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288703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2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县(市、区) 、考生号填写在答卷规定的位置。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3.除选择题外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須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现代文阅读(23

2、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中国的文化不是靠一个外在的神或造物主,而是靠人自己道德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中国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依靠人的道德的自觉和自律,这就是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对于中国这样一种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我们一定要知道中国文化中的两个优秀传统。一个是“以史为鉴” ,一个是“以天为则” 。关于“以史为鉴” ,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强调历史经验的重要性。也正因为如此,中国

3、每个朝代等到政权相对稳定以后,第一件做的事情是制礼作乐,第二件做的事情就是修前朝的历史。中国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就是通过“以史为鉴”总结出来的,是这个传统的一个成果。西周初期人们反思夏商两代兴亡的原因。通过对历史的观察,他们看到夏代之前是大禹治水。当时天下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把水灾治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大家拥护他才建立了夏朝。可是夏朝最后一个君主夏桀却是荒淫暴虐,商部落在成汤的带领下终于推翻了夏朝,建立起商朝,老百姓歌颂他把人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了出来。商代人很信天命。到了最后一个天子纣王,也是荒淫暴虐。他在位的时候已经出现了民心叛逆,大臣祖伊犯言直谏。纣王却说:“呜呼,我生

4、不有命在天!”他自认为有上天保佑,周人也奈何不了他。可哪里知道,西北地区的周部落在民众的拥护下,在文王、武王的带领下,推翻了商朝,纣王兵败就自杀了。这两代的历史给了周王朝非常深刻的教训“天命靡常” ,天命是会被别人革掉的。那天命怎么变化,根据什么变化呢?尚书里记载了周对历史的总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因北周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念“敬德” ,而且要“疾敬德” ,努力地、快快地提升自己的德行。这就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特性,即决定命运、政权兴亡的不在于外在的力量,而在于人自身德行的好坏。上天是根据民意来做事情的尚书里有很多这样的记载,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

5、听”,等等。所以,中国文化非常强调修身。修身就是自我德行的完善和提升,不仅仅是在口头上、认识上,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实践上提升自己。这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摘编自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依靠人的道德自觉和自律维护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否定神的存在,是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体现。B.纣王在位时荒淫暴虐,大臣祖伊以“敬德”的观念犯言直谏,而纣王却坚信天命,最终兵败自杀。C.鉴于夏商灭亡的历史教训,周人认为要想巩固政权,就必须努力提升自身德行,顺应民意来做事情。D.中国文化历来强调修身,其根本特点就是在行动上、实践上提升自己,实现自

6、我德行的完善和提升。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紧紧抓住“以史为鉴”和“以天为则”两个分论点,论证了中国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形成。B.文章第二段在论述“以史为鉴”的优秀传统时,运用引用论证,强调了历史经验的重要性,严谨且有说服力。C.文章第三段通过对比和举例论证,阐述了决定政权兴亡的不在于外在的力量,而在于人自身德行的好坏。D.文章先阐明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重要特征,又分析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形成,最终点明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只有了解中国文化“以史为鉴”和“以天为则”的两个优秀传统,才能更好地认识以人

7、为本的中国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B.中国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以史为鉴”和“以天为则”两个优秀传统的形成。C.尚书是中国早期的重要典籍,其中的许多记载对了解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有重要借鉴价值。D.周王朝认为天命也是根据德行来变化的,因此,统治者敬德对于维护政权非常重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故乡的井姚秦川那坎井位于村子西头,我家的东南角,是我一直魂牵梦萦的地方!直径不过十五米,水深约十五尺,开挖于六十年代,服务于大寨田。到我上小学的时候,它已经退伍了,井台因不堪风雨的蚀剥,已七零八落。东北角塌陷约四五米,成了涨水的溢

