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的现场急救与预防 ppt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287921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射病的现场急救与预防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热射病的现场急救与预防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热射病的现场急救与预防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热射病的现场急救与预防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热射病的现场急救与预防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射病的现场急救与预防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射病的现场急救与预防 ppt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射病的预防与现场急救,能打胜仗、准备打仗、强化训练,在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的强军目标。”,前 言,近些年来5-9月,各医院陆续收治了一些严重中暑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病人 最初大家对这种病症很陌生,因死亡率很高,逐渐引起重视 去年夏天的高温,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中暑,并了解了一个新名词“热射病”,科学训练预防为主有效救治,中暑的基本概念,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 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 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 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

2、的诱因。,中暑的基本概念,先兆中暑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 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轻症中暑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中暑的基本概念,热射病特点: 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

3、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日射病特点: 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热痉挛特点: 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热衰竭特点: 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

4、正常或稍微偏高。,重症中暑,热射病分类,劳力型热射病 高温高湿环境下强体力训练导致的,多发生于健康青年人 经典型热射病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导致的,多发生于幼小、年长、有潜在疾病的人,劳力型热射病与经典型热射病特征比较,热射病(重症中暑)+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1956年,由 Minard. D 提出:高温、高湿环境下高强度运动,多发生于健康青年人、运动员和军人运动性横纹肌溶解:典型临床表现为肌痛、无力、茶色尿,主要并发症为电解质紊乱、肾衰、凝血病 劳力型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以核心体温升高(40),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肝脏功能损伤为特征的热疾病

5、综合征,伴有严重的横纹肌溶解,其发展速度快,死亡率高达80%,劳力型热射病与经典型热射病特征比较,劳力型热射病流行病学,热带、亚热带地区军队作战训练的常见病、多发病 早在1916年,英国神经外科之父Victor Horsley在一战期间随英国部队出征时,出现昏迷、呕吐、神志不清死亡,现在分析认为Victor Horsley死于劳力型热射病 一战中,英军中东作战发生近8000例中暑病人 二战中,美军中暑的入院率6025610万 1967年埃以战争(6天),埃及军队发生了2万人中暑死亡事件,比战场上死于兵器杀伤的人数多了8000人 在海湾战争中,仅在一年半时间统计来自美国两个州的官兵,患病人数近万

6、人 我军中暑年发生率1.03.7%,陆军发生率高于空军和海军,热射病的发病机制(一),大气的温度和湿度决定HS的发生 在环境温度显著升高、湿度较大的情况下, 人体热辐射、对流、传导和汗液蒸发困难, 热量在体内大量积聚引起体温升高, 造成细胞膜和细胞器结构直接的损伤,地球在变暖,中暑与气象特点,中暑气象阈值:日平均气温30以上,或相对湿度73%,是中暑发生的气象阈值,当气温和湿度同时达标时,中暑发生率明显增加 在相对湿度85%、气温3031 或相对湿度30%、气温40 人体的体温调节困难日最高气温37以上,中暑人数急剧上升日平均气温31以上,中暑人数明显增多,热指数表,当热指数41,热射病发病率

7、增高; 当热指数54,极易发生热射病。,中国气温的变化,自2000年后,各地的高温记录经常被打破2004年7月,广州的罕见高温打破了53年来的记录。2006年8月,中国重庆最高气温高达43度。2013年8月,上海气温40.8,再次打破141年高温纪录2013年7月27日杭州气温飙升至41创1951年以来最高纪录2013年 浙江新昌的温度甚至达到432013年北京8月高温桑拿天持续时间破10年来纪录2013年甘肃遭遇罕见持续高温 兰州屡破气象记录2013年8月17日,郑州多地温度均突破45,热射病的发病机制(二),生活条件好了居住环境好了独生子女多了耐热能力差了 缺乏热环境下锻炼 热环境下训练又

8、缺乏“热习服”,热射病的发病机制(三),细胞因子在热射病(HS)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热射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类似重症脓毒血症,细胞因子介导了全身炎症反应。 一旦全身炎症反应失控, 产生联级反应式多器官功能障碍。,热射病的发病机制(四),个体差异性和遗传多态性决定了机体对热的敏感性,该基因参与调节了细胞因子、凝血因子及热休克蛋白的活性,劳力型热射病易感因素,1.个体因素:-发热,感冒,胃肠炎,腹泻,呕吐-无汗症,晒伤,脱水-睡眠不足-缺乏热习服训练-肥胖-低血钾,劳力型热射病易感因素,2.环境因素:-训练场地热负荷过重-强烈的太阳直射3.组织因素:-与体能不相适应的训练计划-不适当的训练和休息周

9、期-在一天最热的时间训练-补水不足,什么人容易患劳力性热射病?,过度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下,从事高强度运动,多见于-运动员-部队指战员-建筑工人等 需要穿笨重的保护器具,使散热受阻 在长时间的训练中喝水不够,以致降低散热能力 没有经过热习服训练 易感因素的叠加,尤其是组织因素的累积,增加了 热射病的严重程度,并且与预后相关。 未进行过热习服的官兵在炎热夏季实施5公里越野训练,是发生劳力型热射病的最主要的原因。,热射病的主要机理,产热散热失衡:产热大于散热,体内过多热量蓄积,导致高热。 直接热损伤:人类临界高体温阈值在41.6-42,45min-8h;极高温度49-50,可耐受5min;直接热损伤

