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294287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西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西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南昌十中南昌十中 2017201720182018 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试题 说明: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或 IS 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2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卡面清洁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

2、不破损。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6 6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2 2 分,共计分,共计 1212 分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青荇(xng) 河畔(pn) 创伤(chung) 峥嵘岁月(zhng)B. 颓圮 (q) 拜谒() 团箕(j) 挥斥方遒(qi) C. 气氛(fn) 忸怩(n) 淬火(c) 百舸争流(g)D彳亍(ch) 漫溯(shu) 瞋目(chn) 图穷匕见(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笙萧 叱骂 戍守 相儒以沫B赡养 凄婉 斑澜 专心致志 C凌侮 愁怨 浮躁 天伦叙乐D竟争 寥阔 彷徨 戮力

3、同心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B我们每个单位都要深入地开展学习“三个代表”理论的活动,每个党员干部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身体力行地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2 -C2003 年女足世界杯赛,铿锵玫瑰无缘四强,战绩差强人意,主教练马良行和球员都遭到了媒体和球迷的指责。D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又到三月,又到学习雷锋宣传日,在我们积极

4、投身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时候,谁又能否认雷锋精神过时了呢?B学校一方面要把这次秋游的有关情况和要求讲清楚,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自觉遵守纪律,不要到处乱跑。 C我校同学 2012 年的人均人情消费同 2011 年的人均人情消费相比增长了将近一倍。D小翠回到宿舍,看到小丽正和她的同学说话。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为何我们需要睡眠?为什么睡眠这么重要?_,_。_,_,_,_!我们之所以要睡眠,是因为它能够维持我们正常的认知能力,比如演说、记忆力、创造力及灵活的思维等等。换句话说,睡眠对于我们的脑部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白天所消耗的体力在晚上能够恢复这个问题已

5、经困扰科学家几个世纪了居然只和一片吐司提供的能量差不多有人说睡眠可以给我们一个休息的机会事实上经过足足 8 小时的睡眠所省下的能量仅有 209 千焦最后的答案依然没人能确定A BC D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顺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 。B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诗集有志摩的诗 猛虎集等,代表作有再别康桥 雪花的快乐等。C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所著,是一部记载战国时各诸侯国一些谋臣策士言论的纪传体历史- 3 -著作。D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

6、名长短句、曲子词等。二、二、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4 4 分,共计分,共计 8 8 分分)阅读下面的现代诗歌,完成 89 题。 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写于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8、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有何象征意义?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9、本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有关诗句加以说明。三、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回答阅

7、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回答 9 91515 题。(题。(2828 分)分)(一)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4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

8、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助,帮助B.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削减 C. 唯君图之 唯:只有,仅有D.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敝:蒙蔽10、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3 分)A.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 秦伯说,与郑人盟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D. 失其所与,不知11、下列各

9、项中加点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B. 既东封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C. 越国以鄙远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D. 夜缒而出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12、翻译下面的句子。 (10 分)(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 分)- 5 -(2)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 分)(二)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10、。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王曰,何坐? 坐:表原因,因为B. 吏二缚一人诣王 诣:到去C. 晏子避席对曰 席:座位D. 圣人非所与熙也 熙:同“嬉” ,开玩笑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11、)A. 王曰,何为者也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B.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 吾其还也C.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复得见将军于此D. 过王而行 朝济而夕设版焉15、下列对文段语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 晏子将出使楚国,楚王想故意刁难羞辱他,预先就与身边的大臣们设计好了圈套。B. 晏子面对楚王对齐人善盗的指责,用“橘” “枳”因水土而变化的道理巧妙地予以反击。C. 面对晏子的针锋相对,巧妙应答,楚王心悦诚服,非常高兴地称赞晏子为“圣人” 。D. 晏子出使楚国之所以能维护齐国的尊严,取得外交上的胜利,是因为他既有爱国之心,又有善辩之才。- 6 -四、默写。四、默写。 (8 8 分,每空分,每空

12、1 1 分)分)16、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 (沁园春长沙 )17、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再别康桥 )18、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 。 (雨巷 )19、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荆轲刺秦王 )五、五、 (2525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21212424 题。题。泰山很大泰山很大汪曾祺描写泰山是很困难的。它太大了,写起来没有抓挠。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閟宫:“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岩岩”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很难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体会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詹即瞻。说是在鲁国,

13、不论在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泰山。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惑矣!”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这倒也是一种办法。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杜甫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这一句诗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悃。相比之下,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注。李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杜甫的诗当然受了鲁颂閟宫的影响,“齐鲁青未了”,当自“鲁邦所詹”出。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这话是说得对的。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郦道元写三峡可以取法。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那不大适用。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徐志摩写泰山日出,用了那么多华丽鲜明的颜色,- 7 -真是“浓得化不开”。但我有点怀疑,这是写泰山日出,还是写徐志摩?我想周作人就不会这样写。周作人大概根本不会去写日出。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我十年间两登泰山,可谓了不相干。泰山既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