8、流处,流向是村内一条干涸的河道。正是这坎饱尝失意之苦的时代产物,成了农村孩子的乐园,丰富了我带有浓重乡土特色的童年。田畦里玉米苗高过了头,桃杏涨红了脸,谷子正挺直腰板的时候,井台边就会围满了脸上流着泥道、赤着黑红的上身、留着狗啃似头型的像我一样的野孩子。村里的小学铃声一响,这些土生土长的乡里娃就会挥舞着刚褪下的上衣,高喊着,风也似的钻进通向那坎井的地里。邻近井边,早已经成了一丝不挂的小泥鳅,管你禾苗的叶子拉疼了稚嫩的肌体。山里的孩子不娇气,等一猛子扎进井里,有的就只剩下欢乐了。扭动着狗刨一样的躯体,扬起一弧碧水来一小伩儿,用力将伙伴的头压进水里,一撅屁股到水底挖把淤泥,甩給水上孩子画个满身地图

9、,之后在残缺的台上晾个太阳浴,哪怕老师在身上划出了白道,被罚立半天,我们还会雀跃着来到井里嬉戏。井里有村里人放生的鲫鱼。十多年来掏干过井水,鱼儿长得膘肥体壮,所以对我很有诱惑力。由于水深,捞捕是希望太小。于是就盼下雨,下大暴雨,下到井水涨满了哔哗往外流。那时我会不等雨停,披上一个塑料袋,到井口水道边守着。透不出气来的鱼会游出深水,跑到水道里来,我总会有不小的收获。洗脸盆里会有半盆战利品,有鱼,有泥鳅,有草鱼,还有白鱼条子。有时雨下的太大了,把水冲到了周边的田里,我就能在田里拾到不少的鱼。问起大人鱼怎么会在田里时,得到的回答却是天上下鱼。后来雨水少了,在井边捞鱼捡鱼的机会也没有了,但我有了新的兴

10、趣。找出一根绣花针,用火烧弯,串上根线,挂上一条蚯蚓,可以在井边卧钩垂钓。看着五彩的云霞映在水里,感受着蜻蜓点水的飘逸,顺着水面泛起的涟漪伸展思绪,听着风儿穿过苗尖的声音,真正能钓上鱼来那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自制的土钩往往让上钩的鱼又及时跑掉了,虽然我的耐性足够有余。有一次竟然也钓到了鱼,巧的是我正要起钩回家时,鱼儿咬着钩正跑呢。我一扬手,一条好大的鱼破水而出,鱼身伴着落下的水花透着火红的夕阳,景美心更美。我举着钩鱼也不摘顺着村子跑了一圈,羡煞了伙伴,当真是得意了一番。北方的冬日,催降了雪花,凋落了绿叶,撕裂了地皮,啸黄了天地,也冰封了那坎井。冰下是一个世界,冰上又是一个世界。劈开几块木板,嵌上

11、两根铁丝,钉出一方冰车;或锯一橛圆木,削制一陀螺,镶上一废弃钢珠,就又有了新的乐趣。划出的冰痕里印满了痴痴的笑声,旋转的陀影里舞动着无尽的快意。至今,村里的古松又增多了一图圈年轮,那坎老井再次遭遇削体的命运。由于地下水11位的下降,那坎井因为水源持久,被村里人改装成食水井,盖了盖儿,只留一门洞大小的口在井东北角。我每次回家都会到井边看上一看,寻找我对它不变的依恋。然而形与影都已远去,感12受的只有物是人非。好在井周围的田比井高出一圈,每到夏季,这里也能出现那坎井依昔的模样。虽然是井中有井,但我坐在田畦上,还能回溯一下和那坎井一样逝去的童年。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