10、导致蛋白变性,细胞膜完整性受损,细胞骨架与细胞核损伤,最后导致细胞死亡。 内毒素模型学说:临床研究发现,热射病的临床表现与脓毒血症或败血症极其相似;热射病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可高达8ng/ml以上,远超常规致死浓度1ng/ml;近年来的动物实验和众多临床研究认为:热射病是由热和运动所触发,但本质上是由内毒素所驱动的全身炎症反应。,劳力型热射病累及的器官系统,热射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中枢神经系统:高温对神经系统具抑制作用,初期使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反映不敏捷,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差,待体温增高到一定程度神经系统功能失控,出现谵妄、狂躁,最后深度昏迷。 心血管系统 :由于散热的需要,皮肤血管扩张,

11、血流重新分配,心输出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此外,高热能引起心肌缺血、坏死,易促发心律失常、心功能减弱或心力衰竭。这时心输出量降低,输送到皮肤血管的血流量减少而影响散热。,呼吸系统:过度换气会发生呼吸性碱中毒,且Pa02并不升高;肺血管内皮由于热损伤会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泌尿系统 :高温出汗多,心输出量降低,可使肾血流量减少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液浓缩,出现蛋白尿及细胞管型尿,横纹肌溶解出现肌红蛋白尿,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水、电解质代谢 :出汗是高温环境中散热的主要途径,一般认为一个工作日出汗量的最高生理限度约6L,汗中氯化钠含量约为0.30.5,大量出汗常使人体失水和失钠

12、。,热射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劳力型热射病(EHS)死亡率,国外 1995 年芝加哥报道58 例,死亡率40-60% 神经系统损害100 % 中重度肾功能不全53 % DIC 45 % ARDS 10 % 存活者出院时33 %存在中重度肾功能损害,1 年后28 %死亡 国内 热射病死亡率10-49,合并MODS死亡率60 存活者存在神经精神症状者50 永久性神经系统损害20 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良好,热射病诊断,前驱症状 高温环境中,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尚能坚持正常工作、生活。 典型症状体温迅速增高达41以上出现嗜

13、睡、淡忘和昏迷。皮肤干热,无汗,呈现潮红或苍白。周围循环衰竭时出现紫绀。,热射病诊断,脉搏加快,脉压增宽。 可有心律失常。 呼吸快而浅,后期呈潮式呼吸。 四肢和全身肌肉可有抽搐。 瞳孔缩小、后期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严重者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水肿、脑水肿、肝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及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常见体征,劳力型热射病诊断要点,三联症-高热 T40.5(104.9)-无汗,颜面潮红,皮肤干燥灼热-意识障碍 横纹肌溶解-肌痛-无力-茶色尿,热射病的现场救治,早期诊断 迅速降温 液体复苏 补充电解质 起病后2小时再治疗者预后差,Vol. 15, No. 2

14、, April-June 2004,热射病的现场救治,转移病人,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 就地平卧,头部略垫高约20度。 观察呼吸道是否通畅,是否有呕吐物。 揭开衣扣以利呼吸及散热。 病人周围不要围人,保持通风。,热射病的现场救治,物理降温 目标:2-3小时内(从发病起计)将核心体温(一般以直肠温度为准)降至38.5 以下,以阻断热损伤启动“炎症瀑布反应”。 临床研究已证实:病死率与高热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大于3小时者预后恶劣。因而,起病后3小时为抢救热射病的“黄金时间段”。,热射病的现场救治,物理降温 设置通风低温环境,暴露皮肤。 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降温办法。就地取材。泉水

15、、井水等。 50%乙醇擦浴除敏感区外全身皮肤,并肌肉按摩。 4生理盐水2003 00 mL进行胃灌洗 用4的生理盐水5001000 mL插入直肠(深度不小于6 cm)行灌肠。 冷盐水胃灌洗、灌肠可反复多次。灌肠时注意灌入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以每分钟1520ml为宜。 全身浸泡于井水中。 410冷却无菌生理盐液静滴5001000ml/小时,热射病的现场救治,药物降温 冬眠合剂1号:氯丙嗪50 mg+异丙嗪50 mg+杜冷丁100 mg加生理盐水稀释到250 ml,先快速静脉滴注20ml后,后用以2050 ml/h的速度静脉维持。 对体温中枢有抑制作用,具有抗肾上腺素、抗组胺、抗乙酰胆碱作用。 可异

16、常收缩的小动脉得以舒张,改善微循环。 治疗目标:镇静、嗜睡、关节松弛后。 关注血压,充分液体支持。,热射病的现场救治,药物降温 咪达唑仑 控温止痉:抑制产热,减少氧耗 。 一般给药法:先静注23mg/10分钟,后维持0.11ug/kg min。 个体化给药:先给有效量,再给维持量。 有效指标:嗜睡或昏睡;下颌、四肢肌松;无寒战或抽搐;无毛孔收缩。 半衰期 = 20.5小时 静脉过快过量可致呼吸抑制/暂停。人工呼吸支持。,热射病的现场救治,循环稳定 积极的液体复苏,生理盐水20003000ml/h,监测血压、脉搏、尿量和末梢循环等。 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呼吸稳定 体位 清除分泌物和呕吐物 建立人工气道 尽早给氧,热射病的现场救治,连续性血液净化 置换液大量持续与血液交换,可带走大量热量,迅速降低核心体温。 清除内毒素及其他炎症介质,控制全身炎症反应,保护脏器功能。 保护内皮功能,阻止进展。 治疗横纹肌溶解,替代肾功能,稳定内环境,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血流量180 220mL/min。 置换液量在2500 一4000mL/h 根据水负荷量,超滤率控制在50500mL/h。 透析速度:1000ml/h 普通肝素抗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