主要有4个家族:Src家族: Lck蛋白( p56lck )和Fyn(p59 Fyn )等;Syk家族:主要为ZAP-70(zate chain-associated protein)Csk家

11、族:主要为Csk;Jak家族:主要为Jak,2、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 PTK),3、TCR活化信号胞内转导的主要途径PLC-途径(phospholipase C- ) MAP激酶途径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参与T细胞活化的主要转录因子NF-ATNF-BAP-1,三、T细胞活化信号涉及的靶基因,NF-AT:即T细胞活化的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 NF-AT),原指专门参与T细胞的活化。细胞质中以磷酸化的非活性形式(NF-ATp)存在。在钙调磷酸酶的

12、作用下,经脱磷酸化转变为NF-AT, 进入细胞核 NF-B:即nuclear factor-B,最早发现其与B细胞Ig链的合成有关而得名。其在胞质中与抑制因子I-B结合成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在PKC的作用下发生磷酸化而激活,继而转位到细胞核 AP-1:即蛋白活化因子1(activation of protein 1, AP-1),由存在于核内的两个原癌基因产物Jun和Fos或两个Jun组成。它的激活由 MAP激酶进入核内进行,受体交联PTK活化PLC-活化及MAP激酶活化 激活转录因子(NF-AT、NF-kB、AP-1)转录因子转位至细胞核并结合到基因的启动子部位基因转录表达各种细胞因子及膜分子,T 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