12、项是(3 分)A.文章开头两段重点介绍了“井”的过去,交代了“井”的地理位置、大小和修建年代,写出了“井”的破败和萧条。B.文章第段“划出的水痕里印满了痴痴的笑声,旋转的陀影里舞动着无尽的快意”一句运用通感的手法,表现出孩子们在井边嬉戏的愉快。C.文章第段、第段两次写到老井遭遇削体的命运,首尾呼应,突出了老井饱尝失意11之苦,表现出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对事物变化的失落。D.本文综合运用说明、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回忆童年时与井有关的美好时光,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怀恋与不舍。5.“井”是一种景物,更是一种符号,本文围绕“井”这一特定符号,回忆了哪些童年趣事?请简要概括。 (5 分)6.本文

1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色?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2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710 题李大亮,京兆泾阳人。有文武才略,性忠谨。隋末,署庞玉行军兵曹。李密寇东都,玉战败,大亮被禽。贼将张弼异之,就执百余人皆死,独释大亮,引与语。遂定交。高祖入关,大亮自归,授土门令。方岁饥,北境多盗贼。大亮招亡散,抚贫瘠,卖所乘马,稍稍资业之,劝垦田,岁大热。间出击盗,所至辄平。秦王行北境,下书奖劳,赐马五乘,帛五十段。顷之,胡贼大至,大亮度不能拒,乃单马诣营说豪帅,为分别祸福,贼众感服,遂相率降。贞观初,徙交州,封武阳县男。召授太府卿,复出

14、凉州都督。尝有台使见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绝畋猎久矣,而使者求鹰。信陛下意,乃乖昔旨;如其擅求,是使非其才。 ”太宗报书曰:“有臣如此,朕何忧!古人以一言之重订千金,今赐胡瓶一,虽亡千镒,乃朕所自御。 ”又赐荀悦汉纪 ,曰:“悦论议深博,极为政之体,公宜绎味之。 ”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会讨吐谷浑,为河东道行军总管,与李靖俱出北道,与虏遇蜀浑山,大战,破之,俘其名王,获杂畜数万,进爵为公。拜右卫大将军。晋王为皇太子,帝诏大亮兼右卫率,又兼工部尚书,身三职,宿卫两宫。每番直,常假寐。帝劳曰:“公在,我得酣卧。”十八年,幸洛阳,诏副房玄龄居守。玄龄称“有王陵、周勃节,可倚大事” 。

15、俄寝疾,帝亲和药,驿赐之。临终,表请罢辽东役,帝许之。年五十九卒。将敛,家无珠玉为含,惟贮米五斛、布三十端。帝哭为恸。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尝以张弼脱其共死及贵念有以报之时粥为将作丞匿不见大亮求之不能得一日识诸涂持弼泣悉推家财与之弼拒不受。乃言于帝曰:“臣及事陛下,张弼力也,愿悉臣官爵授之。 ”帝为迁弼中郎将、代州都督。世皆贤大亮能报,而多弼不自伐也。(节选自新唐书李大亮传 )注:古代丧葬之礼俗:以米及具填死者口中,谓之“含饭” ,天子、贵族可含珠玉等。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尝以张粥/脱其死/及贵/念有以报之时/弼为将作丞/匿不见大亮/求

16、之不能得一日/识诸涂/持弼泣/悉推家财与之弼/拒不受B.尝以张弼脱其死/及贵念/有以报之时/弼为将作丞/匿不见/大亮求之不能得一日/识诸涂/持弼泣/悉推家财/与之/弼拒不受C.尝以张弼脱其死/及贵念/有以报之时/弼为将作丞/匿不见大亮/求之/不能得一日/识诸涂/持弼泣/悉推家财与之/弼拒不受D.尝以张弼脱其死/及贵/念有以报之/时弼为将作丞/匿不见/大亮求之不能得/一日/识诸涂/持弼泣/悉推家财与之/弼拒不受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的泛称,如“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B.贞观是唐太宗的庙号,庙号是自汉武帝开始我国古代用来纪年所使用的名号。C.男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位中的第五等,前面四等分别为公、侯、伯、子。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古代一般立嫡长子为太子。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李大亮的身世富有传奇色彩。李密进攻洛阳之时他因隋军战败而被俘,李密的部将张弼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